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邑公主跟上官桀倒是还做得挺隐秘,但是,光是隐秘有什么用呢,鄂邑公主可以联系藩王,因为那是亲兄弟,她就算是闲着没事做,自个跑到燕国那边住几天都是无所谓地事情。但是上官桀是什么人,先帝托孤重臣,天子的太国丈,朝中的实权人物,这等身份,跟藩王不仅不能沾边,还得明确跟藩王划清界限。比如说,藩王进京朝觐,时间一长,群臣就得催着藩王离京,谁要是敢赖着不走,就等着被弹劾!可以说,朝臣跟藩王之间的对立,是政治正确。当然,私底下藩王贿赂朝臣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这种贿赂也是有着潜规则的,帮着那些在封国骄奢淫逸的藩王说点好话可以,但是如果有进一步的交往,那就过界了。
很显然,上官桀就过界了,而且他还想要拉着桑弘羊一起干!桑弘羊听了上官桀的话,眼珠子差点没调出来,心里头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自己居然这么长时间以来与这样的蠢材同殿为臣,岂不是拉低了自己的档次?桑弘羊一直自视极高,如今摊上上官桀这样的同僚,他甚至以此为耻。毕竟,他之前跟这位还算是盟友,这等猪队友,再掺和到一起,那回头岂不是要被他坑死?
桑弘羊这人可没有太多节操,要是上头天子是个好糊弄的,桑弘羊倒是不介意首鼠两端,将这事瞒下来,最好借此坑一把霍光,但是,上头天子虽说年幼,但是却不好糊弄。何况,陈太主和洛邑长公主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两位并无别的牵挂,既然被先帝将天子托付给了她们,那么以她们的耳目灵通,只怕很快就会打听到实情,到时候桑弘羊可就说不清楚了。
因此桑弘羊前脚送走了上官桀,后脚就穿戴妥当,准备进宫告密。
刘康也没想到上官桀居然蠢到这个程度,他干什么不好,哪怕是勾结那些因为重启和亲,有些失意的将领呢,毕竟他也是军中出来的,跟这些人或多或少有些香火情分,结果,居然出了这么个昏招,选择的还是疑似与匈奴有勾结的刘旦。就算是自己立刻死了,别的诸侯王都有机会,就是刘旦不可能有机会,谁会让一个为了钱能勾结外敌的人当天子呢?谁知道他日后会不会连整个国家都给出卖掉!
不过,刘康还指望着上官桀制衡霍光呢,因此,只是叹道:“安阳侯毕竟是皇后的祖父,他也只是一时糊涂罢了,朕不忍加罪!”
桑弘羊心里犯了个白眼,刘家的人是什么德性,他还能不知道吗?孝文皇帝能让群臣跑到亲舅舅薄昭家里吊丧,逼着还没死的薄昭自尽,张释之当年因为拿着做太子的孝景皇帝刷名声,最后连同子孙出仕都受到了影响。上官桀干出这等犯忌讳的事情,天子再年少,也是忍不了的,嘴上说不忍加罪,大概早就将人记在小本本上,等着什么时候一并算账了。但是,嘴上桑弘羊却说道:“陛下仁慈,只是老臣担心,安阳侯不能理解陛下的好意!”
刘康温言说道:“御史大夫过虑了,朕自会劝服安阳侯!”
桑弘羊自觉自己已经尽了责任,当下也不再多说,便起身告退,刘康又赏赐了许多东西,表示自己明白桑弘羊的忠心,这才让桑弘羊出了宫。
“上官桀居然打算联合刘旦造反?”陈阿娇这会儿就在宣室殿的后殿,听说了消息之后,不由有些好奇,“陛下打算怎么办?”
刘康抿了抿嘴唇,露出了一个笑来:“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而且,朕也想要看看,大将军想要怎么办!”
霍光能怎么办?霍光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解决掉上官桀,只要上官桀真的造反,那么,不管他是谁,等待他的唯有死亡!
第129章 我给小猪当公主47
老实说,上官桀这个人脑子还是很灵活的,可惜都没灵活到点子上,先是反过来诬告霍光与藩王勾结,等到被刘康拆穿了之后,顿时又对刘康起了怨怼之心,觉得这个皇帝不听话,不如换个听话的皇帝好了!他根本没想过,刘康这点年纪他都掌控不住,何况是早就成年的刘旦。
上官桀的下场很惨,鄂邑公主之前经历了几次风波,但是这一次,她算是触碰到了最不该碰的东西,刘康对这个姐姐本来也没有多少感情可言,他这辈子活着的姐姐好几个,鄂邑公主在他上位的过程中也没什么功劳,在这样的情况下,鄂邑公主企图谋逆,自然只有一个死字。虽说孝景皇帝当年打破了将相不辱的传统,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传统还是存在的。因此,刘康也给了鄂邑公主一个体面的死法,并没有听霍光的,说是直接判处腰斩,以儆效尤,而是直接赐下了一壶鸩酒和三尺白绫,让她自行了断。至于那位丁外人,自然也没逃过殉葬的命运。用刘康的话说,公主生前对你情深义重,为了给你封官封爵,不知道做出了多少事情,如今也轮到你去下面继续伺候公主了!
