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 (Vinilla)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Vinilla
- 入库:04.10
“那是,能防人偷果子。”申老农心算了一下,一亩果园的果子少说也有上千斤,一年就是十两银的收入。脸上发亮了。
“这地的人都诚实,用不着防,就是小孩子偷几个吃也是有限的,那果园那大的地方空几年也可惜,不如养些鸡,鸭在里面。那竹篱上也别空着,插种一排枸杞,可以用来加固篱墙,几年后还可以有收入,枸杞子中药房里收二十文一斤。鸡鸭多养些,一年后上市,那也都是钱。”
老农听得梅朵这么一说,臣服的只说,“好打算。”
梅朵又说,“那山上的杂木清掉,把那山开成茶园,三年后就可以採茶了。”
申老农说,“那家里烧的柴就没地方长了。”
梅朵说,“以后,有的东西烧,不用留一座小山坡烧火。”
申老农心里也算了算,那茶能卖五百文一斤,一亩地若出产了十斤茶,那山地的出产抵得上一亩水田了。心下对梅朵更是佩服了。
梅朵又提醒他,过些天,小林的工程队要来,要搭好厕所,积攒好肥料。申老农点头称是。
水田边的的三十亩旱地,梅朵说,全种上油菜。
老乐说,“我原打算种冬小麦。这样,开年五月就有粮食接上了,虽然是麦粉,但好过饿肚子。”
梅朵说,“这个打算是对的,我有地方给你种冬小麦,冬小麦的种子有了么?”
老乐说,“三十亩的种子还是有的。油菜籽也有。”
梅朵说,“先把油菜种上,这油是平时都要用的。”这个年代农家晚上照明大都用油灯。
梅朵问,“这附近有没有人家卖茶苗?”
“这倒没有,不过这山上有野茶,可以自己插种茶苗。可惜今年时候晚了些。”
“不晚,你把坡下二十亩地整出来。做茶苗地,我们自己育茶苗。”她借机讲了茶苗地的要求。
申老农一一记下。
梅朵还和申老农一起上了莫厘山,去看那山上的茶树。梅朵知道东山的茶叶也是有名的。
梅朵说服了申老农把地都收了回来,老乐就和他讲,“东家的意思是,今年的租子倒三七开,我们三,佃户七,这是抽佃的补贴。另外,如果佃户想来当长工的,你看着好的也可以留下。庄子上马上要造房子,也要找些人来做饭,这些事都由你浑家负责。庄子上若还要添些骡驴,农具等物,你列了单子来”
老农说,“妥当。”
要请工人,买果树苗,要买牲畜,农具,都要用钱,梅朵和梅香晚上就在灯下计算,打预算。
申妈妈见她们算的条条是道,便在一旁看着。见她们写的符号都不认得。
“这莫非是天书,你们真是天上来的?”
梅香笑了,早先她也是这样认为的,后来华家的人教会她使用阿拉伯数字。和四则运算。
她解释说,“这是西洋人用来算数的符号,连皇上他们都学呢,比汉字算数方便。”
说着解释了那些符号的意思。申大嫂有所思的点着头。
梅香说,“婶子莫非也能算?”
申妈妈说,“我没你们这般能干,但家里的帐,和庄子里的收支也要算一算的,否则帐目不清如何能想东家交代?”
梅朵知道,申老农文字上有限,所以,许多是要申妈妈帮忙。申妈妈也算得上是粗通文墨。她们算预算的时候,申妈妈就跟在一边学习。倒也有不少收获。
交代了各类事情,老乐把预算银两交给了申老农。申妈妈收了银两和记事文档。老乐一行人回苏州过重阳节去了。
梅兰妮和秦炼等人很热烈的欢迎他们归来。那两个自有许多话要和大家讲。梅兰妮烧了水,先让他们洗头洗澡,吃了午饭后,让他们先休息了,再谈细节问题。
梅朵粗讲了农庄的安排,和种植计划,这里人都是外行,所以提不出什么建议。都通过了。
由于,大家都在忙于新庄子的建设,所以重阳节也就马马虎虎的过了。
老乐重阳后又去了窑场,带去了抽水马桶和管道,定了地砖,和瓷砖。又去买玻璃,买大理石板。这年代的大理石打磨技术没有后世好,所以不亮。
秦炼监制的钢筋也完成了一部分,水泥,石灰,黄沙,小石子,等已经直接送了过去。老乐在二十日,和小林一起去了农庄,小林是去看场地。老乐把买的,和做的建筑材料送过去。这样来来去去的。就到了十月初了。
这年的十月五风信日日晴朗,看来是个暖冬。梅兰妮心里很高兴,这个冬天,她家的房子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了。
