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以为这事就算了,可没想到赵李氏是个混不讲理的,居然要他做主将陈氏出了,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老太太,这可不能啊”说着看了眼陈氏,见她紧咬着嘴唇,心下更是不忍再看赵老三,自进屋起就站在角落里头低着头,便是使眼色,他也看不到,暗骂杂役倒是没打听错,这赵家一家都是些拎不清的
听了王大人这句,赵李氏头一昂,竟是追着逼问了一句:“怎么就不行了?她不孝父母,多言,已经是犯了七出之条如今明礼不在家,大人是他的上司,我这当娘的都说了,还请大人做个主啊”
王大人哪里都是火,这家事最是难断,若是旁人也就罢了,可偏生是赵明礼一来他挺看好赵明礼的,二来那位大人临走前可是交代过,叫他好好照顾赵明礼一家这事莫说是他一个小小学正,就是到了指挥使大人那里,指挥使大人也不敢决断的
想了想,还是温言劝道:“老太太也莫冲动赵夫人若有不是,您只管教训就是可要是叫赵明礼出了妻,这明礼日后的前途总会有些影响,实在是不妥,老太太还是三思啊”
赵李氏却道:“三思过了,五思六思的都有了,可这陈氏,我可管教不了就算是对明礼前途有影响,咱们赵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谁叫赵明礼娶了这么房媳妇儿呢?”
陈氏站在一旁听着他二人说话,脸色虽然发白,心里也不舒坦,不过还是笃定了赵家不能休弃自己,这赵明礼都不在家不知情,就把自己给休了?也不看看赵家是个什么人家,人家王大人凭啥帮他们做到这一步?不过心中也有疑惑,赵李氏这般咄咄逼人的,是为什么呢?
略一思索也就明了了,还是前些日子说的,要搬来府城跟着赵明礼一家同住的事情她倒是打得好盘算,先将自己逼到墙角上下不来,她再退一步,递个梯子,那不知情的只怕还说赵李氏吃了亏,容忍了自己,赞她一声“大度”
人家王大人又不傻,怎么会参合到这些事情里头去?当下也不做声,依旧垂手而立,看王大人如何丢掉这个烫手山芋
王大人已经忍了许久,再听了赵李氏这般言语,终是忍不住一拍桌子道:“赵李氏,你也别太过分!你不看重赵明礼的前途,本官还看重呢!你口口声声说赵明礼夫妻二人对你不孝,你可知你这言语,已是不慈!素来只闻天下父母爱重儿女,不分彼此,恨不得竭尽所能只为儿女欢颜倒是你赵家,不顾赵明礼的大好前途,非要棒打鸳鸯,拆散人家夫妻!”
赵李氏楞了,她是真不知有“不慈”之说平日只听闻某家儿女不孝,父母将其告上高堂,青天大老爷将那不孝的儿女如何如何这不慈一说,她真是首次听闻
见她的涅,王大人便叹气这不慈之说是有来头的,武周女皇殡天之后,传位给武氏子侄,李氏皇族不服,起了兵事多年纷争之后,这才分了南唐北周当年起兵的缴文,头一条便是说女皇“为母不慈”所以南唐历朝,不但要求为人子需孝敬父母,同样对父母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便是“慈”而做父母的“不慈”,不疼爱子女,或者特别偏爱某一个子女而打杀其他子女的时候,若是报到官府,官府也会审度情势后判这子女与父母脱离干系,不再往来当然这是极端的做法,自南唐立国之后,也不过一两例罢了,可毕竟是有前例可循,是以王大人才会拿这话来说赵李氏
不过赵李氏本意也不是真要休了陈氏,她也就是想退一步让陈氏接纳她罢了,所以楞过之后,她就低了头哭起来:“大人这话说的,倒叫老婆子我无地自容罢罢罢,我也不提这些个,就当我吃了这回亏吧!”
见她服了软,王大人叹了口气,安抚她两句转身对陈氏问道:“天色也不早了,这午间的饭食可曾备下了?莫要因了这些杂事耽搁了正事”
他这是特意跟陈氏说话,当着赵李氏的面儿抬高陈氏陈氏自然能领会,感激地笑了笑说:“叫大人操心了,饭食后厨自有小小准备,一定不会耽搁了学生们的饭食的”
王大人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陈氏却对着赵李氏道:“娘既然说起我不孝顺您的话,有件事当着王大人的面,我也要与您分辨分辨”
王大人本待要走,听了这话只好皱着眉问道:“又是何事?”
