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当时的薛宝钗见事不対,哭着求到薛家二老爷面前,求他出面主持薛家大老爷的丧仪,求二太太暂时帮忙料理后宅中馈。
大约是念着薛家大老爷曾经対二房的照顾,薛炳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薛家长房总算躲过一劫,勉强守住了生意和家财。
直到薛宝钗不慎落水,薛宝儿穿越过来,薛蟠浪子回头重新执掌家业,二老爷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并不曾贪恋长房的富贵给薛蟠制造任何麻烦,也没有带走属于长房的一文钱。
为此,惹得那妾室哭闹了好几日。
薛蟠忙着继承家业,自然没办法继续读书,薛蝌便也放弃了考取功名,选择留在薛家商行做事。
薛家长房来京探亲之前,把金陵的生意交给了南直隶总号的大掌柜,如果薛宝儿没记错的话,薛蝌当时已经在那个大掌柜的提点之下做了南直隶总号的管事。
要知道薛蝌比薛蟠还小几个月,在他之前,还没有谁能在弱冠之前便坐上南直隶总号管事的位子。
正因为原身的记忆里有这么一段可能连薛蟠也不知道的前尘往事,薛宝儿又非常认可薛蝌的能力,所以才会在关键时刻想起二房想起薛蝌来。
按照原著的剧情发展,二老爷薛炳会死在二太太前头,薛蝌以发嫁薛宝琴为由带着妹妹进京投奔薛母,此后一直在为薛家长房做事。
之后薛蟠屡次犯事,都是薛蝌出面善后。
后来薛蟠在酒肆打死人命,犯了死罪,薛蝌更是抗住了夏金桂的百般勾引,为营救薛蟠积极奔走。
能力出众,人品高洁,若真要从薛氏一族之中选出一个托付家业,还有比薛蝌更合适呢?
薛宝儿在心中议定托付家业的人选之时,薛母则正在家中应酬着娘家人。
第71章 回家了
原来是王熙鸾的婚事有了眉目, 陈氏觉得很好,王子腾却说什么也不肯点头。
陈氏气得回了娘家,陈阁老的夫人就给她出主意, 说王子腾十分看重王家的两位姑奶奶,让她去找她们商量。
想着王夫人平时不爱出门, 陈氏便没提前送拜帖去,结果第二日登门时被告知, 王夫人去了薛家。
匆匆给贾母请了个安,陈氏便纡尊降贵地转道去了薛家。
贾王两家都在城西, 而薛家在城东, 等陈氏赶到薛家已然到了饭点,薛母便留她用午膳, 陈氏也没推辞。
用过午膳,陈氏直接说明了来意, 话里话外都透着对这门亲事的满意:“虽说儴哥儿还没成亲,鸾姐儿又是妹妹,按理说做妹妹的应该等一等哥哥,可皇后前儿已然召我进宫, 亲自过问了鸾姐儿和仁亲王的婚事,难道咱们做臣子的还敢以长幼之序忤逆皇后不成?”
王子腾反对的理由便是这个长幼之序。
薛母并不清楚仁亲王的尴尬处境,听了陈氏所言,也觉得有道理:“哥哥怎么糊涂了?便是长幼有序, 也越不过君为臣纲的道理去啊。再说亲王是谁想嫁就能嫁的吗, 鸾姐儿得了这样好的姻缘, 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
陈氏重重哼了一声:“谁说不是呢?”
随即抬眼看向王夫人, 却见王夫人眉头紧锁。
王夫人久居京城,又有诰命在身, 所知所闻自然要比初来乍到的薛母多一些。
“皇后召见二嫂的时候,只是问问,还是赐婚?可有懿旨?”王夫人觉得王子腾不是那种迂腐的人,绝不会做出以长幼之序对抗皇权的傻事来。
那么皇后的态度就很值得推敲了。
若皇后有心赐婚,那么召见过陈氏之后,必然会指派内侍去王家宣读赐婚懿旨。
陈氏闻言脸一白,并没有什么赐婚懿旨,也不是皇后主动召见的她。
王夫人看陈氏的脸色就知道没有懿旨了:“既然赐婚懿旨还没下来,二嫂且耐心等着就是了。”
急什么急,好像王家的姑娘嫁不出去了似的。
谁不知道仁亲王空有爵位,兜比脸还干净,任谁嫁过去都少不了要拿嫁妆贴补,并非良配。
不然也不会等到现在还未娶妻。
陈氏也知道自己是急了点,可她有什么办法。
那日从围场回来,王熙鸾就跟丢了魂儿似的,成天找借口往外跑。陈氏起初并没在意,之前王熙鸾也热衷于参加各种聚会,直到王熙鸾的奶娘偷偷跑到她跟前说王熙鸾的小日子已经有两个月没来了。
陈氏这才慌了神,偷偷请郎中到家里诊脉,才知道王熙鸾已经怀了两个多月的身孕。
秘密送走郎中,陈氏当时就急了,打了王熙鸾两巴掌之后,恨声逼问她奸夫是谁?
