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着实说得上震撼。至少林黛玉听云清缓说完后,心不由自主地就漏跳了一拍,有些紧张地问:“可是嫂嫂说的?”
云清缓撇了撇嘴,看着花园中争妍斗艳的各家小姐,道:“不是。我最开始有这个怀疑,是因为贾公子撞伤了大皇子殿下。当时太上皇强令陛下不得大加追责此事。我正好在养心殿,亲眼见着陛下雷霆之怒,我就猜测陛下估计不太想让贾公子日后好过。昨儿个京城急报,我正好在官邸,十一殿下就把此事和我说了。”
云清缓歪了歪头,道:“陛下旨意,最迟五天就该下了。只可惜我们不在京城,看不到如此轰动的场景。”
言语之间,竟是有不少惋惜。
陛下用急报发信给英王殿下,可见这件事确实将会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
不过一个国公府公子,确切来说是五品员外郎公子的婚事,照理来说是引不起多么大的轰动的。如今来看,当是女方身份极为尊贵,才会有如此影响。
林黛玉知道陛下深恶贾家,却仍旧赐给贾家一个身份尊贵的儿媳妇。
她心中有一个猜测渐渐成型,不过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缓缓,你说的那名女子,莫非是......”
云清缓点头,肯定了林黛玉的猜测:“就是嘉泰郡主。”
林黛玉瞬间感到一阵眩晕。
嘉泰郡主是什么性子,曾经和她一同读过书的林黛玉可谓是最清楚明白不过。陛下这是铁了心,想让荣国府家宅不宁。
荣国府再如何对不起林黛玉,至少贾母还是极为疼爱她的。想到此处,黛玉不禁心中微堵,手指也攥紧了自己的绣帕。
云清缓看林黛玉这般模样,微微一叹:“表姐,你不必如此。史老太君说不得特别乐意这门亲事。义忠亲王再如何,嘉泰郡主仍旧是身份尊贵的宗室郡主。陛下并没有追究义忠亲王的意思。说起来,嘉泰郡主嫁给贾公子,也是荣国府高攀。”
尚主。
这是多么显贵荣耀的脸面。
即使这不是皇帝的公主,而是亲王的郡主。也不是一个五品员外郎的公子能够得着的体面。
云清缓能够想到,心思玲珑的林黛玉自然不会错过。她一直知道荣国府早就没有了曾经的风光。贾宝玉不过一个不袭爵二房的嫡次子,怎么可能有资格尚嘉泰郡主?
林黛玉这么想,自然也就问了出来。
云清缓再次叹了一口气:“所以,为了能让贾公子配得上嘉泰郡主,宫中的贾答应的马上就要封妃了。如果我所料不错,封妃旨意恐怕会和赐婚旨意一同下达。”
这个消息再次把林黛玉震撼到。她有些不敢相信:“大姐姐目前只是一个答应,就算进位,最多只能进到嫔位。封妃......朝臣怎么会答应?”
“怎么不会?”云清缓想到这件事,就不由自主地冷笑:“贾答应封妃,这可是太上皇要求的。陛下素来孝顺,又如何能够违背太上皇的心意?更不用说,那些老臣,见到贾答应封妃,各个都激动高兴的不得了,赞成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去忤逆陛下的旨意呢?”
“虽说旨意没下,但消息灵通点的世家恐怕都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甚至连陛下打算赐的封号都一清二楚。表姐,你当今日甄家为何如此嚣张。还不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和他们站在一条船上的贾家即将要出一个贤德妃。有了这个依仗,又有宫中甄太妃的扶持,区区一个曹雯秋,又哪能奈何得了甄家。”
云清缓说了这么一大堆,林黛玉只捕捉到了一个关键字眼:“贤德妃?陛下要进大姐姐为贵妃么?”
