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来煮饭的三个妇人,也是村里的,两个是住的和五子屋里不远的,上回寻五郎,两人还跟桂长生说道过话。
倒是手脚麻利,瞧着心思也不歪,厨房里边做事的,也是好,菜做得多了,又没留着下顿吃,就让她们给拿回了自个屋里去。
这话,胖婶也是跟桂长生说道过,桂长生也不紧着那点儿。
墩子娘一过来,瞧着胖婶在帮衬着烧火,便将人拉扯到了屋里去,在忙活的妇人瞧了一眼,也没多瞧去。
胖婶见着墩子娘这神神秘秘的,道。“咋了?”
“还咋了呢,今儿可是给工钱的时候,你瞧了可别一下子高兴的一口气上不来。”墩子娘说的这话,让胖婶没好气的赏了她一颗子。“说的啥呢,俺还能瞧着银钱一口气上不来。”
墩子娘揉了揉被敲疼的脑袋,将荷包递给了胖婶。“你瞧瞧。”
胖婶拿着荷包倒是有些发沉,打开一瞧,连忙给扯上。“哪来的这般多银钱?”
“桂长生给俺们涨了工钱了,这月五两银子。”说这话时,是凑到了胖婶耳边细声说的,胖婶可是有点不信,墩子娘拿给她的,心里担心。“俺去问问长生。”
“成成,你就是不信俺,你去问问,俺也是和你一样多呢!”墩子娘还以为胖婶会高兴的很,她拿过来给她,还一副吓着了模样。
见着胖婶出院子去桂长生那边,无趣的撇了撇嘴。
“墩子娘,你们在说道些啥呢,瞧着胖婶急急忙忙的出了院子,莫不是有啥事儿?”
在院子里忙活的妇人们,瞧着胖婶一脸着急的走出去,扭头看着走出屋的墩子娘问道了一句。
“是事儿,还是大事儿呢,今儿不是桂长生给结算工钱,等会你们吃了响午饭也去结算结算。”说着,墩子娘也忘了给场地里的人说道,接着道。“大伙歇了忙活吃响午饭,你们也给她们说道说道。”
“成嘞。”
胖婶瞧着墩子娘拿给她的那白花花的银子,心里有些担心,怕墩子娘是起了歪心思拿了桂长生的银钱来逗她。
她又不是小娃儿,也没听说,谁屋里出去忙活,一月下来能有五两银子的。
急急忙忙的走进新院子这边,桂长生还在核算大伙的银钱,瞧着胖婶一脸着急的进来,动作一顿,道。“婶子,你走的这般着急做啥,莫不是出了啥事儿?”
“长生...这这,墩子娘说道,你给俺们一人五两银子?”胖婶想着,墩子娘虽瞧着她也是羡慕长生屋里做生意,都这般熟道了,该是不会有啥歪心思,但心里又有点担心。
桂长生点了点头。“俺不是让墩子娘给你一块捎着呢!”
听了这话,胖婶才放下了心来,还真是长生自个给的。“你咋想着给俺们这般多银子,屋里再做生意,也不能这般整不是。”胖婶虽瞧着人朴实,心思那是更朴实的很。(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 杨二娘
桂长生屋里做生意又不是她屋里做生意,自个忙活的就那些事儿,这一下子给的五两银子,还真是让她觉着多了。
“婶子,你说道啥呢,给你们涨工钱也是应当的,若是没你和墩子娘的帮衬,俺哪里忙活的过来,你也是知晓,俺屋里就俺一人支撑着。”桂长生话不说出来,若是寻了旁人也是一样,到底不是人人都像了墩子娘和胖婶能这般帮衬她。
胖婶若是再说下去,可就是不领情了,这点还是知晓着,虽心里那般想,但五两银子,收的还是高兴。“成,俺收着,俺收着,往后更是好生忙活才行。”
“婶子能这般想,俺就高兴了。”桂长生也是暗叹自个运气好,胖婶是个好人,真是拿了她屋里当成自家人。
不说她,先前对三郎他们几个人也是这般,要不是自个屋里情形也不好,怕是三郎他们也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墩子娘瞧着胖婶一脸笑意的回来了,闷哼一声。“咋样,俺说的是真的罢,瞧你怕是还以着是俺起了啥心思不成。”墩子娘又不傻,胖婶的心思都摆在脸上一瞧就明白着。
心里作气是有些作气,到底不是啥大事,这也让胖婶晓得,她屋里再不好,也不会成日的想着别人屋里的物什。
胖婶晓得墩子娘是气着呢,道。“成成,俺错了还不成,今儿晚上,俺给你烙几个鸡蛋饼子,可成了不。”
“成,哪能不成呢,俺还想着那鸡蛋饼子吃呢!”说着,两人又是笑了笑。本是没啥事儿不是。