王熙鸾哭得梨花带雨,抱着她的腿,求她保密,并说她早与仁亲王私定了终身,仁亲王也承诺非她不娶。
这下陈氏算是被逼上了梁山。
陈氏出身名门,自认对王熙鸾的管束也颇为严格,王熙鸾虽然热衷参加各种聚会,却从不曾出过半点差错,走到哪儿都是名门贵女的做派。
怎么会蠢到跟男人私定终身,做出未婚先孕这种丑事来。
若那奸夫是卫持,她打掉牙和血吞也认了,定然会想办法逼长公主同意,让卫持将她的宝贝女儿风风光光娶回家。
也算求仁得仁。
可那人偏偏是身份尴尬,且有贤名在外的仁亲王卫骏。
说卫骏强迫了王熙鸾,问十个人恐怕有九个人不信,所以当她主动觐见皇后,把事情说给皇后听时,皇后震惊之余,脸上也不禁闪过一丝轻蔑和不屑。
“既然木已成舟,也唯有按夫人说的办了。”皇后轻飘飘道。
陈氏明明是受害者家属,却当场羞得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永远不出来才好。
送女入宫,她是有目的,也的确用了点手段,可她的目标始终是卫持。
不是卫骏!
不是!!!
陈氏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凤仪宫的,又是怎么回的家,当时她的心几乎被耻辱和愤怒灌满了。
想她从小掐尖要强,嫁给王子腾以后更是顺风顺水,家中兄弟姐妹谁见了她不得奉承两句。
谁想人到中年,竟然出了这样大的纰漏!
陈氏自然不敢跟王子腾说实话,只说皇后召她进宫,想把王熙鸾指给仁亲王卫骏。
王子腾又不傻,卫骏空有王爵,生活拮据倒还在其次,关键身份特殊,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偏偏卫骏还不知收敛,处处争强好胜,非要弄出个什么贤名来。
若皇后有能力护住卫骏和卫骋,想办法让他们去封地就藩,到时候天高皇帝远,卫骏或许还有生路。
可眼下皇帝病重,卫持监国,皇后受了国舅的牵连被皇帝厌弃自身都难保,更遑论维护别人了。
而且他还听说,卫骏在宫学时就与卫持不合,又因立褚之事明争暗斗了好久。
他怎么可能把宝贝女儿嫁给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男人?
王子腾不答应,皇后不想管,可王熙鸾的肚子等不起啊!
陈氏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回娘家求援,被母亲狠狠骂了一顿之后,才给她出了两个主意,要么偷偷打掉王熙鸾肚子里的孩子,过几年远远嫁掉,要么去求王家两位姑奶奶帮忙说项。
言下之意是,你们王家的丑,就该王家人自己想办法,陈家不会跟着蹚浑水。
说了跟没说一样,她怎么忍心让王熙鸾小小年纪受打胎的苦楚,又怎么会自爆家丑让嫁出去的姑奶奶们看笑话?
于是她还是把皇后先抬了出来,希望能唬住王夫人和薛母,让她们帮忙劝劝王子腾,谁知只唬住了薛母,王夫人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说到底就是不想帮忙,陈氏气得胸口疼,却不知道这口气该朝哪一个发作。
恰在此时,有小丫鬟欢欢喜喜跑进来禀报:“太太、姨太太、舅太太,大姑娘回来了!”
外面人都在传,说薛宝儿得了乡君的封号之后并未回薛家居住,而是住在公主府侍奉长公主。
陈氏听完很不以为然。
什么乡君,还不是一个伺候人的,现在伺候长公主,等长大了伺候卫持。
以卫持的身份地位,即便薛宝儿获封乡君,也逃不掉做妾的命运。
还真以为能做正头娘子不成?
除非皇帝傻了,皇后疯了,才会答应卫持娶一个商门女为妻,将来让商门女母仪天下!
瞧把王子腾高兴的,半年多都没回家,他外甥女要给人做妾了,他倒巴巴地跑回来,摆酒设宴给薛家母子洗尘,还请了不少官员过来作陪。
真真羞死个人!
想到王子腾对王熙鸾的婚事一点也不上心,陈氏就更气了。
也不等报信的小丫鬟喘匀了气息把话说完,陈氏忍不住道:“呦,怎么就回来了?怕不是听说皇后亲自去忠顺王府提亲,跟世子爷闹脾气,私自跑回来的吧?”
上次进宫也不是全无收获,倒是听说了皇后不日要去忠顺王府给卫持提亲的消息。
这恐怕是几天以来,最令陈氏高兴的事了。
王熙鸾虽然未婚先孕,说出去并不怎么光彩,好歹嫁过去就是正妻,正儿八经的亲王妃。
可薛宝儿呢,即便得了乡君的封号,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