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吃吃汤圆呀
- 入库:04.09
没想到一向被认为是奴仆的人居然这般嚣张。
冷子兴冷哼一声:“告诉你!若是你送上这通灵宝玉,贾家或可免去灾祸,若你不送也无妨,到时候贾家大小悉数下狱,这通灵宝玉还是会落到那位大人手里!”
说罢就狠狠拂袖,扬长而去。
贾政无法,只好去后院寻王夫人讨主意,说清楚缘由后王夫人一下晕了过去。
第134章 一捧雪终惹祸端 大厦倾贾府抄家
待王夫人清醒过来以后拉住贾政的手大哭:“我儿自落胞胎, 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还有许多字迹,万一被人夺走那宝玉,只怕命不保就。”
贾政也一片伤心, 他思来想去只能就此妥协:“娘娘还在宫里被禁锢, 托了几位大太监皆说无法传递东西进去, 只能将宝玉那玉先拿来献出去。”
于是命人将宝玉叫过来,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与他, 宝玉一脸茫然:“可我那玉,已经不见了?”
贾家翻了个天翻地覆, 皆一一寻找起宝玉, 可宝玉却遍寻不得,贾政才想起从前的事:“从前道士来府上,曾说过, 这通灵宝玉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 想必如今这次便是他知道祸福,自己跑了不成?”却只是猜想,因担心惹起外头降罪, 于是在京城大肆寻找宝玉。
这时候贾母的灵柩也该送往南方祖陵了,可贾政叫王夫人设法挪借几千两,好运贾母灵柩回南。王夫人道:‘借是借不出来, 住房是官盖的,不能动,只好拿外头几所的房契去押去’。
贾政和王夫人只好典当了些房契,将贾母灵柩准备送去金陵, 贾政因想起贾雨村和冷子兴的紧逼,便让宝玉扶灵南下,好避避风头。
这事也辗转流入黛玉耳中,她心中暗叹,当日元春在大观园点戏,点了一出《一捧雪》,谁知道竟然暗含贾府中结局。
《一捧雪》讲的是:莫怀古曾于风尘中提拔汤勤并将其荐于严世蕃。谁知道汤勤是个恩将仇报的“中山狼”,反而撺掇严世蕃向莫家索取莫家宝贝“一捧雪”。严世蕃于是诬赖莫家并弹劾莫家,莫家无奈将雪艳献给汤勤为妾,洞房中雪艳杀死汤勤报仇。
这汤勤可不就是指贾雨村?贾家一心举荐贾雨村,谁知道贾雨村最终是条中山狼,与贾家奴仆的女婿冷子兴勾结起来出卖了贾宝玉?
此事还没完,很快朝堂上传来消息。
贾雨村以宁国府的丑事为引子参奏与皇上,还说的冠冕堂皇:我虽然与贾家有私交,我能够起复是蒙受了皇上隆恩才能够委用,皇上对我有重生再造之恩,我正应该竭力报答皇上,怎么能因着私交而置法度与不顾?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让一部分不明就里的人还觉得他秉公无私。
林如海在家里喟叹:“当日就告诫过舅兄这贾雨村的真面目,可惜他执迷不悟,果然今日里被反咬一口。”
黛玉就问:“那父亲会出手相助么?”
当然不会,贾雨村上告的拉拉杂杂,主要说的是宁国府的□□丑事、国孝家孝期间续娶、聚众赌博、以及掺杂了荣国府里王夫人干涉诉讼、私放印子钱、贾赦逼取石呆子家折扇等事。
林如海道:\"贾雨村虽然恩将仇报,但是他所说的皆是事实,何况贾家自作孽,实在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若救了他们,那么被他们逼死的无辜性命又去哪里伸冤?”
