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儿子有出息了!”唐玄宗呵呵冷笑道。
高力士小心翼翼的劝道:“事情也许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他们也许只是简单的聚会。”
对此高力士心里明白这话没有什么说服性,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不信,他自己本身就是政变高手,对政变有着极高的敏感度,他太了解皇家内部的争权夺利血雨腥风的内幕了。
“暗中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先不要惊动他们,另外给寿王府多安排几个暗卫,务必要保证寿王和寿王妃的安全。”唐玄宗李隆基阴沉着脸交代道。
皇上手里有一批暗卫,轻易不会让他们出面,没想到这次为了寿王妃竟然一下子放出去了几个,这让高力士心里已一惊,察觉到李隆基对寿王妃的感情不仅仅限于喝杯茶那么简单了。
“太子府里的暗线要让他们动一动吗?”高力士小心翼翼的问道。
☆、第六百五十九章张九龄罢相
“是该动一动了。”唐玄宗点了点头说道。
他想劝劝皇上可是又没那个胆,张了几下嘴,话到嘴边又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牛仙客的事情,再加上太子的事情凑到一起让唐玄宗李隆基开始怀疑张九龄识人不清。接着发生的一件事让唐玄宗李隆基对张九龄彻底失望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严廷之,严挺之名浚,是华州华阴县人,跟张九龄一样是个进士出身。大家志趣相投,平素里跟张九龄关系比较近,张九龄也自认为比较了解此人,一再标榜此人做事公正廉明,做主把他提拔为尚书左丞。
严廷之自视比较清高,自认为自己比较正直公正,看不起李林甫的阿谀奉承,跟李林甫共事三年很少跟李林甫讲话。
对于严廷之的那份清高李林甫也是看不起的,他时刻想找机会报复回去。
没想到没用他等多久,严廷之就把机会送到了他的面前——严廷之的前妻另嫁蔚州刺史王元琰。不想王元琰是个贪官,被李林甫的手下抓了个正着。
李林甫毫不含糊直接提交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会审。在亲情面前严廷之公正公平的天平发生了歪斜,他看在前妻的面子上四处托人希望能宽大处理王元琰。
严廷之要是真像他自己标榜的那样公平正直的话,李林甫也无话可说,可严廷之行动了,四下活动求着把王元琰放出来,这就让李林甫布局多年的大网有了用处。没用几天朝廷里的人看向严廷之的眼神都变了。
有些被严廷之处理过的人更是趁此机会落井下石,直接把这事捅到了唐玄宗李隆基那里。
“这就是张九龄看重之人。德行有亏,德行有亏啊!”唐玄宗李隆基感叹道。
接着他又说道:“传宰相张九龄前来问话。”
张九龄来了,处处维护严廷之。
“严廷之为王元琰四处跑关系这事是事实吧?”唐玄宗李隆基问道。
“律法也要讲人情,严廷之也是尽人事罢了。”张九龄辩解道。
“呵---呵---”唐玄宗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没再多言。
“还请圣上看在严廷之一直以来为国鞠躬尽瘁的份上,免于责罚。”张九龄到这时了还在为严廷之求着情。
张九龄这么维护严廷之让唐玄宗的心里非常不爽,一直以来在朝上张九龄、裴耀卿、严廷之把持政务,相互声援,很多唐玄宗想说,想做的事情都被他们给否定了。
这次轮到他们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又相互包庇,此时不除更待何时!
“张大人,你愿意用自己的宰相之位保严廷之的人头吗?”唐玄宗冷冷的问道。
这话让张九龄心里一惊,强自镇静,一头长磕在地:“还望圣上念在老臣多年兢兢业业的份上放严廷之一马。”
唐玄宗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怒喝一声:“如此,你的心意我明白了,来人啊!裴耀卿,张九龄,严廷之结党营私摘去张九龄,裴耀卿宰相之职回家思过,以观后效!”
