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木归坐起身,瞧着桌上摆放的那些物什,眼神微微一闪,扯了扯嘴角。“我没事儿了,不用再请郎中来瞧。”
“你说道甚呢,等会娘熬了药给你喝了,若是还瞧着不好,自是要请郎中来瞧,这回东家给结算的银钱有一两银子。”杨二娘说着又是一声哽咽。“东家是个好人,咱们娘俩,是遇着好人了。”
桂长生和四妮回去,路上还问道了四妮是不是吓着厉害了,四妮摇了摇头。“没咋的厉害,就是刚瞧着就吓人的很呢,缓缓就没啥事儿了。”
四妮也是嘴硬,不想让自家嫂子念着,心里还是怕的很。
听她这般一说,桂长生也就没往心里去了。“明儿嫂子就去南城找二妮去,也不知晓能不能寻着。”
说到寻二姐回来,四妮脸上没了怯意,笑开了花。“定是很寻着的!”
桂长生点了点头,希望二妮还是过活的好才行,若是过活不的好,这快一年了,原主犯的糊涂,她接手了她的婶子,也是要背着。
回去后,便将物什都收拾了,晚上胖婶和墩子娘带着屋里人在新院子吃饭,赵叔也没另外开灶,就在这边一块吃的。
杨氏他们一听她是要去南城,一去就是好几日,还是一人去。
心里也是担心。“长生啊,还是让四妮和你一块儿去,你一人去,娘不放心。”杨氏也知晓桂长生没去过县城里边,一人去好几日,怕有啥事儿。
“可不是,也不能让四妮随着一道去,四妮才多大点的娃儿,要是有事儿也帮衬不上呢,倒不如,俺随着你一道去算了,瞧你那身板子,还没俺力道大。”墩子娘说的,就跟桂长生去了定是会有啥事儿,她去了就能护着她一般。
大伙也都习惯了墩子娘说话直道,胖婶没好气的撇了她一眼,拿了一块鸡蛋饼子撕扯下来顺手堵了她的嘴。“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要俺说,长生喊着赵叔一块儿去才行,赵叔去过南城那边,也熟道,俺们谁都没去过,就是随着跑一趟,也不顶用。”
桂长生倒是也有这个意思,可想着屋里,赵叔要是不在,万一有啥事儿呢?她也是担心着这点。(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 去南城
赵叔倒是瞧出了桂长生的担心。“明儿去,俺喊了俺侄子过来帮衬,打小就在镇上,合着铺子里边也没啥生意,俺要是和你一块儿去了南城一去就得耽搁好几日。”
“也成。”
“不成不成,俺也随着你一道去。”墩子娘可不放心,赵叔是个老爷们,桂长生是个妇道人家,即便是长辈和晚辈的,到底也不是自家人,墩子娘哪能放心得下。
墩子娘说道要一块上南城去,桂长生也就应了下来,屋里的事儿,就交给了胖婶,说来耽搁几日也没啥事,林家那边打发人来捎物什时,胖婶也不是不熟道。
三郎听着倒是想一块去,可一去就是好几日,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要去的是县城,墩子娘从未去过,听村里人扒拉了不少,吃过晚饭后,和墩子娘也没紧着回去,就拉着桂长生进了她住的那屋。
“虽说去寻人罢,好歹也是头一回上县城去,俺听说县城里边的人,个个都好气派,修整也好,出个门,还上了胭脂呢!”
墩子娘心思憋不住,她又直冲,凡事都摆在脸上。
“咋的,你还寻思着,想穿的气派呢,俺们都是乡下庄子,再气派也不都这样,人家县城都是大户人家,哪有那闲情去思忖这些。”胖婶也知晓墩子娘有些好脸面。
墩子娘听了这话,有些不好意思了。“俺哪有啥气派可说的,就是寻思着,修整修整。”说罢,又瞧了瞧桂长生,桂长生听她们俩说道一直抿嘴笑。“你可甭笑了,俺上回瞧着你有枚簪子呢!”
