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她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紫鹃笑着催她:“赶紧儿去外面打,可别扰了姑娘读书。”
  黛玉手里正攥着一本诗集,晴雯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算盘声可以算得上是扰民了,她忙停了手,要将算盘收到屋外去,却听得黛玉说:“不用,如此就很好。我这般听着倒有些风雅,古人说‘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我今儿可是‘闲坐夜明月,幽人拨算盘’。”
  紫鹃道:“偏姑娘疼这蹄子,哪里就像古琴了?”
  黛玉摇摇头:“这算盘无风质气两相感,晴雯又拨弄得有力,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颇有古琴之风。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一番话说得屋里大大小小丫鬟都笑了起来。晴雯也跟着笑起来,文化人讲究竹阴覆几琴书净、花气薰窗笔砚香,黛玉自然也是个风雅的,不过她的风雅更高级些,居然将算盘类作古琴。
  当下晴雯洋洋得意对黛玉说:“姑娘好耳力,我这算盘可是特意请了师傅定做的,周为木框,内贯直柱,木框为酸枝,珠子为小叶紫檀,打起来自然铿锵有力。”
  雪鸢撇撇嘴:“姑娘听她胡诌,照她这么说,当年东坡学士风雅无比的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怎的不写成对一算盘,一壶酒,一溪云?”
  晴雯想一想,倒也有趣,在山谷里云朵飘飘的溪边喝酒打算盘,当真有些意思。当下抚掌:“这个主意妙。”
  当下便出了闺中,往廊下于小丫鬟们如此如此吩咐。
  不到片刻,就有小丫鬟端着果饮茶食进来,仔细打量,原来是数十个□□定窑小碟,碟内盛着各色鲜果、花糕、点心、小菜,黛玉奇道:“这丫头今儿又是闹哪一出。”
  雪凤虽然跟晴雯有些不对付,此时却也笑嘻嘻帮她说话:“姑娘,大家乐呵一阵,不妨事。”
  紫鹃先上前给黛玉斟茶,却发现端上来的壶里倒出来的不是茶,因奇道:“这是何物?”
  “这么晚喝茶也不怕睡不着,倒不如喝点果饮。”原来是晴雯嘱咐厨下将西瓜用石杵捣碎,过滤掉残渣,只留汁水端上来。
  黛玉好奇:“想必滋味了得。”
  晴雯却不敢让黛玉多喝,她身子还没有调养好,如今将将好,贸然喝一杯西瓜汁也了不得,因而只给她倒一小茶盅递过去:“姑娘解解馋罢。多了可不许,下回要喝便在暑热天大中午的喝,那时候凉一点也无妨。”
  黛玉接过去喝一口果然鲜甜,笑道:“哪里就那么金贵了。”
  晴雯瞪大了眼睛:“西瓜可真不是什么随便吃的,后蜀皇帝孟昶便是夏天贪凉吃了一牙西瓜去的,人都说赵匡胤毒死了孟昶,依我之见却不定是替西瓜背了黑锅。”
  丫鬟们嘻嘻哈哈笑了起来,黛玉更是差点被西瓜汁呛着:“这丫头倒是刁钻,古往今来替赵太}祖鸣冤的,你算是头一个。”
  晴雯哂笑:“呵呵,我随姑娘随姑娘。”
  当下夜风徐徐,丫鬟们在屋内铺开桌几,雪鹤擅抚琴,自告奋勇去庭院里抚琴,主仆几个打开窗户,听着琴声,闲闲聊天,格外悠然。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晴雯自然想到了正经事:给姑娘汇报近来经营情况。
  她端起一杯西瓜汁,絮絮叨叨开始痛心疾首:“姑娘,适才我盘算了一下我们忆江南绸缎坊的经营,发现收入大大不如预期啊。”
  “?”黛玉素来不喜听这财啊钱啊的事情,可几个丫鬟在下面都急了,这可是有他们份子的,如何就黄了?
  晴雯盘算:“我们先下开店共有成本三千两白银,其中店面四百两一年,伙计不用花钱,掌柜的一年俸银五十两,送货的成本因着是林家往来常用可以忽略不计,缫丝坊便花费了五百两白银,如今还有请的织布师傅,林林总总,我们店里只迎来了区区几十个顾客,可那些工人却不能间断了白银,这样一来,两下便只有亏损的份。”
  黛玉挥挥手:“就当是玩了,你们几个填进份子钱的,回头找我私账上支取回去,快别心疼了。”她自然是不放这个钱在心上的,又体恤丫鬟们,所以开恩弥补。
  晴雯可不信这个邪:“姑娘别啊,再给我一点机会。”
  她仔细盘算过了,自己初期犯的最大错误便是忽略了消费者,这个时代的消费者和古代完全不一样,对于老店的忠诚超乎她的想象,因而须得注重营销才可以。
  “姑娘,我还要请你示下,缫丝厂的部分工人可否解雇?等我们忆江南壮大再请回来?”
