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养只熊猫不容易 (沈霁川)


  杨岑不以为然,笑道:“那只保佑了娘,我也是愿意的。”
  长公主往日去的多是皇家的家庙,还是头一次听过这样的风俗,因此也要凑趣,写上两个,也不让别人拿,自己就命崔氏与她一处往后面那棵老树去了。
  说是老树,一点也不夸张,只这棵树就占了整个庭院,历经一百多年,却仍然枝繁叶茂,臂膀四处伸张,撑起一大片凉荫,只是那低矮些的树枝上面从上到下都系满了方才他们买过的锦囊,一个个荡在半空,汇集到一处,也是好看。
  “这棵树也是安定寺里的一个宝贝,也不知谁先系上的,公主权当换个好意头。”崔氏悄声跟长公主解释,一边踮起来脚去系自己那一个。
  她这边刚系好,就不能从哪里飞来一只鸟,冲着另一边去了。
  崔氏并未在意,看着长公主系另一个,还没系上去,就见那鸟飞过的地方有个素色锦囊飘落在地,里面东西也散落在地。
  杨岑眼疾手快,上去帮忙捡:“也不知谁费了半天劲才系上去的,落得倒是轻巧——咦?这人名字倒是有趣儿。”
  崔氏随口笑道:“一个名字有什么趣儿?”
  “只有个名没有姓,叫——阿窈,可不是有趣?”
  崔氏才要随口接话,一时又念了一遍这名字,这才转过身来:“叫什么——你拿来给我看看。”
  她接过来一瞧,果真是一行小字:本月初三,逢十七生辰,信女阿窈顿首再拜,祈愿家人康健。
  她一时连手带着音都是抖的,忙抓着旁边的小沙弥问:“这个锦囊是谁系上的?”


第94章 找寻
  “你们可曾见到是谁系上了这个袋子?”
  老树边一直侍立着两个小沙弥, 便是防着香客有别的吩咐或者乱攀乱折的,要说有谁能知道这个恰好生到辛未六月三的女孩子,大约只有他们了。
  那两个小沙弥生得圆头圆脸, 年纪不大, 听了这话,面面相觑。
  这来来往往寺中的人这么多,系上来的袋子又都长得差不多,谁还能单捡着一个人看不成?
  如此想着, 其中一人便唱了一声佛号, 道:“施主,小僧却不记得。”
  “怎么了?你这是丢了什么宝贝?失魂落魄的。”
  长公主几人本来正在一边许愿作耍子, 看这边挤在一处,不知在说什么,便也走过来。
  崔氏的脸有些昏暗——若是一直没有消息, 也就罢了, 眼下人说不定就在一尺之遥,白白放走了,就像刚燃起来的火堆待要烧下去, 缺少了后继之力,端得让人心灰。
  “也不必放在心上,只要她是京里的,总能查得出来。”
  崔氏轻叹一声, 作出欢颜:“这原也是缘分, 既然找不着,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们自己说的热闹, 旁边摆摊子的人听了半晌,待明白了什么事, 便探头笑道:“两位太太若要找写这条子的人,问我再没错了。”
  “你如何知道......”崔氏下意识刚说了一句,这才看着那得意洋洋笑而不语的摊主手旁,正放着一套笔墨纸砚,这才醒悟过来——来往的人可不都要借了这家子的笔写字吗?
  崔氏一点头,旁边的丫鬟立刻送上了一个荷包,摊主只是悄摸捏一捏,立刻知道自己逢了大主顾,当下收起之前吊儿郎当的油滑样子,仔细拿着那张纸看了一会儿,心下一喜。
  “不瞒太太说,要是别人,我还未必认得出来,这位小姐,见过一面,几日内也是忘不了的。”他把手一指:“说来也瞧,那姑娘才写了这字没一个时辰,之后便一直坐在偏殿里头喝茶,但凡出去了,我坐在这儿必然能瞧得见。”
  旁边的杨岑瞪大了眼睛——这戏跟他导演得不大一样啊,这事情,也太顺了一些......
  崔氏还没听这人说完,得知了去处,就已经往偏殿走了,长公主皱皱眉,总觉得有点古怪,但要说有什么古怪,又好似说不出来。
  安定寺来来往往的人多了,就不得不掺杂一些俗家事务,比如那旁边解签的,卖水卖笔的,也都不是寺里的僧人。来烧香的人自然也得落脚,富贵人家有租住的院落,平常人家也得有喝茶休息的地方,茶钱虽然不多,蚊子小了也是肉。
  这里说是偏殿,其实不过是旁边一列厢房,三间低矮屋舍,辟出来做了茶室,再有想点些素斋的,也能来这个地方,说起来跟外面的茶肆酒馆也没什么区别了。
  只是到底是佛家的地方,只一进去,就少了些喧闹,人人屏声凝气,只见茶香袅袅,外间多是些文人雅客,谈文说词,十分风雅。
  男客都坐在外间,看着进来一群妇人,也不由侧目看一两眼,旁边的小沙弥过来,双手合十,目光低垂,道:“女施主请往里走。”
  长公主从未到过这样的地方,她连轻声都带着些骄傲气度:“这地方倒也有趣儿。”
  崔氏满心里都是那个辛未年的小娘子,满地里找,一眼就瞧见了靠墙的桌子旁,坐着三个姑娘,一个是鹅黄褙子杏黄裙子,两个是嫩绿的上衣,拖着碧色的裙子,平白让这寡淡佛堂多了几分春色。
  衣裳形容都和摆摊人说的相似,想必是没错了。
  崔氏正要想个借口与她搭话,正巧那女子转过头来,几人皆是一愣——
  “大娘?”
