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物语 (Vinilla)


梅朵听得她这样说,笑道,“对,就这样说话就很好,我不喜欢那些虚礼。”
小女说,“那我就直说了。”
梅朵说,“不碍的,有什么事直说就是,不要吞吞吐吐。”
小女说,“就请姐儿给我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你不是有名儿了吗?”
“哪算什么名儿,小女,小女的,下湾村里就有三个小女。有时,都不知叫谁呐。”
梅朵为难地,“可是我不会起名。”
小女点拨她,“象梅香姐姐那名就很好。”
梅朵望着那山坡,灵机一动,“要么你叫茶…茶香吧。”
小女高声说,“茶香谢谢姐儿起名。”转身就跑了。高喊着,“姆妈,嫂嫂,我现在有了新名字啦,叫茶香---”
申妈妈说,“没有规矩。”
梅朵说,“小女孩嘛,不要太多苛求了。”
申妈妈看着出去的梅朵,想着她的老气横秋,“小女孩!”心里想发笑,她比小女还要小呐!
申老农带着梅朵看才种下的果园子。
“种了五亩地的梅子树,就是岛上的青梅。这六亩准备种梨,按照你说的,这一亩的苗床上种了秋白梨苗,竹篱要等农忙过了在找人搭,鸡棚,鸭棚盖在南边,也等闲了再说。”
梅朵认真看了果树的种植情况,用竹竿量了量梅树行株间的距离,符合她的行三米株二米的要求。赞了老农几句,老农心里高兴。
可是,还没等老农高兴起来,梅朵就提出了一个让他头疼的事。
胥口席家是个大族,他家原先老太太喜欢吃砀山梨,砀山离苏州路途遥远,运输不便,梨从砀山运来,烂掉大半。所以,二十年前,席家在自家的果园里种了上白株砀山梨树,由于砀山梨好吃,所以,很多人去求梨芽。梅朵的要求是,去定下明年三月六百枝芽。
老农算了算,席家一枝芽就卖二十文,这六百枝就要十二两银,有这个必要吗?
水稻收了。梅朵让人在放干水的田地中间插出一排小木桩子,把田地分成了两爿。申老农和李三毛,推着小车往其中的一爿地里送肥料。
另外还有两家的佃农愿意来做工。只是,收了稻,还要在场地上忙几天,所以要晚两天才来。
人少有人少的干法。犁地时,梅朵让申老农试用她这次带来的三铧犁。用两头骡子拉犁。这种犁绝对是新式的。因而没人会扶犁。小乙用过这种犁,所以,他来示范。申老农见这种犁等于三,四个单犁的作用,便自己学着扶犁,小乙帮着牵骡。开始时犁的并不快,但是,一点点的就熟练起来。半天也犁出了六亩多。申老农知道,如果他熟练了,用这犁,一天犁出二十亩也是可能的。
很快,他又被新农具雷住了。这次是耙。犁好的地里,土是大块的,要用耙把它们弄细,一般都是人用耙把地耙松。而梅朵的耙是一块木板上装上了两行交错的铁齿。用牛拉着,板上压了重物,人在后面扶着。
李三毛用骡子耕地。老农用牛拉着耙,在后面耙地。梅朵说,这是流水作业。
四天后,等其他的几个雇工来上工的时候,这爿地已经土都耙细了。整块地里横横竖竖的拉着绳子。老乐按照梅朵的吩咐,给了他们一人一把洛阳铲,沿着绳子挖十公分宽的沟。乡下人第一次用这种铲,可是用了一会儿,顺手了,这铲开沟比其它农具快。农人们都问老农,这是哪里买的,叫什么?
申老农把这问题都带给了梅朵。因为,过去梅家湾的农人就用洛阳铲开沟的,所以,她特地让秦炼做了几把。叫什么。她想,过去江南地区把这种铲叫‘河锹‘,因为用它来开河挖土,是再方便不过的。两天后,大片的田地被细沟分成一块块的。开好沟,雇工们又用耙再把地耙了一遍。土就更细了。
老农亲自筛选浸泡麦种。
梅朵用细麻绳和竹竿做了条框,让雇工们把麦种播在条框里。每块地上播了三条。
梅朵也没闲着,她和边峰,小乙,茶香两人一组在田边和果园里种了蚕豆。两个男孩用河锹在地上叉一个洞,女孩们往里面丢两粒蚕豆,铁锹取出顺势把土敲紧。活是不累,但干久了,男孩的手掌起了泡,女孩的腰酸痛。老农见了直点头。
种完麦子。又种了油菜。梅朵把合理密植的概念灌输给了老农。
几天后,秋种结束了,农庄第一次种了,四十亩条麦地,二十亩油菜地。一共用了七天时间。
通过这几天的劳动实践,梅朵给申老农上了一课,“改革劳动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接下来,他们要插种茶苗了。
梅朵检查那二十亩耕耙,平整好的土地,上面还四边是上面两尺宽,底部一尺五宽约八寸深的沟渠。苗床四尺宽,苗床与苗床之间有六寸深的畦沟。苗床上薄薄的铺了一层山上运下来的细土。梅朵用做了刻度的竹竿量着。老农跟在一边,查出尺寸不符合的地方,立刻就让人修改。
申老农觉的,这种地又不是绣花,大概过得去就行了,梅朵这小丫头是不是把梆锥当针了。梅朵知道他心里所想,并不解释,一块地查了一天才完。
下一日要插种茶苗了。要去山上剪茶枝下来,查种在苗床上。梅朵把剪茶枝的要求很具体的讲给了老农听,插穗三寸长,两片叶,两个腋芽。如何剪,剪下来的枝要在泥浆里沾一下,等等,很是细致。怎样扦插,也一一明示。
老农心里一算,“那这二十亩地要很多穗枝。我们没那么多的山地种。”
梅朵说,“怎么没有,那山坡除了防风林和蓄水池和排水沟外,我算了可以种四十亩地的茶。”
老农说,“姐儿算得不错,这一亩地种上几百株很了不得了,多下的,难不成去卖掉?”
