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四爷比起来,只知道在那里喊着要打仗的十四,就显得太幼稚了。或许如果康熙再年轻十岁,会赞同打这么一仗,但是如今嘛,康熙还真不想费这个事,太亏了!
十四被康熙打发走了之后,他也就消停了。十四之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因为仗着老四是亲哥,不能真的跟他一般计较,但是如今嘛,他觉得自己还是老实一些为好。跟十三比起来,十四其实胆气也一般得很,真要是彻底得罪了四爷,十四也不觉得自己能在自家亲哥那里讨到什么好处,加上德妃跟着训斥了他一顿,十四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老八他们之所以跟老四没完没了,主要是之前结了仇,另外就是,老八自个不甘心,毕竟,老八这些年那真的是各种搞事,四爷上位,自然是不会喜欢老八这样的,到时候老八真的只能做个闲散宗室了!老八出身不高,心气却一直不低,为了这事一直憋着一口气呢,想要让老八放弃,比登天还难,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十四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老八肯定是要一个劲地跟老四对着干的,他要是再跟着老八他们胡闹,回头自个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十四那个混账,居然就这么退缩了!”明明是大冬天,老九依旧满脑门子汗,他从袖子里面抽出扇子,用力扇了扇风,又摸出一张帕子,将满头的油汗擦了个干净,然后扯了扯衣领,打着扇子气哼哼地说道。
老八也有些沉郁,他叹了口气:“既然十四不乐意掺和,那咱们最近也消停一些!”
“八哥,你就这样认输了?”老九顿时跳起脚来。
不等老八说话,老十却在一边没心没肺地说道:“不认输能怎么样,十四起码还能在汗阿玛那里说几句话呢,咱们哥几个连汗阿玛的面都见不到,谁不知道咱们被汗阿玛厌弃了,到了这时候,咱们再想要找别人,那可真的是找不着了!”
老九瞧着老十那副样子,不免憋了一肚子气,偏偏老十话说完,就自个拿了点心在那里吃着,浑然没将自己刚才那几句话放在心上。
实际上,随着时间推移,除了那些跟胤祀牵扯太深的人还在战战兢兢地继续与老八他们往来之外,其他那些人一个个都退缩了。像是马齐,如今半点不提老八的事情,老老实实干自个的差事,对四爷吩咐下去的事情执行得也很是用心。四爷最喜欢这种能干的人,虽说这位之前立场有问题,但是如今既然改过来了,那么四爷便不当回事,马齐这个当年八爷党里的急先锋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那些小喽啰,瞧着四爷并没有追究到底的意思,一个个便都不吭声了。
至于宗室里头跟着八爷的那几个人,如今也都在观望。安郡王府如今算是彻底完蛋了,玛尔珲前几年病逝,他没有嫡子,府里头上了好几次折子,想要过继一个儿子,最后康熙都没同意,最后以无嗣为由直接绝了安王这一系。然后,这一脉就彻底没落了。原本的王府不能住了,不合规制,许多当年赐下来的摆设也得收缴,甚至还包括了一部分产业。连同正蓝旗,如今也被康熙将各个佐领都拆分掉了。事实上,在安郡王这事上,老八费了不少力气,最终却啥也没成,为了维持自家的好名声,如今老八还得花钱养着没了王爵,最高只封了个辅国公的安王一系,总不能叫其他跟着他的人心寒。反倒是八福晋,对这些不是娘家胜似娘家的亲戚一直很冷淡,毕竟,太侧福晋早就没了,她跟老八关系不睦的时候,安郡王府也不曾给她撑腰,她一直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她从自己的嫁妆里头拿了一笔钱给了安郡王府,然后就不再管他们的事。
瞧着安郡王府这般下场,大家也对老八的能力产生了质疑,虽说老八承诺自己若是上位,会为安王府复爵,但是,这种空口白话,谁真信了谁是傻子!老八如今这个样子,谁上位都轮不到他!因此,如今一帮宗室,虽说还没有立刻凑到四爷那里,但是,已经开始从老八那里抽身,只气得老九背后跳脚大骂。
四爷冷眼看着,他这会儿愈发意识到了皇权的可怕之处,康熙并没有直接杀人,就让曾经能够影响大半个朝堂的八爷党分崩离析,四爷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不像是太子,从小跟着康熙身边耳濡目染,学的就是治国之道,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帝王心术,相比较而言,四爷开府之后,接触康熙的次数多半就是在朝堂上,许多事情那会儿他也看不分明,想不分明,这么多年下来,他一直在揣摩康熙的心意,但是,这么多年的收获都不如这些日子跟在康熙身边。
