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名门记事 [金推] (久岚)


  随后他就宣布退朝,其他事情让内阁处理。
  余慎,余文晖回到家中,把消息告诉众人。
  余拙气得跳起来,骂道:“怎么咱们朝中无人了,什么都要文殊去?好不容易两浙平静下来,又要去福建,有这么害人的么!”
  “也是文殊有能力,旁的人想去还不得去呢。”余慎安慰他,“无妨的,这次圣上大怒,命四处调去了十万大军呢,那倭寇才几人。”
  “几人也很厉害啊,这漳州不就败了?”
  “那是官员无能,一听倭寇打到城下,吓得腿都软了,其实只要稍许抵抗,未必会输呢,那康松崖平日里看着仪表堂堂,原来不过是窝囊废。”余文晖愤愤然,“竟然连百姓都不顾,也不知他这知府怎么当的!”
  江素梅只听着没说话,暗自心想,余文殊果然没有猜错,只是没想到,倭寇竟然会全部跑到福建去了!就是辛苦他两边奔波,也不知这日子何时到头呢。
  若几个孩子没有长大,她真想随他一起,金戈铁马,浴血杀敌!
  可惜,如今也只能在京城默默等待,默默祈祷。
  她在神伤间,只觉一只小手握住她,她低头一下,却是余智容,小姑娘冲她微微笑,摇了摇手道:“娘,是在说爹爹吗?”
  她已经三岁了,比起余怀元,说话格外的流利,只看日常表现,很是聪明。
  “嗯,爹爹要去福建了。”江素梅蹲下来摸摸她的头发,“爹爹又要晚些回家了。”
  余智容点点头:“我在家等着爹爹,我陪着娘。”
  江素梅心里一酸,这孩子竟然都会安慰人了!
  殷氏笑道:“容儿真乖,咱们都等着你爹爹,你爹爹很快就会回来的!”
  这是一家子殷切的期望。
  余慎却又说起皇帝:“我听人说,看到皇上脸色发黄。”
  其他人都很奇怪。
  “病人不都这样么。”殷氏道,“皇上病了那么久,自然是虚弱些。”
  “你们不了解。”余慎轻声道,“那会儿先帝还在时,我是已经入朝为官了,文晖却还小,也是一点不知的,当时先帝也是病了,我见过一次,那脸跟涂了黄藤汁一样,看一眼就忘不得了,后来先帝也没活多久,他们说是一种怪病,御医都治不好的。”
  众人都是一惊。
  余文晖瞪大了眼睛道:“父亲,您是说皇上也活不了多久了?”
  “谁知道呢,但却是巧的很,二人脸色一样的,指不定先帝的病传到他身上的,现在才发作出来。”余慎沉吟一声,“我看今日好些看到了,只怕都有这个猜想。”
  江素梅却问:“若是这样的话,皇上自己也应该知道罢?”
  余慎一愣。
  “先帝生病时,作为皇子岂有没有探望他的道理,那么,皇上当时肯定也看到先帝的脸色了,如今他一般模样,那岂不是心里有数?”
  “这个……”余慎答不上来,他还当真没有想到呢。
  就是现在想到,也无法揣测皇帝的心思。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离死不远的时候,他会做出何种安排呢?
  而且,这人还是一个皇帝。
  现在,皇帝就在照镜子。
  他早在很久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一刻的心情,无法描述,他用了很久的时间才慢慢平息下来,然而,每每再照镜子的时候,他都有一种心脏好似要爆开的感觉。
  愤怒,伤悲,绝望,恐惧围绕着他,怎么也挣脱不开。
  他叫人去请李太医。
  李太医一来就跪了下来。
  “怎么样,可有医治的法子了?”
  李太医浑身发抖:“回皇上,卑职已经在尽力寻找,只是,这种病,任何医书都没有考据,皇上您不信的话,可以问其他太医的。”
  皇帝摆摆手,他对这个病很了解,当年他的父亲就是得了这种病,后来在赐死了几个太医之后,也没有得到解决,最后还是去世了。
  他又有什么办法逃脱?
  皇帝面露绝望之色。
  李太医趁机道:“皇上,卑职这里有一味药,皇上不若试试,兴许有转机。”
  “什么药?”皇帝眯起眼,冷厉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李太医并没有回避开,很镇定的道:“恕卑职直言,皇上您这病在世上恐怕都难寻解救之法,除了以毒攻毒外,卑职再也想不到任何法子了,这枚丹药是卑职所制,自信对皇上的病有克制作用。”
  他说完,又当着皇帝的面把丹药吞了下去:“此药毒性甚微,就算不起效果,对身体也无大碍,皇上也可以让旁人一试。”
  赵桂不等皇帝吩咐,立刻上前把丹药拿过来,吞了下去:“小人愿为皇上试药。”
  皇帝脸色缓和些,坐下来等待。
  结果许久过去,二人都安然无祥。
  皇帝想了想,让李太医把丹药献上来。
  刘氏在门外等候了好一会儿,门才打开,李太医出来向她行一礼后,告辞走了。
  “皇上。”刘氏上前关切的询问,“妾身听说皇上您去早朝了,妾身担心您,这才过来的。”
  主要李太医曾劝导皇上不要早朝,要静养。
  皇帝笑着握住她的手,拉她在旁边坐下来:“无妨的,只是处理一件事情罢了,我这不是好好的么。”
  “皇上还是要多加注意啊!”刘氏叹了口气,“不若您换个太医看看罢,妾身倒不是觉得李太医的医术不精,只是每个太医擅长的都不一样,或许别的太医有法子呢。”
  “都一样的,不过叫朕休养。”皇帝拍拍她的手,“劳你烦忧了,武儿还小,你倒是多放些心。”
  刘氏点点头,她还是想劝皇帝换个太医。
  皇帝拗不过,终于答应,同赵桂道:“把王太医叫来罢。”
  结果王太医给皇帝把脉之后,冷汗滴答滴答顺着脸直落到地板上,他也是太医院老资格的大夫,给先帝也看过病的,当年太医院的惨状他历历在目,幸好他那时阅历浅,还不太够格,才没有受到牵连,不像别的太医,死了好几个,有几个活下来的给他讲述过症状,便是与现在皇帝一样的。
  如此,他怎么治得了?
  自己要没命了啊!
  王太医眼睛一翻,晕倒了过去。
  刘氏目瞪口呆。
  皇帝面色平静的叫人把王太医拖出去,赶出太医院。
  刘氏过得片刻才回过神:“王太医这是怎么了,莫非忽然得了急病?”
  皇帝笑了笑:“许是年纪大了罢,你看看,叫别的太医有什么用,还不如李太医呢,这病都看不成。”
  刘氏只得作罢。
  直到走出殿门,回到住处时,刘氏才扶住椅子慢慢坐了下来,她的脸色一瞬间煞白。
  陈妈妈说的没有错,那些隐秘的传言都是真的,看来皇上的病已经很严重了,难怪王太医会吓得晕倒,他是怕自己治不好被砍头呢!
  刘氏的手心冰凉。


