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常安大吃一惊,他这几天也听李满屯说过,以后怕煤饼供应不上,影响生意。但他没想到,桔子出去转了一圈,直接买了个煤场回来。他忙问桔子:“不是说,多花点钱,让秦东家多开个矿洞吗?怎么直接就买煤场了,我们也用不了那么多煤呀?”
桔子笑道:“爹,秦东家那里情况比较特殊,不可能给我们单独再开个矿洞。煤场的煤也不是全部用来做煤饼的,还给以卖给煤畈子的。只是我既然买了煤场,就有一些新的想法。等会儿,到满屯叔家,我们一起商量。”江常安不太赞同地说:“桔子,我想信你的眼光。你给家里置办产业,我也很高兴。只是咱们家里人手一直紧张,你又弄个煤场,给谁管呀?”
桔子抱着江常安的胳膊,拉着长音说:“爹,要是我能找到管煤场的人,你就同意我把煤场买回来,是吧?”江常安装作生气地说:“你都和人家谈定价格了,现在才来问我,我又能怎么办?我也不说别的,只要不让我去管煤场,就行。”江常安顿了一下,又说:“还有你舅舅,老周都不能去。明年开春,他们还要带着大家种土豆呢。”
桔子立刻保证地说:“爹,你放心。你说的人,我全都给爹留下。咱家田地的产出是家里的根本,当然要留可靠的人手管理。我有人选。只是,爹,这个煤场就由我作主了。”江常安失笑地说:“随便你啦。你个小人精,咱们家的事儿,有几件不是你作主的。”桔子立刻送上马屁,撒着娇说:“爹,你真好。”
驴车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李满屯家。李满屯家里,除了李多铜在上学堂之外,一家人都在。桔子先告诉他们自己买了煤场之后,就开始说她的计划。桔子看了看围着桌子坐的人,觉得很像是自己办农场时,开的工作会议。
她绷起小脸,不由自主地进入做报告模式:“李叔,李婶,从现在的煤饼销售情况来说,今天冬天肯定会卖得更好。但是煤饼赚钱多了,就会有很多人跟多做。煤饼的配比并不复杂,只要多试几次,总能做出好烧的煤饼的。就处是没有我们的煤饼好,他们也能卖了赚钱的。”
李婶见桔子绷着脸,说了一大堆。她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了呢。结果桔子说的却是,去年就有的跟风卖煤饼的事儿。她不由地笑了起来,说:“桔子,别人卖煤饼,就让他们卖呗。反正他们做的没有我们好,人家也不爱买他们的,没什么大不了的。瞧把你给急的。”
桔子也觉得自己太严肃了,她笑了笑,以李婶说:“李婶,这不是小事儿。去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煤饼是什么东西呢,也只有潘大叔那里有煤饼炉,烧煤饼的人离咱这儿又近,自然喜欢买咱们的煤饼。今年咱们的煤饼卖得远了,煤饼炉也不光是潘大叔能做了。如果我们不赶紧铺货的话,市场就让别人给占了。”
桔子最后说的是,现代的商业术语,也是因为她一时不知道,怎么简单地说清楚,脱口就把铺货、市场之类的词语说了出来。下面一桌子人都没听懂,大家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李多银问了出来:“桔子,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要是我们不让大兴府都卖上我们的煤饼,人家买不到我们的煤饼,就会去买别人家的煤饼了。”L
☆、第一百五十二章 扩大经营(下)
桔子被李多银话里的一串煤饼给逗笑了。但她还是对,李多银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表扬。她夸奖说:“多银哥哥,你真聪明。这件事儿,有点复杂,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你就明白了。”李满屯却苦着脸说:“桔子,我没有你多银哥哥聪明。你们两个人说的我都没听懂,你还是给我们解释一下吧。”
桔子想了一下,还是一下子说不清楚,就说:“我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是比较远的前浦村的人,家里买了煤饼炉了。前浦村那边却没有我们煤饼的代理点,要买煤饼就要到长宁镇来。如果这时,前浦村有了一个卖煤饼的,虽然他的煤饼没有我们的好烧,可是出门就能买到。满屯叔,你买哪家的煤饼?”
李满屯有点明白了,说:“当然是买自己家村里的那家。一个煤饼,不值当跑那么远。而且那么远的路,多银也不能给他送过去。他还要找车自己拉回去,这就太不合算了。”桔子点了点头,又说:“如果等过几个月之后,我们的煤饼做得多了,代理商发展的也多了。前浦村那里有人卖咱们的煤饼了。可是你已经烧惯了头一家的,你买咱家的吗?”