家事消亡首罪宁,皇上听闻后震怒,正巧对王家失望,对于王家的姻亲贾家也毫不客气,下令将贾赦、贾政因着辜负皇恩,有忝祖德,着革去世职。又传齐司员,带同番役,分头按房,查抄登帐。
鼎盛一时的贾家,就此忽然被皇上查抄。
谁知道在查抄过程中,贾家大少奶奶李纨,忽然站出来检举:道是甄家抄家后,贾政、王夫人代为隐匿财物。
她想以此举换取赦免贾兰,一般家里被查抄的情况,子孙也与科举无缘了,可李纨不甘心,她几乎是丧心病狂的举报了贾府,就为了给自己儿子一个机会。
白夫人叹息:“贾家这般,怎么还会想着子孙能科举呢?何况她此举定是不孝,只怕贾兰前途渺茫。”
没想到皇上赦免了贾兰,而李纨因着是李家女,又是守贞女,自己带着贾兰回了娘家,她的嫁妆被朝廷归还,但她丝毫没有拿出分毫来救助贾府。
这般冷心冷漠,但能全部怪罪与她么?贾府待她一般,也只不过与她只有面子情,平日里贾府对她们母子也是淡淡,贾政有好几次都不问贾兰功课,还是贾兰自己人小鬼大说:别人不叫我,我便也不来。可见自来也没少被冷落。
探春分管大观园时,将稻香村的收成土地也都分了出去,可这之前本来就是李纨收入的一部分,只不过李纨什么都没有说。等抄检大观园时,贾兰的奶娘什么事都没有犯,就被王夫人二话不说赶出去。
原来这些委屈都积攒在李纨心里,单等着遇到这大难来临时,她立刻毫不犹豫各自飞,将素日里待她冷淡的贾家抛之脑后。
贾家的贾政和贾赦皆被削去官爵,关押起来候审。贾家的诰命夫人们则被一个个坡头散发,圈在府里一处空房里,被衙役们呵斥、寻责,此时王夫人庆幸,身边好歹有个宝钗,能帮她稳住些局面,尤氏本来也是个能干的,只是宁国府和荣国府是分开关押的,也不知道她如今如何了。
府里诸人在屋里瑟瑟发抖,眼看着对方将府里的磁器打得粉碎,木雕的栏杆能损坏的则损害,家什物件,能抢的抢,能夺得夺。
宝钗和宝玉本来只是定亲,并无婚约,薛夫人将自己的事情告知禁军后,又给钱与人,将宝钗与莺儿也提了出来。
王夫人扶着宝钗哭了一场,宝钗却只是说:“若我在外头,还能照应太太,若我陷进去,便只能大家一起遭殃。”
王夫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她素来就爱夸奖宝钗是个识大体的,可当识大体的对象变成自己时,王夫人忽然夸不出来了。
对方轻描淡写,将自己的苦痛与不管不顾,只是说要去薛家。
王夫人能有什么办法?
只好让宝钗出去。
抄家的人查着查着居然有了意外发现:贾家有人出来告密,说贾家暗中和太上皇勾结。
这可是惊天大事,负责此事的官员不敢徇私,忙告于皇上。
第135章 护儿女贾琏狠心休凤姐 受牵连贾府筹谋保太子
这可是惊天大事, 负责此事的官员不敢徇私,忙告于皇上。
皇上一听,那还了得?查!给朕查!
“什么?贾家谋反?”贾琏和凤姐也得知了消息震惊不已,双双睁大了眼睛。
唐夫人跑得气喘吁吁:“我是得了京中快马加鞭送来的家书才知, 恐怕要处置你们的政令也就在这两天了, 可得早作打算。”
凤姐顾不上多想, 上前握住唐夫人的手:“多谢您看顾!冒着这么大风险告知我夫妻!我们定会保密!”
说罢,她和贾琏对视一眼, 默契的双双下跪:“此恩今生难报!”
唐夫人忙扶起两人:“快别说这话,你们赶紧布置才是!”她本来是白家女子, 嫁在四川, 收到族姐白夫人的书信介绍,才与贾琏夫妻熟悉认识,凤姐性格爽利, 说话风趣, 渐渐两人成为好友。此番京中变故, 她也是收到家中书信, 便急着快来报信。
送走唐夫人,贾琏和凤姐开始收拾筹备,先将家中金银细软都细细缝制在粗布衣裳里, 又尽数换在贴身小衣下面,贾琏想想又不对:“据说进了大狱,第一遭便是剥去身上的鞋袜衣物, 哪里有什么用?倒不如将衣裳缝制的厚实些,多絮些棉絮好抵御风寒。”
于是凤姐和平儿连夜给全家缝制小袄夹衣棉鞋,皆是用外头下人穿的粗布,只不过内里絮得厚实些。
贾琏又说:“还有一事, 若是出嫁女自然不追究,可家里的媳妇是要追究的。”
王熙凤纳闷:“好好儿说这个做什么?先前我们王家不是出事了么?也没殃及我这个出嫁女。”这她是知道的,当时她还幸庆自己家是王家旁支,不会说话在金陵守着祖产,何况她也是一介庶女,母亲早死,父亲去世后早就与王家没了什么干系。
贾琏便一咬牙:“我今日写封休书与你!你带着平儿相依为命,又有唐夫人是你至交,总能庇护你在此处,等京中风波平息,你便去寻林姑父,他总能护你周全。”
王熙凤摇头:“不成!我走了可以,可儿女怎么办?他们都得抗贾家的罪,生母不在身边不知道还受生母磋磨呢!”
如今她与贾琏的情愫日渐深远,早不是当初可比,是以也舍不得丢下贾琏自己独自求生,贾琏就了然的笑笑,劝她:“若是抄家家里的余财哪里保得住?孩子们怎么也会被带走,倒不如你在外头谋划着呢。”
凤姐思索了半天,贾琏却自去了书桌,写了休书:“明日我们当着外人的面起了争执,我便写休书给你,你带了金银财物自己往外面暂避,若是唐家有往京里去的车队,你便跟远些跟在附近,别连累了唐家。”
凤姐泪珠儿滴落,什么都没说点点头。平儿跟着落泪,却先跪下:“便是和离,我不能走,公子小姐年纪还小,到时候定会关押在女监,我护着他们总算可以尽些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