  黛玉摇摇头:“事关林府信誉,万万不可,不如这样,让那些工人照常织造,布匹料子若是卖不出去,便由我们府里拿来送人,横竖府里都要有这块开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晴雯明白,封建社会自然不能像她前世在商品社会里那般行事,因而也应下,只是努力想在其他方面弥补。
  这一晚主仆皆欢,黛玉临散场的时候还调侃晴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算盘。”晚上大家散了,晴雯索性秉烛做计划,她还真不信了,自己能在古代受到这样的挫折。她思索着这家店的战略定位,又列出目前最大的几项开销,再将主要消费群体进行剖析,终于心里有了成算。
  第二天晴雯便开始着手布置,先是将忆江南中的成衣生意全部都砍除,他们原来是既贩卖布匹,又兜售时兴的成衣,还学着别的布庄的样子自己养了几个大裁缝,寻常也接定制的单子。
  可是如今看来初期就经营过于杂乱,既不利于在顾客心中找准定位,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喜嬷嬷和雪莺很是惋惜,她们做的一手好针线活,自然很希望保留这些,晴雯只好安慰她们:“等店里打出了名气,我们再将这些加回来。”
  第二个举措便是增加营销。晴雯事先在江苏做好传单,又差人运往京师,令忆江南里的雇员都去附近街面上发放,传单上画了布匹,又画了江南画舫烟雨,上书“忆江南”,右下角画了简易的地址,便是寻常拿来贴也好看。
  光是这做传单就花了一笔开支,古代的纸笔可不便宜,好在黛玉屋里的丫鬟们都会画几笔,帮帮忙也就算了,黛玉也想帮忙画,先被晴雯拦住了,这个年代还有些讲究,闺阁小姐的字画流传到外面可是了不得事情。
  还好晴雯设计的都是简笔画,她们几个丫鬟一起动手也不过一天光景就做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发传单的事情,忽然想起日本,有一个人发传单,有一个监督他发传单,还有一个监督监督人,有效的完成了传单的放送,不至于传单都被塞进垃圾桶。感觉像一则沙雕新闻哈哈哈。


第42章 黛玉心惊肉跳为哪般 墨迹电光火石揭阴谋
  晴雯这样为忆江南之事操心, 黛玉虽不太大掺和,却也想帮她,她努力回想京里叫卖的歌谣,编了几则朗朗上口的歌谣, 让店家寻几十个顽童, 嘱咐他们每天在各个街巷唱一圈便可以领取饴糖一份。
  孩童之间本就有极强的模仿力, 瞧着伙伴们唱什么歌自己也跟着唱,如此一来便街头巷尾都会跟着学唱, 回到家中被大人听见少不得要问缘故,听得出来是布坊, 自然会留下印象, 待到下次家中买布时也许会来购买。
  晴雯啧啧称奇夸黛玉:“姑娘是不理这些破铜烂铁视金钱如无物的人物,若真是用心做这个,哪里有我什么?”
  黛玉悄悄捂上她的嘴:“嘘——可别让白先生听了去。”白先生若是听到黛玉钻营这些, 只怕少不了要训诫几句。
  说起白先生, 她老人家也是执着, 自从听了晴雯几次高论以后便要将晴雯收做弟子, 晴雯坚决不允。
  黛玉知道白先生出身清贵又素有才学,若是能成为她的弟子对晴雯而言有利无害,因而私下里劝过晴雯。
  可晴雯是打死也不想拜师, 她不想读古文,也不想终日埋首诗篇做个书虫,自然是拒绝, 因此瞧见白先生格外有愧,本着能躲则躲的原则自然赶紧远遁。
  因而当下里晴雯唬得四下打量:“哪里?先生可是进来了?”
  黛玉道:“你倒个避猫鼠一般,哪里就进来了。”
  晴雯方才放心,钻研自己的赚钱大业, 对于绸缎庄黛玉自然可有可无,她心里自有一桩大事操心。
  她这段时间跟着府里的医女研习医术有了些许心得,自己主动给父亲的饮食也都换上了对症的药膳。不知道是不是因着药膳调养得当,还是先前小象给的药丸解了毒,总之林如海一天天面色红润、身子硬朗起来。
  黛玉心病并没有完全放下,记得书里说过父亲是这前后没的,因而她昼夜坐立难安,过几时便要打发人去前头衙里问父亲安。倒惹得林如海苦笑,只为了女儿孝心,他也往来饮食起居都格外注意。
  这天下午,黛玉不知道为何只觉得坐卧难安,拿起书本试图看书却又一点都看不进去,莫名其妙一阵心惊肉跳,她有些慌乱,忙喊明嬷嬷:“嬷嬷,我挂念父亲,想去衙下探望。”
  明嬷嬷虽然不解为何姑娘这段时间很是担心老爷,却也转身吩咐丫鬟们收拾起阵仗,黛玉想了想,又将厨下自己亲手做的,煨在火上温着的一盅莲子羹带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