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宅斗]农女当家 完结+番外 (络缨1231)



  老王家虽然被高氏闹了这么一通,不过,到底也没有弄到东厢房里来,大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的算是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王兴文和子滨开始去地里除草,而方氏则带着两个闺女往姥娘家里去。

  秧苗现在已经长高了不少,而且,这边的水源丰富,根本就不需要太大的精力。只是王兴文不放心,毕竟是第一年种这东西,生怕一个照顾不周就会绝产。

  方氏则是难得的有点时间,到方家的姥娘家串个门儿,看看自己的娘。

  自打嫁入王家之后,这每年回家都是有数的。而且,每回回家都要从娘家拿些东西回来,要不然的话,高氏就会指桑骂槐的没个完。弄得方氏后来都不大回娘家了。

  这回分了家,方氏是想什么时候回就什么时候回,心里别提多自在了。

  家里就剩下仲秋和子汐两个小的,一家人早上一分开,仲秋就拉着子汐奔了镇上。

  现在镇的店铺一般都记住了这两个最小的小孩子,就跟个小大人似的。买东买西的,什么都买。

  大的那个精明着呢,你想骗她?门儿都没有,算的帐,连老手都算不过她。

  那个小的更是可爱,冲着你一笑,圆圆的小脸,让你稀罕不止。

  今天两个小家伙走进了镇上唯一的一家药铺,仲秋把手里的方子递到给了药铺的小学徒。

  小学徒一看手里的方子,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仲秋:“小妹妹,这是谁开的方子啊?”这个方子根本就没啥必要吃的啊。而且,黄莲这么多,这得多苦啊,谁能吃得下啊。

  “大哥哥,你就给我抓吧,就抓三天的量。”仲秋自然是看到了里面的黄莲,要不是看到黄莲,她还不会这么积极地来抓药呢。虽然她不懂中药,但黄莲是最苦的,还是知道的。

  “好吧。”小学徒看人家非要抓,他有啥不给人家抓的。直接把方子铺在柜台上,拿了一杆子小称开始抓药。

  一天三包,三天就是九包。仲秋付了钱,乐呵呵地道了谢,拉着子汐往包子铺去了。

  今天家里的女人都不在家,仲秋决定不再家里开伙。直接买几个肉包子回家,和王兴文和子滨一起吃一顿就好了。反正晚上方氏和两个姐姐是要回来的。

  现在家里的肉是不能买了,不然的话,只怕又要出什么矢娥子了。

  买了几个肉包子,又买了一块酱牛肉回去,只要砸点蒜泥,弄点酱油,再切点香菜,一切就齐了。

  提着药包,把其他的东西都丢进空间里。仲秋又给子汐买了一小包的甜米羔,汇着正在河滩地上忙着的两父子一起回到了家。

  把药包送到了上房,交给了于氏,再叮嘱了两回,仲秋才回到了自家的东厢房里。

  把东西掏出来,让子滨切好了牛肉,自己在一边砸蒜泥,王兴文摆桌子,而最小的子汐就直接坐到了炕上。

  牛肉的香味儿让父子几个都有些咽口水,仲秋也没敢买太多。虽然不算是太贵,可也真的送不起。

  给方氏和两姐姐留了一半,其他的都切了。足足切了一盘子,仲秋笑着把门关好。这才叫大家一起吃饭。

  一家子乐呵呵地开始吃饭,根本就不知道上房现在的情形。

  仲秋把药送到了上房之后,于氏也怕被高氏再骂。虽然她对高氏的骂声已经习惯了。可自从在老大家赚了些钱之后,这小心思也就多了起来。

  把药熬上,拉过一个小板凳儿坐在那儿看着药壶。三碗水熬成一碗水后,于氏把黑乎乎的药端进了上房。

  “娘,喝补药了。”于氏把碗放到了桌子上,一个补字让她说的格外的大声。

  这药虽然不知道多少钱,可是和补字挂钩的话,那就绝对的不会少。心里一阵替仲秋肉疼啊,这九包药得多少钱啊。

  高氏哼了一声,看了看冒着热气的药碗,心里不免有些得意。分家就想过自己的日子,那才是妄想。

  不管老大家是不是妄想,高氏还是把药碗端了起来。钱都花了,她要是不喝不是亏了。何况,这可是补药。那都是富贵人家才会用到的,没钱想吃补药?哼高氏是得意了,可是这补药就是那么好喝的。

  刚喝一口进嘴,就把高氏苦得一口药都喷了出来。一阵的咳嗽。

  于氏一边站着侍候,看到高氏的亲子,忙拿过一条布巾来给高氏擦:“娘,这是咋了?药烫吗?我试过了,一点也不烫啊。”

