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田园好女 (高运)


吃过饭后就是马不停蹄忙碌了,桔子先让周在田赶着牛车去城镇里,购买大量的棉花与粗布,还有需要的一应物资及工具。宁广应带着能做事的男人,上山砍些树回来。虽然土坯砖,这两天宁广应和桔子已经准备了。但是屋顶的木头和茅草。还需要不少。
桔子又让宁氏带着能干活的妇人们,去村民家中再借些稻草,给建屋子的汉子们打个下手。没多久。宁氏苦着脸回来了,说村里的人多半不肯借,说的话也很难听。桔子忙得晕头转向,对村里人的短视贪利也很生气。她又回沿山村去找李亦溪。李亦溪对桔子召惹来这么多灾民。心里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村里人口增加。村子的规格就上去了。他在镇上县里的话语权,自然就会提高。另一方面,这些人都是老弱病残,又身无恒产。不知道会不会,连累沿山村村民的生活。这会儿,听桔子说。村民不肯供稻草,他却不愿意出头了。他对桔子说“桔子啊。这稻草都是村人自己的,村里人不肯借,我也没法子啊。你弄这么些人来,别人一时想不通,我也不好强迫。”
桔子叹了口气,对李亦溪说:“李里长,村民不肯借稻草,我也能理解。这样,我不借了,我买。就麻烦你在村里通知一声。我每户人家买四大捆稻草,给二文钱。不够再买,到时候就是谁家先送来,就买谁家的。要是大家还不肯卖,我就去静河村买了。”于是,很快,静河村荒地前,稻草堆成了山。
桔子又把家里做长短工的工人都叫过来,和灾民们一起盖房。灾民们知道,这是他们过冬天的地方,都十分积极认真,就连刚会走路的小孩也主动来帮忙,递东西。一天下来,十间结实的土坯房就盖了出来。里面没有家具,桔子就先让人在房子里铺上厚厚的干草,做临时床铺。
这边房子盖得快,好边周在田也赶着牛车,满载而归。他买了百斤棉花及几十匹粗布,一些其它油盐杂物等。他没买粮食。粮食他打算直接在沿山村或者静河,买农衣手里的存粮,便宜又能买好沿山村或者静河村的村民。
等牛车里的货物卸完之后,休整片刻,林小宁又安排几个妇人做晚饭,汉子们烧火。宁氏召集所有会针线活的女人,在已经铺好稻草的房间里,絮棉花,缝被子。桔子为了增加效率,好让所有的人都能在晚上盖上被子。她引进了流水线作业。把妇人们分成几个工段。粗布统一裁好,絮棉的絮棉,缝被的缝被。
女人们穿针走线,被子做得飞快,等到天色暗下来,饭菜也做好了,她们竟然缝好了几十床新被。大家分了分,有一家人合盖一条的,有二三个单身合盖一条的。总算让所有的人都盖上了新被。
好不容易,这些灾民都临时安顿下来。第二天,桔子又去请了郎中,给灾民们检查身体。一方面,这些人中生病的不少;另一方面,桔子也怕这些灾民中,有人患有传染病。如果把瘟疫带到沿山村或静河村。她的罪过可就大了。好在,这些人身体虽然弱,但大多数是长期饥饿造成的,好好调养几天就能恢复。
从第二天开始,灾民们菜里,就每天都有豆腐和肉骨汤。七天之后,才减为隔天一次,再后来,是三天一次荤菜。不是桔子小气,这个时代的地主家,都没有天天吃荤的。灾民们盖房子的土坯,桔子只准备了头十间的。后面的要灾民们自己脱。
脱土坯的活,并不复杂。首先要选一块平整的地面,最好是干净、无沙石、草棍之类的杂物才好。周在田用黄牛车拉来黄土,和几捆干透了的麦秸秆。灾民们两个一组,分了五组。宁广应借了五把铡刀。灾民们把麦秸杆耐心地切成段,洒在黄土堆上,用铁锹细细地拌匀。
脱土坯和泥,是个很叫劲儿的力气活。宁广应怕灾民还没有恢复,就让他们中也选了二十来个比较壮实的小伙子,轮流和泥,直到把泥和的如陈年老酱一般粘稠细腻,不湿不燥,在阳光下泛着明亮的油光。脱土坯的模子沿山村并不少,桔子也借了五六个。
脱的时候,也是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放模子,一个人用铁锹铲黄泥。铲一锹进去,放模子的人就抹子这时,抹子略略平整。如果是泥多了,他用抹子一划,多余的泥便落到了旁边,那就是下一块土坯的位置。等模大装满,平整完毕以后。他伸手捏住模子两边的横杆,双膀叫力,但手却是稳稳的抬高,把模子拉出来。
这样,一块四棱见线、圆润饱满的土坯就完成了。脱完一块,模子就在早就准备好的水盆里一涮,再用破炊帚略略地刷一刷,便开始了第二次的创作。脱好的土坯经过阳光的暴晒,显出黄白的颜色,带了大小粗细的裂纹,十分坚硬。做好的土坯不能就这样放着,得防着淘气的小孩儿踩,还得防着散养的牲口踏。但是,灾民们就算是不懂事的孩子,也小心地看成着没有完全干燥的土坯。那是他们的新家园。
七八天之后,计划中的四十间房子终于全都建好。被子做了一人两床,铺的薄一些,盖的厚一些。房子虽然盖好了,床却成了问题。桔子一个房间打算至少住五个人,那就最少要两张床。来不及打造不说,也没有那么多现成的木料。灾民们也有会木工的,就想要去山上砍树。
桔子印象中,刚砍下来的树是不能做家俱的,至少要风干两年才行。沿山村的林木匠却不太反对,他对桔子说:“桔子姑娘,你说得有道理。树砍下来直接做床的话,用一段时间,肯定是会变形的。不过,你只是给灾民应急用。明年,让他们自己再重新做床好了。”
桔子听了这话有些发愣。后来,才想起来,林木匠应该和灾民的想法是一致的。山上的树又不要钱,只要花些力气。庄户人家是最不惜力气的。多砍些树下来,一部分放置风干,一部分做床。等到春天,现在做的这些床能用了,正好用风干好的木头再做床。这样虽然浪费了一些,却也能解决问题。
桔子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她虽然不是环保主义者,但好歹也知道,山上的树木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可不能让灾民们随意破坏。她最后还是决定,给这四十间房间搭炕。桔子其实也不知道,火炕该怎么搭。好在她办农场的时候,曾经到东北的农村去过,那里还遗留着一些老式的火炕。
因为,桔子借住的那户人家的老爷子,原来就是搭火炕的老工匠。他曾经非常有感情对桔子讲了一些火炕的好处。桔子听得有些着迷,就在百度上查了一下火炕的结构。但这些都是些纸上谈后的东西。桔子干脆直接找到马建基,把火炕的结构图给他,并对他讲了一些火炕的原理,让他自己去逐磨。L

