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在追文吗?求留言吱一声。
第四十二章 来客
更新时间2013-6-7 9:01:44 字数:2030
百来辆的车队在狭窄的山道上迂回而行,拉得极长,不时有车轮深陷道中,停停走走,甚至比步行还要慢上许多。
靖亭侯董承秀坐在车架内频频撩窗,慨叹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古人诚不欺我。”
侯爷夫人李氏宽慰道:“老爷您急也没奈何的,路上都耽搁了月余了,也不差这几日。”
董亭侯叹道:“你不知道,我这一走,毛上书、贾太尉他们定会日日在王爷耳边近谗言,王爷虽素喜世子,却又怎敌得过小人时时叨念?哪怕是晚一日回去,我都挂心不已,难以安枕啊!”
李氏道:“既然都出来了,也没得回头箭。其实要我说,既然都定下睿王的嫡女给我们世子爷了,侯爷又何必专程来下聘?旁人难道替不得吗?省的侯爷出了门子又挂心家里,这一路上的叹息都赶上一辈子了,就是我们听着,心里也不落忍啊。”
“我不来又怎么行?”董亭侯道,“明面上我牵线搭桥,劝得王爷与睿王罢战联姻,是为了休整军队、养精蓄锐。却没人知道我最主要的还是为世子筹谋。眼看着王爷身体每况愈下,春秋两季连连犯病。我总得保世子顺利接位才是。毛上书和贾太尉都是王妃的人,力主王爷废了世子,改立二公子东淳。偏偏吴大将军又从不表态,我孤掌难鸣,力有所不及啊!
今日联姻至关重要,不容有失!虽说蜀中睿王与我们江淮卫氏分庭抗争多年,这联姻也维系不了多久,可只要一日不开战,季景斋一日便是世子的岳父,毛上书和贾太尉想要动手,怎么也得有所顾忌!”
“所以侯爷得亲自来蜀中下聘,是生怕事情有变吗?”李氏道,“侯爷难道是怕睿王听闻外面关于世子的传闻,改将女儿许给二公子?”
董亭侯捻须道:“这倒不至于,睿王为人冷心冷意,从不顾念儿女私情,他对于联姻的女儿嫁给谁倒是不在乎的,我怕的是时隔多日,他改了主意,毁约不嫁女。”
“这又怎么会?”李氏笑道,“我们郡主都嫁到豫州小半年了,若不是他们推说事出意外,须得时日筹备,这才宽了一年时间,否则按道理早就该接人回去完婚了,睿王此时又怎会改了主意?”
“你妇道人家还是眼皮子太浅,世事难料啊。”董亭侯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不再言语了。
撩起车窗,窗外浓荫蔽日、翠色遍野,从山路上往下望去,成片的田地一眼望不到头。蜀中,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虽连年征战,却仍旧田地富饶、物产丰富。这一停战,假以时日,还不定如何光景。董亭侯心下暗叹,自己的联姻罢战之策,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可定王府现下已经没有他法了,江南去岁大涝,粮食欠收。定王钱银粮草上不免吃紧,军中也人人思归,停战势在必行。
之所以早早的先将郡主嫁来蜀中,就是生怕睿王知晓南地情况,取消联姻。若真再打下去,别说福建、广东两地的庆越两王虎视眈眈,就是润州城内,恐怕都得出乱子。所以即便是停战数年,容睿王重续实力,再度雄起,那也顾不得了。
如饮鸩止渴……却不知数年之后又是何等情形!
或许等到世子东鋆顺利上位,能开辟出一方新天地也未可知?
董亭侯想到这儿,心中苦笑。此刻润州上下,相信世子卫东鋆是不世之材的,恐怕只剩下他和定王两个人了吧?其实就连他自己,也愈发感到难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了。
那孩子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生来脾气秉性就与他人不同。平日里喜欢在军营中厮混也就罢了,毕竟天下未定,善战者为先。这孩子好歹也跟着定王打过几次胜仗,年纪虽小却已有薄名。可偏偏为人处世做派古怪,不服礼教、行为荒诞不羁。阖府上下,老的小的,就连军中诸将,都多半被他捉弄过。
明面上人称世子爷,背地里多喊他“卫疯子”,如今这名头只怕早传出润州去了。
这小子就算是跟定王说话也从不用敬语,言谈间如故似友,丝毫不知忌讳,还好王爷不恼。可随着年岁大了,落在旁人眼中,不免诸多腹诽。又因为他是打小就养在已故的老太妃身边的,与王妃武氏也不亲近,生母武氏对他非常厌恶,倒是偏疼小儿子东淳,那武氏成日在定王耳边嚼舌根,巴望着定王废了世子,改立二公子为嗣。
他看在眼中,心中焦急。也曾劝诫过东鋆多次,可偏生那孩子前一刻嬉皮笑脸的答应着,转身便给抛之脑后,十七八岁的人了,还成天搂袖光腿的往海边跑,一点世子的模样都没有。
他原本还觉着东鋆虽狂放,但毕竟年少,正显着机智警敏,可别人却不这么看。世人多遵规蹈矩,见他那轻狂模样,只道是目中无人。相比之下,二公子东淳虽老实木讷了些,但却因此显得温润和善,容易亲近,家臣中不少人都暗地里尊二公子为首,这事儿恐怕除了王爷被蒙在鼓里,早已无人不知了。
世子之位,危在旦夕啊!如此一来,此次蜀中之行就更加事关重要。早日将事情敲定办妥,早点儿接了世子妃过门,也便了去他一桩心事。再者听闻睿王府家教甚严,子女才华出众,若能迎娶个气度斐然的世子妃入府,也好让东鋆这混小子收敛收敛心思。
董亭侯暗自叹息,他年岁已大,壮年时的豪情壮志早就被现实消磨殆尽,现在只求能看着世子安安稳稳的接过王爷之位,便心满意足,就是死都可以闭眼了!