“不是。”云清缓摇头:“这次陛下大封后宫,吴昭仪进位贵妃。贵妃名额已满,贾答应只能屈居妃位。不过陛下特旨,封号‘贤德’。”
所以云清缓真的是格外佩服自家皇帝表哥。
大庆祖例,只有贵妃才配拥有两字封号。妃位及其以下,封号只为一字。
可偏偏,贾元春只是一个妃,却被赐下了‘贤德’的二字封号。这简直就是在明晃晃的表示,虽然贾元春位居妃位,待遇地位却比肩贵妃。
后宫之中,刘贵妃乃皇长子生母,母家势力强悍,又是潜邸的老人,地位无可撼动,自是不把贾元春放在眼中。
可是贾宝玉前些日子才伤了大皇子司徒浩,刘贵妃如今正是看贾元春不顺眼的时候。在这个节骨眼上,贾元春这个‘贤德’的封号,简直是撞到了刘贵妃的枪口上。
吴贵妃是大选进来的新人,不过仗着母家势力,才得以步步高升。好不容易爬到了贵妃的位置,却被贾元春这个贤德妃抢尽风头。
吴家也是老牌世家,和荣宁二府素来有些交情。自家女儿与贾元春不对付,吴家自是要偏帮本家的贵妃。德泰帝这一手,无形之中就挑拨了吴家和贾家的关系,四两拨千斤,让人不得不叹一声高明。
再有就是赵淑妃。她是文安公主的生母,妃位之中唯一诞育了皇嗣的。虽说比不过孟皇后和刘贵妃。但其余人,哪怕是连新进位的吴贵妃都不敢触其锋芒。
贾元春这个贤德妃,与其平级,封号却比她多了一字。想也知道,赵淑妃肯定要呕死。心情不顺之下,赵淑妃会做些什么事,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过后宫这些弯弯绕绕,云清缓没有跟林黛玉说。
一是林黛玉心思单纯,不懂人间复杂险恶。多说多错,反而让她平添烦恼。二是这种帝王心术,讲究的就是看破不说破。德泰帝布好棋局,请君入瓮。她看得明白,却没必要大肆宣扬。平白增了皇帝对云家和孟家的忌惮。
林黛玉想得确实没有云清缓这么多。但她也知道,以德泰帝对四王八公的厌恶,突然给贾元春如此尊荣,定不是什么好值得骄傲的荣耀。
林黛玉知道这些事不是因为她的心意就能改变的。用绣帕拭了拭自己的眼角,她低着头有些哽咽道:“只盼这次外祖母能够明白陛下的心意。约束好族人,不要再让陛下不喜。”
云清缓扯了扯嘴角,看着林黛玉有些兴致不高的模样,忍了许久,还是没有告诉她另一层真相。
甄太妃和甄家一直都不满陛下登位。义忠亲王虽已薨逝,可是义忠亲王的世子司徒泽却仍旧在世。陛下此举,又何尝不是敲山震虎?
倘若贾家真的忠君爱国也就罢了。若是因为嘉泰郡主,荣宁二府选择了和甄家同流合污......
谋反大罪,株连九族。如今贾家大房都已经决定开祠堂和贾家分宗,就怕惹祸上身。
贾母若是继续拎不清,王夫人若是和原著一般,私自扣下甄家送入荣国府的赃物。贾家定是会步甄家后尘,落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两人在这边说话,那边甄家的宴会也是热热闹闹地办了起来。
随着人越来越多,云清缓和林黛玉的身边已经坐下不少与甄二小姐关系不怎么好的闺阁小姐。所有人都和自己相熟的姐妹坐在一起或说话喝茶,或赏花攀比。
云清缓见到人越来越多,早就止住了话头。反而是和林黛玉说着一些在扬州城看到的景致。
林黛玉如今也不是易忧易思之人。虽说她很担心荣国府,却也明白唯有荣国府自己意识醒悟。否则哪怕自己再过忧心,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便顺着云清缓的话和她继续聊了下去。没想到,这时耳边传来一道怯怯的声音:“林姐姐,是你么?”
林黛玉抬起头,见到面前这名粉红罗裙的女孩,绽开笑颜:“甄三妹妹,好久不见。”
甄三小姐显然是没想到黛玉还认识她,有些局促地笑笑:“林姐姐,好久不见。”
云清缓记得甄三小姐。
当时在陈家的珠宝楼,甄二小姐趾高气扬,这位三小姐却是唯唯诺诺地跟在嫡姐身后,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林黛玉给云清缓和甄三小姐互相介绍道:“甄三妹妹,这是秦国公府的大小姐,也是我的表妹。缓缓,这位是甄家三小姐。”
云清缓早就对甄家的家谱烂熟于心,知道面前的三小姐是甄家不受宠的二房庶女。不过还是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听完黛玉的介绍后故作惊喜道:“原来是甄三小姐,早就听表姐说起过你。初次见面,多多关照。”
甄三小姐知道云清缓说的是客气话,不过她也很聪明的不说破,而是微微弯身行了个礼:“云大小姐过誉。”
之后她温温柔柔地看着林黛玉,道:“没想到姐姐竟回了扬州。当年姐姐入京,本以为再也没有了和姐姐见面的机会,一直视为毕生遗憾。这么多年,老天竟然又让我见到了姐姐。”
林黛玉握着甄三小姐的手,笑着说:“妹妹不必如此。这正说明了是我们的缘分,我们合该再见。”
甄三小姐又与林黛玉云清缓客套了几句,便以家中诸事繁忙,还需她待客为由先行离开。
云清缓看着甄三小姐的背影,不着痕迹地撞了撞林黛玉:“表姐,你和她很熟么?”
林黛玉摇头:“不熟。小时候我和她只是在各种宴上见过几次。说过几次话的交情而已。你也知道,我幼时身体不好,除了大宴,母亲都把我拘在家中。能够说话的人也只有那么些。一来二去的,不过数面的朋友也显得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