  “拿走,我不喝了。”高氏瞪着那碗黑漆漆的药,冲着于氏就喊。

  “娘,这可是补药,九叔可是说了。要你一定要喝足七天才行。”

  “这么苦,怎么喝啊,这不是要我的命嘛。”高氏咧着嘴,虽然數了几次口,可是那苦味就像是沾到了她的嘴里一样,根本就去不掉。

  “娘,良药苦口,何况是补药。”于氏笑着劝说道。

  “不管是补药还是良药,我都不喝。”高氏眼睛一闭,往炕上一躺,不理于氏了。

  于氏岂是个省油的灯,转身就去东厢房找仲秋去了。


  第75章 老宅的好消息


  于氏到东厢房还真的找到了仲秋。仲秋这会儿正教子汐认字呢。

  上次从书局里买了好些书,除了子滨要用得着的书都让子滨拿走了之外,剩下的农书还有三字经什么百家姓的,都让仲秋和子汐拿了过来。

  没事的时候,仲秋就教子汐认认字。子汐也不问仲秋为啥会认得字,跟着学得很认真。

  “仲秋啊,在家吧。”于氏在门外喊了一声,这才开了门进来。

  仲秋把书收起来,下了炕:“二婶儿,咋了,有事吗?”

  “我把药熬好了,你奶不肯喝,说是苦呢。”于氏一脸的官司。

  “噢,二婶儿那你就放着吧,我奶想喝的时候再喝吧。”仲秋笑了笑。

  “仲秋啊,这方子真是补药?”于氏看着仲秋的笑脸,疑惑地问。

  “二婶,这我哪知道啊,是九爷爷开的,你要是不明白就去问九爷爷好了。”仲秋笑着转过身,招呼子汐,“小五儿,下来,咱们去地里看看。”

  “哎。”子汐跳下炕,拉着仲秋的手。

  “你这个孩子真是的,咋这么说话呢。你奶不喝我就放着,等到她想喝了,我再热给她喝就是了。我还问啥九叔啊。”于氏扭了身子先走了出去。哼着小曲儿回到了上房,看着高氏仍旧躺在炕上不动,便道,“娘,你若是现在不喝的话,我就放在外地了,等到你想喝的时候,我再热给你喝。我先去地里看看孩子他爹,看看地里有什么活儿没有。”说着,也不管高氏反应没反应过来,直接转身就出了上房。冲着西厢房喊了一声嗓子,“四儿啊,跟娘去地里看你爹去。”

  子泊闻声从屋子里串出来,笑嘻嘻地看着于氏问:“娘,看我爹去呀。”

  “嗯,咱们一起去看看你爹。”于氏抿着嘴儿乐。拉着小儿子就往地里去。

  仲秋和子汐把门锁好,直接出了大门,往河滩地那儿去了。

  现在秧苗下地已经一个多月了,看着不错。她一直不时地往水田里放空间里的水。

  她也知道这样不成,不过,不成也得成。今年说什么她们也得丰收一下。就算是不能丰收,她也得把白米卖了换成银子。

  中午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回家,仲秋让探春和半夏回家提了饭,大家就在地头的树荫下吃的午饭,仲秋把家里的事说了一遍,最后才道:“补药我花了一两银子呢,真贵。”

  王兴文有些不得劲,高氏一直在家里找他们的麻烦,可现在他们一家子还偏偏搬不出去。

  “爹,咱们脱的砖坯是不是快干透了?”仲秋是一点也不想在老宅子里呆下去,一天都嫌多。

  “嗯,再有三五天,就好了。”王兴文看了看天头,“这两天可别下雨,不然的话,那些砖坯还真不好说。”

  “爹,你让人看看,若是有雨,咱们就先把油布买回来,下雨的时候,把砖坯盖上就成了。”仲秋想了想,“爹,咱们盖房子请村子里的人还是到镇上请人。”

  “村子里就有会盖房子的,到时候请村子里的人就成。我们家到时候给盖房子的钱,还有,屋子里还缺几根大梁呢,明天你五叔和我去村子里看看,谁家有先借着,等哪天我和你五叔去山里一趟,弄几根梁回来。”

  “爹,那你下午没事就和我五叔去吧,咱们早一天盖好房子,好早一天搬家啊。”

  “是啊,孩子他爹,这房子要盖起来,没有个二十来天怕是盖不起来呢。到了下月,天气热了,大家都不出来干活的。”方氏也着急啊。恨不得一天房子就盖好。

  “行,我吃完饭就去找你五叔。”王兴文知道妻子和孩子的心思,心里虽然有些别扭,可还是一家子人要紧。

  仲秋那天说了要快一点盖房子,王兴文也真没耽误,接连几天,地里只有方氏带着孩子去做,王兴文就忙着房子的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