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吃吃汤圆呀
- 入库:04.09
白先生点点头:“那便跟我去些宴席玩罢。”
如此这般她带着黛玉去了好几个京中贵门举行的宴席。
京中高门对黛玉早就好奇了,林家五代列侯,偏偏代代单传,那可积攒了多少财物?
林如海又是皇上身边数一数二的红人,皇上又千秋鼎盛之年,有这么一个岳父保驾护航,宦海中打拼又能少多少波折?
是以黛玉刚入京便被盯上了,可惜林家没有当家夫人,黛玉也只去些年龄相仿的小姐妹家往来,做大人的不好窥视。
大家心里又不免有些嘀咕:林家人丁也太单薄了些,也不知道这黛玉是不是好生养?若像林家一样绝后了,那可得不偿失。
又想林家绝后,可不是意味着黛玉会携带着大笔嫁妆嫁进来,一时之间那些素来爱算计的人家盘算得团团转。
因而白先生续弦嫁进来,便收到海一般的帖子。
有想探看黛玉身子骨的,有想瞧瞧黛玉品性才貌的,有想跟新任林夫人交好关系的。
白先生,不,如今要在外人面前称呼为林夫人了,她不慌不忙,从中择了宁安王妃的赏花宴、熊首辅夫人的生日宴、镇南候府老夫人家槿姐儿的及笄礼。
宁安王是皇上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深得皇上信赖,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家与林家都在一艘船上,自然要给宁安王妃这个面子。
熊首辅是天下文官之首,林如海出身士林,黛玉自然也算是士子之女,在熊夫人家亮相,能将本朝的文人领袖们的夫人们一次见个尽。
至于镇南侯府,是老牌的功勋世家,如今风雨飘摇,皇上少不得要倚重这些武官,再者镇南候老夫人,多次照拂黛玉,很是慈爱 ,槿姐儿又跟黛玉交好,如今两家算得上是通家之好,于情于理,都要去这一趟。
宁安王妃是个娇俏的大美人儿,说话丝毫没有豪门大族里那些四平八稳的做派,笑着拉住黛玉的手:“ 今儿个可让我好好瞧瞧林家这块美玉。”
黛玉心里啧啧称奇,这样的性情,也不知道怎么在王府公卿里生存下来?
又一想,虽然如今太上皇宠爱几位太妃,却算不得是宁安王妃正经婆婆,而皇后出名的贤惠端庄,自然不会为难这个亲亲的弟媳。是以保存了宁安王妃这般天真骄纵的闺中女儿气质。
在府中时两位嬷嬷早教了她对王妃如何行礼,因而黛玉落落大方上前行礼:“见过王妃。”
王妃身边的大丫鬟送上见面礼。黛玉毕恭毕敬接过,打眼一瞧,是一对鎏金镶宝石云纹掩鬟,左边的镶嵌着蓝宝石,右边镶嵌着一块硕大的红宝。
大方得体又不流于沉闷,黛玉目光看了一眼白先生,见白先生无有异动,才放心大胆的上前谢过王妃。
宁安王妃就乐得攥住黛玉的手:“长得美玉无瑕,便行动举止也有几份端正,没那小家子气,当真是可疼。”
宁安王妃又将林夫人和黛玉介绍给府里其余夫人。有她那一番称赞黛玉的言论在前,谁还敢不给她面子?当下纷纷说出各种夸奖之语。
黛玉就做害羞的样子,抿嘴笑。
反正她是个小姑娘,有这举止也算恰当。
待府中的夫人们都将黛玉打量的差不多了,宁安王妃这才放她去后头的花厅里去交际:“我家也没个年龄相当的女儿家出面,就请了锦乡候家的宝宁出面招呼,听说你们认识,正好去后头跟姑娘玩玩,没得被我们几个大人闷住。”
黛玉自然高兴,邓宝宁跟她是相熟的,在王府的丫鬟带领下进了花厅,邓宝宁、陈念、槿姐儿就高高兴兴迎出来:“黛玉!”
邓宝宁今儿算是半个主家,穿着大红色百蝶穿绣的衣服,举手投足不见素日的骄纵,倒有几份郑重。
黛玉就咬耳朵问她:“今儿个怎的出息了?”
闺中女儿凑在一起,少不了叽叽喳喳,槿姐儿打趣:“说不定今儿个王妃姨母要帮宝宁寻个称心如意郎君呢,若穿得不好,错过一段姻缘怎么办?”
宝宁装作瞪了槿姐儿一眼:“过两天便是你及笄,都说及笄礼要说婆家了,槿姐儿可说定了哪家?”
槿姐儿不但没恼,反而“哗”一下红了脸,几个姑娘就凑上去审问她,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情况?怎的说到婚事便脸红,难道心虚?
