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晋面上不显,心里却在狂点头。
今年宫里肯定是没有宫宴了,婆婆们出宫的日子又紧临除夕。他们家五爷是长子,再加上儿孙众多,婆婆们出宫了肯定要先来他们家。与其看着婆婆们当着她的面对庶子庶女们各种疼爱,还不如跟着妯娌出门溜达去呢。
让她拿出半副嫁妆当路费都行。
宜妃姐妹被湘云说得心动不已,又是期待,又是觉得是不是太麻烦了。
以前是家里,后来是宫里,长这么大,姐妹俩除了跟先帝出过几次门,一辈子几乎都被圈养着。
在今天之前姐妹俩的精气神都差了不少,如今听完湘云那一路的安排和吃喝玩乐,瞬间便觉得——本宫还可以!
“……咱们家有船,坐船可比坐马车舒适。不过马车什么的也不能少,我以前出门都会让人用定制的马车车厢,额娘品阶在这里,到时候按品阶定制马车车厢,又和心又舒服。下榻的地方也不用管,提前叫人过去,或是包家客栈,或是租间院子。吃食行李都带全了,厨子都用咱们自己的,别看啰嗦些,却不会遭什么罪。”
宜妃姐妹是一直被富养着的,对银钱什么的早就没太大的概念了。二人听了湘云这么一说,决定先从定制马车开始。
一旁的五福晋那可是管家的嫡福晋,一听湘云这么说,心里就噼里啪啦的算了一回帐,然后她就发现她那点嫁妆好像真不够她们花销的。
而且…她也挺想出去转转的。
湘云贪玩着呢,又有送郭太嫔见四公主的由头顶在前面,自是不留余力的说服郭太嫔别留在京城过年了。
等到胤禟接管户部,要核户部帐的消息传出来后。湘云这个一点都没有做人媳妇自觉的家伙,竟然还暗戳戳的怂恿宜妃姐妹留下两个儿子,咱们婆媳四人带队出发。
这样,真的好吗?
又不是不回来了,有什么不好的?
宜妃姐妹对视一眼,又看了看心动不已的五福晋,卖力游说的湘云,迟疑的点了两下头。
再让她们考虑考虑。
世人都说学坏容易学好难,要四爷和胤禟等人说,跟着不着调的儿媳妇,想要找到调,那也是比登天还难的事。
就在胤禟带着他们算帐天赋牛的一批的闺女折腾户部帐目和库银时,先帝的百日祭也终于到了。
祭拜了先帝,宜妃姐妹转天就带着人辞别太后出宫了。
没去恒亲王府,而是直接来了湘云的候府。
湘云先带着宜妃姐妹去给她们准备的月亮湾转了一圈,然后留下宫人布置屋子,安插器具后,湘云便带着宜妃姐妹和五福晋逛了一回宅子。
逛够了,月亮湾也收拾出来了。不过包括五福晋在内的婆媳四人都没在月亮湾用午膳,而是在外面的星星屋里。
她们将侍候的人都打发走,就四个人在星星屋里吃了一顿火锅。没人知道四人都说了什么,反正大家伙都挺开心的。
下晌,胤禟和五爷都回来了。因为上早朝兄弟俩都没能接宜妃姐妹出宫,不过有湘云和五福晋在,俩人也就各忙各的去了。
如今龙椅上座着的是老四,不是先帝,工作态度什么的再不好像从前那般散慢了。
小姑娘这些日子一直跟在胤禟身边,开始的时候户部的人还没将小姑娘当回事,不想小姑娘算起帐来又快又准,就连辨别银子的成色和重量的本事都叫人感叹家学渊源,这才不敢小瞧她。
开开心心的跟着胤禟在户部混,小姑娘都觉得自己棒棒哒。
然而叫父女俩都没想到的是距离过年还有五天的时候,湘云带着宜妃姐妹和五福晋跑了。
没错,四人带着小贾蘅撒丫子颠了。
开始的时候以为几人是直奔四公主所在的草原部落,后来得到消息的时候才知道几人出城后直奔通州码头,先坐船南下了。
理由是天太冷了,不适合直接进草原。
←_←
连狗都带走了却没带上她,小姑娘别提多委屈了。比小姑娘更委屈的怕是五爷了。
丢下一家老小去给婆婆立规矩的五福晋在准备跟湘云她们出去的时候,便决定坑五爷一把。
往常什么事情都给你们料理得明明白白的,家里家外一把罩,不落好还总落埋怨。这回她就当个甩手掌柜,看你们这个年怎么过。
当然了,五福晋出门的时候却不是这么跟宜妃说的。
她说家里的事情自有规矩章程,按着安排出不了错。年终岁末正是吏部最忙的时候,五爷便是孝顺也没办法尽孝膝前。她跟着出来五爷也能安心办差。家里还有侧福晋,也不怕家里乱了。可额娘身边却不能没个人。
好额娘,就当是心疼媳妇,也叫媳妇跟着你们出去转转。
然后五福晋就跟着出来了。
至于湘云…好吧,她这些年都走惯了,家里的事情也从来不上心。至于过年的时候胤禟父女俩怎么办?
