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后她成了四爷的掌心娇(清穿) (侬岁好)


  性子也还是那般娇气,只多了些成熟的韵味,愈发令他移不开眼。
  他对她的欲望竟也丝毫不曾减少,委实令他纳罕。
  起初他并未觉得会对她有多么上心,只当做一个略有些娇气弱小的格格,像只小奶猫惹人怜。
  谁知那心思竟再也丢不下了。
  刚除服,皇帝便独宠贵妃,丝毫不给旁人希望,时日一久,朝堂后宫难免怨声载道。
  不仅朝臣不满皇帝独宠一人,太后亦不满此现状。
  但皇帝一向执拗,只有几个御史言官上了几回奏折,劝谏皇帝雨露均沾,皇帝压根不理,就更没几个人敢惹怒这位素来雷霆手段的新帝。
  太后再不好插手,也只得请了皇帝到寿康宫,委婉地提出建议。
  “既除了服,为天家子嗣考虑,明年可举行选秀,添几个新人进来,皇帝后宫的嫔妃着实少了些,又都年纪大了,是不大妥当。”
  太后不乐意再为了贵妃与皇帝闹僵,既然皇帝不喜这些嫔妃,那就多进些新人,男人嘛,女人一旦多了,总会眼花,哪里还记得旧人?
  不过是贵妃懂伺候人,才惹得皇帝留恋,年轻些的总有几个比贵妃强的。
  雍正并未像以往般逆着太后,反而答应了,“皇额娘说的是,朕也有此意,该给户部派些事了。”
  没想到皇帝如此痛快答应,太后先是讶异,旋即松了口气。
  选秀是皇后提出的,她没指望皇帝会痛快答应,做好了拿祖制逼迫皇帝的打算,这般结果倒是免了她的为难。
  其实雍正不是那糊涂的,后宫早晚要选秀,这是祖制,没道理在此事上多生事端。
  不过是多几个女人,于他并无大碍。
  何况,选秀不仅仅是为了充实后宫,也是为了给皇子和宗室们拴婚。
  他登基未久,正是给宗室们施恩的时候,自个儿拖得,几个皇子和宗室们却拖不得。
  他担心贵妃多心,特地叫她到养心殿伴驾,顺势说起了此事。
  “选秀是祖制,朕不得不按着规矩,便是进再多人,也无人越过你,朕始终只将你放在心上。”
  武静蕊对此很平静,进不进新人,都没什么,她压根不在意。
  “臣妾不是那小气的,只是有一点,皇上要答应。”
  雍正舒了口气,“说吧,能应的朕都答应。”
  武静蕊的请要求很简单,“新来的嫔妃不许安排到臣妾的宫里,臣妾清静惯了,不喜欢旁人打搅。”
  尤其是嫔妃多了是非多,要是别人整天来自己眼前晃来晃去,啰嗦来啰嗦去的,她忍不得。
  的确简单了些,雍正也没打算叫旁人扰了她,害她天天吃醋,难受,因此快速地应了。
  “不仅是朕的后宫,弘时的嫡福晋也要从此次秀女当中选,还有弘旻,也该给他挑个嫡福晋或是侧福晋了。”
  “弘旻还小,不着急,迟些无妨。”十三岁的年纪,还不到娶妻的时候。M.
  雍正却道:“朕十岁便大婚,弘旻不小了,先赐了婚,明年成亲,也好稳重些。你也给他选两个性子好些的格格,大婚前送过去。”
  谷毜想到接下来的战事,下次大概不会选了,武静蕊便同意了。
  雍正二年的除夕很快过去了。
  正月,户部就开始着手准备选秀的事宜,各地八旗衙门呈上此次适龄的八旗女子的花名册,由户部递交给皇帝,定下选秀的日期。
  接着各处的秀女根据距离的远近,先后坐着螺车往京城赶。
  秀女们有远有近,等到了京城,差不多就到了三月份春暖花开的时节。
  初选在三月初十,秀女们到了京城,先住在各自在京城的住所,在规定的日期到神武门外等候。
  夕阳落山,神武门大开,随着主持的太监喊花名册上的秀女的名字,秀女们按出身门第的高低及八旗的顺序排列。
  出身满军旗的在前,第二是蒙古旗的,最后才是汉军旗的,依次入内,过顺贞门。
  初选是在御花园举行,主事的太监根据各类要求挑选出一部分秀女,没被选中的秀女离宫归家,任其自行婚嫁,留下的秀女则要择期参加复选。
  十日后便是复选。
  复选是由太后和皇后主持挑选,皇帝忙着,不会到场,但选了贵妃协助太后和皇后挑选。
  因为还要给儿子选,武静蕊自然要出现的。
  武静蕊先看过此次选秀的名单,由户部誊抄的,太后、皇后与她各有一份,知晓此次都有哪些人,现场不过是看看真人。
  满洲八旗,高门贵女就那几位,佟佳氏的,赫舍里氏的,钮祜禄氏的,伊尔根觉罗氏的,都有。
