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我也等太久了。”曹许说着,面上露出激动的神色来,“殿下,跟你说,我这心头非常火热,恨不得明日就去北境。”
“哈哈哈哈哈,我也是,不过现在得忙好殿试。”
“明日就考殿试,也不知道胖胖现在怎么样?”
“就差临门一脚,胖胖他估计紧张了。”
还真的被赵旸说中了,王胖胖因为太过紧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考乡试和会试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过。
六元就差最后一元,王胖胖怕自己考不中最后一元。如果没考中,真的是功亏一篑了。
折腾到丑时,王胖胖这才慢慢睡着。寅时,他又爬了起来。
虽然只睡了一个时辰,但是他精神却很好,不见一点疲惫。
在家里饱饱地吃完早饭,王胖胖跟着他爹爹王安石一起前往皇宫。
在牛车上,王安石对王胖胖又是一番“冷嘲热讽”。虽然知道他爹爹是故意气他的,但是王胖胖还是忍不住生气。
“你等着,我一定考中状元!”
“我看你考不中,你也不要奢望自己能考中六元。”在打击儿子这件事情上,王安石是非常“得心应手”的。
“我偏偏考中六元。”王胖胖双手抱胸,扬起下巴,气哼哼地说道,“我要成为史上第一个考中六元的人,也要为成为我们王家第一个考中六元的人!”
“口气不小,你要是考不中,我可是会笑话你的。”
“我一定能考中。”王胖胖心里很气,心想别人的爹爹绝对不会在考试前说儿子考不中,而他的爹爹却一直说他考不中。如果可以,他真的想换爹。
“别说大话。”
王胖胖气得懒得再搭理他爹爹。
王安石见儿子恢复了以往的精神,就没有再开口刺激他。
过了一会儿,父子两人来到宫门口,下了马车。
下了马车后,王胖胖去了右边的学子队伍中,王安石则去了左边官员们的队伍中。
宫门还没有打开,大臣们和参加殿试的学子们分成两列,乖乖地在门口等着。
没一会儿,晏殊和欧阳修他们来了。他们没有去隔壁找王胖胖,而是对他笑了笑。
王胖胖非常乖顺地对他们笑了笑。
卯时初,宫门准时打开。
大臣们依序走了进去。而,参加殿试的学子们要在等一会儿。
今天因为有殿试,大臣们不用去垂拱殿上早朝,而是直接去了紫宸殿。
又过了一会儿,有内侍带着参加殿试的学子们进宫。
新科举的殿试跟以前的殿试差不多,没做什么改变。
学子们被带到紫宸殿门口,随后接受内侍们的搜查。
等搜查结束后,学子们这才进入紫宸殿。
学子们的心都揪了起来,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地走进紫宸殿。
当他们走进紫宸殿那一刻,就感受到浓浓的威严扑面而来,让他们心头发寒,双腿发软。如果不是怕殿前失仪,不少学子怕是会直接跪了下来。
学子们在内侍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位子。他们暂时还不能坐,因为考试还没有开始。
大臣们站在紫宸殿的两边,等待着太子殿下的驾临。
“太子殿下驾到。”
大臣们立马站好,学子们也赶紧站好。
赵旸走了进来,在龙椅上坐了下来。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学生见过太子殿下。”
“都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
赵旸看了一眼礼部尚书,说道:“开始吧。”
“是,殿下。”
礼部尚书让学子们坐好,接着发放考卷。
王胖胖是会元,坐在左边位子的第一位,他第一个拿到考卷。
拿到考卷后,他先看了看考卷有没有缺字或者漏字,然后又看了看考题,最后才写下自己的名字,开始答题。
殿试的难度一下子拔高了很多,比会试难很多。
学子们拿到考卷,看到考题的时候,一个个面如死灰。
虽然早就料到殿试会很难,但是他们没想到会这么难。
殿试考一天,中午有吃饭休息的时间。
等到午时,学子们要扣上自己的考卷,然后在内侍的带领下去偏殿吃午饭。
午饭是御厨房供应的,味道自然是非常好,分量也是够的。
吃完午饭,学子们还可以去方便。等方便完,就回到紫宸殿继续考试。
