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和堂内,董亭侯喝了两碗茶,只觉得肚中水饱,再也喝不下了。见伺候的丫鬟又给斟上了一钟,他忍不住问道:“王爷大约还有多久才能来?”
那丫鬟笑着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董亭侯不由长长的叹了口气。
车队是十二月初八抵达豫州的,如今都十六了,整整八天,他都未得见睿王。
前院客房每日好吃好喝的供着,睿王世子每日笑脸相迎的陪着,偏就不让他见正主,搅合得他一颗心七上八下,火急火燎。这不?大冬天的竟然嘴上都生了一溜排的火泡了。
今儿好容易得了信,说王爷病情大好,可以见客了。于是他上午卯时末就起了身,赶来醉石轩候着,可如今这都快己时三刻了,睿王却还未出来。
董亭侯端起第三杯茶,送到嘴边,方才回过神来,哀叹一声,他再度将茶盏放下,抬眼望屏风后的回廊望去。
又过了片刻,屏风后才响起了脚步声。董亭侯敛神坐好,却见睿王季景斋大袖宽幅、带着个童儿从里间走了出来。
“累亭侯久等了。”睿王抢先笑道。
董亭侯起身行礼道:“不敢!王爷身体可大好了?”
“好!好!”季景斋在首席落座,“这几日诚儿招待的可周?”
“甚好。”董亭侯道,“世子待客细致妥帖,我等感激不尽,唯有一样,我们车架上的聘礼贵府尚未收整,还堆在车上,不免令人难以放心。”
他拐弯抹角的提出聘礼一事,实是有责问季景斋的意思。季景斋又哪里能听不出来,这段时日也晾他也晾够了,季景斋展颜一笑,说道:“亭侯不必忧心,许是下人不知事,我又病着没交代,方才耽搁了,不过既然东西来了王府,倒也不怕有失。”
董亭侯听到这话,一颗心算是落了地。睿王这意思很明确的,聘礼收下,便不会再悔婚,如今便是定婚期的事了。
他刚想开口,却听到睿王季景斋说道:“霜儿是我膝下引以为傲的郡主,也是豫州最出名的美人。我希望她嫁到润州之后,能获得理所应当的地位和荣耀。”
董亭侯闻言忙道:“自是当然!王爷请放心,我家王爷说了,我们三郡主嫁来豫州,承蒙睿王和世子关照,未至半年便有了身孕,他很是感激。霜郡主去了润州,王爷定当视为亲女,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那便好。”睿王笑道,“如此一来我便可放心了。事不宜迟,嫁妆事物已基本齐备了,烦请亭侯回去给定王带句话:就说开春雪化,郡主便出嫁润州。”
第四十八章 昌平
更新时间2013-6-13 9:02:17 字数:2000
恒顺十一年腊月十八,润州来下聘车队终于踏上了归途,董亭侯心满意足的带着好消息返程往回赶,豫州城内关于睿王与定王联姻纳和的事也传扬开了。
对于平头百姓来说,此事还是值得庆祝的,江淮与蜀中迄今以来的停战,因这联姻,将极有可能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又怎么能不让人欢喜呢?
睿王府里也是喜气弥漫,谁都没想到第一位出阁的,竟然会是刚入王府还未满一年的四郡主浮霜。
本以为浮霜失了宠的下人们,见不仅王爷重视此事,王妃还拿出梯己,给四郡主添妆,心下不由暗叹,四郡主还真是宠眷不衰!忙又小心谨慎的巴结侍奉起来。
浮霜的日子过得很是轻松惬意,除了每日跟着两位教习学习,便是忙于缝制嫁衣,基本连苑门都极少出。季清韶被罚禁足,季清婉几次吃瘪,也不敢再贸贸然登门挑衅。此刻去润州的事既然尘埃落定,浮霜便也不再没事找事的折腾,睿王府又恢复了一贯的表面平和,一晃便过了月余。
这一日醉石轩传来消息,说是王爷吩咐,因二十日之后便是四郡主出嫁的好日子,特安排送郡主去昌平,与生母冯氏话别。浮霜得到消息,心下激动不已。
她明白季景斋这手是为了警告她,给她脖子上套枷锁,但对于能见到母亲,浮霜还是十分欢喜的,算起上辈子,她前后已经有六年未见过母亲了!