  但武静蕊不欲为儿子选门第太高的,门第太高者眼高于顶,且母族太复杂,应选个家世简单点,出身尚可的。
  而盯着她儿子的则不少。
  只因皇后无子,端亲王已有嫡福晋,贵妃最得盛宠,若能嫁给贵妃的儿子,于家族于自己自当有利。
  虽然贵妃的长子嘉亲王已有嫡福晋,但还有三贝勒呢。
  将来若嘉亲王继位,三贝勒身为新帝的同胞兄弟,那前程自不会差。
  便是出身寻常的秀女也打着给嘉亲王或三贝勒做侧福晋或格格的主意。
  所以多数人都打听好了贵妃的喜好,打算在贵妃面前好好露露脸。
  复选中留下的要么是入宫为嫔妃的,要么是给皇子和宗室们拴婚的。
  先帝的十七皇子允礼尚无嫡福晋,雍正又素来器重这位十七弟,必是要赐婚的。
  武静蕊的三个年长些的儿子也要选。
  最后太后选了个模样出众,个子高挑的秀女,姓伊尔根觉罗氏的,是给十四阿哥的。
  武静蕊不禁琢磨,太后果真处处想着小儿子,十四阿哥都那么大年纪了,还不忘给他选人,挑了个如此貌美的,是真体恤小儿子近来的遭遇啊。
  相反,给大儿子雍正就是粗略地看了一遍,选了两三个模样好的汉军旗秀女,都是模样好,出身却不显的。
  连皇后都看不过去了,为显示自己的贤良,留了两个满军旗的秀女,另选了两个给端亲王,皆赐了香囊。
  撂牌子的都赐了花,各自哭着出宫去了。


第362章 新人
  武静蕊给弘旻选了出身满洲镶黄旗的瓜尔佳氏为嫡福晋,乃户部右侍郎巴锡的孙女。
  给弘时选了郭络罗氏为嫡福晋。
  此郭络罗氏与宜妃无关,乃允禄嫡福晋郭络罗氏的亲妹妹。
  又给弘时和弘旻各挑了两个格格。
  至于弘昀,他的嫡福晋还有孕,后院女人也不少,就没给他挑。
  接下来就是赐婚。
  除了前面挑选的那几位,雍正还定了阿灵阿之女钮祜禄氏为果郡王允礼的嫡福晋。
  允礼的大婚在九月,三贝勒弘时与四贝勒弘旻的大婚在十月。
  十四阿哥的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选定最近的吉日入府。M.
  几个格格都是立即送入了阿哥所或宫外的府邸。
  剩下的秀女还要留宫观察,经过再一轮的复选和引阅,才能确定最终留下的人选。
  留下的有记名和上记名。
  上记名乃皇帝亲自选定留下的。
  但此次上记名的没有,皆是记名的,即太后和皇后选定的,皇后请示了雍正,然后定下各自的位分,分到各个宫殿。
  此次收为嫔妃的有一位贵人,两位常在和两位答应。
  贵人是满军旗的纳喇氏,然后是汉军旗的常常在,李常在,云答应,秋答应。
  纳喇贵人和秋答应分到了翊坤宫,李常在分到了裕嫔的承干宫,常常在分到了懋妃的咸福宫,云答应分到了长春宫。
  原本皇后想把纳喇贵人安排到永寿宫,既恶心了贵妃,又能分一些贵妃的宠爱,无奈皇帝插手,不许往永寿宫塞人,皇后只得罢了。
  多了这些人,后宫一下子注入了鲜活的人气儿似的,都热闹了起来。
  到了新人给皇后请安的日子。
  五位小主齐齐向上首的皇后行六肃三跪三叩礼,“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道了免礼。
  然后众人又向在坐的贵妃请安,“给贵妃娘娘请安,贵妃娘娘金安。”
  武静蕊微微一笑,“都起来吧。”
  皇后笑看着这些人,仿佛真的很高兴似的,“本宫许久不曾见着如此鲜嫩的人了,果然各个不俗。有了新人,日后也能替你们分担一些。”
  潜邸的嫔妃瞧着这些个年轻鲜嫩的小嫔妃,都有些不是滋味。
  她们哪里需要分担?
  好在对某些人而言,新人在自己的宫里,总能有机会吸引到皇上,作为主位,自然就有机会见着皇上了。
  也算是这些新人仅有的好处了。
  皇后看向神色自如的贵妃,“贵妃觉着这些人如何?”
  武静蕊看了眼,笑道:“臣妾觉着不错,太后与皇后的眼光自是都好。皇上见了一定喜欢。”
  皇后颔首,“最紧要的是皇上喜欢,我们这些为后为妃的都是要为皇嗣考虑的。若是再多几位皇子,就再好不过。”
  武静蕊没说话,百无聊赖的样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