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继女生存法则 (苏鎏)


  二老爷越听越气,忙追问道:“那杀人者如今何处?”
  “让知府给捉了起来,三下两下便审完了,人都已经斩了。”
  这知府安置流民不利,杀个把杀人犯倒是利索。大老爷再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让人当街刺死事关重大。那知府大约也怕影响仕途,才会如此干脆利索将人处决了。
  只是这下手未免也太快了点。大老爷后日才是七七,也就是说不到五十天的时间里,知府大人捉人审人杀人,简直一气呵成。
  可此刻二老爷也顾不得这许多,先是哄着母亲喝了补汤,又待大夫摸脉开药之后令人去煎药,亲自将那药喂母亲喝上。钱氏喝了汤药又说了半天的话,天光亮的时候终于支持不住,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二老爷就陪在床边靠了两个时辰,醒来后又悄悄出去与二太太说话:“母亲如今这样,大嫂又病了,这家须得靠你撑起来了。我最多不过留三日就要走,待明日除服后我必得赶去京城述职。到时你租一间大屋将母亲嫂子都接过去,这里留几人照看便是。待我在京里一切事定再做打算吧。”
  二太太无从反驳,只能闷闷应了。当日也是忙了一天,几个姑娘少爷也没让过来,一直到第二天除服后才将几人接来,围着钱氏又是一阵痛哭。又与琴娘婷娘姐妹几过礼,一齐挤在堂屋内用了一顿团圆饭,到了晚间才将人又都送回了客栈。
  第二日二老爷便出发向京城而去。钱氏虽不舍得到底也没真糊涂,知道大儿子没了二儿子仕途更是要紧,虽是依依不舍到底也是送他出了门。
  二老爷一上京,二太太便借口要忙租屋的事情,只把何妈妈留在那儿陪钱氏,自顾自忙去了。钱氏与这个儿媳向来不对付,也不想整天看到她在自己眼前晃荡。加之还未从大儿子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每日里吃着大夫开的药,整个人晕晕沉沉的,一时竟连孙子孙女们也顾不上瞧。
  宁娘在客栈里休息了几日,总算是恢复了点精神。当时逃命的时候不及细想,待如今睡醒了才回过味儿来,惊觉人情凉薄。先不说二太太,便是二老爷,当时知道三个儿女涉险,竟是不管不顾自己先保命去了。
  整个陆家这么多男子仆佣,除开莹娘萍娘两个女儿家不提,竟只有朗哥一个十岁男童骑马来救。十岁,放在上一辈子,那还是爬树捉鸟狗也嫌的年纪。有些宠得厉害的,奶也没断几年呢。
  虽则这个时代男子皆早熟,但十岁毕竟也只是个半大孩子。这么多成年人竟不及一个孩子重情重义,宁娘一想到这里心便凉了个底透儿。果真在这个家里,他们这几人都是可有可无的。
  宁娘还记得脱险后与二老爷打的第一个照面。当时他看自己的眼神颇有几分尴尬,虽则嘴里说着安慰的话,却并没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激动。二太太更不必说了,连安慰的话都懒得说几句,直接便叫人侍候她休息了。
  幸亏她也是个活了二十几岁的人了,若真是个十来岁的女孩子,只怕当时也能如琳娘一般晕过去算了。
  好在她与这对父母本也没什么感情,所谓没有希望便没有失望,宁娘躲在客栈里装病贪悠闲,舒舒服服地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济南比与外头来显然要好了很多,虽则客栈里也有不少人讨论流民之事,但总算城里还算清静。宁娘让秋霁出去打听了会子消息。秋霁出去转了一顿饭的功夫,回来后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大概。
  说起来这流民闹了也大半年了,上至总督下至县令也算是出人出力了,可总也止不了。今儿赶了一批,明儿又来一批。说是家乡遭了匪患,整村整村的人流离失所。派出去的将士们总是有去无回,偶尔有几个逃回来的都说那帮子盗匪太厉害,竟是打不过。
  宁娘听了不由自语:“按说盗匪打家劫舍不至于这般厉害,便是人多一些又怎敌得过正规军?”
  秋霁凑近她耳朵道:“小姐,我听后头一个烧水的婆子说,听说那些盗匪像是训练有素,不像是污合之众呢。”
  难道有人要造反?这是宁娘想到的第一个念头。皇孙夺嫡的事件如今是愈演愈烈,老皇上身子不行了,下头的孙子们闹得欢。山东离京城不算远,难不成有人想拿这里当根据地,养精蓄锐按兵不动,单等老皇帝咽气便进京勤王?
  宁娘上一辈子只在小说电视里见过这样的情节,总觉得这事儿透着股不真实。听着虽凶险,到底没发生到眼前,听过也便算了。
  倒是对秋霁这个大丫鬟,生出了几分欣赏之情。
  她身边这几个大小丫鬟,接触了这么些日子,多少也有些熟了。春晴是个心细儿的,有些敏感脆弱,对自己极忠心,只是遇事不够果断,容易没了主意。你若吩咐她去做什么,她自是做得天衣无缝。可若是让她自己遇事去琢磨,她便有些没了分寸。
  这方面秋霁比她强,单看那日遇袭时她的反应,宁娘便知她是个有勇有谋的,倒不似一般的丫鬟儿,只会在内宅干些零碎活儿。这个秋霁,若是自己加以培养,或许将来会成为一股极有力的助力。
  只是此刻说这些到底早了些。宁娘待她与春晴一般,只是跟她们两人又多了一份亲近。两个丫鬟都是人精儿,宁娘态度略微一转变便立马明白,自然也是欢欢喜喜地凑了过来。
  二太太忙活了三四天,终于在济南租下了一处宅院,带着众儿女暂时住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两天我一更新,就抽得跟什么似的,文章完全打不开了。今天再更新,我真是提心吊胆啊,真怕往事重演啊。太苦逼了……