一旁的妇人听的云里雾里的,也不知晓是啥事儿,一会子急急忙忙的出院子。又是一脸高兴的进院子。
今儿月尾了,是结算工钱的日子。场地里忙活的谁不高兴。
吃过响午饭后,大伙就去了桂长生屋里的院子结算工钱去,前边来的几个妇人都忙活了一整月有了,身下的一些人,刚出半月,算下来对她们屋里来说,可是不少了。
杨二娘不错,忙活的也不错。来了人,胖婶和墩子娘顾着别的,她就替她们瞧着场地里边。
就平日里歇了忙活,大伙先走了,她也是得帮衬着将物什都收拾好,地面清扫干净了才走。
墩子娘和胖婶都瞧了好一阵子,后边还跟桂长生提过,桂长生也是记在心里,杨二娘早早都是来的最早的。
这不,结算工钱。桂长生瞧了好一会,都没瞧着杨二娘在。
“嫂子,可是瞧着杨二娘了?”桂长生结算工钱给妇人。顺口问道了一句。
妇人欢欢喜喜的接了银钱,连忙道。“听说是送了饭菜回去给自家娃儿吃呢!”说送饭菜回去,那饭菜也是从食堂盛着拿回去的。
桂长生屋里就管着来忙活的人吃饭,也没说管着她们屋里一家子的老小。
妇人的话带着尖酸味,桂长生倒是没在意,等给大伙结算了工钱后,大伙才去了场地忙活。
到了大下午了,杨二娘也没来上工,倒是也没托人给说道一声。
后边桂长生问道起来。胖婶便道。“怕是屋里有啥事儿耽搁了,你还是不知晓。杨二娘,这几年都没在村里。去的镇上寻忙活,啥忙活都做,还给人到夜壶啥的,就想赚些银钱,人也命苦的很。”
桂长生对杨二娘不咋眼熟,就是来了她屋里忙活,才晓得杨二娘,嫁过来几年也都没见着过。
听了这话,点了点头。“她屋里还有个娃儿?”瞧着年岁可也有四十出头了,娃儿再小,也该十几岁了,这边的妇人,及笄就嫁人生娃儿。
杨氏年岁更是不大,就是显老,人是苦老的,后边一问,才晓得,人都没到四十,十五及笄就嫁了过来,后边一年就生了大郎。
“唉,是有个娃儿,就是几年前的事儿,那会子你还没嫁过来呢!”
胖婶话匣子一打开,便说的络绎不绝。
杨二娘也是个寡妇,本来不是杨家村的人,后边嫁过来给人做续弦的,嫁的人是个光老汉,人都快进土眼了,都没娶着媳妇,屋里没银钱,听说是好些年前流浪进的村子,在村里盖的茅草屋,一住就是几十年,腿脚也不利索。
实在没法子,瞧着人都快没了,总不能这般光着就走了,就请了媒婆去说个老婆子进门。
这屋里拿不出几个子,哪有人愿意进门,又上哪儿去说个老婆子来,后边也是走着运,就说到了杨二娘,杨二娘也是五年前来的村子里边。
前边嫁人十多年前就是个|寡|妇了,在自娘家那边名头也不好,说是晦气,光老汉屋里没银钱,人都快走了,还嫌啥晦气不晦气的。
杨二娘嫁过来后,不出半年,人就走了,杨二娘当时嫁来,还带了自家娃儿,娃儿瞧着长的吓人的很,浑身没一块好地儿,听说是烧的。
光老汉屋里啥都没,杨二娘娃儿又忙活不成,没法子了,只能去镇上寻忙活。
“反正,嫁过来几年,村里人也多少听说着,也没人敢去跟她屋里走的近,她娃儿也成日的不出门,村里的人都怕瞧见他。”胖婶说着,又是叹了一口气。
村里是说道是说道,可也知晓杨二娘命苦。
桂长生点了点头,倒是没听说过这事儿,杨二娘来她屋里忙活,还是墩子娘去知会的,一进她屋里,一是担心她嫌了人晦气,那会子她还觉着奇怪就没问道啥。
后边来了几个妇人,对杨二娘也是避而不及的模样,虽不问也是瞧在了眼里。
过了一阵子又是好了些,大伙也能和她说道话了,她也不成日的沉闷着埋头忙活。
过了大下午,杨二娘才过来,来时没先去场地,而是去找了桂长生,耽搁了大半下午的功夫,她是急的上心。
“东家,俺屋里有事儿耽搁了,回去了也没来得及上这儿来说道一声...”杨二娘一脸紧张的看着桂长生,心里是怕桂长生不要她再来忙活了。
桂长生听了这话,点了点头。“没啥,谁屋里没个事儿。”说着,便拿出了银钱递了过去。“这是给你结算的工钱,你在俺屋里忙活的好,人也麻利不躲懒,若是有啥为难事儿,你也莫憋在心里,尽管说道就是。”
杨二娘眼眶一红,苦了半辈子的女人,被人骂了半辈子,打小在娘家就没好受过,嫁了人还指望着能好过些,才生了娃儿没多久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