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物语 (Vinilla)


于立清前面示好被杨启明无示了,这下知道他急了,本应该搭搭架子,可是关系到平莲石,他立即去赴约了。
出乎于立清的意料,杨启明并没有向于立清借银子,他向于立清借货。
借四十万斤的砂糖压船。
于立清在心里很快的盘算了一下:琅琦的糖厂一半是自家种的糖蔗,另一办是收购周边地区的甘蔗,一年的砂糖产量不过一百万斤。虽然和晋商做了两年的贸易,但那些也只不过是八万,十万的小生意。琅琦的主要贸易还是和日本及欧洲。如果借给杨家四十万斤,不知能不能拿的出来。
杨启明加说道,“每斤我算四百五十文,但要到年底再结帐。”
砂糖在国内的市价是一斤三百文,买给晋商的批发价,也不过是二百文多点。但是运到了日本,砂糖价最少也要六百文。
于立清算来,这比华家自己贩去日本的糖要少了九万两银。这个数字超出来自己的预算。
就对杨启明说,数目太大,他作不了主,说要回去和东家商量了后,再与他说。
杨萃余送走了于立清,回到雅间,见杨启明正要离开。
若是平日,他也不敢和这位大伯多话,可是,如今,他也知道,自己能为杨家派大用场,便有了些底气。
虚心请教道,“大伯原本是要从孔家那里拿回一万两银子,如今,华记能拿出这一万两来垫给我们,大伯不取,反而要他家的货,又如此大的数量。他家现今也在和东瀛做生意,为何会让利与我们?”
杨启明笑道,“问的好,我且问你,华记买漆器与我们的时候是如果表现的?”
“他家都要现金结算。”
“那他家也其他人家做生意时如何呢?”
“也是如此。”
“这就是了,这说明他家对待银钱十分小心,怕人坏账。可是,为何如今他家又肯垫银子与我们呢?”
“这,…”杨萃余说不上来了。
杨启明说,“他家一定是有求与我。方才肯如此行事。不趁此机会让他家来帮着抬木头,就太便宜他家了。”
杨萃余则担心,“万一,他们认为大伯你开的数目太大了,不和我们做了,我们又如何?”
杨启明道,“说你聪明一时,糊涂一时的。到时候,你不可以当个和事佬,帮着减量呀。”
杨萃余一副豁然开解的样子,“多谢大伯指教了。”
有电报是方便了。于立清立刻就向上海秦炼处发去电报,说明原委。
虽然华家名义上是梅兰妮当家,可是真正掌门的是这位大少爷。
电报发出去了,于立清心里很是忐忑。这次涉及的银两数目太大了,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算,不知秦炼会做何想。
秦炼的回电当天就来了。
于立清看后非常感动,电文里说,全部答应杨家的要求,只要能从监狱里把人捞出就行。
有了秦炼的同意,于立清有了底气。
这次他并住了,并没有很快去找杨家。
到了二月底,杨启明反而有些并不住了,仍然在近水台雅间请他。
酒行三巡后,杨启明问道,“不知上次和你说的事,你与你东家商量了如何?”
于立清用手拍着脑门,“啊呀,我说,近来我这么总是觉的有什么事,原来是这事。唉,近来我的记性越发的坏了。”
杨启明问道,“难不成,你没和你东家说起?”
于立清道,“我原回去就要去说的,可是,我的东家到上海去了。我总得等她回来吧。”
杨启明有点急了,“这要等到什么时候?这船期是不等人的。”
于立清沉吟道,“是啊,这船期是不能等。如果,我去上海跑一次,这来回的时间也要十天半个月的。等我们这里再说好,那里发货,这时间是太紧了。”
杨启明觉得自己这次是否太贪心了,越过了华家的底线,故而于立清在敷衍自己了。
本来是三个手指捏田螺---稳打稳的事,现在有点不确定了。
他看向杨萃余。
杨萃余往于立清的杯里加了酒,“宵林兄,你原本说好要帮我的,总不能变成喇叭腔吧。”
宵林是于立清的字,能唤人字的朋友总是比较熟悉的了。
“当然不能了,景白,你我交情不错,你的事我总要想办法帮忙的。”于立清也称着杨萃余的字。
怎么帮忙呢?杨启明和侄儿看着他。
于立清用手扶着头想了片刻,“我有一批发往北方的砂糖,要么我把它截下来先发给你们?”
