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弘光元年(顺治二年)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在四月廿五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带兵的多铎宣布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后来由城内僧人收殓的尸体就超过了80万具。
郁小闲说到:“我只知道满清鞑子在我们华夏的土地屠杀了五千万人口以上,最有名的就是“扬州十日”,想必我们这边也逃不过一场死难,只要我们都躲进山里保命就成了。我们的百姓都温顺如羔羊,女子都裹小脚,所以逃不过几十万鞑子的屠杀。金大哥,只要能自保就成,将来黄家的子孙和你的子孙还是要在这些恶魔的脚下跪着当顺民,即便不想,即便轮回都必须要面对,这就是历史和命运。”
金世莱是郁小闲这时候唯一的伙伴,他的脸色此刻吓得惨白如纸,很不愿意面对。郁小闲见到他这样,走过去握住他的手说到:“别害怕,我会陪着你们度过这一关的。我在现代看过很多恐怖片子,胆子大,外面的事情可以交给我。你带着人好好躲着就行,我要是死了,也许就可以直接回去了。”
听到郁小闲这么说,金世莱才缓过神来,对郁小闲说到:“这话说的我不爱听,要是我老金就是这么个躲在女人身后的男人,还不如死在鞑子的刀下。跟黄有才一样没用,还不如死了好。”
郁小闲听后凄然一笑,拍拍金世莱的肩膀说到:“兄弟,现在我就只能依靠你了,混到现在我常常觉得我就是个超级救生包,根本不是女人。这一次,我看看能帮多少人,就尽力吧。你这边要是能多养活些人口,要是能多救几个不惹事的人就适当放些人进来。不过我们船小,不要勉强,船要是装多了人,就会沉船,一个也救不了了。”
金世莱和郁小闲击掌为盟,从此宣城这边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了金世莱处置,曹龙氏母子也留在宣城,秋冰月在宣城再待几天就可以走,郁小闲要先回去安排事物。郁小闲悄然无声地从密道回到了山城,谁曾想到,一个不幸的消息正等着她来悲哀。
才一天的时间,锦娘已经死了,蛐蛐也在昏迷中,罪魁祸首不知道是天意还是那条根本找不到的毒蛇。事情的发生很突然,开春之后,世面上的粮食很是匮乏,黄家宅院里的粮食不够,全靠山里送来的粮食过日子,运粮食也是通过地道的。为了修建地道,黄家宅院和山里就有了联通,在运粮食的时候,难免会让一些蛇虫鼠蚁有机会进入黄家的宅院。有一条不知道在哪里冬眠的剧毒蛇钻了出来,咬伤了在花园里玩耍的蛐蛐,小水当时就害怕的大叫,喊着大人们出来救蛐蛐。
大家见到蛐蛐的时候,蛐蛐已经昏迷了。黄家一院子里的人都吓傻了,姚红叶尖叫着喊着让人去打蛇,自己拉着黄有才躲起来,翠柳喊人去请大夫,黄有才和招娣在一旁哭着要叫醒蛐蛐。看着蛐蛐的脸色发黑了,锦娘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对着蛐蛐的伤口就使劲地吸,吐出一口一口的黑血,结果很快自己也倒下了。
等大夫来了之后,锦娘已经脸色发黑没有了气息,蛐蛐还好,可还在昏迷中。姚红叶吓得没了主意,好在翠柳还算镇定,指挥着大夫给蛐蛐灌药,还打发人去找山里采药的能手救命。大夫不擅长治疗蛇伤,可山里的不少采药人都有治疗蛇伤的好药,翠柳在县城坐着的时候就知道这些事情。
一家子闹得人仰马翻,却找不到那条蛇,秋冰月和郁小闲又在宣城没回来,整个黄家的天就靠翠柳一个明白人支撑着。郁小闲回来的时候,山里采药的人才给蛐蛐喂下了药,他无比惋惜地对郁小闲说到:“少爷的手是被一条小鬼见愁咬的,亏得姨奶奶帮他把毒吸出来了,不然等我来了,用上我家祖传的药也是救不回来了。姨奶奶的嘴巴里一定有小口子,不然她不会中毒死掉,这种蛇毒就是不能进血脉,不然就立刻封喉。我留下一些药给小少爷吃,不到三天就能化掉蛇毒,三个月之内不能吃生发的东西就没有大碍,不然眼睛可能会瞎。”
郁小闲命令家奴们准备雄黄和生石灰水把宅院都洒了一遍,然后让采药人把整个宅院都搜索了一遍,抓走了三条毒蛇之后,才安心地守在蛐蛐身边,良久眼泪都没有干。要是蛐蛐都不在了,辛苦这么五六年也不知道为了谁。养孩子就是这样,付出越多的才越心疼他。
门外传来阵阵哭声,是招娣发疯一样在哭她的母亲。有些人只有失去了之后,你才会明白她是世上对你最重要的那一个人。锦娘对不起蛐蛐的母亲,现在她用命保全了蛐蛐,不知道再另一个世界,曹水莲会不会愿意原谅锦娘。也许锦娘根本就不需要原谅,她每一次都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
