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黛玉义姐不好当 强推完结+番外 (巫朝尘)
诸臣纷纷说皇上万寿无疆等语。皇上笑道:“世上何来万岁之人?朕只求生前无愧于天地祖宗罢了。”
他又派人拿秦朱安等人的履历来,当着诸臣的面看了一回,便命人拟旨,封秦朱安为宁西大将军,接旨后立刻到金泉府赴任,暂听清宁伯之命行事。又亲笔御旨,命清宁伯将宁西军顽疾除毕后再行回京受赏。
至于西宁郡王府和高廉的子孙,暂皆捉拿下狱,封锁西宁郡王府。等清宁伯将具体罪证送入京中,再命三法司审理。
正事完毕,诸臣退下,刑部尚书和禁军统领去西宁郡王府拿人,谢云正留在最后,笑道:“陛下,棠丫头只怕一两年回不来了,臣明日与林大人知会一声?”
皇上点头笑道:“这很应该。”
到了第二日朝会散后,京中几乎无人不知西宁郡王府昨日夜里全家被下狱了。
宁荣二府之人被下狱时,都说是荣国公夫人亲自告的御状,今日西宁郡王府被封,虽说也是儿孙不肖,违反律法之故,到底证据还未明确。且安家为郡王府上,现下还有公爵,贾家当日即便为一门双国公,也不能与郡王府平起平坐,何况贾家人被下狱时,贾赦只是一等将军,贾珍只是三等将军,更不能与西宁公相比了。
是以两日之内,京中余下三家异姓郡王府和“八公”中剩下的六家,还有开国时的别家侯伯后人,都有唇亡齿寒之感。
皇上早料到这些王公之家会怎么想,在三月二十六当日,便因“开国忠臣之家如此不忠,甚觉自身无德,伤心过度”病了,未上朝。
三月二十九本是朝日,可皇上“病还未好”,也未开朝。
四月初一会试放榜,几日后便是殿试,皇上这一病,若不能主持殿试,给贡士排名可如何是好?
满朝文臣都为此心急,许多人上折,奏称西宁郡王府有此日,是因自身不顾皇恩,作孽之故,非是皇上之过。皇上虽有心厚待臣子,可臣子辜负皇恩,皇上若不加以处置,为君的威严何在,又如何使天下人信服?因此皇上惩处西宁郡王府毫无问题,真是关得好,封得妙。
舆论如此,谁还敢进宫替西宁郡王府求情?
皇上在病中又命速办贾家之案。
四月初一朝会,刑部尚书启奏,宁荣二公后人贾赦、贾珍等案已经查实,刑部拟好罪刑,请皇上批复。
贾赦贾珍皆有买卖官爵、包揽诉讼、私交边将、夺买田地、仗势逼死百姓等种种大罪,念其祖上之功,判夺爵,流放三千里,贾赦之妻邢氏与贾珍之妻尤氏褫夺诰命,无罪释放。
贾琏杖六十,徒三年,贾蓉杖八十,徒五年。责令贾琏与私娶之妻尤氏即日和离,令尤氏腹中之子不得落地。
贾政虽无罪,但有约束其妻王氏不当之过,夺官。
王氏纵奴欺人、高利盘剥、包揽诉讼,杖一百下。
余者皆无罪释放。
圣旨又命收回宁国公府和所赐皇庄,荣国公府和皇庄待荣国公夫人百年后收回。令两府还清户部欠款。
荣国公夫人史氏大义灭亲,加赐“忠义荣国公夫人”之号。
光看贾家,便不能说皇上不厚待老臣了。一时朝中皆是称颂皇上仁德之声。
林黛玉才为林棠可能一两年都回不来而伤感,又知贾家诸人的罪刑,和人问清楚了,便忙回清宁伯府告诉贾母,又笑道:“真是皇恩浩荡,大舅舅和珍大哥虽然流放,到底还有性命在,贾琏贾蓉坐完了牢也能回来。二舅舅虽是夺官,到底不会受什么罪。而且二舅舅今年已经五十了,此时退下来,安养天年也好。只要有好大夫,二舅母的伤也好治。大舅母和珍大嫂子都无事,姐妹们也无事,琮儿环儿兰儿也无事,就算这一关过去了。”
宁荣二府从此再不复从前的威势,贾母虽然遗憾,也恨王夫人怎么背着她犯了这许多事,连累了贾政和贾元春,但到底子孙们罪重的也都还活着,她更喜孙辈重孙辈的贾宝玉贾兰等都没受牵连。她活着,荣国公府就还在,等孙子辈能从科举进益了,贾家一脉就重能振兴起来。
林黛玉也说:“贾家里里外外现在都靠着您,我不多留您了,今日就送您回去。姐妹们虽说要在这里做事,我先让她们帮您忙完这几个月,再回来也不迟。”
她又把林棠留下的贾母私房三万两银票,还有鸳鸯等人的身契拿出来,还给贾母:“这些本来就是您存在这儿的,既然事儿已经了了,我就完璧归赵,这些还是您亲自拿着罢。”
贾母手里捧了装着银票和身契的匣子,又是一场大哭。
林黛玉和三春十分尽心,劝解一回,贾母止了泪,叹道:“圣上命贾家归还户部的欠银,还不知两府库里的钱够不够。玉儿,我……”
林黛玉把贾母手上的匣子合上,笑道:“我和姐姐都不缺钱,这些留着给姐妹们罢。”
邢夫人尤氏贾宝玉等出狱,是林黛玉派人接回荣国公府。贾母也被林黛玉亲自送回来。
贾母到家见了邢夫人贾宝玉等,来不及伤怀哭泣,只命他们都先等着。她头一件做的事,便是拉着林黛玉的手,说:“玉儿,这里的人我现在信不过,只能烦你带人把两府里的内库清点了,东西收拾了,好歹先把国库的银子还上。”
林黛玉道:“老太太,我不大有空儿,让凤姐姐来如何?”
