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三家是闻风而动的江南豪族,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因并未收到发自户部官方的邀请帖,所以只是自苏杭一带派了代表过来旁听。
车启鹏先代表户部将大清国民银行组建一事从主旨到章程详详细细地讲解了一遍,毫不隐瞒地将已经争取到的股东情况也一一列明。
陕西秦家、河南郑家和安徽霍家三家代表一听松江府徐家长房在民间募集股本中认股了整整一成,整个徐家总占二成,不由得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些豪门大族,基于切身利益相关,对于时事民情都是相当敏感的,即使在遥远的内地,鼻子也早就嗅到了异样的气息,英国法国的传教士也有深入到极偏僻内地的。虽然只是感觉而已,对于松江府徐家的超前经营手段还是颇有耳闻的,毕竟兴办工厂是极时髦的一件事,几乎与西洋人做的是同样的勾当,而西洋人的船坚炮利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松江府徐家,内地富豪不管表面上是不屑还是痛斥其辱没祖先,暗地里却都是留意着动向的。毕竟徐府的工厂建起不过数年功夫,进项可观,非土地田亩靠天吃饭可比,更何况世道混乱,田地荒芜众多,收入锐减。只工厂收益这一点,便可以让那些豪族的当家人侧目。
此大清国民银行又是一新鲜事物,与钱庄同理,想赚的却还包括洋人的钱。股东的组织方法又大不相同,关键是与朝廷搭伙儿,出面的还是未来的龙主四阿哥,尽管有些门道还没弄清,这三位家主心里面已经千肯万肯了。
“不过,也不是你们想入股便能入股的,还有个条件!”一直沉默不语的四阿哥突然开口插了进来。几位家主赶紧跪倒聆听。
“知道为什么单单挑了你们三家儿吗?”四阿哥威严的声音冷冷地响起,屋里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
“微臣不知!”三位家主齐齐摇头。
“哼哼!”一声冷笑,把三位家主心都吊了起来,“你们三家忝居地方,豪强一隅,对咱大清,对朝廷真是忠心耿耿的很哪!刀客、捻党尽出于你们所居三地!”
扑通一声,三位家主齐齐叩拜下去,响头不断,口中连呼“冤枉啊!请四阿哥明察!”
“起来吧!”四阿哥看他们磕头磕到额角吴青,这才出声喊停,清峻的语气稍稍和缓了一些,说道,“既然请了你们三家儿来,就并不是要治你们的罪!”
三位家主稍稍缓了一口气,却不敢放松,都知道还有下文,各个儿紧张地候着四阿哥继续发话。
“觉得这大清国民银行之事可办得办不得啊?”四阿哥拖长了声调问道。
三位家主哪里敢说半个不字,赶紧齐声赞道,“四阿哥睿智,这大清国民银行的想法堪称是妙思奇志!”
“你们可想入股?”四阿哥斜睨着眼又问。
“这是自然!”三位家主使劲点头。
“好啊!”四阿哥轻松地吐出这两个字,议事厅里静得连绣花针落地的声响都能听见,“入股出资之后,家里面先安排把逃荒的流民召集回去,好生安抚,发还田地,免除税负,只收最低租金,把荒芜的田地先开耕收拾起来。你们这三地的税负,朝廷这边自然也免了。办得到吗?”
三位家主愣在当场,一时算不过来这个帐,只觉得要吃大亏,讷讷地不敢应承。
“魏敬,几位家主没带账房在身边,把帐算给他们听听吧!”四阿哥冷冷地扫视着跪在地上的三个老奸巨猾的家主,端起茶盏,轻揎盖碗,慢慢吃了两口茶。
魏敬一听召,立即站了起来,将早已备好的三家耕地实况调查表分别发给他们。三位家主一看,上面的耕地田亩数字竟然还包括许多私下里隐匿瞒报的,不由得脸色变得青灰,再看目前在耕田亩数量,租户数量,缴税情况,收成情况,事无巨细,竟是比自己家里统计得还要详细,这才知道,四阿哥竟是早就有备而来!登时各个儿呆若木鸡!
魏敬看似恭顺无比,客气地笑着对三位家主说道,“其实您三位当家人都知道,现今儿你们老家的地面儿上乱得一团糟,连基本的田亩出产都不能保障,你们说,你们圈那么些个地来有什么用,做摆设吗?户部已经帮您几位算过了,安抚流民的费用跟损失的收成相比还有的少呢,更何况朝廷还打算减免三地一年的税赋,只这一层买卖就合算着呢!”
那陕西秦家的家主却是个土皇帝做惯的人,几曾受过这样的制约?两簇蓬蒿似的花白须眉抖个不停,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忍不住昂起头来,恶狠狠地看着魏敬,朗声反问道,“微臣家业薄弱,做不了这么大的生意,又如何?”
