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人都忽悠傻了的宝钗,还想着合并附近的土匪窝扩大自己的势力呢,就折在湘云这片泥石流上了。
宝钗也说不上来是否后悔打了不该打的主意,不过想到湘云要做的事,她却由衷的笑了。
薛家自紫薇舍人开始做生意,生意遍布大江南北,百万家财,百年望族,怕是只有她的生意做得最惊心动魄了。若能留下自传名扬千古,倒也当浮一大白。
有种光宗耀祖感觉的宝钗到是更用心的于她的1+N本自传和野史传记了。
宝钗小时还看过西厢这类闲书,在经湘云提醒后,更知道这些东西要如何写。想到四爷的心思,宝钗眼底滑过一抹愤恨。
有那对贱人陪着下黄泉,死了也不亏!
*
送走宝钗后,湘云几人不禁从宝钗的话和打算里发现了大清官场的各种漏洞。
捐官和户籍管理都太混乱了。
说起这个,湘云不由想到旧年她干过的事。
“当年太子宣我进宫,吓得我一出宫就想办法给自己弄了两份户籍文书。当时还想着太子要是真不做人了,我就撒丫子跑了……”
户籍就是用葵花和小桃那俩个丫头的卖身契办的。
当时湘云让秦八两给她安排俩丫头,又要了卖身契要自己拿着。同时还告诉秦八两要不动声色的送到荣国府,然后再分配到她房里。
如此一来,秦八两就得再弄两张卖身契给荣国府存档。而这之后湘云才拿着那两份提前给她的卖身契去官府脱籍。
“除了这个,你忘记元峨眉这个户籍了?”湘云不说,胤禟都快忘记这事了。湘云一说起来倒是有了些许印象,不过转念间又想到了之前湘云在福建用元峨眉的身份办集体户的事了。
有点小钱或是有点身份,户籍什么的真就是想办就办了。
湘云颔首,她也想起来了。
不过想起当年的事后,湘云的心情又不由有些低落。
当年她和宝玉一起在福建办厂,峨眉美妆也是从那里开始才有了名字。
在去福建的船上,宝玉哭着跟她说要科举的一幕过去了那么多年仍然清晰得仿佛发生在昨日。
如果当初…湘云的视线落在小贾蘅身上,暗暗发誓:
这孩子可不能再教成死心眼了。
╮(╯▽╰)╭
死心眼,实心眼以及缺心眼这种事情永远不用担心会发生在小姑娘身上。
这会儿她刚刚在四爷那里得了她爹娘老子以及薛宝钗的消息后便笑眯眯的去了后宫。
在后宫转了一圈,又蹭了一顿饭这才溜溜达达的出宫回家了。
翌日,小姑娘来了黛玉的别院。
一见黛玉就叽叽咋咋的叫道:“林姨,林姨,我跟你说,咱们女校新一期的招生广告有眉目啦。”
黛玉一边揉太阳穴一边看向蹦蹦哒哒跑进来的小姑娘。
这活泼劲,真跟她老娘一模一样。
“什么眉目?”
凑到黛玉跟前,小姑娘一脸好奇的问黛玉:“林姨知道薛宝钗吗?”
“怎么提起她了?”有很多年没人提起过薛宝钗了,对这个名字,黛玉多少感觉到了几分生疏,看一眼小姑娘不禁好奇她怎么知道这个人的。
“她落草为寇啦,还是一寨之主呢。您瞧,这就是上过女校和没上过女校的实例!”
现成的广告~
第299章
饶是黛玉听说了宝钗的事也被震惊得目瞪口呆。
那个一心向上爬,努力攀高枝的薛宝钗落草为寇了,还叫她做了土匪头子,成为一寨之主…难道说只要是向上的,她其实是不挑树枝的?也因此在出京后,她才会直接改弦易帜?
想到曾经她们姐妹聚会说起《水浒传》时,她和湘云都觉得梁山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到处坑人上山的行径太过卑劣无耻,但三丫头和薛宝钗却觉得为达目的未尝不可以走些捷径……
想到探春如今的成就,再想想薛宝钗…黛玉问:“她造反了?”
还在想着女校今年招生广告的小姑娘被黛玉问住了,歪头想了想小姑娘重重点头,“差不多吧。”
袭击和劫持祖母她们车队的罪名往大了说也跟造反差不多了。
黛玉:她就知道。
虽然黛玉不知道宝钗身上发生了什么,也误会了宝钗的初衷,但她那极其敏锐的政治敏感度却告诉她,打广告的方向还是要以贤惠为主题。
女子当以贞静贤淑为德行,哪能喊打喊杀?
孝顺公婆,友悌手兄,侍夫以君,三从四德……
明白了,就是继续走以前的套路呗!