“有多少斤?”杨启明问道。
“你要多少斤?”于立清反问道。
“四十。三十万斤也可以。”杨启明道。
于立清道,“只有三十万斤。”
杨启明松了口气,三十万斤比他想象中要好。
“什么时候交货,我们可是说好了,要到年底再结帐的。”
于立清道,“可以,文书写好就是了。”
于立清没有提什么时候交货,在哪里交货。
杨启明知道,这生意才做了一半。交易交易,就是要双方都有卖有买才成。杨家被逐出江南铜局后,他已经看了太多的白眼。比过去明事理多了。
他使了个眼色给杨萃余。
杨萃余接灵子地,“宵林兄,你有什么事,我们杨家可以帮忙的?”
于立清不客气地,“我倒是有一件私事想请你们杨家帮忙。我的同乡平莲石被孔家冤枉下了狱,至今也没有判罪。我受他家人之托,想救他出狱。他家已经准备好了打点的银两。”
果然有所求!杨启明有点失望,所求的是于立清的私事,而不是华家的事情。
于立清这次为了朋友,担系可就大了点。私下截下了华记的货,垫给了杨家,这里面虽然赚了银两,但是失了和人做生意的信誉。
于立清是这样的人吗?
分开后,杨启明让人去打探,看看梅兰妮是否在家中。
206平莲石
梅兰妮不在苏州家里,二月中旬,她来到了上海。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上海与苏州真真不好比,上海县城也不比江南别的城市强。和苏杭的文雅柔美比起来,上海显的粗野。听惯了苏州话糯软,上海话显的硬腔。没有高楼大厦挡着,江风,海风吹过来很粗糙。
梅兰妮就是喜欢这个地方。二月的江风还是很寒冷的,梅兰妮包头包脸的,来到工地上,看着工人建码头,打桩造厂房。那地方是一天一个样。
问起李义生,秦炼说他已经搭船去了南方,这些年保安队拉下他来,他十分不满。
梅兰妮则告诉了义生家里要人的事。
秦炼沉默片刻,和梅兰妮说起关于捞人的消息,杨家的胃口比他们想象的要大。
“什么?你答应了?这种人就不能惯着。下一次拿什么去喂他?”梅兰妮强烈的不满。
“要砍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的钱还是要用的。”秦炼道。
“用钱喂这种贪婪的人,你喂的饱他吗?”
“这钱是用来给企业的员工们看的。上次,出了二千两捞张固之。使得那西北路的员工凝聚力增强。”
梅兰妮不买帐,“那次用的是贪官的钱,并没有用我们的钱,这次是损失了我们的收益。”
“正因为这次损了我们的利益,这件事做起来才更有效果。你不能总用贪官的钱来捞人,这样给人看来没有诚意。”
梅兰妮想到损失的几万两银子,心如刀绞。
秦炼道劝道,“其实,也没有损失多少,我们的船去日本,正好带瓷器去。我们的龙泉瓷色泽清雅,款式古朴大方,正对了日本人的口味。卖的好价钱。算下来比买糖赚的还多。我们也就能去四条船,多装了瓷器,必然要少装砂糖。与其把糖内销,不如让与他家。一来可以赚的比内销多,二来可以增加企业凝聚力。”
梅兰妮无话可说,可是,想到损失的银两,心里始终不舒服。
梅朵知道了这事,劝她道,“秦炼的做法是对的,这个时代底层的人民并没有什么组织可依靠。一碰到了天灾人祸,就显得特别无可奈何。一旦有人可以给他撑腰,就特别能投靠过去。我们要办大事,身边聚的人就不能少。靠什么凝聚他们,就是要在人家困难时,你能帮助他们。再说了,一个企业也和军队差不多,也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金买骨的故事你总是知道吧?”
这个故事,梅兰妮还真不知道,她也不好意思问梅朵,只好含糊着。不过心里好受了许多。
他们第一次见到平莲石的时候,是三月底。梅兰妮和秦炼特地赶回苏州。
也许是在狱中的日子十分艰难,平莲石面孔瘦骨嶙磷,脸带菜色。
平莲石见到他们,并没有感恩戴德的激动,反而是带着一种审视的目光。
几个人交谈了几句后,谈到了正事。
平莲石同意留下来帮助华记开展钱庄生意。
说到钱庄的生意,平莲石向秦炼等人讲了钱庄的业务。和规则等。
秦炼很仔细的听了。随后又向他讲了外国有种类似的产业,叫做银行。介绍了银行的用途。他事先是做过一番准备工作的。听他说来,并不外行。
平莲石认真的听,方有些动容。
说到,华记的钱庄的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希望南北生意的银两可以流通,目前,他们用的是晋人开的钱庄进行资金调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