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原来你在这里。”姚舜英还没走进去,跑在前头的乐仪一眼看到了自家老子,当即飞奔了过去。王文靖抚着闺女的头发道:“你慢点,仔细跌跤。”乐仪嘟着小嘴道:“爹爹又胡说了,人家哪里这么不中用了。”走在后头的姚舜英不由皱了皱眉头:“这孩子,怎么跟你爹爹说话呢?”“乐仪还小,侄儿媳妇不必太过苛求于她。”堂中当头紫檀木太师椅上坐着的王明达呵呵笑道。
“英娘快来进过伯父父亲。”王文靖在丈夫的指引下给王明达和王明通磕了头,跟着是乐仪给两位祖父磕头。公公脸庞清瘦身量高直,婆婆个子中等,丈夫应该是随了公公才会那么高。难怪当初福王爷会那样说,就算公公老了,可父子两个的眉眼还是有九分相似。再看过去,王家两兄弟脸部上半部分尤其是眉毛很像,嘴唇却不同。两位老人对孙女问这问那,喜欢得不行。
王明达招手将乐仪叫到跟前。变戏法一般从身后掏出胡子快速沾上,然后说道:“乐仪,想看爷爷怎么将胡子扎成辫子吃东西吗?”乐仪看了看王明达,歪着小脑袋瓜愣了一阵,忽然拍手尖声道:“啊。大胡子爷爷。原来那个大胡子爷爷是大祖父!”王明达得意地晃了晃脑袋。大笑道:“哎呀,咱们家的闺女真聪明,不过见了一面便记住了。”乐仪好奇地去扯王明达的胡子:“真好玩。大祖父给我玩一下。”
姚舜英一把拉过女儿,虎着脸道:“这妮子怎么一点规矩都不懂,大祖父的胡子也是你能玩的!”乐仪被母亲严肃的样子吓住了,瑟缩着收回了手。王明达取下胡子递给乐仪道:“规矩往后再教她,这几日先让她自由自在地玩吧,横竖这孩子聪明懂事,还愁她学不来那些东西。”
王明通见孙女情绪瞬间低沉下来,也帮着说道:“儿媳不用太拘着她,乐仪年岁不大咱们慢慢教不急。她大祖父进宫面圣不能仪容不修。只好剃去了胡子。想着当初在启汶街头跟咱们乐仪说的话,特特将胡子留下,为的就是哄孩子开心。”姚舜英讷讷地道:“啊,那个,是儿媳鲁莽了……”王明通摆了摆手:“这也不怪你,毕竟仪姐儿眼下成了国公府的小姐。言行举止不能马虎随便,你从严要求也是对的。文靖这些年跟着你读书写字,我方才考问了他一番,发现他功底还不错,到时难为你了。”姚舜英赶紧道:“啊。儿媳才疏学浅胡乱教了两下,都是夫君自己天性高悟性好。”王明通自豪地道:“那是,我儿是随了我,会念书。”姚舜英低头暗笑,这个公公还真不谦虚。
王文通又道:“虽然大哥打算过继文靖往后让他承袭爵位文靖不用靠科举做官,不过能下场中个两榜进士既是家族的荣耀又能让京城这些人不敢小看我王家子弟。”姚舜英吃了一惊,丈夫都快三十岁了还要从童子试开始这不是很搞笑吗?转而一想,古代考试没有年龄限制,七老八十还下场的又不是没有,三十岁的考生在这个年代真的不算高龄考生。
王明达生怕姚舜英不明白,在一旁解释道:“文靖做了那么多年的村夫,就算承袭爵位京里那些达官显贵背地里也会小瞧他。若是他能博个进士出身,别人便会对他刮目相看了。”王明通道:“是啊,所以儿媳妇你一定要跟之前一样大力督促文靖发狠用功,咱们争取三年让文靖高中。”
这,三年,人家吴国贤自幼读书读得那么好都在高中解元之后歇了几年才敢考进士,凭丈夫那样的底子想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完成那样艰巨的任务,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吧。这边姚舜英暗自腹诽,那边王明通却对儿子道:“文靖有没有信心。”姚舜英听到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有!”听到这斩钉截铁的回答,姚舜英忍不住悄悄瞪了丈夫一眼,你当这是你当初想进吴家堡龙舟队伍,只要卖力气就能进去。这是考试,考试你懂不懂?考题顺不顺手临场发挥好不好还有主考官的好恶等等因素都在决定着最终的考试结果你明不明白啊!