“不做死就不会死,张九龄为什么一定要维护严廷之呢?”苏童不解的问道。
我略微想了一下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说道:“因为在古代有连坐机制,如果证实严廷之有罪的话,张九龄作为举荐提拔他之人也要受到连坐,结局是一样的,他包庇严廷之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
张九龄的宰相之位被罢免了,最高兴的还是李林甫和武惠妃,他们一个暗喜自己离宰相之位更近了一步,一个暗贺再没人能阻止自己废除太子了。
太子和薛家的结党密谋,唐玄宗李隆基一直隐忍不发,主要是顾忌朝廷里的那帮反对的声音,就等着太子作死政变的那一天到来。
这事李林甫不清楚,武惠妃更不知道。寿王和杨玉环在家里养胎更是不关心。
那段时间最操心他们事情的估计只有我和苏童了。
“妈妈,你说我们要不要阻止惨剧发生?”苏童问道。
“太子不死的话,唐朝的历史就要改写了,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我问道。
“可惜了!”苏童说道。
“天地间一啄一饮自有定数,不是你我所能掌控的,我们只能顺势而为不可以试图改变。”我表情凝重的说道。
“好吧,我不看了,看时间久了自己的情绪也跟着波动,不利于我的修行。”苏童叹气道。
“其实入世也是一种历练,你只要把心态放平和就可以了。”我说道。
“那就再看看?”苏童想了想说道。
“再看看吧。”
----------------
唐玄宗李隆基把张九龄的宰相之位罢免了没多久,武惠妃就开始行动起来。
首先她派咸宁公主的驸马杨洄慌慌张张的跑到唐玄宗李隆基的面前。
“杨洄啊,何事让你这么慌张?”唐玄宗李隆基疑惑的问道。
“大----大事不好了!”杨洄用力咽了下口水,紧张的喊道。
“噢----?”
“太子-----太子带着鄂王,光王购买了很多兵器,藏到了城外的薛家庄,准备起兵闹事。”杨洄结结巴巴的说道。
唐玄宗知道太子党经常秘密聚会,但没想到他们敢明目张胆的私藏武器。
“还有这事?来人啊,赶紧去兵部调兵包围薛家庄。”唐玄宗怒喊道。
“皇上,兵部尚书单芳银跟薛绦的关系非常密切。”高力士低声提示道。
“对---我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拿我的手谕去城外调兵,顺便派几个暗卫去把单芳银绑起来。”唐玄宗说道。
这边杨洄去唐玄宗哪里告密,那边武惠妃派了个跟薛家走得很近的内宫侍卫去薛家报信说道:“皇上发现你们结党谋私的事情了,怀疑你们要发动政变,正在城外调兵要包围你们薛家庄呢。”
这个消息打了个薛家措手不及。
“速去城外探听消息,速去通知太子。”薛绦慌张的叫道。
事情果然像侍卫说的那样,城外的兵力正在往城内薛家赶。
“怎么办?”薛绦没了主意。
“起兵吧,也许还有一线生机。”薛锈说道。
形势逼人,太子、鄂王、光王这时除了政变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只能带着自己的卫队跟了上去。
☆、第六百六十章太子惨死
一个有心请君入瓮一个无意仓促应战,结局可想而知。
还没等到薛家军走到玄武门,他们就被高力士事先埋伏的人马拦了下来。
“我们只是想去找父皇理论,没有兵变的意思。”太子缴械投降后辩解道。
太子他们来时一个个披甲戴盔,腰悬刀剑,还说自己不想发动兵变,这就好比一男一女被捉奸在床还狡辩说:“我们盖着大被纯聊天。”
没人相信太子的话,在李林甫等有心人的扇动下,唐玄宗李隆基毫不犹豫的把太子等人就地下了水牢。
太子李瑛的太子位这下保不住了,张九龄被罢相了,失去了强有力的宰相的保护,太子李瑛的人生危机出现了。当天唐玄宗李隆基就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废太子的事情。
太子兵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没了宰相张九龄和裴耀卿的坚持,大家都没敢说个‘不’字。
没有赞同,也没人发对,场面有点尴尬。
“大家就没什么想说的吗?”唐玄宗阴沉着脸问道。
大家都没动,只有一贯勤于帮唐玄宗李隆基排忧解难的李林甫站了出来。
他先恭敬的行了个礼,说道:“废不废太子是圣上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了。”
这话唐玄宗爱听,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爱卿所说有理。”
李林甫这话一说出口,群臣只有附议的份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反对的话,谁要是反对肯定会被扣上一个干预皇家内部事务的帽子,那可不是好玩的事情。
在全票通过的情况下,唐玄宗下定决心,废太子,光王,鄂王为庶人,赐薛绦,薛锈绞刑。
太子、光王、鄂王被贬为庶民之后并没有回到民间,他们一出水牢就被一群不知名的人士给接走了。
听到狱监总管的汇报,唐玄宗的心里惊疑不定。
“前来接太子的人对他们的态度如何?”唐玄宗问道。
收藏qubook.org书签防失联 书籍数据与原来一模一样
相似小说推荐
-
蛊夫Ⅱ (月蓉本尊) 磨铁中文网2017-11-02VIP完结我家地下室一到晚上就传来敲击声,而且白天我总看到怪虫子从地底下爬出来,很多次...
-
重生空间:鬼眼神棍 (绯心浅浅) 潇湘书院VIP2017-09-28结束她曾是受人尊崇的鬼医,却被同门师姐妒忌陷害,魂穿异世。生疏的世界,消瘦的身躯,瘠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