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封神]传闻中的三太子 完结+番外 (傀儡乖乖)


  这人折扇一开,掩着脸低声笑问:“还从街头转到巷尾么?”
  学坏只需一眨眼,果然没错!
  我一如清墨方才,重重咳了一声,撩起衣摆,起身欲走。
  “稍等。”一抹素白从我眼前飘过,折进洞府,抱出来一块牌位,小心擦拭净了灰尘:“孤零零待这里许久,带他一道去罢。”
  清墨所说的曲艺馆子唤做如意馆,一楼三教九流的人物具有,较为嘈杂,二楼则安静许多,有乐声响动,是一附庸风雅之地。虽未坐满,但客人也不算少,多做斯文布衣打扮,应是凡世间的读书人罢。
  正中心有一圆台,台上有一方桌,台下坐着一位姑娘抚动琵琶。
  点了酒水之后,过了约莫半刻钟左右,自西北角的一道小门后方,走出一位身着素色布衣的青年文人,那人径直走到中心,踏上圆台。
  那文人摩挲着惊堂木,闭目凝神约有半柱香左右,倏地睁开眼睛,定定地将那惊堂木拍在桌上,原本便不嘈杂的二楼更静了些。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今日不说历史变迁,单说一出殷商时期的顽太子脑海,有道天王持塔镇爱子!”
  这说书人话音一落,琴女的琵琶声顿时急促许多,堂中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
  “话说殷商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爱妻殷氏怀有一子,足有三年零六个月才落地......”
  三位当事人,此时在场两位,这故事有听的必要么......
  我耐着性子听那说书人胡扯,本以为会有点什么新意,但是越说越离谱了......我已经从最初传言的七岁闹海打翻水晶宫,变成了三岁,敖丙在他们口中也从护佑风调雨顺的龙三太子成了鬼见愁......
  说到剔骨还父、销肉还母这一段时,将我此举塑造为不愿连累李靖与殷夫人,我多少是有些不大乐意,但凡人嘴杂,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便耐着性子接着听他大力夸奖李靖为了陈塘关百姓,忍痛大义灭亲,而我复活以后追杀他的行为是何等的大不孝之举,后来受玲珑塔制约孝敬双亲才有机缘成神成佛。
  到此处,说书人惊堂木猛拍桌,话口一转,对准了满堂客,高声道:“堂上双亲不孝敬,昧心拜神为何来?”
  虽然讲这一出是为传播孝道......
  但人言可畏!
  再这么传下去,我以后在信徒面前展露真身时,大抵是要变作个奶娃娃了?
  为了确保自己往后的形象,我在鼓掌之后,质疑道:“古人云:未见全面,不宜置评!先生传扬孝道原是个正理儿,只是哪吒闹海一事,古来版本纷杂,先生又如何确保自己所说版本正确?”
  “这位君子说得好,殷商之事,今人难以得知真相如何,多是从祖辈口中听闻,可信度存疑,需得人们自行辨认。”那说书人又道:
  “两位太子形象在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之中,变化万千,其中颠覆多少,作为后人,在下无从得知,可在下却深知何为无风不起浪,空穴怎来风。似这等传言必有源头,奈何无法寻根溯源,也只得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加以编纂,以此传播善念。若当真可使人醒觉,更不枉费两位传闻中的三太子历那一番劫难苦。”
  此般言论,倒教我不好辩驳。
  我顺手摸出一颗夜明珠,起身放在那方桌上当做打赏,口中则说:“先生所言,不无道理。”抬眼将他瞧过一眼,非是个贫困终生的命途,而是个晚来贵,“我观先生面相,必有发达之日,惟愿先生到那一日,不忘今日初心。”
  “借君子吉言,若有那日,娄师德必不敢忘。”
  出了这如意馆的大门,天色还早,摊贩们叫卖声不绝于耳,敖丙站在一个卖山水画的摊子前,观望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拉着我停在一个售卖各色山花的摊子前,仔细挑拣起来。
  忽有十四五岁的少年捧着一副画儿来,向路上行人问道:“请问你见过这画上的牛么?”
  行人端详一眼,摇头道:“没见过......”
  少年转头又问向另一摆卖山水画的摊主:“请问你见过这画上的牛么?”
  摊主仔细端详一眼,摇头道:“从未见过......”
  “君子,请问你见过这画上的牛么?”那少年忽然扯扯我的衣袖,将他那已不知问过多少人的问题,抛到我这里来。
  我垂眸瞧了一眼,那画儿上牛生独角,角上白纹贯穿两头,于是我说:“这牛啊,唤做通天犀,逢乱世出,自海中生,现下盛世安平,断不会有。”
  少年人闻言,原本因听着我说见过通天犀时而欢喜的神情,在‘断不会有’这四字后,变得颓丧起来。
  敖丙瞧了瞧,与那少年说道:“眼下海晏河清,天地清气上升,说不准能寻到独角兽来。”
  少年摇了摇头,抱着画继续向前。
  敖丙望着他的背影,向我问道:“不带他回去么?”
