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人去宰了他们!”
“不要冲动,对付这几个倭人,本官自有办法,你先让人去往各乡送信,然后再点几个好手,随本官出城。”
“现在城外很危险,您有什么事交代我去办就可以了!”段文瑞可不敢让顾谦出什么岔子,自己一介武夫,死了也就是贱命一条,可顾谦不同,如果没有顾谦坐镇,清江非乱不可。
“快去。”顾谦瞪他一眼。
段文瑞无法,脚步匆匆的去了,守在一旁的顾泰见状,不解道,“大人,倭寇一来,咱们紧闭城门也就是了,总不过一群乌合之众,难道还能攻破城门不成?”
“紧闭城门只能保一时之安,却不是长久之计,”顾谦蹙眉道,“听闻倭寇猖狂,本官却偏不信这个邪,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听见清江二字即闻风丧胆,再不敢来。”
顾泰被顾谦撂的狠话吓懵了,虽然顾谦的态度是好的,但是老爷您是不是忘了,您只是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文官,你有什么手段能打得倭寇落花流水有来无回呢?
顾泰心里直犯嘀咕,心说自己要不要劝劝这个只知纸上谈兵的老爷,要知道一旦对上倭寇,那就必须得杀个你死我活,断无第二条路可走啊!
顾泰正为难,却见段文瑞去而复返,跑来找顾谦领任务了。
顾谦下的命令也很奇怪,派段文瑞带人去附近的山上砍竹子,要手臂粗,枝繁叶茂的,又叫张永带他去铁匠铺子打造一种铁刺头,听说是要装在竹子顶端的,更交代顾泰,把巡检司的主官和六房的班头叫过来,在兵勇和差役中挑选身强体壮者集中至县衙大院,以备考核。
这几项命令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段文瑞和张永不敢抗命,满腹疑惑的去了。
倒是顾泰与顾谦相熟,壮着胆子问了一声,“大人,您这是要做什么?”
顾谦微微一笑,正色道,“本官要练兵。”
顾泰:=口=!
虽然不明白顾谦区区一介书生能练出什么兵来,但是好在顾泰等人对顾谦绝对忠诚,即便心里有疑惑,也仍然一丝不苟的完成了任务。
段文瑞带人砍了一大堆竹子回来,老铁匠也按着顾谦的要求打造了几个铁锥头,而被选进院子里等待命令的兵勇们则交头接耳,小声的讨论大人召唤他们前来的用意。
一切准备就绪,顾谦在顾泰和段文瑞的拱卫下,四平八稳地走了过来。
“见过大老爷!”兵勇们参差不齐地喊道。
看到兵勇们散漫的样子,顾谦的脸色沉了下来,“都给我站好了!”
“是!”
“今天招大家来,是为了教大家演习一种阵法,这阵法是本官在京城时向兵部武将所学,专克倭寇!”把京城的牌子亮出来是为了震慑一群清江土著,真正的来源则是顾谦前世研读过抗倭名将戚元敬所著的《纪效新书》,只是现在戚将军还在蓟门戍边呢,他不可能跑到兴化来教导顾知县抗倭,所以顾谦只能无耻的先借用了一下兵部的名头。
至于顾大人一介文官怎么会跑去和武将交往,顾大人只能淡定的表示:忘了。
顾谦并不会带兵,但是有人形杀器段文瑞在场,他只要把抗倭的绝胜阵法鸳鸯阵、及其为适应狭窄地形变换的三才阵等阵法一一为段文瑞讲解清楚,段文瑞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了这套阵法的价值。
本就是在衙门混日子的散兵游勇,要想让他们一夕之间脱胎换骨是不可能的,好在顾谦要求也不高,只要让他们将阵法练熟,在遭遇倭寇时,为段文瑞争得喘息之机即可。
段文瑞自去练兵不提,顾谦回了签押房,并没有闲着,他命令张永带人巡视城防,自己则和马县丞、顾泰等人拿着清江地图,研究起倭寇可能行经的路线,想要尽可能的在清江外围截杀这一队倭寇。
清江县衙里正在紧张的备战,东乡薛家却在门口挂起了白幡。
虽然听说过倭寇的凶名,但是东乡人之前从未见过倭寇,哪里会想到突然之间会遭到一群脑门锃亮脑后梳小辫的日本浪人的围攻。
因为倭寇的袭击很突然,又没有趁手的兵器,只一个照面,薛家的家丁护院就被砍杀了十数人之多,面对凶残的倭寇,薛四老爷一边命令护院们往后退,一边紧闭了薛府的大门,木质的大门和砖砌的围墙没能阻挡住倭寇的脚步,他们从围墙摸进大院,又趁机劈开了薛府的大门。
幸亏倭寇眼中只看得到金银财宝,在薛家人退居主院、又下令死守二门之后,倭寇们没有恋战,而是在账房劫掠了一番后就扬长而去。
“老爷,您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家里老小上下可都指望着您呢。”在此一役中,薛四老爷的嫡子不幸遇难,看到爱子惨死,一向运筹帷幄的四老爷登时像是老了十来岁,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坐就是一天。
“谌儿的后事都办妥当了?”薛四老爷红着眼圈,哑着嗓子问道。
“都办妥了,少爷已经换好了衣服,只待入殓了。”因薛少爷死状甚惨,怕薛家人再受刺激,管家就提着心,请示薛四老爷是不是给薛少爷提前入殓。
“死去的家丁也要好生殓了,再给他们的家人送些安家银子。”薛四老爷有气无力道。
“是。”
“走吧,跟我再去看看谌儿。”四老爷沉默良久,终是舍不得让儿子仓促下葬,他扶着桌子站起来,脚步踉跄的往后院行去。
“老爷,您注意脚下。”管家抹着泪说道。
“家里遭逢大难,老爷我还倒不了!”将痛悔和恨意埋藏在心里,薛四老爷又恢复了往日的精明强干,他一边往前走,一边冷声问道,“去县衙报信的人回来没有?”