魏敬立时拉下脸来,嘿嘿地冷笑着,打量着这个跪在地上的倔种,阴阴地从唇边挤出一丝笑容,轻轻地说道,“如果你陕西秦家确实实力不济,朝廷自然要帮你做这个主,少不得派兵去你们地界儿上帮帮忙,肃清匪患,这甘陕驻军不就在那边儿清剿刀客吗?反正这刀客倒有一半儿是从你们洛水周边出来的,朝廷一定严令当地驻军把这个忙帮实诚喽!”
秦家家主一听这话便泄气了,旁边跪着的两家却听得浑身一震,都伏在地上半天不敢动。
四阿哥见魏敬白脸儿做足了,再看看那三家伏在地上吓得半死,这才柔声说道,“三位卿家不要惊慌,别说只这一层你们便亏不了,不还有大清国民银行的生意等着你们入股吗?如今农业有待振兴,工业必将兴盛,这银行嘛,便是工业之保护伞,这是当今世界之大势所趋,你们既成了股东,既可以坐收利息,日后兴办工厂,贷款不都要方便些吗?好处多着呢!”
那伏在地上的三家也不知是吓的,还是真想清楚了,只一概仆地称是。
第一卷九儿 第三十九章高山流水
魏敬意犹未尽,瞥了一眼旁听的有些吓着了的三家江南豪绅的代表,对那三家仍跪在地上的家主说道,“其实这等好事本来轮不上你们,实在是你们把自己老家弄得忒败坏了,眼见捻党几要成势,解铃还须系铃人不是,这才给你们机会,否则早轮着别人了!别的股东入股怎么没你们这些个条件,你们说是不是?”
此话一出,旁听的三家这才恍然大悟,一颗心落了下去,又总觉得有些惊险,只管期待着什么时候这个大清国民银行正式运营了,确认是个赚钱生利的行当,那时再轮着自己来入这个股,毕竟要稳妥些,只是,头道汤没喝着,会不会丢了大机会?一时心里七上八下,理不出个头绪来。
又是山西秦家的家主挑头,声势已经全倒,却仍不死心,叩头请示道,“微臣代表家族认下这一成股,明天就回去筹款!”
四阿哥哪能让他走,一脸灿烂地笑道,“大清国民银行正值初建之时,新任股东有许多事宜要商讨,这些个家族内部的事情你们就派个得力的亲信去处理就是了,你们自己就不要来回奔波了。等钱款到账,千头万绪都理清了,你们就只管回去坐等着生利就是了!”
那三位跪在地上的家主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明白竟是被扣在这里做人质了,不由得心中大呼上当,户部阴悄悄地这么发个帖子,请的竟是鸿门宴!
四阿哥得意地看着那三个兀自心不甘情不愿、垂头丧气的土财主,心里可是乐开了花儿,要知道,即使在朝堂之上,要在他们地界儿上行个令如今也是难上加难,九儿这个狠招儿真正扣准了他们的命门儿,由不得他们不照做,既可以缓解地方沸腾的民怨,又可以筹集到三成股本,而且,四阿哥阴阴地坏笑着,如果三地安抚民怨不利,还有理由把这股本给黑了!到时候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儿!
入夜,玉轮高悬,月朗星稀,天上连一丝云影儿也没有,甚至看得出幽远的苍穹是深蓝色的。
四阿哥静立院中,月下沉思,仍然在回想着白天议事厅中的情形,“对付这些土豪,须得用些霹雳手段才行!”这是九儿献策时说的一句话,这么老辣的一句话从一个小姑娘的嘴里冒出来,四阿哥摇头苦笑,却不得不承认很实用。
自从被内定为皇储以来,四阿哥一直被皇上带着,参与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军国财政大事的讨论。一群思想迂阔的人永远抱定祖宗家法的说法占据主流,越是有新意的想法越是容易被否定,被打压。多少颇有见地的策略被妥协删减修改,最后总是落得个不伦不类,甚至南辕北辙。
四阿哥深深意识到,如今的朝堂,尤其被以穆彰阿为首的投降派牢牢把持,对内毫不留情地镇压,民怨越积越深,对洋人却一味妥协隐忍让步。皇上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无奈病体迁延,已经无力施展平衡手段,索性玩起了虚晃一枪的招数。此番筹建大清国民银行一事,便是例证,逃过了朝堂上穆彰阿的阻挠,等大事已成,他再反对也晚了。
此刻,四阿哥才深深意识到,自己在朝堂上是多么地孤独!由于皇上十分忌讳党争,四阿哥一向不敢与任何一派过多亲近,却造成了如今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