贾母叹道:“是贾家对不起凤丫头,现在还要劳动她。我知道,这都是多亏你的面子,她才愿意来。等完了事,我亲自谢她。”
邢夫人尤氏思及自家丈夫获罪流放,继子也要坐牢,真正已是无依无靠。听得王熙凤要来做主,尤氏还好,自觉是她对不住王熙凤,王熙凤能来,说是帮老太太,其实也帮了她,邢夫人却真个是心中不愿。
怎奈现在的荣国公府早已和一个月前不同,贾家的所有人都要靠着贾母过活,并没有邢夫人说一个“不”字的理。
等王熙凤来的时候,贾母才一一把晚辈们都看过了,又哭过一回,叹道:“不管从前如何,以后一家子还是一起过。老大媳妇,你照旧搬回东院去,荣禧堂是荣国公府当家人住的地方,你老爷没了爵位,你也不能住了。”
邢夫人忍气答应。
贾母又道:“宝玉,家里要还国库的银子,你爹娘去年分出去了三成家产,我也只能收回来一同还银子了。等你爹娘回来,就住到姨太太住过的梨香院去。从此咱们家里谁也不许住荣禧堂。”
听见贾政王夫人也没私产了,邢夫人又心里高兴起来。
贾母继续吩咐:“珍哥儿媳妇,你也跟我过,就住我这儿。珠儿媳妇也和我住。宝玉琮儿环儿兰儿还是住在前头,好生读书。迎春三个过几个月上清宁伯府做事,若家里还完国库的银子还有剩余,我先把她们的嫁妆拿出来。一会儿凤丫头点完家产,就把家里所有的空屋子空院子都锁起来。”
她严肃道:“咱们还能住在这里都是圣上的恩典,你们记住,从此你们再不是国公府的夫人爷们了,都记得自己的身份!”
贾家诸人听完贾母的训话,王熙凤带着清宁伯府的人来了。
她脚步轻快的走了进来。
作者有话说:
来啦~
凤凤:论抄前夫的家是什么体验(x
棠棠这回又要升官了=w=
感谢在2021-12-01 23:41:09~2021-12-02 23:32: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沐沨 15瓶;
第108章 报复
与贾琏和离, 从荣国公府脱身之后,王熙凤自认她没有对不起贾家的任何人,唯独会对女儿贾巧姐觉得愧疚。
贾巧姐年已八岁,因从小跟着三春等姑姑们读书学针线, 和王熙凤来清宁伯府半年, 她又同先生们上学明理,已把《四书》学完了第一遍。
清宁伯府里和贾巧姐年岁相近的女孩子不少, 有常女史的女儿, 现在沈明照的妹妹也常住了, 都是可人疼的好孩子。她们都比贾巧姐大两三岁, 平常一处上学一处吃饭, 都肯做姐姐照顾着贾巧姐。
除了这两个女孩子外,伯府中还有清宁伯和清文县君买回来从小培养的小丫头。小丫头们十岁以下的不当差,一概先上学, 到了十岁再分派轻省的差事。若有天资极好, 自家也想上进的, 可以一直边当差边上学。这些小丫头上学是和贾巧姐等在一所院子, 经同样的先生上课。
清宁伯和清文县君选人进来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再经细细的教养, 小丫头们无不是品行极好的。上学出入时,她们本就会照顾年纪小的,贾巧姐等又是女官们的女儿,也会格外得些尊重。一来二去,贾巧姐和这些丫头们也都极好。
每日见贾巧姐高高兴兴的放学回来,王熙凤都恨不得把天下所有最好的都给她, 又怕她是人小心却细, 其实心里想着贾家, 但怕做娘的伤心不说。
但她小心看了这半年,女儿人确实比在荣国公府更爱说爱笑了。
晨起,贾巧姐先在院子里打拳两刻钟,说是梅先生让的。跟着上午念书,下午或是骑马,或是习武,或是学礼乐书画,上什么课都和许多女孩子一起,大家既热闹,也都能静心。因每日课程多,还有习武骑马这等耗费体力的课,贾巧姐的饭量也长了一倍。她吃得香睡得好,不到半年,身量就窜了一寸,面色也更红润,甚至王熙凤看着,她眉眼舒展,人也似生得更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