她给这父女俩留了厨子,再不济也可以去五爷家里蹭饭去。
哪怕知道自家儿媳妇没一个纯良的,可宜妃姐妹还是关上了慈母的窗户,良心的大门,开开心心出门了。
湘云让人往船上挪了不少吃食,若不是国孝期间不好放鞭炮,湘云都会让人再买一车鞭炮了。
吃食有,厨子有,还有跑来跑去的小孩和一对憨里憨气的半大小狗。带了麻将,叶子牌,各种玩乐的东西不说,湘云还担心过年冷清,又带了两个能弹说逗唱的女先生。
娘们几个再加上侍候的人各种奉承逗趣,心情好的一批。下晌时这四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又凑热闹的包了一回饺子,过年的气氛别提多浓郁了。
就半点没想起那些被她们抛下的人……
第290章
打她们出京城的消息一传出来,别说五爷和胤禟这对兄弟了,就是四爷都震惊了。
这太不像话了。
再然后,四爷的日子就再没清静过。
他老娘一脸羡慕的说着宜妃姐妹自来最得宠,养的儿女也都孝顺。如今老了老了还能有这种际遇,可比她这个老太婆有福气。
四爷一听这话,虽然心疼银子到底还是跟他老娘说了一回出了国孝就南巡的事。
所以你别羡慕别人了,你儿子也能带你出去溜达。
皇后则更羡慕五福晋,可她却不能学五福晋。毕竟她还有弘辉要顾及。
而咱们的年贵妃呢。
她最近又犯病了,粘人到皇后走一步,她就跟一步。等皇后忙完了就赶紧凑过去,不是对着皇后一脸委屈的嘤嘤嘤,就是扯着皇后的衣角晃着肩膀不说话。
她也想出门,她不喜欢皇宫,她想住圆明园……
四爷没登基前,大福晋就一直帮婆婆管家了,这会儿一见婆婆又被年贵妃缠上了,识趣的抱着四格格出去了。
也就婆婆好脾气,反正她和她家爷是真心受不了这样粘人的。看一眼只比自家儿子大一个来月的四格格,别说皇后了,就是弘辉和大福晋想的都是别叫她跟她亲额娘‘学坏了’。
对于年贵妃使小性子这事…国孝呢,四爷这个较真的,人家压根就不往后宫来。来也只是在皇后宫里转转。所以成功的躲过了年贵妃这一波攻击。
等到胤禟带着小姑娘去宫里蹭饭的时候,四爷不心疼这爷俩,到是心疼起五爷来了。
五福晋是真存心要坑五爷和王府那位瓜尔佳氏侧福晋的。啥啥都不安排就走了,侧福晋开始是高兴的,一边给五福晋上眼药,一边全权接手王府中馈。
再然后就是侧福晋踩了不少五福晋早前挖的坑,五爷也因此过了一个糟心又郁闷的年。
胤禟本来是觉得家里冷清便带着小姑娘去他五哥家凑热闹,不想他五哥家哪里是热闹都乱成一锅粥了。见这情况,父女俩对视一眼,便齐刷刷的转身跑了。
不想回家,嫌家里太冷清,于是二人就将视线转向了十爷那里。可惜十爷接了十四之前的差事这会儿也不在京城。
扒拉了一回手指,父女俩便拎着装猫的篮子直奔皇宫了。
今年宫里没有宫宴,就四爷带着一家老小和太后一块凑和着过了个国孝年。听说胤禟带着小姑娘来了,不由想到了几天前收到的消息。
朕想起来了,老九家的带着老五媳妇和宜母妃她们出京了。
一看这爷俩蔫巴巴的样子,四爷就笑了。
媳妇是你自己养大惯坏的,你这是自做孽,自食恶果。
甭管什么恶不恶果了,反正这个年爷俩是蹭定了。
胤禟跟他当了皇帝的四哥凑一块,小姑娘则带着她的狸猫去跟弘辉几个呆在一块了。
狸猫只长年纪不长个头,小姑娘用个精巧篮子就将小狸猫拎进宫了。然后这小家伙先是可着宫里转了几圈,玩够了就又重新跑回篮子睡觉。
至于宫里的伙食…喵,比家里的差多啦。
四爷家的四格格也在这里,这会儿正跟弘辉的长子坐在一处分果果吃呢。见小姑娘来了,眉眼弯弯的凑过来。
今年又是国孝,又是登基的,四爷的神经一直紧绷到了现在,一年也就放这么两天假,这会儿四爷也难得放松了几许。歪在炕上与胤禟说话,不过大多数说的都是胤禟如何夫纲不振。
收藏qubook.org书签防失联 书籍数据与原来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