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我是林黛玉她叔 (晋代衣冠)


  母后在旁边,哪里轮得到他做主……
  兰太后可是个政治老手,不是皇帝这个小菜鸟可比得了的,她一听就知道这是南柯国的推脱之言。
  怎么就这么巧?
  她要粮食,南柯国的储粮就刚好受梅雨天气影响受潮发霉?
  这摆明了是不想给啊!
  于是冷笑一声,道:“咱们黄凉国遭遇大旱,南柯国就刚好梅雨过长;咱们粮荒,南柯国的陈粮正好受潮发霉。诸位爱卿,你们说,世界上会有这么巧的事吗?嗯?”
  话音刚落,底下诸位皇亲贵胄、高官近臣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议论之声大都是“不可能”’、“哪有这么巧?”、“太后娘娘说的对!南柯国摆明了不想给咱们粮食,这是缓兵之计!”云云。
  殿中央的秦恭抿紧了嘴角,额头冒出一层层密密的冷汗,里衣已经被汗水全部给浸透,宽大的衣袖下,秦恭捏紧了拳头。
  不得不说,在座的诸位还是有明白人的,他们,就是在用缓兵之计。
  可那又怎样?他已然做好了万全准备,即使有一个两个看的明白,也很快会被压下去。
  果然——
  “太后娘娘!臣以为秦大人所言在理。”
  兰太后见时候差不多了,正准备收网,以群臣有争议为由,要求南柯国再增些粮食,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你道来者何人?
  原来是黄凉国的端王爷。
  论辈分兰太后得喊端王爷一句“叔公”,但他比兰太后还要小个十来岁,如今才四十出头。
  况且,这位端王爷的血统十分的尊贵。
  当初镇国神武大将军狄逸打进黄凉国都城晔城,屠了当时在位的黄凉国大王和所有皇子,但对宫里的一众女眷却手下留情,不仅没杀她们,还吩咐手下将士不准淫辱。
  是以,那位被屠的黄凉国大王虽然没剩下一个儿子,但却留下了女儿。
  这位端王爷的母亲,就是那位大王和发妻元后所生的独女——长乐公主,也是当时的嫡长公主。
  当初为了延续那位大王的香火,大臣们一致提议过继一个宗室子传承他的血脉。
  但当时以旁支身份继承大统的老大王(也就是兰太后一开始的老公,后来的公公)哪里能同意?真要名正言顺过继过去,那个被过继的宗室子承大位的正统性岂非要高过他和他的子孙?
  储君之位不定则动摇国家根本。
  这种蠢出生天的法子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
  好在朝廷总有明白人在,不仅驳斥了这种做法,还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之法,那就是将长乐公主的嫡长子过继给外祖家。
  长乐公主是那短命的大王和元后所生的嫡长女,血统上最尊贵,就算她的兄弟们没死,血统上还是要比她低一等(当然,当了皇帝的除外)。而端王爷又是外孙,虽然被过继给外祖当了孙子,程序也合乎礼法,但总给人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怪异感。
  ①毕竟在那个信奉‘三纲五常’的社会,人家倡导的是‘夫为妻纲’、‘出嫁从夫’,你搞这么一出,那岂非是‘妻为夫纲’、‘出嫁从父’了吗?
  这实在是于礼不合。
  端王爷就算被过继过去,正统性也会大大降低,至少没有老大王和他的子孙高。
  ②当然了,这要搁现代,当然是血缘唯亲,可那不是万恶的封建社会么?看重的就是封建礼教,倡导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总之,这位端王爷是黄凉国宗室里十分特别的存在。辈分最高,血统最尊贵,从小更是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在朝野与民间素有贤名,人送外号‘端贤王’。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年总会挤出个把月的时间,在城郊的农田跟随百姓一同耕耘-播种-施肥-插秧-施肥-收割,每一步他都亲自参与,当然不是一年四季都参与,只是象征性体验一下。
  但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王爷能做到这步已经算很不错了。
  按说一个宗室王爷有这么大的名声皇帝该忌惮才是。
  事实上……也的确忌惮了。
  不仅忌惮,还将他贬去了当时黄凉国与南柯国的边界,让当时才十来岁正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去那么个苦寒之地,不仅人烟稀少,还鸟不拉屎,跟发配没啥子区别。
  所以,在之后兰太后夺权和当时的太子弄死老大王后,端王爷第一时间向新帝和新后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
  多提一句,当时新帝继位,死活要立兰太后为后,但那些老古董哪里接受的了他们的国君娶庶母为妻,这简直是罔顾伦理纲常的畜牲!诶——又是端王爷,他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支持兰太后成为新后。
  本来大部分人都只为看个热闹,心里明白这皇后早晚都是要立的,毕竟新帝为了这个庶母都弑父了,还有什么不敢干的?也就是给这些老古董面子,没有一意孤行,真要独断独行,又能奈他如何呢?
