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皇后是真的体贴民众,朕真为有你这样的皇后而自豪。好吧,那朕就和你一起便装去会一会他吧,明天下午去怎么样?”
光恩帝也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将近一个月没出皇宫了。
“好的,好的。”沈喜臻不住地点头。
“朕明天一早便派人去邀请松山二老。”
“嗯嗯。”
沈喜臻一边帮他穿衣服一边应道,脸上笑开了花。
次日一早光恩帝果然就派了人上松山去邀请松山二老,还亲自写了信给他带着去。
下朝回来刚一步进紫宸殿便见沈喜臻已经一身便装等在那里了。
他便和他一起吃了午膳,小憩了一会儿便出了门。
由于是便装打扮,加之沈喜臻会易容术,所以两人的面貌上也略微做了些装饰,走在路上时便没有人能认得出他们来了。
刘水河在城郊。河面颇宽,两岸风景秀丽,民居零零散散地散落着,给人一派田园风光的感觉。
两人到得岸边,远远地便见岸边停靠着一叶竹排。
那竹排也不过一丈多宽、两丈多长,上面除了放着几把小凳子之外并无它物,此时正值黄昏。并没有人要渡河。所以那船夫正仰躺在竹排上。
也不知是否睡着了,他的姿势十分的自在。
待得两人正准备上前打招呼时忽见那船夫翻了个身,并吟起诗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两人听了相视一笑。觉得这个船夫应该还是有些情怀的。
“由于没有看到那个船夫的面,沈喜臻也不好分辨他的年龄。便朝他叫了一声:”你好,我们想要渡河。”
船夫一个激灵立即朝向他们看了看,然后站了起来。
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的男人,虽然面色晒得有点黑。但仪表堂堂、端严有神,双眼乌黑明亮,一看就非池中物。
而这男人看了看光恩帝和沈喜臻后微笑着说:“两位相貌脱俗、仪态威严。必定是身份贵重之人物了。”
“大哥会看相?”光恩帝笑问,拉着沈喜臻从河岸跳到了他的竹排上。
男人微微笑了笑说:“不会。只是凭感觉来判断而已。”说罢拿起竹篙朝河岸用力一顶,竹排便离开了河岸缓缓地往河对岸移动。
“大哥,敢问您贵姓?”沈喜臻问他。
“免贵姓龙,叫龙三。”
“龙大哥好,您在这里撑船多久了?”
“九年了。”
“闷吗?不准备换别的工作?”
“就干这个好了,每天逍遥自在的,反正家里的开销也不大。”龙三笑答道。
“如今天下太平,自然是很少有吃不饱的情况了。”光恩帝说。
“不然,即使再太平的时代也会有人吃不饱的,因为总有些人像寄生虫一样只能依靠别人,如果哪天失去依靠了也就只有饿死的份了。”龙三说。
这话也确实有道理,光恩帝和沈喜臻连连点头。
“那依龙大哥之意,要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只要不涉及伦理道义,面对这种人倒是应该冷狠一点,从教育抓起吧,不心软比不纵容其实更好。”
“也是。”光恩帝点头。
三人就这么聊开了。
龙三果然如沈喜臻所说的那样对人或事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在与他的一席谈之后光恩帝越发地喜欢他了,而他也很喜欢光恩帝和沈喜臻,并邀请他们到他家吃晚饭,他们也不拒绝。
龙三的家就在河边不远,他们远远地便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站在屋门口迎接他们。
“那是我奶奶,将近八十岁了,她教会了我如何独立地思考,如何不为物欲所累,如何为人处世……我从她的身上潜移默化地学到了许多东西。”龙三说。
席间,光恩帝和沈喜臻与他的奶奶也聊了起来。
“他当年读书可厉害了,如果去考取功名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他的,可是他不愿意去考取功名,说那都是过眼云烟般的事……”龙三的奶奶兴致勃勃地说,眼睛直盯着龙三,神情里充满了慈爱。
“你没有成家吗?”沈喜臻好奇地问。
“成家了的,只是我的妻子是在这条河上淹死的,当时她还怀着身孕,从此之后我便一直守在了这里。”龙三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是啊,这孩子真是痴情,就这样一直一直地留在了这里,也不肯再续娶。”他的奶奶接着说。
沈喜臻和光恩帝都不由得对他生出更深的敬意来。
“龙大哥,假如有个机会让您出仕,您愿意吗?”
龙三想了想说:“不愿意,我想留在这里陪着她和奶奶。”
这个‘她’自然便是指他那被淹死的妻子了。
究竟要一份多深的感情才会让他这般对待她?