  “阿窈姑娘?“一行人此时都愣住了。
  时隔三年,崔氏早已把当时兵荒马乱时候相逢的人忘得一干二净。
  她甚至埋怨自己,怎么当时听到这个名字,就没想起来多问上几句呢?
  然而世殊事异,当日她也只当杨岑的话是一场戏言罢了,再加上自己当时病的昏昏沉沉,同人说话也不过是交际求安稳罢了,哪有功夫想这么多。
  谁料原来老天早就给了她这个机缘,只是自己没察觉,才松松手放走了。
  阿窈这回是真的诧异,前往安定寺里烧香请愿的还是普通人家居多,论名声论殿堂论高僧,哪一样都比不过几个有名的皇家寺庙,怎的乔装打扮到这里来了。
  “当日回家去,等病好些了,要托舍子上门拜谢,却找不见姑娘与那位老爷了。眼见的几年不见,阿窈姑娘出落得越发标致了。“
  崔氏携着阿窈的手,连声赞叹,热情地让阿窈寒毛直竖。
  便是救了她们一命,也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吧,从她回来之后,就不曾刻意打听过长公主府里的事情,要知道这些贵人在这等王朝更迭的事情上,全身上下都生着心眼子,撞上就已经是奇怪了,再上赶着给别人递把柄,那真是傻子才做的。
  阿窈在心里犹豫了一会儿,决定还是装作不知道她们是什么人,便乖乖巧巧做一个晚辈的样子,笑道:“当时不过是跟着舅舅出门去斋戒些日子,后来家里有事,就先走了,却不知大娘海让人过来。更何况人家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不过是碰巧遇见了,大娘反倒念念不忘,真是让我惭愧了。”
  如果能选择,阿窈一点都不想让她们这么惦记着,谁知道是好事是坏事呢!
  长公主和崔氏一时都笑起来:几年没见,这丫头的伶俐倒没有少半分。
  眼下抓到了人,崔氏的心也定了,便围着阿窈问前问短,绕了半天,崔氏终于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随口问道:
  “阿窈姑娘今年多大了,可许了人家?”
  阿窈埋下头,让脸显得红了些:“前几天的生日,刚十七。”
  对后面那个问题只字不提。
  崔氏这才想起来,再没有当着姑娘的面问亲事的。
  她的手稍微一抖,不动声色地试了试茶杯的温度,正好温热,便放心地往下一扣,整杯水就欢天喜地地倒满了阿窈的裙子。
  阿窈没没反应过来,崔氏就已经完成了跳起来,忙不迭道歉,懊悔自责,让丫鬟带阿窈换裙子动作五连拍。
  崔氏的丫鬟很是灵巧,一阵风似的,就把阿窈撮走了,秀禾不放心,忙跟上去。
  留下的就是傻白甜的小琪,她眨眨眼,看看左右一盘盘新上的香甜糕点,和笑眯眯慈祥和蔼的一众人,莫名有种掉坑的感觉。
  小琪并不知道眼前的人便是长公主,却也能猜出这几人身份不一般,饶是如此,几人仍没从她嘴里忽悠出有用的信息。
  崔氏又是笑又是叹,她眼下是想结亲,并不想结仇,也不好逼问,旁边的长公主听了半晌,才微微笑,低声说道:“这小丫头倒会□□人。你也不必问这个丫头了,我知道她是哪家的,回头便查查黄册,也就清楚了。”
  崔氏响长公主看过去,大感意外。
  “好歹救了咱们一次,我当时便已经查清了。”长公主眼看着前方,声音几乎听不见。
  崔氏恍然大悟,
  “太太,我家姑娘去哪了?“
  时间一久,小琪已经快要招架不住盘问,她当下有些急,伸头往外面看。
  崔氏得了长公主的承诺,当下也不再拦,只是微微颔首,笑说:“八成是去净室换了衣服,也罢,咱们自去寻她。“
  寺中的院落是供官宦富裕人家来斋戒时候住的,也有许多简单净室,只需给个油头,也能借助些日子,每年也有很多来京赶考的举子,实在住不起客栈便可来此投宿,有个栖息之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