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细花看着他手上提着的两个包裹,眼睛眯了眯,赔笑道:“阿莞还不给你舅领了去,愣在这做什么?亲家小舅子别忙着走,我去打二斤白干再去田头把阿莞她爹叫回来,你们好好叙叙,上回来没见着你,她爹可是念叨了好一阵。”
李德仁听张细花这么说,又觉得自己该见见这姐夫,好好问问他咋把大姊的孩子给整成这样了,一双手就没一处好。是个男人就不该让婆娘骑到头上来,以前大姊在他们家就够遭罪的,这会子又轮到他外甥女了,这丈夫不像丈夫,爹不像爹,陶大友他/妈的哪算个种?
陶莞注意到李德仁的脸色似乎阴沉了许多,以为他还在气着张细花于是上去扯扯他的衣袖,说:“舅,我屋在后头,快来吧,提着这些不累?”
李德仁低头对她勉强笑笑,点头道:“嗯哪,咱走吧。”
陶莞领着李德仁走到了自己的房间,一打开房门是扑面而来的霉尘味,且里面光线暗得很,一个屋子只有半点大的窗,里面跟货仓似的堆满了东西。
李德仁眉头一皱,捂嘴不满问道:“这就是你的屋?”
陶莞点点头,接过他手上的东西提到了凳子上,又折回来要领着他上前屋,李德仁却停住不走了。
“舅?”
“这屋子就跟猪圈似的,就连猪圈也比这宽敞明亮许多,这样的地方咋能住人?你爹跟你后娘办的都是啥破事!有这么待自己的亲闺女的吗?”李德仁气得浑身都抖了起来,这样的屋子是连他家的货仓都比不上的,那墙又湿又霉,墙上都长苔藓了,光线又这么差,老陶家居然也好意思做阿莞的闺房?
“舅,真没事儿,住哪不是住,我好着呢。”其实有瓦遮顶就算不错了,她陶媛媛一肚子的墨水在这个东塘村能当饭吃?她刚来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没少挨打,所以说人是环境产物,有怎么样的环境就会锻炼出怎么样的人。这年头没饭吃饿死街头的也多的是,能有一个家呆着是再幸运不过的事了。因此她说这话绝对不是客套什么,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李德仁拍拍她的肩无奈叹息摇头。
陶莞挽着他把他拖到前屋,自己的房间都十天没人住了,原本就不干爽现在发霉了也是正常的,江南水汽足,连着下几天雨衣服晒霉了发臭也是常有的事。
等他们到前屋去时张细花已不见了踪影,估计是去找陶大友去了,大宝的哭闹声从陶李氏的屋里不断传出。都好几天没见到弟弟了,他刚刚被张细花抱着她也没仔细瞧,这会子张细花走了陶莞就有点迫不及待起来,“娘舅,我先去看看小弟弟,你先搁屋里坐坐。”
“嗯哪,你去吧,把娃抱来我也瞧瞧,指不定还像你呢。”
“好咧。”
陶莞眉眼弯弯地小跑到了陶李氏的屋子,见屋子的门大开着就边叫“奶奶”边走了进去。
“奶奶?!”
陶李氏一转头,一双深陷的眼窝让陶莞惊了惊,怎么才十日不见她奶奶就憔悴了这么许多?陶李氏的身子骨向来健朗,这会只消十日就消瘦了许多,那双眼睛也是布满了血丝难道是病了?
陶李氏往地上啐了一口浓痰,淡淡地看着孙女,懒道:“回了啊,快把这小子接过去,我有些不济了。”
陶莞忙上前接过大宝,问道:“奶奶您身子不爽?”她怀里的大宝见了她竟全然没有生疏感,一下子格格笑了起来,陶莞被他的笑声吸引低头在他的颊边狠狠亲了一口,娇笑着对大宝问道:“大宝有没有想阿大啊?”
大宝睁着幼鹿般黝黑的眼珠子,挥着手蹬了蹬腿。
“咦——大宝想阿大了。”说着又往他的另一边颊猛地吸了一口。
陶李氏猛地咳几声,喉头似有痰粘住咳不出来,沙哑着声音说道:“你领着娃去前屋吧,晌午饭我也不大愿意吃,现下我先躺躺。”
陶莞有些不放心,眼神犹豫地看着陶李氏颤颤巍巍回到了床上躺下。该不会真病了吧?咳得这么厉害。
“阿莞,你爹回来了。”张细花的声音从前屋传来。“赶紧着去炒二个小菜添上来。”
“嗳。”陶莞转身冲前屋喊,又转头对陶李氏道:“奶奶您先歇着,我晚些再来给你送饭。”
陶李氏伸出干瘪、皱巴巴的手挥了挥,示意她退下去。陶莞见她无力搭理自己也就转身合上门走了出去,心中还疑怪着陶李氏的情况。
☆、13第十三章:阿莞下厨
陶莞走进灶房,被里面一团糟的情景惊呆了。这盐罐子油拉拉的,连盖儿都不知道哪去了,铁锅边布满了黑的黄的污渍,再看看平常堆放干柴的地方,几捆柴还是湿漉漉没晒干的。近日又没下雨,张细花怎么也不知道勤快些把湿柴拿到院子里晒晒?