康熙倒不是有意教他,但是,这样的交流足以让四爷窥见康熙的心思,并且从中分析出康熙这样做的动机还有结果,通过这样的交流,四爷也已经将曾经被神化的皇权给看得分明起来。康熙也不是通过正常的地王教育上位的,他的帝王心术都是在跟臣子的斗争中培养出来的,比起康熙当年面临的内外交困,如今四爷面对的情况其实要好很多,因此,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
因为康熙的中风,这个新年并未如何大操大办,过得比较低调,随着春暖花开的到来,康熙的身体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虽说依旧行动不便,但是,起码脸上已经看不出多少异常,言语也不像是之前那般含混不清,吐字变得清晰了许多。
见到康熙这般,四爷当机立断,便要辞去监国之职,将权力还给康熙,康熙夸奖了四爷一番,然后顺利地拿回了权力,重新开始上朝执政。
就在许多人觉得四爷要被冷落的时候,康熙还朝之后第一件事,就直接颁布册立诏书:皇四子胤禛自幼抚育与孝懿皇后膝下,仁孝纯深,天资粹美,朕钦承景业,俯顺舆情,立胤禛为皇太子,择日敬告天地、宗庙、社稷。
四爷只觉头晕目眩,有些恍惚地接下圣旨,然后看着玉阶下反应过来的群臣山呼跪拜,一时如在梦中。
第49章 我给四爷当公主49
康熙也折腾不动了,他之前明确问过御医,御医老老实实告诉他,那就是即便他如今症状缓解了,但是依旧不可能真的恢复到从前,以后就愈发不能出现什么大的情绪起伏,至于之前那种每天只睡不到两个时辰的情况,更是不能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在位多久呢?康熙并不想坐在龙椅上苟延残喘,大庭广众之下暴露出病弱的丑态,所以,继续做皇帝可以,但是具体的事情该下放了。
比起其他那些儿子,老四就是个很好的人选,他看似沉默,实际上很是细心,见微知着,而且很能干,最重要的是,他有着极大的责任心。康熙之所以不喜欢老八,就是通过老八的言行举止,意识到这个儿子的目标就是皇权,为了皇权,他可以没有任何底线。这就意味着,若是老八坐上了这个位置,那么皇权的动摇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另外就是,甭管是真是假,老四有着一定的道德洁癖,就算是他装,也会装出一副孝顺的样子来,并且能一装到底,在这样的情况下,选老四做太子,在最大程度上可以让康熙的最后几年活得更加舒心一些。
因为康熙身体问题,册立太子的仪式比起当年册封胤礽要差了许多,当然,肯定是要比复立胤礽要强的,康熙再偏心,也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让老四平白低人一头。
不过,虽说老四被立为太子,但是德妃却没能因此进位,倒不是康熙对德妃有什么不满,他还得考虑其他事情,一方面他自个觉得自己克妻,几个皇后都死得早,另一方面就是考虑到德妃不只是一个儿子,还有个不省心的十四呢!
老实说,以前的时候,康熙是真没意识到十四的问题所在,主要是康熙实在没多少时间来关心下面的儿子。他儿女太多了,年轻那会儿精力旺盛,而且因为前期的时候,孩子死得太多,最后迷信到觉得皇宫跟自家孩子反冲,以至于老大和老三都是在臣子家里长大的,一直到看着不会夭折了,才被接回宫里养活,所以对于后面存活下来的孩子就比较上心。但是那也仅限于前面几个儿子,到了后来,年年有孩子出生,站在一起就是乌泱泱一大片,能够拉出好几个团伙打群架,对于这些儿女,也就不稀罕了。
十四出生的时候,康熙就没了多少多子多福的想法,那会儿老大老二都已经在朝堂上争锋相对起来,康熙也就是偶尔去德妃那里的时候,见到一下十四,哪有多少时间关心这个小儿子。
当然,十四其实算得上是存在感比较强的了,但是康熙对他的印象其实也很有限,无非就是这个儿子义气、冲动,后来又加了一句没脑子,到如今就发现,这个儿子是个不省心的,他有着与他的能力不匹配的野心,说白了,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又因为是德妃在胤祚夭折之后生下来的小儿子,所以,对十四一直极为宠爱,这也让十四变成了一个熊孩子,总觉得背后有人撑腰,所以啥事都敢做。如今老四做了太子,再封德妃做皇后,十四还不定折腾出什么事情来呢,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让十四消停一点比较好!
至于德妃的位份问题,等到自己驾崩,自然有老四自个加封,德妃到时候承的就是老四的情分,他们原本母子之间感情淡薄,德妃因老四才能母凭子贵,到时候自然不能在老四那里摆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