  所以站出来的端王爷……得!身份够了、辈份够了,也就差不多了,直接墙头草随风倒跟着大佬走呗!
  从那以后,端王爷就开始得重用,并逐渐成了兰太后的半个亲信。
  为什么是半个?
  当然是因为首先,他的确在大部分事上是站兰太后的,但也的的确确‘爱民如子’,是真的真的很关心民生,就算兰太后是他的伯乐,兰太后一旦做了什么不利于黄凉国百姓的事,他必然第一个翻脸!
  这种性格不能说古怪,只能讲呃呃……过于鲜明,太过爱恨分明。
  当一个人过于爱重某样东西,那他也就有了被人拿捏控制的弱点。
  秦恭就是看准了他这样的性格,所以他选择用‘民生’来贿赂他,具体怎么贿赂的,那就说来话长了……
  不过咱们可以长话短说。
  大致是:秦恭利用南柯国埋伏在黄凉国的奸细(两国互有各自的奸细,这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轻易不会渗透到一把手那,一把手身边的亲信周围还是有的,不过也很难接触到核心机密,最多只能是‘引导’),让他在黄凉国大旱之年引导端王爷亲自去看看他们的惨状,让端王爷知道,没有粮食吃的百姓究竟有多惨!
  再撺掇端王爷派信得过的亲信悄悄去江南,查看当地百姓去年过冬的情况。而这,江南的首席长官早接到上级的密令,真的对外声称储粮大量受潮发霉,年底过冬政府发出去的粮食确实非常少,仅能勉强糊口不至于饿死。江南的百姓也的确在去年冬天过了一段苦日子,不过当地政府控制的非常好,虽然少粮吃,但没真的闹出什么事儿来。
  而真正那些被‘藏’起来的储粮,则转移到了另一部分隐蔽的粮仓。
  所以一切都是真的,亲信去年冬天看到的江南百姓的状况是真的,端王爷听到的也是真的,他一看就连南柯国最富裕粮食产量最足的地方的百姓都过得这么苦,其他地方的百姓岂非人间炼狱?
  于是,出于种种考虑,端王爷决定站出来劝阻兰太后更进一步。
  兰太后‘顺势而为’的算盘打空,但碍于有外国使节在跟前,兰太后不得不保持体统,装作无事不了了之。
  宴席一结束,兰太后当即把端王爷叫到自己的寝宫足足骂了两个时辰,将几十年前在妓院学到的所有刻毒下流话都用在端王爷这么一个端方君子身上,那真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但……不得不说哈,这老太太身体素质真够可以的。六十多岁,多走几步路就喘气的年纪,她可以连着骂两个时辰不停歇。
  啧啧啧……
  端王爷这么一个四十来岁胡子一大把的成熟老男人,被兰太后这惊世骇俗的骂功骂的脸红脖子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但他依然不辩驳一句,只等兰太后骂的筋疲力尽,再也骂不动才涨红着脸开口。
  “太后娘娘,南柯国这次摆明了不会给咱们所有粮食,他也清楚我们不会相信他们的鬼话,如今只是试探我们的底线,真逼急了他,打起仗来,咱们缺粮又缺人,会有胜算吗?”
  一番话,直接将兰太后问住。
  作者有话说:
  ①和②只在本文本章节的特定情景适用,有觉得不认同的完全正常。


第99章 出使六
  马车上, 林清跟着几位大人坐在一块。
  想着方才宴席发生的惊险一幕,不免心有余悸,偷偷觑了一眼坐在他斜对面的秦恭, 发现他在闭目养神, 那泰然自若的模样,倒莫名让林清心安下来。
  也是,他担心个什么鬼?
  安安心心跟着大佬走准没错!
  正想着, 忽听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这会儿可是深夜,黄凉国不比南柯国繁华开放,它是有宵禁的, 所以不太可能是普通百姓在喧哗, 所以……
  林清撩开帘子,恰巧瞧见一位骑着快马的士兵往皇宫的方向奔去。
  夜色正浓,好在月光够亮, 林清勉强瞧见那人身上穿着的正是黄凉国士兵的制服,直觉告诉林清对方这么慌慌张张必定有事, 于是主动和坐在外面赶马车的车夫攀谈起来。
  车夫是晔城本地人, 看着三十出头的年纪, 长的就很老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