第二日她便早早的起了床,穿戴一新,坐了马车出发了。
昌平位于蜀地东北边地,距离豫州大约有十五日的行程。王府派了十多辆大车,驼了吃穿住用的东西若干、盆罐器具若干、衣裳被褥若干,取暖的火炭炉盆若干,又因先前魏老爷在豫州附近遇匪的事,王府大总管特调派了随从亲卫二十余名,再加上丫鬟婆子等,浩浩荡荡的三四十号人便上路了。
因此番队伍里只浮霜一人是主子,她说什么便是什么。浮霜急于见着母亲,催了车队快行,每日除傍晚打尖,也只吃午饭的时候歇息片刻。此际严冬刚过,天气还冷的很,众人原本以为跟着个娇滴滴的郡主出行,定是停停走走,惬意万分,却没想竟和急行军似的,不免心中叫苦不迭,却明里谁也不敢抱怨。
十五日的路程,生生十三日便赶到了,这十三日来,浮霜度日如年,终于昌平城在望,浮霜方才命令车队停下休整。出嫁前的最后一面,她要欢欢喜喜的见母亲,万不能让她担忧害怕。
车队歇在河边,小丫头们去河边凿了冰,又在路边燃起了火,烧化了冰端进车轿内。浮霜放下手炉,由鸠尾伺候着洗了脸,又由蔷薇芍药等伺候着重新梳头换衣,车队前后休整了有一个时辰,方才重新启行。
进入昌平城内,一切如故,小小的一座城,因临近边地,人口并不繁茂。街上来往的行人,见到如此豪华的车队,忙都退避让路,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浮霜坐在轿内,撩起轿帘往外探望。她细细的将昌平城内一草一木、一楼一屋都记在心中,她生长了有十多年的地方,虽不见得都是愉快的记忆,却依旧令人难舍难分。
母亲的出身不高,是昌平一乡绅的独女。浮霜的祖父早亡,祖母也常年卧病,家道中落,颇为贫困。母亲虽容貌出众,却因惦记奉养祖母,推拒了无数求亲的人家,只求一上门女婿支撑门户。可战乱年月,男丁寡少,又有谁家好儿郎肯上门入赘?最终,一次偶遇,母亲被睿王看上了,方才得以安生。
原以为能平安福顺的一辈子了,却不知反倒事与愿违,生下浮霜后,睿王便未再登过门,除了每月送来些许银两之外,几乎不闻不问。昌平城小人寡,母亲是睿王外宅的事人尽皆知,先前见睿王常来常往,邻里众人倒还恭敬友善,不敢造次;后见门可罗雀了,生事的便来了。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母亲这样失了宠的外宅?天天隔墙谩骂的有,门前调戏的有,浮霜还未满三岁时,祖母便被气的病故了,此后便是母亲一个人顶着风言风语,艰难困苦的将她拉扯大的。
因此浮霜对于母亲的感情是极深的,她知道母亲所谓的隐忍不仅仅是因为性格柔善,多半也有为了她的缘故。
行至宅门前,浮霜下了车,阻止了蔷薇上前敲门。一个人沿着刚刚修葺过的外墙缓缓前行,一众人等只得跟在后面,不声不响的静候。
墙上是新涂的石灰、刚垒的瓦片,苑内的石榴树依旧翻墙而过,此刻隆冬将尽,石榴枝细细条条的卷曲着,缠绕在一起,上覆新雪。
浮霜贪婪的望着眼前的一切。上辈子她出嫁润州之后,便再没机会回昌平。为了母亲她顺着季景斋的意思,一次次的出卖卫东鋆,却不知季景斋早为了所谓大局,放弃了昌平一地,假做退避,任由北地怀王铁蹄踏破昌平城,生灵涂炭……
东鋆最后从蜀中送来书信,命她自缢。同时讽刺般的书写了昌平一事,信上说,睿王季景斋为了骗得怀王轻敌,假装一路溃退,根本未派人驻守昌平,也未曾告知城民、组织撤退,整整一座小城,顷刻间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这便是她殚精竭虑换来的结果……
眼泪浮上眼眶,却又被她生生的压了回去,季景斋狼心狗肺!此生她誓死不会让这种事再度发生!
行至大门前,浮霜扬起灿烂的笑容,敲开了门,一位面生的仆妇探出头来,见到她的穿戴,忙扯开嗓子通报:“四郡主回府探望王妃了!”
**************************************************************
新书求包养啊!~~
第四十九章 母亲
更新时间2013-6-14 9:02:38 字数:2001
众人尚未进得院内,却见一位娇娇弱弱的女子直奔出来,一把搂住了浮霜。
她抚着浮霜的头发,哽咽直呼:“我的儿……我的儿……”话却说了一半便泪涕滂沱,再难抑制。
与浮霜八九分相似的容貌,柔顺婉约的气质,冯氏不过刚刚三十出头,端是个绝色美人。众丫鬟却不禁暗自叹息,没了四郡主那种夺人的气势,风华绝代的美人儿便也仿佛失去了灵魂。
浮霜心下激动,原本再无缘得见的母亲,如今又活生生的站在她面前了,她只觉得自己一颗心如同被掰开了般生疼。脸上却依旧笑容璀璨,她扶着冯氏,摘下帕子给她擦泪道:“母亲当欢喜才是,半年未见,怎得一照面就哭成这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