80后事(一)
郁小闲让自己的丫头照顾蛐蛐,自己则去看锦娘了。锦娘的尸体被放在她生前居住的屋子里,只是她的死相很难看,脸色发黑,嘴也闭不拢,眼睛睁大着,算是死不瞑目了。招娣哭昏过去好几次,姚红叶也哭得泪人一样,黄有才哭过之后,有些傻了,翠柳见黄有才这样,马上请大夫开了药,让姚红叶在房里侍候黄有才,这时候不能再出乱子了。
看见翠柳这时候能这样帮忙,郁小闲是由衷的感谢,不是翠柳这次有主意,蛐蛐的命就算是扔掉了。这份恩情,郁小闲会铭记在心。郁小闲这时候也需要一个帮手,锦娘的丧事要料理,这一家子人也要管起来。郁小闲平日里对黄家宅子几乎是不上门,如今锦娘突然死了,这个宅子还是要有人管着的。姚红叶是个不中用的,只能依靠翠柳了在一旁帮忙,自己再慢慢梳理。说起在县城和周边的关系应酬来,郁小闲远没有锦娘能驾驭。
郁小闲对翠柳说到:“嫂子,文龙的事情谢谢你了,大恩不言谢,将来文龙就是你半个儿子,我一定让他好好孝敬你。我知道锦娘对你向来亲厚,如今她去了,我就失去了一条臂膀,还望嫂子帮我照顾一下家里的事情。”
翠柳的眼睛红了,声音也哑了,一天一夜的功夫,她为了黄家的事情就没有合过眼,她对郁小闲说到:“二爷不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这个弃妇若不是有您和锦姨娘照顾,此刻还不知道是活什么命。蛐蛐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岂会见死不救。现在锦姨娘去了,家里好多事情就等着二爷张罗,您要帮忙,说一声就好。[]我会尽力为二爷张罗。
郁小闲说到:“我没有操办过丧事。麻烦嫂子替我张罗。姚姨娘年纪小,相公又是个病人,这样的大事他们做不了,我要整理锦姨娘留下的账目和事物,所以这件事情就请嫂子担纲了。”
翠柳难过的说到:“像二爷这样心胸的人真是难得,对两个姨娘都好的像亲姐妹似的。锦姨娘对我是最好的,您放心,我一定会把锦姨娘的丧事办得体面,不知道二爷想拿出多少银子办丧事。我也好安排。”
郁小闲说到:“锦娘是个姨娘,丧事不好张扬。不过我话说在前面,银子随便你花销。用最好的棺材,按照正房太太的礼数做足棺材里面的规格,墓碑也按照正房太太的名分刻一块汉白玉材质的,她娘家原本姓刘,碑上就刻上黄门刘氏夫人就好,文龙文凤的名字都要上去。过几天安葬的时候,那个普通碑的上面还是按姨娘的名分写,掩人耳目。安葬的时候用普通的墓碑,等冬至那天就悄悄换汉白玉的,交待给那家守陵的山民。他们就会悄悄办好。锦娘生前喜欢的所有东西都拿去陪葬,金银首饰要少放,省的将来有人盗墓。锦娘的棺材填进我们黄家祖坟留给我的那个穴,填埋要深些,世道太乱。张扬不得。我就悄悄随了她的心愿。丧礼上面,在县城的所有家奴们都过来给锦娘磕头。超度法事可以多做几天,锦娘和哪些太太相熟,真正投契的,你悄悄去通知一声,愿意来的,就过来祭拜一番,喝一杯薄酒,不收礼。”
翠柳没想到郁小闲会这样安排锦姨娘的丧事,表面上平淡不做给外人看,实际上却给了锦娘无比的尊荣,连正房太太的墓穴都让出去了。翠柳难过的说到:“二爷给锦姨娘的是真正的看重,锦姨娘要是知道,一定会含笑九泉。不过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二爷,锦姨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招娣的婚事,要是二爷能把招娣安置好,这才能真正让锦姨娘去的安心。有件事我悄悄对二爷说吧,招娣那孩子的心事在金少爷那边,我和锦姨娘都看出来了,若是二爷想招娣嫁的开心,就帮招娣找一个像金少爷那样的少年就好。”
郁小闲猛地听到这件事吓了一跳,没想到招娣会暗恋上金贤福,不过既然秋冰月要从这件婚事上离开,要是招娣能听话识教,把她许配给金贤福也未必不是好事。招娣要守孝三年,时间太久了,也不知道能办成否,今年过年的时候,金世莱就提出来选日子让秋冰月和金贤福成亲,现在拿招娣换上去,实在有点理亏。
相似小说推荐
-
妃我倾城:我的绝色夫君 (萧宠儿) 17K2013.04.11完结 ——这位爷,看相不错,出个价吧,本姑娘买你一生! ——五千万两。 ...
-
重生平凡的幸福 (小一水) 起点VIP2013-4-14完结重生来而守住幸福守护家人,平安吉祥才是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