说起这。桂长生倒是想了起来。“那簪子是三郎买的,俺用不着,就收了起来。看日后给四妮用上。”
“哪能这般,三郎买给你的。你若是给了四妮,三郎咋想。”胖婶一听这话,直的打断了她的话。“墩子娘说道也是,去县城了,也总不能跟在屋里这般不修整,还是要体面些。”
三人在屋里又是说道了好些话,瞧着时候不早了,胖婶和墩子娘才回了去。桂长生后边出里屋去打水,三郎脸色也不好看。
虽她们在里屋说道话,三郎可也听着了,一听着嫂子要将他送的簪子给四妮,也不是说不成,可又不是那么回事。
“咋了,瞧你一副不高兴的。”桂长生还以为是去南城,三郎去不了,因着这事儿不高兴,便道。“等将二妮寻回来就好了。”
三郎抿着嘴没吭声。将添好的热水递了过去。“没啥,俺没不高兴。”
桂长生今儿心思好,自是没去注意这些。
第二日一早。桂长生早早的起了身,墩子娘和胖婶也来的早,进屋就将桂长生从炕头上挖了起来。
三郎今儿又不赶早去了,每日去早,也是在私塾等着,练练字,晨训还是天大亮后老先生才开始。
知晓今儿桂长生去县城,一去就是好几日,心里又惦记着。在屋里磨磨蹭蹭的了许久,后边进了一趟里屋。顺着将早食端了进去。
墩子娘和胖婶俩人早早的过来,就是给桂长生梳头。桂长生连个头发都不会挽成日的绑着,虽随意,可去了外边也就不好看了。
昨儿回去,墩子娘就和胖婶说着这话,一早,墩子娘来时就先去了胖婶屋里喊她。
桂长生那簪子总算是派上了用场,一头长发直接挽了起来,簪上簪子,可好看的紧。
桂长生的那张脸不大,倒也不是小巧,将头发挽起来,反而显得有了韵味。
三郎一进屋,本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他磨磨蹭蹭的没赶着去私塾,就是想等着嫂子出了门了,他再去私塾。
刚进屋,胖婶连忙喊了他。“三郎,快瞧瞧你嫂子,好看不?”
听了这话,三郎抬头朝桂长生看去,桂长生这儿又没镜子,究竟是傻样也不知晓,倒是扭头看着三郎,微微一笑。
三郎一愣,张了张嘴。“好...好看!”说完,脸上有些发烫,垂下头将早食放在了桌上。
三郎这模样逗的胖婶和墩子娘一番发笑。“瞧瞧,三郎也是大娃了,再过两年可就能说姑娘了,也是晓得姑娘好看呢!”
说这话的,是墩子娘,说的有口无心,站在一旁的胖婶瞧了一眼也笑眯眼的桂长生又瞧了一眼后背挺直的三郎,不禁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在屋里也没多耽搁,村里赵叔和栓子赶着牛板车来了,来的也早,昨儿赵叔夜里没在杨家村,连夜赶去了镇上。
都说让他甭回去了,还是摸着黑赶了回去。
今儿一早,俩人是一块儿来的,瞧着来了,桂长生和墩子娘就没再磨蹭,拿上收拾好的换洗衣裳,就上了牛板车。
门前这条路,上回修整了一番,倒是能过牛板车了。
三郎瞧着桂长生出门,在门口站了许久,直到牛板车走了老远瞧不见了,这才进了屋去拿布袋子准备去私塾。
胖婶见着他心思不大好,便喊了他一句。“三郎啊!”
“婶子,啥事儿?”三郎最怕的就是瞧不着嫂子,出远门一趟好几日,他回来也见不着嫂子了。
应了胖婶一句话,拿着布袋子自顾自的朝门外走去,每日也是心思倍儿好的去私塾,巴不得早早的去,可今儿也没了往回那般的劲头。
“你也甭担心,长生去几日就回来了呢,你好好的去私塾。”胖婶是过来人,哪里瞧不出三郎的心思,早就知晓了。
三郎点了点头,出门去了私塾。
桂长生要去南城几日,也没说个准日子,来回赶就得两日功夫,去南城寻人,怕是至少也得两日。
去南城,赵叔赶的牛板车,墩子娘倒是像极了小娃儿,一路上高兴的说个不停,知晓赵叔跑过南城那边,就一直问道县城里边是啥样的。
桂长生听也是好笑。“你就不嫌说的口干舌燥的。”
“这不是带了水袋子呢!”不说还不知晓口干,说着,便拿出来喝了一口,倒是没再说下去。
去南城那边,是先出了镇子,一路往前走,等走了大半日后,才走的官道往右笔直赶路。
“这边就是去南城,那边去的是陈州,陈州那边远着,得过了豫州才到。”
“赵叔倒是跑的不少地儿。”
“是跑了不少地儿。”赵叔语气有些沉,倒是没再说道别的,桂长生听着有些发闷,也是不知晓咋了。
赶路没停歇,响午吃的也是从屋里带的馒头和一些吃食,到了天擦黑之前就进了南城。
南城城门是挨着天黑前就关门的,进了城里,都这会了,路上来来往往行走的人还有不少。
马车,牛板车都有,瞧着匆匆而过,也是赶着回去了。
老周也是说,那人伢婆子就在南城,这会也不知晓人是在哪头一回来县城,也是瞧的人反应不过来,街道多,人也多,贸贸然的来了,也记不住路。
赵叔赶着牛板车,过了几条街道,那些街道上大半的铺子门还都敞开着,门口挂了大红灯笼,铺子里边还有客人来往。
等过了几条繁华的街道,便拐进了巷子,这边过来的房舍也不似那边大院子了,房屋都矮了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