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这一代/平淡年代 (大脸师太)



“是啊!不挤着住哪里。秀贞,我有点后悔了,早知道这样报个安徽那边的学校,至少敬平不用看我家里人的脸色,他是为了照顾我才什么都不要的跟过来的。”

“别瞎说,条件么肯定还是上海好,以后发展也是的,你眼光放远点嘛!先辛苦几年毕业就出头了,不瞒你说,我头也痛着呢!”把自己家里情况讲了讲“我也存了点钱,想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租。”

“你想出来租房子啊!主意不错,要不我们一块找吧!我也不想呆在家,哎!开学还有两个月呢!”陈绮菲一想到二嫂那阴阳怪气的眼神就替周敬平感到委屈,凭什么这样看扁人,冲这个也要尽快搬出去。

“没问题,明天吧!我跟张磊约好在城隍庙人民路那里碰头的。”

“行,几点啊!到时我们两队人马分开,这样收集信息也能快点。”

定好了时间,地点,周敬平回来后,三人就此分别。

卢秀贞和陈绮菲一组,张磊和周敬平一组,四个人分两拨分别穿行在大街小巷,一直到2月初快要过年了,终于在几个仅有的房源信息里选出肇嘉浜路附近的一个亭子间。房主是一个独居老太,她唯一的女儿75年去了江西插/队,房子空着浪费就想把灶披间楼上的亭子间出租。

不租在学校附近也是周敬平有所考量,那里太偏僻,以后干点什么都不方便。肇嘉浜路这里靠近徐汇区,老虎灶、小菜场都齐全,陈绮菲去学校在这里有一趟车可以直达,最主要附近有个皮鞋厂,那里的澡堂是对外收费开放的,这个太实用了。

亭子间就在晒台和灶披间中间,朝北,高2米,大小8平米,这种房子现下一般都是房屋公司承租给居民的‘公屋’,一平米大概3分多,老太转手月租就要三块钱,因为以前是杂物间,里面什么都没有,卢秀贞就跟她谈,如果减到两块钱,以后他们如果搬走有的家具可以留给老太,其他像做饭什么都是自己来,老太看重他们是大学生,就讲周敬平平时要帮她搬搬煤球什么的,还是很好说话的。

转天五点多卢秀贞就找了地方拿出和张磊商量好的一些红椿木、塑料箱子还有当初在江淮岭矿收走的煤球炉和一点家用品等说好的三轮车过来。

蹬到老太那没一会就看见几个都到了,张磊和周敬平搬好东西去了晒台打家具,两个女的收拾一下零碎,扫好弄点水拖了地,家具不弄好东西也没法放,一起上楼看他们两干活。

木头当初张磊不出野外时大多都在院子里劈好锯好拿砂皮磋磨过的,现在果然省了好多功夫,不然没一个月哪里打得出来。

“张磊,这次你们帮大忙了,秀贞我记在心里的,你我也要感谢一下。”陈绮菲是真的很感动,家里三个哥嫂都没有想到来帮帮忙,两个朋友却出力如斯。

“客气话不用说,谁都有难的时候,过意不去以后我们经常聚聚。”

“没问题,你们以后不上课就过来。”

周敬平手上干着活也没说话,一切的帮助他都会记在心里。

床都弄好,拿到屋子里去架上,还有衣柜,改良的五斗橱,和桌子、凳子只能说能干多少是多少了,争取三天弄好吧!卢秀贞让陈绮菲一会把带来的馒头小菜去老太那里热一热,她自己就跑出去说买东西,陈绮菲怕她花钱要一块,当然未果。

这么忙忙碌碌了几天,小小的亭子间终于有了家的模样,一张双人木床靠墙放着,边上是个矮柜五斗橱,上面放着一个二手台灯(后来又去废品站淘的),紧挨着的长条桌就在窗子底下,里面塞着两个圆凳子,床对面是一个双开门的衣柜,这些东西就把屋子塞得满满当当了,门边上可以放个煤球炉和筐,用的时候直接拎到过道或晒台就行。

陈绮菲正在把一些东西塞到卢秀贞给的箱子里往床底推,床上面除了两条褥子和被子,其他的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卢秀贞拿过来,当时全的吓了她一跳,最后还是周敬平劝她困难的时候接受朋友的好意,以后有能力的时候加倍报答才释怀。

一会周敬平拿着最后做的一个毛巾架进来放在屋子门后,放上脸盆和热水瓶, “明天再去配把钥匙,等开学了你就去上学,我就看看能干点什么,咱的好日子在后面呢!”周敬平搂过她,特别认真的看着她的眼睛。

“敬平,对不起,要不是我……”

“夫妻两就不要说这个了,咱们来上海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再说我周敬平不会因为别人的冷言冷语就把气撒在老婆身上,他们看不起我,我就更得干出点人样。”

“嗯,现在的情况我很满足,对了,张磊他们呢!”