顾虑间,车队已然行过盘山路,进入开阔坦途,车速不禁快了起来。车轴碾压着满路碎石,咯咯吱吱,摇晃颠簸中,老亭侯的一颗心似乎也愈发起伏……
*********
推荐朋友的文:朱门毓秀:腹黑萝莉在成长,卑鄙小人勿挡道。
第四十三章 抵达
更新时间2013-6-8 9:01:51 字数:2006
润州来的车队于十二月初八终于抵达了豫州城下,此时豫州刚下了一场新雪,地上结了一层薄薄的浮冰,车队的马匹原就兼程赶路,马蹄已损,如今一打滑,便接连着摔坏了几匹马,于是队伍便只得停顿在城门口,等着人去城内找了马来替换。
且不说那一百多辆车马上密密封封的东西,就是护车管事们身上的衣裳,都引起了城门口人群的围观。
颜色艳丽、纹理平滑的洋布面料,是土布无法比拟的,有好事者上前搭讪攀谈,触摸间柔软的质地,更是令人惊叹,如何巧手的纺娘才能制出此等稀罕物啊?看样子,竟然不过是有头脸的下人便穿得起的东西!
“这叫洋布,”车队二班领头墩子接过围观众人递上的旱烟,抽吧了两口,得意洋洋的靠在车轴上敲了敲烟灰,炫耀般的介绍说,“是外洋大船从红毛国运来的,价格并不贵,在我们润州,有脸面的人多少都有一两件洋布衣裳,出门见客、过年过节拿出来穿,才算得上体面。现今儿只有乡下人才穿着土布呢!”
一番话说的豫州人脸上无光,虽说两地战事罢了,好歹也曾经是宿敌,如今人家光鲜的从润州来了,自己却灰头土脸的被比成了乡下人。
墩子眉飞色舞的又道:“见个洋布就稀罕成这样了?真正稀罕的那都在我们车上呢!外洋来的好东西,保准叫你们看直了眼!
“这许多好物!你们此番是来豫州,莫不是来进贡的吧?”围观者中有人问到。
“进贡?我们润州定王与你们睿王同为藩王,哪儿来的进贡一说?”墩子将那旱烟往那人身前一戳,不高兴的回道,“我们是来下聘的!前个我们大郡主嫁来了豫州睿王府,如今也该是睿王郡主与我们世子晚婚了,所以才特特的赶了几千里路来下聘,这事难道你们不知?”
众人皆摇头说不知,又有人笑墩子胡说,睿王爷的两位郡主,一位将来是要母仪天下的,另一位也已经定给北地怀王了,又怎么会突然和定王世子定亲呢?
墩子急了,挣着脖子红着脸和人争辩,立刻引起一阵哄闹。
车队总司富顺挤进人群,一巴掌扇在墩子的后脑勺上,骂道:“给我少说两句,好好看东西!这可是聘礼!少了一样你就拿命来偿吧!”
墩子忙做了个鬼脸,吐吐舌头闭了嘴。众人见这模样,心下已信了七八分,又有人喊道,似乎听说睿王府来了位新郡主,于是便都信了。人群一哄而散,睿王嫁女去润州的新闻可是不得了的大事,酒坊、客栈内能换银子的消息呢!
富顺见人散了,方走到后方车轿前躬身道:“大人,已经按您的吩咐放出话去了,您猜的一点儿都不错,睿王季景斋根本没把与我们联姻的事公开,豫州城里都没人知道!还当我们郡主是白嫁来豫州的呢!简直是岂有此理!”
董亭侯坐在车轿内嗯了一声,停顿片刻方问道:“下面的人都是怎么说的?”
“按照您的吩咐,只宣扬说我们是来下聘的。大人请放心,这等小民关于宣扬八卦,那可是再快没有的了,恐怕要不了两个时辰,不到傍晚,整个豫州城便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