小林的建筑队已经在华家农庄开工了。打混泥土桩,他们已经有了经验。秦炼跟着去看了几天,没什么问题,就回来了。和梅朵说起稻田里的稻也要开割了,地也要翻了,这里做的农具要送过去。梅朵决定再下乡去,亲临指导。
梅香不能每次都跟过去,她也有自己的工作,梅兰妮想在那里招一个丫头。照顾梅朵的生活。梅朵说,哪里那么娇惯了,有些事,自己做,还有申妈妈能帮着。
初六,这日,梅兰妮和梅朵,及边峰和小乙,去了农庄。
梅兰妮到了后,就视察了建筑工地,见井井有条,对小林的工作放了心。小林又拿着图纸问了一些问题。农庄上的一期工程是一排二层的楼房,这座房子从新沟边往南建造,象后世的镇屋,分成了六套,每套房子上下两层,宽约三丈,每一套的结构是相同的,在房子的朝田那面,设计了一个小院,六个小院门接了三个T型的平顶屋,这是设计的厨房,T形的竖是两户共用的走廊。也安排了下水道和进排水系统。那主建筑物有十八丈长,这在这个时代是很稀罕的。房子一面向着湖,一面向着田地,房子和田地之间,设计了一条路,这条路就是农庄唯一的大路,笔直的横在宅地和田地之间,路的一端到太湖,那头,华家准备建一个古典亭子,另一头和新沟相连,华家人准备在那里建一座桥,过桥是未来的果园。
工地上事处理了,梅兰妮回到了旧房那里,申妈妈正指挥着高妈,莲子们煮饭烧水。见梅兰妮来,便走了出来。
梅兰妮说,要在庄子里招一个丫头,梅朵来时就专门照顾梅朵,梅朵不在时就给申大嫂当助手。
申妈妈当即提出了一个合适人选。
注:清代时,江南很多地方把已婚女佣称为“高妈”,而未婚女佣叫“莲子”。
098 茶香
更新时间2014-1-16 1:33:42 字数:3429
申妈妈提的这个人,是佃户李三毛的小女儿,家里人叫她小女。小女是他们唯一的一个女儿,她的上面是四个儿子。大儿,二儿已经成家了,分了家,各自生活。李三毛家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照理,独生女儿在家中是倍受宠爱的。可是,在这个时代,家里儿子虽然多,负担也大。每年的免役税一人二两,就不是个小数目。李三毛家的田地并不多,每个成家的儿子分到了两亩水田。两间茅草房。剩下的两个儿子,和李三毛种着家里的四亩水田,另外还佃了申家三十亩地。这三十亩是李家父子三家合种。算是一户佃户。父子几个勤勤劳劳的过着生活。华家要抽佃,他们的日子肯定要受影响,找了申老农商量。是不是能出面和新东家说说情,不要抽佃。
申老农被梅朵洗了脑,正铆足了劲准备大干。可是,乡里乡亲的,总不能看着他们挨饿。就帮他们出了个主意。让他家把田交给一个儿子种,其他两家就到华家农庄来打工。这李家父子合计了一下,觉着合适。所以这几天,他们就在庄子上干活。
申妈妈要找人帮忙,也找了李家的婆媳。厨房里干活的两个就是。才说起,有没有合适的位置,安置小女来做,让她存些嫁妆银。
李小女今年十二岁。
小女看见过梅香,长得不出色,还破了相。乡下的女孩不懂说‘气质‘二字,梅香落落大方的气质,还是看的懂的。虽然布衣,衣服的式样还是很别致的。
小女心中爱慕,也希望能来华家做个丫头。李家的妇女们合计后,向申妈妈开了口。恰巧,梅兰妮提起了这事。
梅兰妮接过申妈妈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那个小丫头人怎么样?”
申妈妈笑道,“乡下的丫头,干活是没有问题的。规矩嘛,要慢慢调教的。”
梅兰妮说,“那就请你多费心了,李小女来做工,每月五百文,先试三个月。合格的话,就转长期工。你去和她家人说这事,就说是你的决定。明天让她来上工吧。”
申妈妈听了这话很高兴。这说明新东家认可了她的内管事地位。
申妈妈和李忠实的浑家李三嫂说了这事,李三嫂自然很高兴,回去对女儿千叮万嘱了一番。
梅兰妮见这里事事妥当,放下心来。第二日上午便乘船回苏州了。梅朵要多留几天。所以边峰和小乙留下帮助她。
小女来了,申妈妈带她来见梅朵。小女虽然是乡里的女儿,但也不是扭捏的人,倒是很大方,见了梅朵跪下,磕头。
梅朵让她起来,“有事站着说话,别有事没事往地上趴。”
小女‘扑刺‘一声笑了起来,站起身来,“我原本也不会这样的,昨天我家姆妈听说我要来这里服侍姐儿,特地让我二嫂教我行磕头礼,练了好半天,原来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