第91章 邓宝宁巧心思为姐妹 温黎时费思量护兄弟
槿姐儿红着脸什么都不说, 宝宁看其他家姑娘都还没来,只她们几个,便眼珠子一转,改变了策略, 转而柔声劝她:“过几天熊首辅夫人的六十大寿要大办, 听说京中有大多半人家要去, 便是京外的人家也会派子弟来,你若是说了是谁, 我们还可帮你去瞧瞧那家公子哥如何,你若是不说……”
她故意拖长了声音:“若是个麻子可如何是好?”
果然还是这招有用, 槿姐儿这才涨红了脸, 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只扭扭捏捏用茶水在桌上写了个“温”字,其余便一概不多说。
不愧是邓宝宁, 都不用多猜, 立刻问:“是温黎昕?”
槿姐儿忽得站起来, 拿扇子遮面, 直往庭外去了。
陈念笑着说:“ 可见是说中了。”
邓宝宁见黛玉一脸迷茫,当下给她解说道:“温家同傅家一样,都是镇守南边的武将世家, 他家祖上强于海运,一意抗倭。”
黛玉问:“那你又如何猜中是哪位公子呢?”
邓宝宁得意的笑:“如今温家正当年龄的只有温黎昕和温黎时两兄弟,温黎时被养得咋咋呼呼, 想必不能入镇南候府的眼,温黎昕嘛,则少年英武,小小年纪已经是个正五品的武官了, 自然……”
她瞥一眼缓和了不少刚进来的槿姐儿,调皮的拖长声音“最配咱们家……”
见槿姐儿脸又绯红,宝宁适时收住,没有再说。
接下来又有其余人家的姑娘来,宝宁要招呼那些姑娘,又不好凑到槿姐儿身边说话,却在筵席将散尽时,使个眼色,示意她们几个过来。
黛玉会意,今儿的宴席不管是夫人还是姑娘们,都盯着她看,又是跟她攀谈,又是偷看她行动举止,让她烦不胜烦,早就想找借口溜走了。
当下起身:“我去透透气。”
槿姐儿也“失手”将一盏金玉酿打翻在陈念身上:“呀,对不住。”
做主人的邓宝宁自然而然起身:“ 我带两位姐姐去更衣。”
于是四人便聚在一间临时供女眷们更衣的小屋里商量,邓宝宁胸有成竹,一一叮嘱,寿宴上当如何如何。
黛玉目瞪口呆:“这不过一会子功夫,你便想出了主意?”
宝宁洋洋得意:“那当然,也不看我是谁!”
陈念忧心忡忡:“ 你这个法子不好,万一出了纰漏,毁了谁的闺誉当如何?还是取消吧。”
宝宁不以为然的摆摆手: “我就知道告知了你,便只有处处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妥,难道槿姐儿真嫁个麻子?”
时下有不少富贵人家的孩子,虽然能侥幸从天花里死里逃生,却还是难逃麻子的命运,可大家族里却喜欢挑这样的孩子做承继者,无他,为其此生不会再出第二次天花的缘故。
安康是安康了,可闺中女儿谁想嫁给一个麻子呢?虽说选丈夫不能过于看重其长相,但也没有谁怀春时设想过自己的丈夫是个麻子呀。
陈念思来想去 ,皱着眉头很是痛苦的样子,最终还是对槿姐儿的姐妹之情战胜了一切,她牙一咬:“算我一个!”
宝宁嘿嘿一笑:“不用这么严肃,单等着寿宴前一天。”
黛玉还是第一次参加闺中女儿间这种秘密的活动,心里又是新奇又是紧张。
等回到府中,跟林如海说起今日的见闻也有几份心不在焉。
林如海就颇为好奇:“怎的,今儿个是有哪家夫人对你不客气?”
黛玉忙否认:“并无,只是我……”她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想好一个合适的借口,从来没跟林如海撒过谎,如今要瞒着父亲,心里先心虚起来。
没想到林如海却不深究,呵呵一笑:“既没事,便自去歇息。”
黛玉不解,林如海心里却很高兴,女儿这样有几份小孩子模样。姑娘长大了,自然有自己的小秘密,捣鼓来去才有意思,总比迎风落泪,见月感怀好吧?
他一点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那副模样,最好就如今这样,每天莳花弄草,有些瞒着父母的小秘密,像个闺中女儿一般娇憨才好。
转眼到了寿宴的前一天,黛玉便跟白先生告假,道是自己想去邓宝宁家玩。
白先生知道黛玉是个知礼的孩子,自然是放心的放行,只坚持要给她多带些护卫。
却说温家大公子温黎昕办完差事,从大街上打马而过,他给酥糖李家给娘买了一袋酥糖,便往温府赶。
回家的路上自然是走了数百遍的,本来无比熟悉,谁想他今儿个总觉得有什么人在跟踪自己。
温黎昕不是靠温家的荫庇才能坐上这个位置的,他少年英雄,早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过几瞬间便想出了应对之法。当下走走停停,刻意在这家店停下,在那家铺子口买个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