这是很难说得清的,只是大家都懂得了他心中的这份感情和坚持,因此也不忍心反对他了。
“好的,既然这是你的愿望的话,不过假如我们有什么想要来向你请教时希望你也能像对待朋友一样有问有答。”光恩帝说。
“没有问题,欢迎你们常来,我想我只要还能走得动的话都会在撑船的,你们不用担心找不到我。”
于是光恩帝和沈喜臻心情愉快地离开了。
当他们走远后龙三对他的奶奶说:“他们两个是当今圣上和皇后。”
“你怎么看得出来的?”他的奶奶大惊。
“没有诀窍,我就看得出来。”龙三笑意盈盈地答道,端起酒杯一仰而尽。(未完待续)
☆、第292章 松山会隐
回到宫中,沈喜臻将刚才与龙三谈话的内容都记录了下来,做成了小册子,放在光恩帝批阅奏折的案头上。
不得不承认,民间人的智慧其实是更接地气的智慧,它们关注的东西更切合民众的意愿,所以光恩帝和龙三有了个约定——每三个月见面一次,以彼此闲聊的方式。
曦国现在在国防、经济、农业、交通、教育、外交等等领域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境地,所以光恩帝眼下治国的着重点便不在防守或者攻击上了,而在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层次上,他知道一个国家的国民若想远离蒙昧便需要真正地拥有一套道德观,所以《论语》、《孟子》、《庄子》、《老子》和《周易》便成为了曦国朝廷免费赠送给每家每户的必读书籍。还在每个城市定时举行讲课,由朝廷派出的博士主讲。
慢慢地人民的思想境界也都普遍地得到了提高。
这是光恩帝所希望的,也是沈喜臻所希望的。
在这个离她穿越来之前的时代相隔了几千年的朝代,能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蒙昧和野蛮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所以沈喜臻最近的心情也很好。
她如约去见了紫衣女子,传达了光恩帝愿意和她结拜兄妹的话,紫衣女子便跟着她进宫来见光恩帝。
这是光恩帝第二次见她,惊觉她比当年长得更加惊艳了。
“当年你掏心救朕的举动朕一直铭记在心,你走的时候又那般匆忙,朕都还没有问你需要什么样的赏赐,这次皇后诚心邀请你来,希望朕和你能有一份兄妹情缘。那朕也是欢喜这么做的。”光恩帝望着她说。
自从全心地爱着沈喜臻之后,他看再美艳的女人也始终都觉得对方少了点什么,所以即使在第一眼望向紫衣女子感觉很是惊艳之外,却也再无别的想法。
紫衣女子也听出光恩帝语气中的成全,知道他并非爱她,便笑着说:“谢谢皇上!”
原先,她是怀着对他炙热的爱意才决定修炼成人形的。那时她的心情就像刚坠入爱河的小姑娘。今番看来却是怎么也不能再留着那般情愫了。
也罢也罢,本已经打算一心一意地修行了的,再做那般妄想本就不应该。能和他结成兄妹已经是上苍给予的恩赐,要知足和惜福才是。
于是紫衣女子以‘郞紫’的名字和光恩帝的妹妹的身份得以进出宫廷,但她此次却非常的谨小慎微,除了每个月进一趟宫看一看之外。其余的时候都是继续在山中修行的。
去松山请松山二老的人独自归来,汇报说二老并无出山的意思。
光恩帝和沈喜臻对视了一眼——看来还是得亲自出马才行了。
他们邀请松山二老出山当然并非是希望要他们帮忙。只是想从他们的身上获得更多治世的智慧,要知道,这世界虽然有千千万万的人,但有大智慧的却并不多。若知道有这样的人,是真的应该想办法与之接触一下的。
于是沈喜臻决定亲自去松山会一会二老。
松山在距离京城一千多里的地方,而且地处深山之巅。山区崎岖,马匹也不能上山。因此沈喜臻在山脚上将马匹安置好后便和两名随从一起开始登山。
这里千峰叠翠,地形险峻,道路崎岖,走了几天也不见一个人。
他们走走停停,夜宿山间的岩石上,饿了就吃一点随身带的干粮,如此一点点地往松山的山巅进发。
相似小说推荐
-
养子成龙 完结+番外 (华卿晴) 2015-08-17完结+番外穿越到古代,她是一名弃妇,他是一个屠夫。后来,他们生了四子一女,再后来,长子成为六百年皇朝...
-
皇后种田很忙 (山村小妖) 逸云书院VIP2015-08-31完结现代特工穿越成被流放的废后阮凤舞,没有狠毒姨娘,没有蛇蝎姐妹,没有尔虞我诈的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