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从山脚到山顶足足走了三天,并非路途而别遥远,而是路实在太不好走了。当他们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登到山顶时顿觉眼前豁然开朗。
但见山顶上有几座连着的小屋,一旁还有果园和菜地,在一棵大树下,两位白胡子老人正在专注地下着棋。
不消说,他们便是松山二老了。沈喜臻深呼了一口气,朝着他们毕恭毕敬地走去。
他们似乎已经觉察到了她的到来,但并非打招呼,依然目光专注地看着棋盘。
沈喜臻很喜欢他们这样超然的处事态度,所以也不把自己当皇后了,安静地帮他们煮茶。
看见他们的茶杯上的茶喝完了便贴心地给他们斟上,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说。
那两位跟随她而来的随从也不敢贸然上前来打扰,便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沈喜臻又给他们的竹筒里倒了些茶。
太阳下山了,二老终于停止了下棋,抬起头来看向沈喜臻。
其实不用她做自我介绍他们也多少猜得出她是谁,但是他们依然不卑不亢的对待,其中一位老人问她:“何故到这深山中来?”
“久仰二老,特来会一会。”沈喜臻忙朝他们行礼道。
“外界传的而已,不一定为真。”另一位老人笑呵呵地说。
“俗话说‘相由心生’,那么小女子就从此刻见到的两位的相貌来看也相信两位是精神境界高于常人的人。”沈喜臻恭敬地说。
二老淡笑一声,并不作答。
沈喜臻接着说:“二老超脱了尘世的追逐,寻获了内心的平静,想必定有许多独到的心得体验吧?”
二老微笑不答。
沈喜臻微笑领会。
“当今圣上深觉治世如修行,所以想向二老请教治世的智慧,不知二老可否愿意传授一二?”
“我们已是徐徐老翁,恐怕担当不起此重任。”二老中的一老答道。
“二老谦虚了,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二老吃过的盐、走过的路都比当今圣上多得多了,又怎么会担当不起呢?”沈喜臻笑着说。
二老再次微笑不语。
“古有姜子牙、商山四皓,他们皆是著名的隐士,但都在国家需要能人辅助时出仕,其实当今圣上也在求才若渴中。”沈喜臻又说。
“曦国如今正是太平盛世,所以用不着我们吧?”
“用得着,越强大的国家的国君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也就越需要有纵观大局的智慧,但因为年龄、阅历的缘故,皇上也难免会有想象不周的地方,所以希望能有二老辅助,那样的话曦国的明天必定会更加光明的。”
沈喜臻态度恭敬地说。
三人一直聊到了深夜,松山二老才答应下山去辅助光恩帝。
“但我们有个要求——我们希望每出山满一个月便回这里来住一个月,这样会比较好平衡身心。”二老中的一老道。
那就等于是答应了!
沈喜臻大悦,忙说:“好!”
如此,次日一早沈喜臻便带着他们一起进了宫。(未完待续)
☆、第293章 人性的法律
(距离本书完结还有两天)
当沈喜臻带着松山二老回宫时光恩帝不禁喜出望外,当年他的父王光昭帝可是三番四次地邀请他们也邀请不来的啊,如今竟就被沈喜臻给请来了,自然是欣喜万分了。
次日早朝时光恩帝便向众位隆重介绍了松山二老,大家见他们两人皆鹤发童颜、胡白神铄,顿时肃然起敬。
“这都是皇后的功劳啊,她亲自到松山去请来的。”光恩帝感慨地说。
能请得动隐居了将近三十年的隐士自然是十分了不得的,不过沈喜臻一向能做常人所做不到的事,因此大家倒也没有太大的吃惊。
当天晚上,光恩帝在与荣阁设宴招待了他们。
席间四人就谈论了很多事情,最后松山二老一致认为——曦国现在可以重点抓一抓法律了。
沈喜臻和光恩帝立即认同了他们的这个观点。
没错,沈喜臻是个来自于文明现代的人,所以她一直生活在治安很好的环境当中,对法律方面的问题接触得不多,虽然也曾帮着光昭帝和光恩帝制定了好几次法律,但是并没有把社会治安问题分析得很透彻,因此近年来虽然大案少了许多,但中小案子却总是不断。
说起来也确实跟法律不够健全有关。
如今松山二老只通过与他们的一席谈就敏锐地觉察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得不令人佩服。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法律是必定得重视的,尤其在富饶又安顺的年代。”二老中的老大说。