  “他志不在此,带回去作甚?”我突然想起来一样事情,便是这人为何总得认出我的变化。
  敖丙在那人偶摊子前,就像猜到我会问什么似的,按下一枚碎银,捡起两只面具,遮了半张脸来,递与我一只。
  应答声轻浅似叹,仿佛随时会散在风中:“有些东西,深藏进骨子里了,掩不住,抹不去。”
  ——正文完
  --------------------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执棋人第三视角~
  Ps: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杨慎《二十一史弹词》


番外·无讳无忌
第119章 万物有序
  昆仑山玉虚宫中, 大殿中立着白衣白发白须的元始天尊,一位身着银灰色衣衫的女子手执一支青莲,神色淡漠地倚在他身侧的沉香座上。
  那女子年约十八.九, 面如傅粉,唇若点朱, 无有半分粉黛加身, 漠然神色中,眸似古井幽深。
  “许诺给你的, 本座皆已做到。眼下时机将至,该你出面了。”女子半阖双目,言语不轻不重,但只抬手间, 一道赤金色卷轴飘至元始天尊面前。
  青莲瓣上跃动着黯淡的烟红芒光, 灼灼热浪在殿中弥漫,落地化作一身着青山红裙的少女倚在那银灰色衣衫女子椅下, 声色缱绻温柔轻且缓:“吾主混沌。”
  元始天尊将那卷轴打开, 只见首侧三个大字——
  封神榜。
  榜上首当其冲的是他十二位得意门人姓名,余下尽皆空白。
  元始天尊犹疑着面色,看向沉香座上的女子, 低声道:“天庭神位是有空缺, 可你这榜,是否有些不妥?玉帝如何肯以我一言为尊?”
  青莲扶着沉香宝座,转过身来,轻笑道:“据我主推演变化,欲界女神动凡情, 十大金乌亡其九,且你门下十二金仙身犯杀劫, 成汤伐桀得天下,国祚六百年,眼下气数将尽,天地浊气升,清气降,乱世将至。”
  适此时间,把宫门的童子在门外报道:“天尊,女娲宫中派人送来请柬,邀天尊赴娲皇生辰会。”
  混沌缓缓起身,探出手来,青莲即时化回原形,浮在她的掌心。
  元始天尊摆正一副端方之色,大开殿门,允童子进来递贴。
  童子领进一名玉女,玉女将一封金镶玉制的书帖交付给元始天尊,随后告辞,驾鹤离去。
  元始天尊将那请帖递至在混沌面前,沉思而问:“你有何见?”
  混沌手起一点红芒,在那贴上轻点一点,素来淡漠的面上忽然泛起一抹轻笑,只听她道:“赴此宴,众生安然。本座与你同行!”
  你道她这般言说因何故?却原来她在方才翻看那书帖之时,略作推演,已细知来日。
  *
  三月十五,女娲生辰宴上,宫中满堂仙客,有玄都紫府八景宫太上老君、玉京金阙玉虚宫元始天尊、仙域真境碧游宫通天教主,紫霄宫中玄天真武大帝等诸多仙家大能。
  各仙家奉宝献礼后落座,仙童侍女们小心地奉着琼浆玉露,仙娥美姬们先后进殿,婀娜起舞,灵秀身姿,在翩若惊鸿间循旧例与诸仙家展示普世信众之香火供奉,意为普天同庆:
  朝歌城内三十六条街,七十二道巷,家家户户铺设香案,焚香敬天。
  当朝天子纣王率领三千铁骑、八百御林军,由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护航,离了朝歌南门,去至女娲圣宫上香。
  宫中金童捧如意,玉女执经幢,霞光瑞彩中紫雾中缭绕。
  纣王跪在宝帐神像之下奉香,言语间是为祈求风调雨顺,国祚绵长。
  女娲适时点头,弹指间灵犀一点,使得紫雾中升起异香。
  正逢此时,娲皇宫门外侍者忽然高声道:“伊阙宫应龙神君奉山海境青鸾火凤一对,玄兰清露一壶。”
  “庚辰恭祝女娲娘娘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万劫不老长生!”自门外来一位着白衣的神君,其行如风,其貌清雅,正是九天伊阙府应龙神君。
  女娲娘娘面色含笑,探手请那庚辰神君落座,只这一霎时,面色忽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