☆、第一百六十章 生计

马建基从来没听说过,可以烧火取暖的床。他对这种火炕大感兴趣,研究了两天,终于做出了第一个火炕。因为桔子家里新买了煤场,所以火炕的灶打算烧煤。为了安全卫生,灶台都搭在屋子外面。第一个火炕成功这后,马建基立刻找桔子商量,要把火炕建造方法,用在他的建筑队上。
马建基的建筑队,桔子家也是有股份的。桔子把图纸给马建基,本身也有让他推广的意思。马建基的建筑队,原来是以新式茅房和琉璃窗为主打产品的。因为这两样东西的建造费用都比较高,所以接的活也都是富裕人家的。虽然每次建房赚得比一般的工匠多一些,但是接的活儿并不是很多。
这个火炕却是一个家家户户都用得起的东西,哪怕是不建新房。老房子稍微改造一下,冬天的房子里就可以温暖如春了。而且妙在还不浪费柴禾。如果家里节约的话,只要吃饭的时候烧一下灶就行了。马建基已经能预见,自己建筑队的繁忙景象。
灾民们虽然一开始,对桔子不让他们用木头做床,而是让他们用土坯做炕,心里不太满意。但是等第一个炕做出来,坐在热烘烘的炕上,所有的不满就烟消云散了。以前,就算桔子给他们准备了足够的被褥,他们也没指望冬天能有火盆之类的取暖工具。现在,直接连整个床都是热的,连带屋子里也都暖和起来。
这么高大尚的取暖设备,第一个给他们用,更让灾民们感激。他们原来还有一些人舍不得家乡,想着天暖和了,能不能回去。现在则死心踏地的在沿山村落户了。
桔子又让宁广应。在沿山村和静河村收购不少黍米。桔子的收购价和镇上粮商的收购价一样。对桔子来说,这个价钱要比在镇上粮食铺子买便宜。对村民来说,直接在村里卖了存粮,可以省下运到镇上的路费。这是一件双方都高兴的事情。
等灾民们全安顿下来,已经是十多天以后了。十几天的饱饭吃下来,灾民们看上去不再是病怏怏的了。宁广应开始组织灾民们开荒。水渠是必须在冬天挖好的。六百多亩地也必须先深翻一遍。桔子决定把水渠修在六百亩地的中间,因为水渠必须考虑到落差问题。桔子在宁广应安顿灾民的时候。已经带着宁石头测量了好几便。终于画出了水渠修筑的路线。
开荒地是需要先把地平整出来。荒地的里石头,就都男孩子们用竹筐抬到水渠这边。桔子让修筑水渠的人,把石头砸成大小相似的石籽。铺在水渠底部。比较大和平整的石头,就砌在水渠边上。水渠时挖出来的泥,再抬到地里,用于平整土地。平整土地最麻烦的不是挖石头。而是挖树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