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大的“瓦舍”里可以有多座“勾栏”,小一点的“瓦舍”也有只一座“勾栏”的。勾栏里有多种曲艺节目演出,种类繁多,诸如说书、唱曲、傀儡戏、相扑、相声等。
固然瓦舍也会存在性交易,但那都是私下的,和这个场所本身无关。所谓殃及池鱼,大抵如此。最后“瓦舍”就成了后世眼中的风月之地了,且是品位不高的那种。
锦儿给秦小猪提到过一句,说瓦舍很是热闹。听得秦小猪大惊小怪,还以为锦儿不学好,年纪不大就敢涉足风化场所。嚷出来叫樊二郎知道了,又是好一番鄙视。
官道南边,还有有许多往南的巷子。走进巷子里面是许多户宅院,镇上最好宅子都在这一片。盖的最气派的那座是本地大户曹里正家。方秀才家虽不算大富,但占了个诗书传家的意思,也住在那附近。
再往远看,官道东南有座小山。像许多地方一样,这山也叫作笔架山。山跟前有个院子,是附近有名的书院。许多年前,方秀才的娘和人合伙开了那个书院,方秀才也在那里读的蒙学。
秦小猪只听锦儿说了这些地方的大致方位,今日却是不得闲去四下看了。
她打算去城隍庙。想着适逢大集那里人多,就算看得多买得少,总能卖些饼子出去。没想到周围几个村子的男女老幼都来赶集,周遭不光有很多来买东西的,还有许多像她一样来卖东西的。
就看那挑担的提篓的,抱孩子的背猪仔的,各色人等全挤作一处。汗臭味、香粉味、鸡鸭猪狗屎尿味、庙里的香烛味、路边吃食味……香的臭的都混在了一起。连秦小猪这种天生食欲旺盛、随时随地能来一餐的吃货,如此场合也失了胃口。
在这个女尊中,秦小猪的个子中等,身材却比许多女子来得单薄。她挤不过别人,不一会就被挤到了路边的犄角旮旯里。人蔫蔫地,也没有了初来时的兴致。
秦小猪在墙边画圈直过了中午,她面皮薄也不敢大声吆喝,又不敢抬头看人。她平日和人接触,若不是因为确实有工作生活的需要,便是跟几个同好凑到一处吃吃喝喝。从没练过摊,突然之间这么接近社会生活,不禁有些茫然。
酒香也怕巷子深,她不吱声谁晓得她这是做什么的。所以秦小猪的小饼生意一直无人问津,从早晨到现在一笔买卖也没做成。
秦小猪心情沮丧,中午连带来的粽子都没吃。眼见到了午后行人渐行渐少,她便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什么事都有第一次,总得开这个口。就沿街来回走动,吆喝买卖。
路上有那货郎担担子,上面堆了一堆好玩的。秦小猪这会看着也不觉得有趣了。又有好些铺子,门脸上用彩纸贴的花花绿绿,里面外面摆的琳琅满目。现下看到也只是叫人意兴阑珊。
秦小猪一边走,一边小和尚念经般念叨:“卖饼,卖饼,好吃的小饼。六文钱一个,十文钱两个。”她念了一路,还是没人买她的饼。便是原本有人要买,听她说“六文钱一个”,再一看还那么小,更不愿意买了。城隍庙北门卖的火烧,只要三文钱一个,而且比她的饼大得多。
秦小猪愈发郁闷,声音也越来越小,一路不抬头的走路。最后终于一个不小心,撞到一个高大女子的后背上。
秦小猪还知道要赶紧道歉息事宁人,可惜那位女子却不是什么正经人。她转过身眯着小眼,打量秦小猪长的好看,身子又细条,只当她是个小郎君。
嘴里醉醺醺地说些乱七八糟的话,伸手要来拉扯秦小猪,秦小猪才明白自己这是被调戏了。她羞愤难当,眼圈一酸就要哭。那人瞧见她这要哭不哭的摸样,更要和她近身说话。又有不知从哪来的两个帮闲,嘻嘻哈哈围拢过来。秦小猪忙左右躲闪,装饼子的篮子也打翻了,饼子滚出来散了一地。
一辈子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秦小猪,哪见过这种阵势,又气又怕,蹲下身去捡饼,眼泪终于扑簌簌就落了下来。一开始还是小声哼哼,后来就成嚎啕大哭。
这一哭,动静大了,引来许多人驻足。流氓估计也没见过这么能哭的,一时间倒被秦小猪吓住,不敢妄动了。
秦小猪心里怕得厉害,现在她才真正体会到,自己被丢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别说什么穿越定律,也妄论什么主角光环。秦小猪搁在哪里,都还是一只弱鸡。
想到她自己莫名其妙到了这个古怪地方,从此没有父母家人的庇护,狐朋狗友也都无缘再见。连那么好的樊大郎,竟也早早花落别家。
秦小猪悲从中来。
人不如意时,最是容易想岔。秦小猪今日受了打击,又无端被欺负,越发觉得自己处境凄凉,前途渺茫。最后她饼也不捡了,蹲在地上,抱着脑袋放声哭泣。
“哭什么哭,就知道哭!被人欺负了,不知道打回来吗?你还真当自己是猪了!”