☆、好奇心

  二太太租的这处宅院,论新旧程度可比他们在杭州那套差远了。
  但它胜在了大。二太太现在只求有个大一些的院子,不必每日一抬头便是满眼凌乱,满院子的丫鬟仆妇皆在眼前晃来晃去。你在里屋打个喷嚏,外屋也能立刻听见。这种窘迫杂乱的生活,一下子令她想起了儿时的落魄。
  二太太自小出身便不好。父亲是个穷酸秀才,读了一辈子的书也没中进士,勉强靠个举人的身份谋了个末流的小官当当。二太太有这样的父亲,生活自然不太如意。长到十来岁身边也不过一个丫头,那还是自己母亲身边的。自打那丫鬟来了自己这儿,母亲身边就只得一个老婆子照顾了。
  二太太上头还个兄弟,总算比父亲争气一些,熬到三十多岁总算中了个同进士,被分到北面儿当了个县丞。也不知是怎么混的,几年下来倒也小小地升了一下。二太太家的祖坟大约也是烧了次青烟,竟让他调进了京里当了个正七品的典簿。
  便是在京里那些时候,二太太的这位胞兄完成了人生中最辉煌的一页,与当时还留在京里的怡王搭上了那么点子关系。
  怡王是慬王的弟弟,也是永宁太子的儿子,年轻气盛脾气冲,向来喜欢怂恿哥哥争权夺位。那几年慎王还小,没人拿他当回事儿,庆献太子整日里病怏怏的,人人都知他活不长久。朝里不少人都猜测只要他一死,太子之位便会落在慬王头上。
  没几个人能料到,皇上竟是铁了心要扶持赵郢这个奶娃娃,搞到如今慎王已十几岁,再想与他一争长短倒是有些吃力了。
  二太太能嫁给二老爷当继室,自然全靠了她这位胞兄。当时正是慬王如日中天之时,二太太的胞兄虽然连怡王的面也没见过。但凭着那么点捕风捉影的关系,加之二太太生得实在貌美,二老爷一见之下倾心不已,这事儿便也成了。
  二太太平日里也总跟孙妈妈唠叨,若不是自己家实在不像样,连一份像样的嫁妆也拿不出来,她也不会被拖成个老大难的问题。怨也怨她长得实在漂亮,她父亲眼看自己升官无望,也希望拿女儿“卖”个好价钱。于是左挑右捡挑花了眼儿,来求亲的看不上,他们看中的又攀不上。活生生将二太太拖成个老姑娘。
  二太太嫁进陆家时已是二十有一,好些女子在她这个年纪孩子都有好几个了。亏得她一进府便生下朗哥与莹娘,如若不然在钱氏手底下日子只怕更难过。
  如今她又要日日对着钱氏,少不得晨昏定醒。这让已过了几年舒坦日子的二太太颇为别扭。是以她才这般急着要寻一处大宅子,至少可以住得离钱氏远一些,不用每日时时听到她在屋子里咳嗽,听得人心烦意乱。
  二太太租下的这处宅子离大老爷家并不远,就在后头的曲水亭胡同。这处宅子占地颇大,倒不比他们在杭州的那套窄小,只是年久失修屋子已是有些旧了,一走进去便是一股子霉味儿。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租到这么大的宅子,自然是有些毛病的。这宅子是套老宅,据说是前朝某位封到山东的王爷留下的别苑。
  那王爷当年像是被按了个谋逆的罪名,全家已是死得骨头都不知在哪儿了。这处宅子当时的前朝末代皇帝本是要收回了。只是还没来得及下手,他自己的皇帝宝座也让人给端了。这处宅子便这么荒了下来。
  几十年来这宅子几经转手,不知怎的就落在了那王爷当年的一个旧仆手里。这旧仆已年过古夕,如今孑然一身。虽然手里捏着这房子的房契,一个人到底住不了这么大的宅子,便想把它租出去换点银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