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穿农家种好田 (捡贝拾珠)


最北边的两栋楼临街,两栋楼一层连在一起,中间是一个很大的招待厅。两边也都是办公室、主任室、医务室和工作人员宿舍,二楼以上住老人。
招待厅的南门对着外面两栋楼中间的走廊。与每一栋楼相通,从走廊可以到达每一栋楼。
没楼房的地方用透明玻璃封闭着,可以透过玻璃看到两栋楼之间优美的小花园。里面种着各种花卉,还有很多适合老人健身的体育器材。
二层以上每层楼房的两楼中间都修着走廊,样式与一楼一模一样。
每栋楼房里都有电梯,从招待厅进去,不用见天,能转遍每栋楼的每个房间。
这样,老人们在这个院里活动,无论到哪里,如去食堂吃饭,洗衣间换洗衣服。或者去串门聊天拉呱儿,都是在封闭的通道里穿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且处处相通,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每套住房一律都是五十平米,里面一室一厅一卫。提倡两个人住一套,彼此之间互相照顾。病了或者临时摔倒了,也好有个送信儿的。老两口如果先走一个。再自由找一个脾气相投的来作伴儿,一块儿住宿。
养老院里一律吃食堂。食堂在顶楼,这样。煎、炸、烹饪,气味油烟全散发上面去了,一点儿也窜不到楼内。
餐厅是一个可以同时容纳几百人的大厅,一律是自选餐、流水席。每餐都有二十多种主食。五十多种菜肴,放在中间一个大台子上供选择。
如果腿脚不方便的。或者不愿排队去取的,就坐在餐桌旁,立时便有服务员上来招待。说出要吃的饭菜,服务员很快盛了过来。
餐厅二十四小时开门。什么时候想吃饭了,过去就吃。饭菜什么时候都是温热的。
行动很不不便的有服务人员送饭,在自己的房间里吃。
养老院里冬暖夏凉。用空调控制着。一年四季保持在二十到二十三度之间,穿身单衣就行。老人们为了行动方便。都选择了宽松的秋衣秋裤。
养老院里给每个老人发两身衣服。脏了坏了,就送到洗衣房去换。根据自己的尺寸,想换什么样式、什么颜色的都行。都是空间水洗涤,消毒绝对百分之百。
被褥也是如此,每人两套,定期更换。自己送过去或者让服务员收走,随即又送过一套新的(干净的)来。
每层楼房都有棋牌室、图书室,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打麻将、摸纸牌、下棋、读书报。
每层楼房都有一个大活动室,老人们可以在里面唱歌、跳舞、排练节目、锻炼身体。
子女们也可以进养老院探视。就在老人的房间里,一家人重温天伦之乐。
“不要惦记我了,我在这里可好呢!吃的喝的用的全着哩,想上哪里玩儿就上哪里去,可舒心呢。真像进了佛堂一样。也不知我哪辈子修来的这福气。”老人们见到子女后,几乎都要说这几句话。
子女们见老人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知道在这里很享受也很舒心,也就放心了。加之自己工作忙,探视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老人们虽然都是“田青苗农庄”里的居民,离着家也很近,但终究是与家人分开住的。为了让老人经常与家人联系,消除孤独感,每个屋里都按了电视、电脑,一人配备一个手机,电视机都安装上摄像镜头。这样,老人可以打手机、上qq,聊视频,与家人联系。
一到晚上,老人们就坐在电视机旁,打开互联网和摄像镜头,面对面地和家里人唠起嗑来。有喜欢打麻将的老人,还在互联网上通过视频和家人一起打麻将。洗牌、吃、碰、扛、胡,一副麻将打得乒乓山响。有时为了卖老还断不了赖赖牌,惹得儿孙们大笑。
因为是互联网,也就没了地域区别,老人会把南京的女儿、北京的儿子、东京的侄子全聚到网上,或聊天,或打牌,除了肌肤不能相抚外,做什么都行。就跟坐在一个客厅里一样。那个滋润劲儿,真是给个神仙也不换。
南北五排楼大概这样分着:
第一排下面办公,二楼以上住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第二排和第三排住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第四排住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第五排住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老人到了哪个年龄段,就搬进哪栋楼里去。
每个楼层里都有服务室、医务室、洗衣间。越往南,由于老人的年龄越大,服务人员越多。
在楼房的南面,修建了一个一百亩地的大花园,里面建有假山、人造小河、曲径凉亭。河水里游动着各色各种观赏鱼,拱桥、平桥错落有致,很是美观。
花园里的花卉和树木也都很有特色。除了栽种了一些名贵花卉和名贵树种外,田晴晴还把魅影空间里的发光树、发光花卉和发光藤也栽种了不少。一到晚上,花园里闪烁着蓝色的星光,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还有一种神秘感。
在花园的西南角上,有一个四层小白楼。小白楼的下面,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冷藏库。在养老院里过世的老人,如果家属不接走,就装进水晶棺里,存入地下的冷藏室。
也就是说:一个老人走进了养老院,如果长寿的话,从六十岁以上的楼房,走进七十岁以上的楼房,再走进八十岁以上的楼房,直到走进九十岁以上的楼房。然后就在这栋楼里定居下来,无论活到多大年龄,就再也不挪动地方了。
只要在养老院里寿终正寝,家属不接走,小白楼就是最后的归宿。L