这乱七八糟的场景让陶莞一阵窝火,好歹张细花也是个当家的妇人,这么不知道拾掇家,就不怕有客人来人看了笑话去?原先她走时东西还是整整齐齐地放好,灶房虽说已经有些年头墙上的石灰都掉了大半,但之前由她打理还是干净整洁的,没想到才到舅舅家小住了几天,她来到灶房时已经觉得乱得无处下手了。
陶莞搬了张矮凳踩了上去往搁放干货的洞伸手一探,果然里面的干货已经被用完了。这段时间,张细花为了图方便不去田里摘瓜菜就把家里存着的干木耳、干金针泡发着随便煮煮一顿饭也就打发过去了。老陶家这十天的菜色就是金针炒木耳一直吃到吐。
陶莞撇撇嘴,在心里咒骂:还叫我来炒点小菜,连个原料都没给我留,炒空气啊炒。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这个“巧妇”算是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阿莞,快把这猪尾巴卤一卤。”正愁着没食材炒,张细花就手里提着一根猪尾巴走进灶房,然后把猪尾巴一甩甩到了灶台就扭着身子走了出去。
陶莞一看这猪尾巴还血淋淋的,想是她刚刚顺道去村里的屠户家里买的,也就取了猪尾巴清洗起来。以前她在家中就算做饭也是买现成杀好的,决不会自己动手,没想到来了陶家之后无论是宰鸡杀鸭她都没有什么心理阴影了。
去年轮到老陶家杀猪,出族里祭祀的牲口,陶家只有陶大友一个男丁,当时陶家也是穷得叮当响,宰一口猪可以说是绝了陶家半年的收入,因此陶李氏偷偷招了五个女儿来瞒着几个女婿悄悄开了一场小会,意思是让五个姐妹也分摊一点,帮衬着大兄弟出几个钱好让陶大友的担子轻一点。陶家的几个女儿心里是有些不大愿意的,但一把年纪的老娘都亲自开口了,而且她们那些私房钱陶李氏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哪个手里没点小钱,如果不出还得落下一个不孝的骂名。几个姐妹商量着也就分摊了宰猪的大半费用。
敲定了宰猪钱,老陶家就挑了个吉利的日子请来族里力气大的壮汉帮着逮猪,又向村里的屠户借了杀猪刀、杀猪凳、大锅也就开始磨刀霍霍起来。
那时候陶莞才来陶家没几个月,哪见过村里这么大的阵仗。宰猪那天村里的老老少少挤满了她家的场院,那口大锅里的水被烧得鼎沸,青燎燎的白烟就像滚浪一样一团又一团直冲云霄。
猪圈里的几头猪浑然不觉地呼呼睡着大觉,等着三个猛汉走进猪圈认好了要宰的那头猪时趁它懒睡之际一下就抓住了他的四肢。被抓住的猪一下子就疯狂嚎了起来,二百来斤的重量一扑腾就挣出了几个壮汉的手里并且开始在猪圈里四处奔窜。
三位猛汉常年帮着族里宰猪,早见惯了受惊的猪疯了般在猪圈里四处乱拱,纷纷身手敏捷跳出了猪圈,又时不时往猪圈里砸石子惊扰那只猪,等这只猪闹腾了大约有半个小时且体力有些不济时三人才复又回到猪圈逮猪。
这会的猪早已经没了前面的蛮劲,就算挣扎也是拼着最后几丝力气在干耗,于是没几下便被三人老老实实地用麻绳绑住了前后腿。
接下来就是杀猪手围着一道白围裙光着膀子把猪按到杀猪架上,那刀原先就被磨得锃亮,吹毛断发的,轻轻一碰指不定就划破一块皮,杀猪手看准时机扬手精、准、狠地往猪的咽喉处全力一捅,猪喉里喷溅出的血顿时如飞瀑一般溅满了杀猪手的全身。他的脸上、黝黑壮实膀子上、那素洁的白围裙上,一下子统统染上了动物腥臭的热血,血滴子还不住顺着他身子的肌理不断地往下滑,就连地上也是一滩流淌的暗红。
猪被一刀毙命,甚至没来得及猛烈扑腾几下就已经全没了生气。
原先备着接猪血的盆哪能把猪血滴血不漏地全接了进去,接了半盆的猪血几个人就把猪抬到事先烧好的热水里翻滚熟烫着。
再接着就是剃猪毛、扯蹄壳、开膛破肚,从头到尾陶莞是看得目瞪口呆,眼睛一眨也不眨。在现代社会她只知道去市场上现成宰好的猪肉,哪里懂得宰猪还要花费这么多的人力。回回过年,村子里的大人们都把宰猪看成是头一桩大事,不仅村里有身份的族老要来还会请一些法师来做法祈福。
真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连陶莞这个门外汉也是看得一惊一乍,深深为杀猪手熟练的宰猪技术所折服。自从那次见过杀猪的全程之后,陶莞就再也没对宰鸡宰鸭之类的活怕过,这些对宰猪来说简直就是小意思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甜文]宠妃 完结+番外 (沾衣) 创世中文网VIP2014-02-20完结+番外莫名穿到个架空,气都没喘匀,就摊上一堆破事儿。什么?前身是炮灰龙套?连女配都...
-
[种田]青梅小娇妻 (郝薇香) 2014.3.7正文完结穿越到小山村,有酒喝有肉吃,还有忠犬竹马骑。古代生活如此惬意,何必努力奋斗?还是抓紧上炕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