“已经回来了。”
“哦?”薛四老爷浓眉微挑,淡声道:“顾慎之怎么说?”
“他只是关闭了县城的三座城门,又派人去往各乡报警,然后……”管家偷觑了薛四老爷一眼,没敢往下说。
“然后什么?”薛四老爷心中一跳,怒道,“东乡遭此大难,他就没有派兵前来的打算?”
“没有,他不仅没派兵,还临时将一些身强体壮的兵勇招进了县衙。”
“好你个顾慎之,竟是如此贪生怕死之辈!”想到自己为了与他交好付出去的两成钱粮,又思及顾慎之听说东乡遭难,反而紧闭城门召集兵勇护卫县衙之举,薛四老爷急怒攻心,一口老血涌上了心头,“好好好,算老夫这次看走了眼,不过待得我儿报仇之日,定当让顾慎之在我儿坟前跪地请罪!”
☆、第53章 顾知县抗倭上
薛四老爷的怨念顾知县并不知情,即便知道,也没有心情理会。
只一个薛四老爷,还远远无法与清江县数万百姓的安危相提并论,在段文瑞紧急练兵的同时,顾谦也与顾泰等人商议出了一个歼灭倭寇的计策。
为了不让倭寇袭扰清江县的百姓,顾谦决定在清江城外将这股倭寇击杀,但是伏击地点的选择、此战是否有必胜的把握,都成了让顾谦颇为挠头的难题。
“大人,我觉得清水涧是个不错的选择。”顾泰看着清江地图,沉声建议道。
“清水涧?”顾谦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陷入了沉思。
“大人,下官认为清水涧不妥,还是扬谷坪更为稳妥一些。”自从汪县丞去世后,马主簿,现在的马县丞表现的也愈发积极起来,毕竟现在清江县衙已经是顾谦的天下,要想坐稳县衙二把手的交椅,他就不得不向顾谦靠拢,以求不被边缘化。
“扬谷坪?”这个地名更让人陌生,顾谦顺着马县丞的目光往地图上看去,只见扬谷坪是个离清水涧不远的平地,比起缝隙狭窄的山涧,这个地方绝对是个让人难以接受的选择。
“马大人,扬谷坪可是个平地。”顾泰提醒道。
“我知道是平地,但是顾先生可别忘了,我是清江本地人,对清江本地的地形地貌比先生要多少熟知一些。”说到这里,马县丞流露出一丝自得的神色。
“老马你就别卖关子了,详细说来就是。”顾谦见马县丞得意的胡子都要翘起来,急忙催促道。
“是,”马县丞不敢在顾谦面前拿乔,沉吟了一下,解释道,“顾先生选择的清水涧虽然占据了地利优势,但是山壁奇高,又呈刀切之势,从上往下伏击不仅不能保证击杀倭寇的性命,反而我方的官兵却有性命之忧。”
“如果从两端堵人呢?”顾泰争辩道。
“诱敌深入的话,咱们只可能从一端堵人吧?”马县丞说道,“清水涧的两端都是悬崖峭壁,根本就没有藏人的好地点,只从一端堵人的话,倭寇极有可能从另一端后退逃掉,所以我才说清水涧不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马县丞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顾泰不得不承认是自己疏忽了,好在顾泰不是那种认死理的人,知道自己思虑有误,他马上就低头请教道,“那扬谷坪呢?”
“扬谷坪是位于清水涧和清江县城之间的一个小场坪,地方不大,但是四周多林木,不仅是个极好的休息地点,也是个极好的埋伏地点。”马县丞捋了捋胡子,微笑道,“据探子回报,那股倭寇已经去了北乡,北乡民风彪悍,乡民悍不畏死,定不会让倭寇占得便宜,一旦倭寇在北乡失利,他们肯定会放弃北乡,往更富裕的县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