上官桀一家满门被杀,桑弘羊倒是因为之前的告密逃过一劫,饶是如此,也差点没被牵扯到这事里头去。这也让桑弘羊不得不认清事实,他是斗不过霍光的。另外让他比较沮丧的是,他的经济方略如今也开始显得不合时宜了。桑弘羊之前的经济策略说白了就是搞大政府,什么都管,什么都收税。但是如今要修生养息,就类似于后世所谓的国退民进,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扶持中小商业兴起,甚至重新扶持大商人才是如今的政治正确,而不是继续对这些商人穷追猛打,什么都要征税!因此,桑弘羊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朝中没了用武之地,他也算是识时务,不趁着现在急流勇退,再等下去,难道等人清算吗?
因此,桑弘羊直接上书请辞,又来了个三请三让之后,最终刘康给桑弘羊也封了个列侯,又将桑弘羊家的子孙封为郎官,总之,也是各中礼遇,又保留了桑弘羊直接上书言政的权力,桑弘羊愈发松了口气,毕竟,保留了这样的权力之后,桑弘羊回去之后,也不用担心人走茶凉,被人欺上门来,要不然,他上书告上一状,那对方可就要倒霉了!
霍光也不是会赶尽杀绝的人,既然桑弘羊退了这一步,霍光自然不会继续穷追猛打,相反,对桑弘羊留在朝中的子侄还给予了相当的善意,可以说,如今霍光在朝中算是一家独大。
但是,有人却觉得不满足起来,主要是霍显,上官桀一家死得干干净净,但是皇后却还是上官皇后。这位才五六岁就进了宫,刘康对这个妻子也极为怜悯,所以,对上官皇后一直非常爱护,上官皇后也不是什么娇纵任性的人,相反,是个温和柔顺的性情,又颇有几分美貌,几年下来,就算是养只猫猫狗狗,也该有感情了,何况是个活生生的大活人呢!
因此,即便是上官家获罪,刘康也没有迁怒上官皇后,反而对她多有宽慰,毕竟,上官皇后早早就嫁入了宫中,对上官家其实也没多少感情,而上官家对她更多的也就是利益上的关系,毕竟,一个为了权势,让还年幼的女儿进宫的人家,对于子女又有多少亲情可言呢?
何况,一个没有强势家族的皇后,对于刘康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将来也省得又有外戚擅权之事,所以,刘康就将上官皇后保了下来,依旧让她住在椒房殿,不许任何人怠慢了她。在宫里头,皇帝的宠爱才是第一位的,刘康宫里暂时除了上官皇后,也没什么高位的嫔妃,无非就是之前刘康大了一些之后,给准备了年长的美貌宫人教导刘康人事,刘康将人留了下来,却只是封了个少使,他一直记得风瑜的叮嘱,不要在少年的时候沉迷女色,须得明白节制为要,要不然对于身体会有极大的影响,轻则影响未来子嗣,重则影响寿命。刘康本来就先天有些不足,所以在这事上更需要注意。
刘康对自己的性命自然是看得很重的,他可不想落得孝惠皇帝的下场,像是现在,因为这几代皇帝都是孝文皇帝的子孙,所以,孝惠皇帝的祭祀什么的就都很敷衍,有的时候,一起祭祀祖先的时候,甚至都会直接略过去。刘康可不想到头来被别人摘了果子,好在他跟刘彻不一样,刘康对于女色并不热衷,如今他需要的是从霍光那里得到朝堂上的权柄,而不是忙着扩充后宫生孩子。
刘康不想扩充后宫,但是其他人想啊!上官皇后家族获罪,在许多人看来,根本就不配继续母仪天下,至于新的皇后是谁,大家都觉得有希望。其中一个对此极为热衷的就是霍显。
霍显就霍成君一个女儿,虽说霍光的儿子对她也很孝顺,但是这中孝顺霍显并不稀罕。大汉以孝治天下,寻常百姓也就算了,穷得叮当响,就算是想要尽孝,也没太好的条件。但是对于有心出仕的人来说,孝是个必要条件,你孝顺未必能被举孝廉,但是你要是没有明显的孝行,那么,你就别指望有什么前途可言了,读再多的书,也没人会举荐你!所以,霍显虽说只是继母,但是,继子却不能有半点不孝顺的地方,甚至要比对亲妈还孝顺,因为亲妈很多时候不会挑剔,继母却是会挑剔的。
霍显虽说没有多少学问,但是见识的事情多了,自然也对霍显这中形式多于心意的孝顺没什么感觉,她最牵挂的就是霍成君这个唯一女儿的前途。在她看来,自家女儿什么都好,所以就值得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