“嗯嗯,给民众和办事机构设立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便能更加有力地约束和制止不公平、不道德的事件发生。”老二说。
光恩帝和沈喜臻连连点头。
看来找他们下山是对的。
但要制定什么样的法律才能既有效地约束到人们又不至于引起大部分人的反感呢?沈喜臻不禁在想。
她忽然想起了商鞅变法,但是他的变法她是不完全认同的。
她想要更加人性、更加灵活一点的,毕竟说到底法律是为人们而服务的,并非要用它来统治人们。
它起的其实是一个警醒作用,让人们知法、守法。
就好像是给各个领域和事件设定了一条底线,只要人们不超过它的底线,是可以自由自在地活着的。如果超越了这条底线。那就等于是害群之马,必得接受相关约束和惩罚了。
所以归根到底法律就是对事件设定底线的事。
但底线应该设在哪就是现在最需要认真探讨的事情了。
因此四人不断地拿出自己的见解来。
最终大家决定——要制定一套尽可能人性化的法律。
法律毕竟是为人服务的。
也只有人性化了才能最大程度地让人民从中受益。
于是四人就曦国当年的法律的条款展开了讨论。
最后达成了共识——去掉了原先的十项酷刑,增加了生命、自由、健康、*、名誉、信用等等共二十条。
然后光恩帝于次日又将之与智囊团成员以及文武百官商酌。最终并无删减,又增加了姓名、贞/操两项。
一个月后,新的法律正式推行。
全国上下皆积极拥护,称之为——仁治。
有了仁治。又有了四书五经作为德范,一个国家的安定和国民的素质问题都有了最大程度的保障。大家自然是十分地开心的。
忙完了这件事的沈喜臻终于大松了一口气。
这日,光恩帝下朝后便对她说:“皇后,朕记得十多年前你曾跟朕提起过一个地方,你说希望以后年老时就在那里隐居起来的。那在哪?朕一下子记不起名字来了。”
沈喜臻顿觉一股暖意从心底生发,眼光含笑地对他说:“叫桃源坞,那里山清水秀。确实是个隐居的好地方。”
“那我们去那里度几天假吧。”光恩帝笑着说。
“朝廷这边能走得开吗?”沈喜臻忙问。
“朕已经将本月要处理的重要事情都处理完了,其余事情有左右丞相和送山二老在。肯定能处理得来的。
“好。”沈喜臻点头答应。
说起来桃源坞还是她第一次生大病时去的地方呢,那时候家里人都以为她快要活不成了,所以她才决定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来休养的。
第二天一早他们便出发了。
除了带了十名随从和三名宫女之外,他们不带其他人。
十多年过去了,桃源坞依然像当年那样的幽静恬美,仿佛人间的世外桃源。
他们下榻在沈喜臻当年住的主人房子,这是一间临江而建、四周挂着帷幔、里面有琴有书的大房子。
“这房子比我们皇宫里的还要好!”光恩帝由衷地说。一边说一边撩开帷幔欣赏江上的风景。
“是啊,因为它远离的尘嚣。”沈喜臻应道,从他身后抱住了她。
当年她来这里休养身体时的心情是十分之沉重的,以为自己生还的机会不大。也就在那时她发现了小木盒里的秘密。
说来也奇怪,这几年里她都不再生每年一次的那种怪病了,难道是因为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的缘故么?
抑或是——爱情的滋润?
好像真的是自从她嫁给了光恩帝之后才慢慢地没再生那种怪病的。
如此一想她又顿时生出了万般柔情,抱着光恩帝的双手就更加用力了点。
光恩帝虽然已经三十七岁了,但由于每天都锻炼,所以体型依然保持得很好。沈喜臻的双手环保着他的腰部时都能感觉得到他腰部肌肉的坚实。
大白天的被她这么一挑拨,光恩帝全身的血气都不由自主地往下涌。
他望了望站在房外的侍卫们,有点无奈。
这个临江建的房间由于没有墙壁,都是用帷幔来隔开的,因此只要有风一吹动就能让外面的人看得见里面的情形,他想和她温存一番都不行。
可他来度假的本意就是想要和她尽情地享受二人世界的,哪里就肯这样作罢?于是他望着那些帷幔冥思苦想起来。
忽然,他想到了,便对沈喜臻说:“我们可以在帷幔的四个角下设置小挂钩,让它们将帷幔给固定住,省得晚上起风时帷幔吹得噼里啪啦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养子成龙 完结+番外 (华卿晴) 2015-08-17完结+番外穿越到古代,她是一名弃妇,他是一个屠夫。后来,他们生了四子一女,再后来,长子成为六百年皇朝...
-
皇后种田很忙 (山村小妖) 逸云书院VIP2015-08-31完结现代特工穿越成被流放的废后阮凤舞,没有狠毒姨娘,没有蛇蝎姐妹,没有尔虞我诈的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