黛玉开了个头,小姑娘便心领神会的点头,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一圈,又对着黛玉笑得眉眼弯弯,“薛宝钗不日便会被押解回京,介时林姨去给太后请安,请太后下道懿旨或是派人参加女校今年的开学典礼……”
太后住在畅春园并不在宫里。不过无论住哪里,这位大清身份最高的女人都不可能亲自参加女校的开学典礼。
黛玉颔首,她虽无官无职却因为女校这些年的发展有了进宫请安和汇报工作的资格。
从最开始女校代表给先帝和孝惠太后拜寿开始,湘云几个一合计还拉大旗扯虎皮的给孝惠太后一个女校名誉校长的身份。那之后女校的校长每个月都会进宫跟孝惠聊一聊女校的事。
孝惠当新鲜八卦听,女校这边则是故意套近乎。借着先帝对老太后的孝顺,低调的给自己弄了个护身符。
后来孝惠去了,在新任太后不曾上任前,黛玉并没有听从谁的意见带着女校站队。
大清有被废的皇后,却没有被废的太后,所以她不光不会站队,她连皇后都不会选择。
黛玉知道,即便女校有了与这世间男子抗衡的底气和能力,但只要当权者还是男人,女校就永远不能将真正的心思亮出来。
想要成功,就不能冒进,不能将大好前景毁于一旦。
虽然黛玉也有心借着宝钗没上过女校这事给女校打一波广告,最终却因为心底的柔软和坚持没有朝这个方向推进。
她让人整理了一回女校的学生录,从女校历届毕业生里挑了十多个家庭美满,夫妻和睦,子孙满堂,婆媳关系处得极好,本人好名声在外的毕业生出来搞了一波宣传。
除此之外,黛玉还着重挑了两个早年丧夫,独自扶养儿子成材的事例出来,大力塑造了一回忠贞形象的同时,又将孟母三迁的事提溜了出来。
总之就是拿出那些附和当代审美和价值观的女校毕业生来宣传女校,至于那些将婆家一家老小都收拾成鹌鹑的,带着孩子和家产改嫁的,坐产招婿的,一门心思干大事业,以前嫁到草原跟自家人抢权的……等等,等等都不在宣传名单上。
就是一句话,凡是女校出品,皆是精品。
←_←
黛玉不踩宝钗,宝钗却卖了湘云一个人情。
在自传上说参加女校入学面试时,她被刷了下来,如果当年她能就读女校,也许也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看到自传上这句话的时候,湘云有些懵,她开始回想女校的建校史和宝钗进宫的时间。半晌,湘云双手撸了把脸,然后写信给黛玉和小姑娘叫她们看看京城那边的情况,如果可以就别牵连无辜了。
这年头是真的不敢犯事呀。
一个弄不好,全家老小,阖族亲戚都要跟着遭殃。
多年了无音讯的闺女终于有了消息,还是这种消息,薛姨妈都来不及高兴一下,就彻底陷入了恐慌之中。
她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
薛蟠前年就没了,如今薛姨妈便带着薛蟠留下的两个孩子过日子。想到冬日失足摔死的儿子,再想想落草为寇的闺女,薛姨妈眼睛都要哭瞎了。
然而如今还不是她大哭特哭的时候,薛家在京城的亲戚就都找了过来。
薛蝌夫妇以及薛宝琴在听说了宝钗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打听消息真伪,然后便都跑到薛家找薛姨妈商量后续了。
要知道,宝钗这事是要连累整个薛氏宗族的。宝琴还好说,她是外嫁女,一般的事牵连不到她,但薛蝌一家却注定要被她连累了。
唯今之计,就是先将宝钗这一支从族谱里除族,但薛蝌担心这么做了,薛姨妈会不管不顾的闹起来,最后更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这是怕薛姨妈拉着他们一块死呢。
宝钗这些年一直不曾给家里捎过信,一来是她不知如何跟家人交待,二来也是因为她知道自家什么情况,一但放了消息回去,必然会走漏风声,借时阖家阖族都要受她所累。
这次押解回京的时候,宝钗便知道消息是再也瞒不住了。想到临死前还能看一看家人,宝钗再无遗憾的同时,也在心中不停的琢磨着如何才能不叫家人受到影响。
此时的宝钗还不知道薛蟠已经没了的消息。
哦,别说宝钗不知道了,湘云也不知道呢。若她知道了,肯定会告诉宝钗的。
不管知不知道吧,宝钗也没将薛家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傻了吧唧的亲哥哥上。
她向来工于心计,又极擅长利用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然后宝钗扒拉了一回手底的资源,发现她能利用的就是湘云心软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