陈氏对王大人微微一礼,表示歉意,然后看着赵李氏道:“前些日子大嫂和弟妹进城来,说是娘想进城跟咱们住在一起,我拒了,没想到惹得娘如此不高兴今日当着娘的面,也请王大人做个证不是媳妇不想孝顺侍奉娘,实在是这院子里事情太多,腾不开手来相公不在家,小小虽然能干,到底跟天赐天佑一样,都是孩子还有这食堂,相公走时也交代过,既是给学生们做饭,就一定得做好媳妇成日里本就忙得团团转,丢不开手娘的身子也不好,若是进了城,还叫您帮衬着我们,心里也过意不去所以这才拒了大嫂和弟妹的提议,并非是想给娘添堵的”
这有多大个事儿?王大人想了想杂役回报的情形,这赵家一大家子人,赵李氏呆家里怎么也少不了有人服侍,若是进了城,看她这涅也不会给陈氏帮什么忙,莫还耽搁了食堂的正事当下便不耐烦道:“我当是什么,不过些许小事,赵夫人何必看得如此重这样吧,老太太就在家好好将养身子,赵夫人你也莫小气,除了逢年过节,每月另送一百文钱回去孝敬你婆母,也就全了你不能在跟前孝敬的心意了”
下了论断,抬腿便走,陈氏赶紧叫了天赐相送
没想到这不管事和稀泥的王大人居然问也没问过自己就下了定论,赵李氏气得眼前一阵发黑,好容易站住了,恨恨地冲着陈氏“呸”了一口,连饭也不肯吃,扶着赵老三和大郎家去了
不待陈氏歇息,又赶紧到后厨帮忙,转眼间便到了午饭时候,又该劳累了
一百零七章 请帮工【一更】
( 自得了赵明礼高中的消息,陈氏便开始掐算起日子来(搜读窝 八月十八考完,二十放榜,若是赵明礼急着回家,合该九月初五左右到家可一直等到了九月初十,赵家老宅那边的稻子都收完了,又开始准备收苞米洋芋等物的时候,还是没见赵明礼的人影,就是书信也没有一封
陈氏心里着急,每日在菩萨面前祷告的时间也愈发长了起来
天赐看着心疼,依旧每日一大早就往城外去打探消息,时间长了,马队落脚的茶寮,驿站的人多少都混了个脸熟便有那意欲巴结的人劝慰他:“你家父亲刚中了举人,少不得同年也要庆贺一番,哪里能这么快就到家?少不得还需耽误几日呢!”
天赐将信将疑,不过还是照着原样将这话传给了陈氏,让陈氏也能宽宽心
小小也劝:“老爷这般大的人了,夫人的什么?天赐哥不是都说了么,这从江陵府一路转来也还算太平,老爷若是回来,定是跟着马队的,哪里会出事呢?”
陈氏听了,勉强撑了个笑道:“是是是,你们都说得对,是我白的了且不管老爷,咱们这日子还是该怎么过便怎么过罢”说着便与小小商量起午间的饭食来,这天气渐渐凉了起来,稀饭是自然退,每日都须得熬上一锅汤小小也是手巧,捡那些屠户不要的骨头蹄爪等物贱价买了,可熬出来却是鲜美的一锅肉汤,很是得学生们喜欢
可转了身三人私底下各有思量天赐和小小只是怕赵明礼路上出了什么事情,耽误了行程陈氏便想得更多些,那江陵府可是荆湖北路的府城重镇,比施州府不知道大了多少倍想来跟成都府一样是个繁华的所在,如今赵明礼又是高中,同年宴请什么的少不得往那些风流的所在而去若是惹了一段什么才子佳人的风流事回来,真不知道她该如何处置
思量一重,陈氏便病倒了,诊脉也只说是风寒而已,可就是镇日里咳个不停,就连素日里最是没心没肺的天佑也急得团团打转
小小更是觉得吃力这家中平日里安生的时候,她已经应付得颇为吃力了如今陈氏一病里外都是她操持着,她再是能耐,可有些事情毕竟需要成年人出面就比如每日将汤从后厨抬到前头,回回她跟天赐两人抬的时候,都是心惊胆跳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洒了汤,烫伤了自己或者天赐
忙了两天,小小觉着若是再如此下去,自己也得病倒,便告诉了陈氏,叫她拿个主意陈氏躺在床上还没开口,就是一阵咳嗽,半晌才平息了下来,就着小小的手喝了口水说:“这厨下的活计本就是仗着你操持你看如何处置好,便如何处置就是”意思是将权力全部放给了她
小小心中默算了一遍,如今每个月收入都在九千文上下,开销也不过六千文不到,合算下来总有三千文的入账就是不知道这府城里头请人做个短工,每日需要多少银钱她也不敢拿主意,叫天赐帮忙出去打听打听,顺便也打听一下附近可有乐意做工的人家,最好是手脚勤便的妇人,能帮着上灶最好
谁知天赐还没打听清楚,她倒先得了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