顾明兰还是没有说话,却依朱正清的言睡了下去。
床上是床很旧很薄的旧棉被,虽然只是八月,可是到了晚上气温不高,还得盖上东西才行。可是这种老式被子很窄,不似顾明兰前世的羽绒被与自己家摊的蚕丝被,宽二米二、长二米三。
所以当她睡下后,朱正清为了把被子给她盖上,只得往里移了移。
顾明兰已经靠着墙了,她已经没有往内移的空间。她想叫朱正清往外睡点,可又怕他发怒。这个男人虽然有时脾气很好,可是要触动他的逆鳞,那土匪习性立即就出来了。
只是两人这样靠着,既没睡着又不说话,顾明兰很不自在。突然她有了开口的欲望:“朱正清…”
☆、65.第65章 夜谈搞砸了
顾明兰突然一开口就是连名连姓的叫他,在这寂静的夜里,朱正清心头一震闷闷的问:“做什么?”
“你不觉得你们家里太闹腾了么?昨天为个蛋、今天为颗糖、明天又会为了什么呢而吵呢?一家人都是骨肉血亲,就算儿媳妇是娶进门的外姓人,可是以后不是入你朱家祖坟的女人么?为何要跟仇人一样来看?”
幽幽的声音,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更加幽长。朱正清听后也怔了:他哪里知道为什么,农村里人家过日子不都是这样的么?自古以来这婆媳相处、姑嫂相处就是矛盾多多,哪来的这么多为什么?
许久,朱正清才闷气的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仇人不仇人来看,一家人这么多,牙齿还会碰着舌头,总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吧?再说谁家不是这样过日子,打打闹闹,不打不热闹,应该大家都是这么过的吧?”
应该都是这么过?也许,‘和谐’二字在这个世界没人认识。
顾明兰想起前世最初自己的家,虽然只有爷爷奶奶和她三个人,可是她们家里却是温情满满。爷爷勤劳、奶奶和善,左邻右舍都很友好。真的不像这样。
结婚后起初也是恩恩爱爱的两个人,女儿的到来更是让她觉得快乐与幸福。如果不是她自己太粗心大意,把饭店的所有权都交给了那个烂人。如果说她生意不做得那么大那么好,小三就不会缠上来,那样她的家也是和乐安详的吧?
不管前世的婚姻再如何不幸,但是却没有这种粗鄙的打打骂骂,让人烦躁不已。
“我觉得我们家以前不是这样,当然也许以前没分家的时候不一样。可当我记事起,我奶奶虽然对我们家几姐妹都不好,可是我大伯一家对我们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我们自己家,爹娘姐妹都是相亲相爱过日子,从来不会为一点吃一点穿而大打出手。爹娘更是对我们三姐妹爱护至极,从来有吃的只会留给我们吃,而我们做姐妹的也从来不吃独食。
听过世上有一句话么:娘留给儿食留得臭,儿留给娘食留一午。也就是说儿女都是娘的心头肉,只要有一点点好的吃食,情愿留臭了,当娘的自己不会舍得舔舔味。
可你们家不一样,当大人的总是会为这些小事大吵大闹而且还闹得人尽皆知,这样的家让人心里堵得慌。一想到要在这样的家里过一辈子,我心里就会越来越难受。”
儿女是娘的心头肉,他从他父母的身上还真没感觉到。
不过这句真没错,自己也是当爹的人,成杰成敏不就是自己的心头肉么?
只是自己的父母就从未有把他们兄妹,不应该是大哥与他两人,当成心头肉。以前不去想,也没感觉到什么。如果说到这些,朱正清心头千转百回,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就这么不在亲娘的心中,难道他真的就这么不得亲娘的喜欢?
沉默…
“为什么不说话?你真的觉得一个家里这样过日子是正常?难道村子里就没有一家人能和和睦睦的过日子?我看三叔三婶家里日子虽然过得穷些,有时饭也吃不饱,可是我却没看到他们家如我们家这样吵闹。
那天三婶给我送面过来时,她还劝我,让我不要再多想,留在朱家好好过日子就行。可是你们家里这样的日子,我真的过得很厌烦。一家人有话不能好好说,不是以骂就是以打的方式来解决,这还叫亲人?“
身边只有轻轻的呼吸声,虽然身边的人不答话,可顾明兰心中想着要出朱家,她总是到一个平衡的支点。突然想起那柳英秀,她觉得那女人对这男人有意思。于是她真心的问:“朱正清,你为什么要娶我?难道就是因为我对两个孩子好,你就娶了?”