“在晒台上用边角料打点菜板、八角夹什么的”。

张磊一边收拾一边瞥到眼熟的煤球炉和一些锅具,越看越像是在安徽小院的那些,又想到当时卢秀贞说有人可以把木头运回来,点点滴滴的事情他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奇怪,这些东西是怎么捎回来的?

不过他也并没问秀贞,如果秀贞愿意说肯定会告诉他,而卢秀贞自然知道最近的事张磊肯定会有所怀疑,这些瞒得了别人却很难掩盖掉蛛丝马迹,不过主动说就免了,只要张磊不问,这事就永远打马虎眼。

一晃三月份,开学在即,人生的新画卷就此缓缓展开!

第34章 分秒必争

从水房洗完碗,卢秀贞和郭艳、汪顺颖一块往宿舍赶,推开门梅大姐在给小宝喂饭。

“梅姐,今天怎么把小宝带过来了。”郭艳放下碗筷就走到床边接过饭示意梅丽快点吃。

“就带这一天,我婆婆、公公今天要收拾屋子,明天开始孩子就有人看了。”梅丽抓紧时间往嘴里扒着饭。

“梅姐,房子这么快找到啦!”卢秀贞擦着手进来正好听到这句,她对房源很感兴趣,虽然暂时还不那么迫切需要租房买房,但了解行情太有必要了。

“唔,在普陀区,你们上海人叫“下只角”对吧!”梅丽呵呵一笑“那边房子比市中心大点,而且我公公在那里找到一个活,我女儿正好可以送到保育院。”

梅丽一家是江苏昆山人,家里条件还可以,她丈夫老陈今年和她一块考进了华师大哲学系,两口子还拿着原单位工资,应该说满宽裕的,但是他们有两个孩子,因为文、史、哲专业有很多课程是交叉一块上的,有时实在腾不出人,所以只能把老家父母喊过来,这样老的小的都能看顾到,他公公闲不住找了个街道扫地的活贴补家里,大女儿送到保育院以后,婆婆带个小孙子做家务也能看得过来。

听到是普陀区,卢秀贞也就不多问了,她是住惯老城厢,房子逼仄也认了,接地气啊!讲难听点,早上不听到竹刷子刮马桶的声音她还浑身难受,就算以后交易房子也只会在南市、黄浦、卢湾找,连虹口她都嫌远。小心侧身让过长条凳坐在汪顺颖床上,拿出上午的笔记翻了翻,正好甘琼婷坐在她对面,“婷婷,还在写小说哪!早上丁老师的话听进伐!”

“我进大学就是为了当作家的,再说你们这些姐姐以后都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少我一个不少的呀!”小姑娘一门心思在小说上,是头也不抬笔也不停,甘琼婷是班上为数不多77级应届生考进来的,早上唐宋课上,丁老师问到她考大学进来理想是什么?她回答说想当作家,丁老师沉吟了一会说出“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我们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这句话,当时明显看出她打蔫了,没想到这么快又活力十足。

“有志气!努力努力!我可是等着在小说月报上看到你的大名啊!”谭琳琳踩着凳子爬到上铺拿了本书下来挤在甘琼婷旁边看起来“哎!天天吃饭啥时能来点面啊!”她是西北人,现在的食堂一般早上就是稀饭、咸菜、馒头,中午就是一勺饭一勺菜,晚上也就是多个馒头选择,吃面条算是改善了,把她馋的想起面条就流口水。

等梅丽吃完饭收拾了一下就把小宝抱走送到他爸爸那里,孩子再懂事毕竟太小还是有些闹腾,在寝室里看书的都是没在图书馆抢到位置的人,打扰到别人学习就不该了。

从开学到现在十几天了,77级的学生们早就进入了状态,这个年代的大学生这么说吧!普遍有一种“知识饥渴症”,能考上大学的人都是在文化断层的年代里坚持学习的群体组成的,年龄差距大,社会身份也天差地别,有人们认为“没必要参加高考的人”——国营企业的在职职工、应届生比较少班上一共就两个、还有就是像卢秀贞这种知青,什么行业都有、以前种地的也算一类、营级部队下来的转业人员……

在这些学生身上普遍看见一种压抑已久的学习冲动存在,拿起很多人自拟的作息表,“早上五点半围着校园跑步,上午7点半、中午十二点半、傍晚六点半进图书馆,晚上十二点准时睡觉云云字样”再加上现在物质也比较匮乏,油、布、日用品很多都要凭票供应,学校现在是不发补助的(80年代才有),好在像卢秀贞、汪顺颖这些有原单位的都还领着工资,对!政策就是这样,上大学的,原单位照发工资。其他人就是靠助学金,现在的标准是一个月18.5,吃饭是肯定够,还能省下点钱买日用品和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