赵旸在福宁宫用的午膳,用完后也没有休息,就回紫宸殿继续监考。
他原本想下去走走看看,但是怕吓到学子们,就只好坐在龙椅上。
为了不睡着,他把福宁宫的劄子搬了过来,一边监考,一边处理政事。
申时末,殿试结束。
大臣们收好考卷,带着学子们向太子殿下辞行。
等学子们都离开了,赵旸认真举高双手,伸了伸懒腰。
“坐了一天,累得我腰酸背痛腿抽筋。”
元松心疼道:“殿下,小的这就去叫太医,让太医给你按按。”
“不了,没时间,等用过晚膳,我就要去御书院批阅殿试考卷。”
之前,赵旸没空批阅会试的考试。殿试的考卷,他必须亲自批改。
第138章
几个月前, 考中会试的贡士一共有五十个人。这次殿试的录取人数,只有会试的一半, 也就是说只录取二十五个人。
殿试的进士榜单分为甲乙两榜, 以往甲乙两榜单加起来录取的人数有好几十或者上百个。曾经有一次,殿试录取的进士人数有两百多个。
赵旸一直觉得以前的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太多,简直就像是大白菜一样, 所以他才搞新科举, 限制录取人数。
五十个人的考卷,一天一夜的时间足够批改完。
能参加殿试的学子都有一定的才华,主考官们批阅考卷的时候,一个个都面带笑容。
在批阅殿试考卷的时候, 不少考官第一时间去找王胖胖的考卷。
虽然考卷上的姓名被糊住了,但是可以通过笔迹认出人来。
从童试开始,王胖胖已经连中五元,主考官们对他的笔迹印象深刻。
王胖胖的考卷第一时间被找了出来,主考官批改地非常认真。一边批改,一边赞不绝口。等他把王胖胖的考卷批改完后,就迫不及待地拿给其他考官看。
其他考官看完后, 也是不断称赞。
王胖胖非常有才华, 不仅诗词歌赋写的好, 就连策论文章也写的非常好。
他写的诗词歌赋非常灵性,用词非常绝, 这点让主考官们都自愧不如。他写的策论也非常“辛辣”, 狠狠地戳中主题,让人看了后醒醐灌顶。
主考官们都觉得王胖胖的才华完全不输给他爹爹王安石。不过, 王胖胖要想超过他爹爹是不太可能的。
当年, 王安石考殿试的时候, 他的成绩完全是能考中状元的。只不过因为太过年过气盛,从状元掉到第四名。
王安石当年考殿试的时候,他的成绩是完全不用质疑地状元,主考官们都非常服气。
如今换成王安石的儿子,主考官们也觉得他答得非常好。但是,对于他能不能做状元,主考官们又分成两派。跟之前乡试和会试一样,一大半人赞成王胖胖当状元,一小半人不赞成他考上状元。
都到殿试的最后一步,其实没必要再卡着他,毕竟他已经连中五元。如果在殿试不让他考中状元,真的有些过分了。
不赞成王胖胖看中状元的主考官们,还是之前从乡试就反对王胖胖考中解元那些人,反对理由还是王胖胖太年轻,不想让他得意忘形。
除了状元有争议,今年的榜眼和探花也都有分歧。
不管是榜眼和探花都有两个人,这两个人的成绩不分上下。主考官们为此争论不休。
既然主考官们做不了最后的决定,那么问题就交给总考官的赵旸了。
赵旸先看了王胖胖的考卷,一如既往地答得好,让他考中状元无可厚非。再说,他之前已经考中了五元,没必要在殿试上还打压他的成绩。当然,如果为了凑六元,硬是让王胖胖考中状元,那就没必要。可是,他现在的成绩足够让他考上状元。
这件事情当然要请教宋仁宗,他见王胖胖答得好,觉得让王胖胖考中状元是应该的。再者,连中六元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他们大宋文坛上第一件幸事。
见官家都同意了,反对的大臣们也不好再说。于是,王胖胖考中状元一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榜眼和探花的人选。赵旸仔细地看了他们的考卷,发现他们答得都很好,还真的不好分出上下。后来,有主考官提出抓阄。
虽然抓阄太过儿戏,但是也没有比这个办法好。
抓阄当然由赵旸这个总考官来抓,他随便抓了一个,然后就把榜眼和探花定了下来。
殿试结束后的第三天,是成绩公布的日子。
这天,王胖胖又在寅时起床。
他昨晚睡得比较踏实,不像之前考殿试的时候那么紧张。
王安石瞧着儿子一副轻松的模样,忍不住打击他:“怎么,觉得自己考中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