☆、123 一年之间

  余文殊在离开两浙前,上了奏疏,提名了五位将军,希望皇帝可以分批调任到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区,以防万一。
  这几位将军中,有两位是跟随他在两浙一起抗倭的,其他三人都身经百战,对剿灭倭寇有不俗的见解,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倭寇四处侵占城池,让百姓陷入恐慌。
  事实证明,他很有先见之明,就在他到达福建不到两个月,山东就受到了倭寇的攻击,幸好当时皇帝听从他的建议,派去了两位将军,才能顺利抵抗这一突袭。
  倭寇恼怒之余,把战力都投入到了福建。
  因为他们意识到,余文殊才是他们最强大的敌人,不除此人,他们将难以再踏入中原之地!
  福建开始了与倭寇长达几年的艰苦战争。
  但这里也渐渐凝聚了从各地而来的英才,不管是将军,谋士,他们都将在这里得到锻炼,发挥出他们所有的聪明才智,把倭寇彻底赶出家园!
  另一方面,皇帝的病情却略有好转,在服用了李太医给他的丹药后,他明显感觉到了身体里流转的一股生气。
  为此,皇帝更加的信任李太医,对他无有不从。
  这一年里,百官的位置多多少少都有了变化,最显而易见的,乃是兵权的交替,京都三大营都换了武将,就连宫里禁军侍卫统领也换了一拨。
  刘氏终于发现有些不对,可又不知该从何做起,她想了想,请来了江素梅。
  她们已经有一年多不曾见面了。
  江素梅这次看到刘氏,只见她好似清瘦了一些,容颜也略有苍老,想必这段时间,她操心挺多的。
  刘氏请她坐下。
  “听说余老爷子搬回家里住了?”她头一个居然是问这个。
  江素梅点点头:“是的,祖父虽然早前身体硬朗,但到底年纪大了,我们一起劝了他回来住的。”
  余时远已经白发苍苍,说句不好听的,不知道哪日就会离开人世,假如身边没有亲人在,真得发生了,众人一定会追悔莫及!
  故而前不久,全家去了城外,劝余时远回家,余时远终于同意。
  现在他每日逗孙为乐,倒是笑口常开。
  刘氏颇为欣慰:“余老爷子一世英名,这些年真是辛苦他了,一个人住在城外,我同皇上也提起过,皇上说是该接回来暗享享清福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