“难道娶媳妇还要什么原因?男人没有媳妇当然就得娶媳妇了,有什么为什么?你对两个孩子好,那不就行了么?”
“呵呵,你的要求还真低。真不知道你是娶媳妇,还是为孩子找后娘。”
朱正清被顾明兰的话越问越糊涂:“我娶媳妇不就是孩子的后娘么?这有什么冲突?”
顾明兰越想越觉得那柳英秀对他有意思,要是能上得他明白,也许他会想办法与自己和离。
“那当然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要我说么,当然是不一样的。娶媳妇应该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相亲相家过一辈子。可给孩子找后娘,那就不必你喜欢不喜欢,只要她老实善良就行。其实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媳妇与给孩子找后娘也不冲突,那就是娶一个你既喜欢人又善良的女子,那就解决问题了。
当然,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太多。但如果真是这样,人生漫长,可儿女会长大,你会变老。当儿女长大后,他们会有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儿女,要顾及到父母就难了。而这时你老了,你再要想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过日子就迟了,你明白么?”
“不明白!”
“……”
好吧,鸡对鸭讲。
顾明兰一咬牙:“找媳妇首先要找的是媳妇,成了媳妇后才是后娘。因为你要找的是一个与你相亲相爱的女人,而不是孩子的保姆明白不?”
“不明白…”这女人想说什么?
好吧,那我再说明白一点:“你不是与那柳家妹子有感情么?怎么就不娶了她呢?娶了她你自己会喜欢、孩子也会喜欢,这多好?”
“咻”的一声,身边的人坐了起来,在黑暗中朱正清的眼光都看得出想杀人:“顾明兰,你说这么多,意思就是说让我休了你,我去娶另一个女人?你就这么嫌弃我?这么想把我推给别人?
是,我娶你是看在孩子喜欢你的份上。我不懂你说是什么鱼也好熊掌也好,也没想过什么相亲相爱,我只不过觉得你善良对孩子好就娶了。我告诉你,你想要和离我没这本事,你想要被休,明天就去跟娘说,保证你能如愿!顾明兰你得到答案了,满意了吧?”
☆、66.第66章 好心没好报
‘砰’的一声朱正清倒下后,理也不理顾明兰转身背对着她,屋内一室安静…
顾明兰顿时对着朱正清的背影发起了可:这男人生这么大的气做教参?明明他不喜欢她,为何非得留住她呢?难道他真的为了孩子牺牲到这地步?
顾明兰在心里暗暗的腹诽着朱正清的莫明其妙,心道:我哪错了?你们都是土著,受一样的教育,有一样的想法,柳英秀的爹还是个秀才呢,你与那小寡妇成了亲,你还有岳丈家的后台,婆家又成一门亲家,这样你们俩人你情我爱的过日子有多好?比起我这个外来户,你们不是更相配么?一个大男人,怎么就这么没思想?还是这男人不懂爱情?
她说让朱正清取了柳英秀,她是自认为比起原主,家中连个给她作主的男亲都没有,柳英秀比起自己后台要硬许多,更适合这个男人。
她觉得自己这是好心没好报,朱正清不感谢她给他指条明路,反而生她的气。他不知道,找个好丈人,可以少奋斗二十年么?
虽然一个秀才对于大学毕业的顾明兰来说,算不得什么文化人,她认为这时代的秀才充其量也就前世一中学生。
顾明兰不知道,这时代的秀才所学东西深度来说,也许就前世的中学水平,可却不是那么容易考得上的。
特别是寒门,要出个秀才也是稀罕的事。
这时代的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有相似的地方,虽然不是完全一样,可也差不了多少。秀才一年一试按考生的二十取一录取,还得年年岁试。二十个人取一个,考的内容更是涉及四书五经及释义,比前世考大学难多了,二十岁前能考个秀才功名出来的人,几乎都是前世的学霸。
特别是寒门要送一个秀才出来真当不容易,比起二十年前,现在一个孩子上一年村学难多了。一个孩子上学,束修二两银、百斤粮、三送节(端午、中秋、大年)加上纸墨笔砚(还不能自己买书,只要等字练好了来抄录),一年少说也得近四两的银子。
村里当夫子的是位童生,年纪近四十,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上一个秀才功名。所以寒门里送孩子上村学的,现在就更少了,基本上都是长子送去村学一两年,识几个字罢了。
顾明兰毕竟不太了解这时代考一个秀才的难,她也不了解余家在村里虽然只有十伙户族人,可是她所在的余家,日子过得比本土著的朱家人都要好,所以她也不了解柳英秀眼中的那点得意傲气大胆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