“我的一亩要种八千株。”
“八千!”老农转不过弯了。这里人家种茶,就是半亩,一亩的,几百株茶,一年最多收个十来斤。
梅朵又震了他一句,“我的茶园一亩要有一百斤的出产。”
“一百斤!”一斤茶算五百文,一百斤就是五十两银,那四十亩是多少?二千两银?不是在做梦吧?
梅朵看着他的不断变化的脸色,“所以,每一道工序都要把好关,不能马虎了。这两天,请村子里的人来做短工,一天三十文,做得好,有一文到五文的奖励。男女同工同酬。中午管顿饭,明天早点过去东山镇买多点肉回来。粮食不要省,今年庄子上没什么粮食,嬢嬢讲了给你运些来。只是活要干得好。”
老农听梅朵安排的这样周全,一一答应了。心里计算着人工。盘算请多少人。申妈妈也帮着算。
下一天,大家就忙碌了,上山剪穗枝的,运穗枝的,扦插的,被安排的妥妥当当。到了天擦黑收工时,梅朵已经在洗衣搓板上把铜钱一条条放好,让申妈妈按数发给众人,讲好了第二日再来。村里的人领了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三天后,那二十亩茶苗种满了。洒浇了水后,看上去也很精神,绿油油一片。可是,申老农又有了新的担忧。
099 第一次社交
更新时间2014-1-18 2:18:07 字数:3177
梅兰妮回到苏州的时候已经是初十了。
十二日是陈老板母亲李老夫人的生日。梅兰妮收到了邀请。这是她来到这里,第一次的社交活动。所以她相当重视。
她打算带齐逸一同去,如果碰到什么情况,好帮她应付,想策支招。可是,大家都说,她总要有一个人社交的时候,所以得先练起来。
这天上午,梅兰妮穿带整齐了,拿着礼品,雇船上陈家去了。
陈家的房子是前店后居,所以,梅兰妮这次走的是边门。租的小船,沿着干将河西行,到了学士河北上,在皋桥南边的一个水桥头,上面站着一个人,见梅兰妮乘的船过来,忙声招呼,“梅娘子,梅娘子。”
梅兰妮定眼一看,这人认识,是无箴绣坊的一个店面伙计,姓冯,排行十四。接待过他们。知道,他是来迎他们的。船靠上了水桥,梅兰妮付了船资,上了水桥头,和冯十四寒喧了两句,就进了一个小门。
这所房子西靠学士河,东贴汤家巷。北面是无箴绣坊,正在皋桥西,张广桥南。
在学士河边,他家有个水桥头,过去苏州很多人家,都在河边修一个水桥头,平时可以在上面洗东西,也可一当小码头用。皋桥以东正是阊门大街。是苏州最繁华的地方。这里人烟密稠。寸土寸金。
进门是一个收拾的很干净的小院,梅兰妮知道,这是厨房所在地,果然有妇女在院子里拔鸡毛,刮鱼鳞。院墙,门楣上都有砖雕,雕的是人物故事,不及西看,跨过了一雕花木门,来到一个小院,小院四面二层楼房,庭院显的逼窄。但是,院中一棵石榴树,一块太湖石和几盆兰花,倒也清雅。
一个年轻妇人从正房迎了出来,冯十四说,“这是大奶奶。这位是梅娘子。”
梅兰妮,“大奶奶。”
“梅娘子,久仰大名。”接过了梅兰妮手中的东西。
跨过门槛,堂屋的上座右首笔挺的坐着一个老夫人。头上是黑缎绣了黄色寿字纹的抹额,身着茶色暗团寿纹杭缎夹褙子。下穿及地的黑色湖绸马面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