秦小猪正在自己构筑的暗黑世界里不可自拔,耳畔却突然传来樊二郎的声音。那声音虽是在骂她,可此刻听来却跟天籁一般。抬着泪眼看去,一片模模糊糊,依稀分辨出眼前的两人是樊二郎和锦儿。
原来樊大郎他们到底不放心秦小猪,三人下午早早便从地里回来。等到日头偏西,秦小猪还没到家,三人就到村头去迎。见村人大多都回来了,其中却没有秦小猪的影子。
一问才知道,各家都没见到秦小猪,还以为她是跟别家车回来了。樊家三人不禁担心秦小猪,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樊大郎就叫樊二郎带着锦儿,赶紧去镇子上来寻她。
二人跟着车刚进镇子便听人议论,说几个泼皮无赖,在路上拦住一个男扮女装的漂亮小哥,把小哥吓得东西落了一地,正蹲在那里哭呢。
樊二郎一听这情形,猜到十有八九说的便是秦小猪,就急忙就带了锦儿赶过来。
离近了一看,地上哭的可不就是那小猪。樊二郎伸手来拉秦小猪,一下没拉动便要瞪眼,秦小猪讪讪道:“脚麻了,起不来。”
樊二郎挑挑眉毛,却没开口骂人,还意外体贴地从怀里掏出块手绢塞到秦小猪手里,道:“把脸擦擦,一个女儿家,当街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成什么样子。”
秦小猪扑簌着泪眼接过帕子,觉得有樊二郎和锦儿在身边,心里安定不少。又想幸亏他们来了,要不自己今个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心里大为感激,决定日后再不偷骂樊二郎了。
樊二郎叫锦儿去捡散了一地的饼子,自己拎着条扁担,往秦小猪身前一站,指着刚才拉扯秦小猪的几个人,怒目喝道:“便是你们几个欺负我家小猪吗?”
泼皮们见来人不过是个小少年带着个小丫头,这少年又生得眉目清俊,便嘻嘻哈哈在一边站着并不就走。樊二郎脾气火爆,见那几个欺负人,居然还敢大咧咧地站在当场不走,丝毫不知羞耻为何物,便骂道:“你们这些人一看就是不务正业的,长的五大三粗,却终日游手好闲,怎生对得起你爹你娘生你养你,真真是养你们不如养狗。
还巴巴地跑来欺负一个手无付缚鸡之力的小丫头,这算什么本事?真有好本事怎么不去边关,和人高马大的胡人厮杀去。欺凌弱小的那叫地痞恶霸,上不的台面,到哪都跟臭水沟里的老鼠一样。有那份力气就该去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份功业回来,在乡野耍窝里横,算个什么玩意!
我要是你们,这么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早找根裤腰带上吊去了!只恨我是男子,文不能读书科考,封侯拜相;武不能驰马沙场,扬名立万;远的不能扬我国威于海外,近的倒叫你们这种宵小为祸乡里!”
樊二郎说的话跟连珠炮一般,一口气说下来也不打顿,泼皮有心还口,却连插进去的机会都没。且樊二郎说的话在理,让在场的女子们听了,莫不有自惭形秽之感。
秦小猪原本还在小声哼哼,这会听着也不哭了。一下觉得樊二郎骂得好,一下又觉得,樊二郎平日对自己和锦儿还是口下留情了。
几个泼皮无赖被樊二郎说的忿忿,但当着这么多人,几个壮年女子也不好真跟个小少年动手。况且樊二郎和锦儿看起来也不白给,便恨声说道:“小贱皮子,护你家女人护到街上来了,有本事就护一辈子去吧。”
众人听了这混账话,虽也有好事者窃窃私语,但都知道那是泼皮们胡乱攀扯,并不当真。樊二郎自持行得正,身正不怕影子斜,更是并不为所动。秦小猪也不曾留心那几人到底说了些什么,她光顾着看樊二郎了。
只觉得现下在她心里,樊二郎的身影真是高大。虽然这人平日嘴巴坏了一些,可是那凌然无畏对抗恶势力的英姿,那扬起的眉毛,那骨节分明的手指,那并不魁梧但比例黄金的身材,那挺直了腰杆骂人的气势……啧啧真的是威风好看得紧。简言之,秦小猪这会在花痴。
锦儿却听得有几分明白,可她二哥是什么样人,当场再没比她更清楚的。所以她头也不抬,只顾捡拾地上的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