☆、第729章 养老院(二)

【鞠躬感谢好友秋千荡漾宝贵的月票!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支持!谢谢!】
………………………………………………………………
清明、七月半,是祭祀的日子。家人来“上坟”,就在指定的小白楼房间里供香灵牌位;如果要瞻仰遗容,工作人员就按动特殊装备的电钮,调出水晶棺,供家人瞻仰。
地下室与空间接着,水晶棺的底部装有空间水,尸体在里面放多长时间,都不霉不腐,模样栩栩如生,就像在水晶棺里躺着睡觉一个样。
老人六十岁就可以进养老院。但如果本人还愿意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或者还有孙子(女)、外孙(女)需要照顾,或者有特长愿意发挥,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可以不进。以后想什么时候进都可以。
入住没有附加条件,只要到了年龄,不论有无子女,都可以入住。只要进了养老院,外面的楼房就不是你家的了,由管理部门没收。
如果是孤寡老人(包括下面没子女的夫妇),就不再给土地承包费用,在养老院里也不收取一分钱。无论你活多大岁数,直到寿终正寝。然后装水晶棺,存入小白楼下面的冷冻库里。
有子女的老人,在住养老院期间,按地亩数扣留他(她)应得的承包费,在养老院里便不再交一分钱。
可以说,老人在养老院里一切都是免费的。免费吃饭免费就医免费穿衣,不动一分钱。整个的是包吃、包住、包就医、包发送。
老了以后,子女可以接出去安葬,也可以交一笔费用,装水晶棺存入地下冷库。从此不再扣留土地承包费。如果不交费用,承包费则不再归还。
由于能瞻仰遗容,老人和家人都愿意将老人遗体存入地下冷库,交一笔费用取回承包费。因为土地可以代代相传。交费用只是一次性的,而且也不多。
有这个优越条件,人们一般都是完成了外面的任务,如看孙子(孙女)或者外孙(外孙女)。家里再不需要他们的帮助了,或者从自己的工作、事业上退了下来,就进驻养老院。
一般是六十五、六这个年龄段进来的多。所以,六十岁以上的占了一排两栋楼。
最多的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们。在这里,可以说整个“田青苗居民区”。由于生活条件好,“人活七十古来稀”已经被打破。大多数人都能活到七十岁以上。
但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死亡率也很高。能活到八十岁的,还不到四分之一。活到九十岁的就成了凤毛麟角了。
所以,七十岁以上占了两排四栋楼。八十岁以上的占了一栋楼,九十岁以上的占了一栋楼。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活到九十岁,就成了不死老寿星了,将永远在这里生活下去,什么时候叫,什么时候都有活生生的真人出现。
原来,田晴晴见老人们从六十岁以上的居住楼。挪到七十岁以上的居住楼,再挪到八十岁以上的居住楼,到了九十岁以上的居住楼上,已经很不容易了,并且寥寥无几。
就像赛场上的冠军一样,一路拼搏到最后,是应该给这类老人以奖励的。同时也为了给所有老人们一个念想、一个奋斗目标,田晴晴把九十岁以上老人的名字报到崔判官那里,对他说:“这些老人如果寿限到了,你只管抹去他们的名字便可。不要让鬼差去捉他们的灵魂。
“金胜阳对我说过,他有固住人灵魂让人长生不老的功能。虽然逆天,但只要不惹祸事,上天就发觉不了。
“想他们都是鲐背之年。步履蹒跚,知道自己是有今日没明日的人,还能闯什么祸生什么事!
“我想让他给这些老人固住灵魂,让他们继续生活在养老院,也好给我的养老院竖一块很好的长寿招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