王明通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满脸欣慰地道:“好,不愧是爹的好儿子。你别担心,爹除了亲自指点,还会请高人来专门教导你,到时我儿只管放心下场就是。”这算是开外挂吧,公公当年可是高中过探花的,有他坐镇说不定丈夫真的能创造奇迹呢,姚舜英勉强安慰着自己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婆
随后王明通又随便考问了一下乐仪,对小妮子的口齿伶俐应变机敏大加赞赏,姚舜英自然又被夸奖了一番。王文靖忍不住悄悄对妻子眨了眨眼睛,意思是你不用担心,你看两位老人对你相当满意。姚舜英抿嘴笑了笑,心道公公又不管内宅之事,关键是在婆婆那里。见完了公公,一家人又被领回晴岚院去见文氏。此时田家人已经被带了下去,唯独周氏还留在房里。
文氏看着跟年轻时候的丈夫仿佛一个模子铸出来的儿子,想到当初与年幼的儿子生生万里分隔,自己在那流放之地苦苦支撑就是想着要活下来看到儿子成家生子,这些年所受的苦一桩桩一件件一齐涌上了心头,不禁抱着儿子号啕痛哭,费氏和周氏劝了许久才让文氏收住泪水。文氏拭了拭红肿的眼睛,指着费氏对王文靖道:“这是你大舅母,若不是她当年冒着极大的风险使出调包计,我儿早已不在人世了。”
王文靖赶紧跪下冲费氏扎扎实实地磕了几个头,嘴里喊道:“多谢舅母活命之恩。”费氏一把拉起外甥,含泪道:“好孩子快起来,咱们至亲骨肉说什么谢不谢的。可惜你外祖父母还有两位舅舅小舅母,他们若是活着看到外甥长大成人成家生子,不知道有多高兴。”擦了擦眼泪,费氏又接着说道:“其实当初咱们那调包计能做成,林御史家也就是你大伯母娘家也帮了不少的忙。可怜他家当初被罢官抄家,一家子给赶回了原籍,也不知道眼下如何了。”
文氏叹了口气:“他家听说连咱们文家都不如,林伯父当年可是朝中出了名的清廉刚正之士,对老家的族人照拂得不多,这丢了官一家子这么空着手回去,人家能给他们好脸色才怪。国公爷派去打探的人还未回来,也不知道到底如何。”费氏苦笑道:“自来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也不怕妹妹笑话,我娘家……这么多年我都不怎么登费家的门了。至亲骨肉尚且如此何况那些隔了那么远的族人。”
文氏了然地拍了拍嫂子的手。劝慰道:“过去了都过去了,往后有文靖孝顺你,嫂子不用再受那些闲气了。”费氏转悲为喜,不好意思地道:“瞧我,见到了外甥一家子这是大喜事,我抹什么泪啊。”说完转身拉着姚舜英的手道:“你表哥前两日染了风寒,你表嫂照顾他结果自己也咳嗽起来。怕他两个过了病气给大家,今日便没叫他口儿来。等过几日他两个身子好了。你们四个人再见面。”
姚舜英道:“啊,表哥表嫂都咳嗽啊,不要紧吧。”“可找了郎中?”王文靖也很关切。文氏道:“不碍事,娘已着人替他们请了郎中抓了药。”费氏道:“是啊,多亏了姑奶奶。文靖啊,这是你表哥家的两个闺女,大的唤作怡琼小的唤作怡瑜,丫头们过来见过你表叔。”文家的两个女儿恭恭敬敬地给王文靖磕了头。“这两个丫头上头还有个哥哥唤作怡瑾,今日留他在家侍奉他爹娘老子,改日再叫他娘老子带着来给你两个磕头见礼。”王文靖赶紧道:“哪能让表哥表嫂来看我们。等外甥安顿好便带着英娘乐仪去府上探望舅母表哥表嫂。”因为挂念着儿子媳妇抱恙在家,费氏见到了外甥一家子,心满意足地带着两个孙女回去了。
“二夫人,饭菜已经做好,眼下便用膳吗?”一个媳妇子在门口请示。文氏道:“好。文靖他们还没吃中饭呢,这会子肯定饿了。”王文靖道:“吃了些糕点,倒也不饿。”文氏笑道:“你是大人你不饿,乐仪还有芍药的孙子孙女几个也不饿啊。”
到了国公府,吃饭的时候田家人自然不能跟主子们同席,周氏坚持要侍奉文氏不肯去田家人那边去吃饭,文氏只好随她。高门大户的规矩姚舜英还是知道的,文氏一坐好她便站在婆婆背后准备替她布菜。周氏笑道:“三奶奶还是让奴婢来吧,奴婢毕竟侍奉夫人多年知道夫人的喜好。”文氏皱了皱眉:“芍药你毕竟养大了文靖是他的养母,往后在文靖姚氏跟前不要一口一个奴婢的。你坐下安心吃你的,往后你只管安心享福,这些事让她们小辈来做就是。”
王明通点头道:“对,养育之恩不能忘。芍药啊,你和阿福往后便去庄子里荣养吧。皇上开恩咱们家的庄子都归还回来了,你那几个儿子都是种庄稼的好手,将庄子交到你们一家手里我们也放心。”周氏听到这个吃了一惊,急忙道:“二老爷跟阿福谈过了?”一旁的王明达道:“关于田家人的安排吃完饭再说,乐仪看样子都饿了。姚氏今日也不用给侍奉你婆婆吃饭,一家子远道而来累坏了,吃饱了赶紧歇息一番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