李满屯犹豫了一下,说:“那要看情况了。如果头一家的煤饼太差劲了,我会换一家。但是如果两家煤饼差不太多,就没必要换了。都是一个村的人,没必要闹出矛盾来。”
桔子点头说:“这还是好的假设。就像满屯叔说的那样,都是一个村的人,大家竞争起来,脸面上不好看。也许前浦村就一直没有人,愿意代理我们的煤饼。那么。就因为我们的煤饼,在前浦村晚卖了几个月,就可能永远不能在前浦村卖了。”
李多金听到这里着急了,说:“那怎么办?我们肯定来不及让大兴府,所有的村立刻都有人卖我们的煤饼。”桔子说:“多金哥哥,我们不需要每个村子都有代理商的。再说,我们吃肉。也要留点汤给别人喝。我的意思是。大一点的镇子,和村庄我们都要发展代理商。咱们的煤饼在大兴府,能覆盖得比较完整。就可以了。”
李满屯低头想了半天,才小心地说:“桔子,你的计划太大了。我们庄户人家做点小生意,养家活口就行。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李多银有些着急。对李满屯说:“爹,我想试试。”李满屯有些为难地看着李多银。李多银一直是三兄弟里最玩劣的。他不象李多金那样。肯踏踏实实地干活,也不象李多铜那样安静。
从小,三兄弟一起调皮捣蛋,多半是李多银的主意。平时。要是想让李多银多干点什么活,他多半是偷懒耍奸地躲过去。李满屯原本还一直以为,他天性是个好逸恶劳的懒坯子。但自从去年。他开始跟着桔子家卖酸辣汤,到现在自己家里开煤饼店。李多银变得要多勤快。有多勤快。
李满屯这才知道,李多银并不是懒惰,他只是不爱干农活而已。他知道李多银以后多半不肯,回沿山村种地了。但是,他一直认为,李多银开个小煤饼铺也不错。只要能养家糊口,自力更生,他就满意了。
李满屯自己就没有多少财产,以后要是三兄弟分的话,恐怕三个人都娶不上媳妇。他本来打算,现在李多银开的煤饼铺,赚到的钱在沿山村再买几亩地。以后分家里,把煤饼铺分给李多银,李多金和李金铜各自分上几亩地。他能给三兄弟都留下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满意了。可是,现在李多银想把生意做大,那以地肯定是没钱买了。而且李满屯知道,生意做得大起来,担的风险也跟着大起来。
李婶看着李满屯不说话,有些忍不住地说:“他爹,多银想做,你就让他试试吧。”这个煤饼铺虽说,是一家人都在帮忙,实际上主心骨却是李多银。李婶早就对李多银这段时间,风里来,雨里去的心疼的不得了。现在见李多银这样充满希冀地,看着李满屯,更是不忍拒绝。就上前帮他说话。
李满屯有些责怪地看着李婶,说:“咱家没那么银子。”桔子轻声对李满屯说:“满屯叔,这个煤饼生意,我家占了一半。要扩大经营,我家也不能不出力的。”李满屯摇头说:“这次开铺子,我家的钱基本上都搭进去了,这才开始赚钱,还没回本呢。”
桔子笑着说:“我原本是想,这些煤饼生意,我家只是开头出了点钱。后面就都是多金、多银两个哥哥忙活。我家不好白拿那么多钱的。今年的分红,我家该少算几分红利的。”
李满屯忙说:“这不成的。当初要不是你们出钱、出方子,又买驴车。这生意根本做不起来。如果你们家只是雇工做的话,赚得更多。现在你们分一半红利给我们,已经是照顾我家了,不能再少了。”桔子摇摇头,对李满屯说:“我家要是雇工的话,谁能像多银哥哥这样用心?我家拿到的钱,也不见得比现在多。”
桔子见李满屯还要反驳,赶紧说:“满屯叔,你先别驳我的话。我要说的以前的事儿。是既然现在扩大经营需要钱,而且生意前景不错。我家自然是想多占一点,这钱我家出了。以后煤饼生意我家依然占一半红利。等回本以后看情况,再商量红利划分情况。”
李满屯依旧不愿意,他说:“买下煤场你们已经花了不少钱了。不能再让你家白出钱了。”桔子笑着说:“满屯叔,煤场的钱不能跟铺子钱一起算。煤场是我买下的,煤场以后也不是单供煤饼铺子的煤的,煤场出的煤还要买给煤畈子,和各村的铁匠铺子。以后煤饼铺子到煤场拿煤,最多价钱算便宜点,帐目是一定要分开的。”
李满屯这才松了一口气,说:“就算是这样,我李满屯也占了你家大便宜了。”他看了看李多银,又说:“多银,既然你想要闯出一番事业,我也不拦着你了。你还小,有什么难处一下要跟家里说。爹在钱财上帮不上你多大的忙,但要是需要出人出力,爹一定尽力。如果将来,你能有出息的话,不要忘记了你江二叔和桔子妹妹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