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行在寺里转转,我和寺里的住持去讨些东西,待会儿到了用斋饭的时间,我让严嬷嬷来找你。”
“是,母亲。”
目送阮氏离开,黛玉领着紫鹃和雪雁往人少的地方走,想不到冬日里,寒风吹着,寺里还有这么多香客。
走到人少的地方,亭子里也透着寒风,黛玉只觉寒风吹进来,脸上都觉得冻人。
“那边是什么?”
“点长生灯的,那一排排的,都是长生灯,姑娘怎么了 ?”
黛玉一听是长生灯,盯着那排长生灯看了眼,咬了咬下唇,心里升起一个想法,刚想要上前去,忽然听到旁边拥挤的人群里冒出一声尖叫,立即停下步子。
佛门净地,什么事值得这群人在这里大声喧哗?
“都让开,让开!谁敢靠近,我就把这丫头杀了!”
“施主,此处乃是佛门净地,请勿存杀念,佛门重地,使不得!”
“你们这些秃驴,个个拿着朝廷官府的粮饷过日子,我们这些人都快饿死了,官府都不管不顾,你们——”持刀的男人挟持着一个小姑娘,手里的刀胡乱的挥着。
紫鹃和雪雁一听对方的话,又是一副凶狠的样子,连忙把黛玉护在身后,生怕会误伤黛玉。
要是黛玉出了什么事,她们拿什么和自己交代,和李长安交代?
“赵青。”
“少夫人有何吩咐?”
“你的身手,救下这小姑娘的几率有多少?”
盯着被挟持住的小姑娘,黛玉眉头不自觉的皱起来,再这样下去,那男人的手劲都能把小姑娘的脖子都掐断了。
周围的人不小心刺激到他,怕是发起疯来,这小姑娘性命不保。
“若趁其不备的话,应该是能顺利救下孩子。”
“那你——”
黛玉的话还未说完,就听得人群之外传来声音,听着倒有些中气十足,不由得被吸引看去,便瞧见几个穿着军服的人从人群外走来。
军营里的人?
“报官,你们只管去报,这小姑娘的命,给我陪葬,和我一起死,值了!我一条烂命,值得!”
“你这个混账东西,欺负老小,我老裴最看不惯这样的人,看我不教训你!”
“你再靠近一步,我立即把这孩子杀了!”
“你——”
“别过来,都别过来,让住持出来,我要你们住持里的人都给我看看,佛门里,都是什么人——”
话音还未落下,就听得柴刀落地的动静,刚才还嚣张至极的男人被踹翻在地,抱着胳膊嗷嗷的叫唤。
围观的人呆愣片刻,回过神来,立即喝彩。
被救下的小姑娘一脸呆愣,半晌才反应过来,站在地上大哭出来。
“坏人已经被打败了,不哭了,快去找你阿娘和阿爹。”
一身盔甲,头发高束的男人蹲在小姑娘面前,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柔声安慰,见小姑娘跑开,才起身看向刚才那人。
“我说老裴,你这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
“我这不是——”
呆愣在原地的黛玉怔怔看着背对着自己的人,手里捏着的丝绢飘然落地,轻轻落在雪上,一点声音都没有。
是……
“姑爷!”
紫鹃和雪雁激动地喊出声,见李长安回过头来,默契看向黛玉,却见黛玉已经失了神站在那里。
李长安闻声回头,嘴角一下咧开。
他就说,怎么会鬼使神差的进了这寺里,原来是……
心有灵犀。
☆、第五十六章
寒冬的雪还堆在地上, 铺成了一条白色的路,上面偶有一串脚印留下,倒也算得上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黛玉和李长安并肩走在寺里的一处小径上,谁也不说话, 就这么安静的走着, 直到李长安先停下来。
刚才他回身见到黛玉的那瞬间, 是这一年里,他心里最轻松的一刻。
“你——”
太突然了。
毫无防备的就突然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人, 甚至连一个准备的机会都没有给她。
黛玉在这之前一直都在想,李长安回来的时候, 她该是什么样的表情, 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发愣,心里的激动, 也没有预想中的那样。
好像, 分开不过几日而已。
抬眼望着面前的人, 黛玉眼里露出心疼。
她好像, 从未像是现在这样观察过李长安。
不过一年,李长安瘦了,还黑了一些, 可看着,还是当时的那样子,眼神一点都没有变 。
“还以为你要过几日才回来。”
“好想你。”
伸手抱住黛玉, 李长安这回手劲很轻,可语气却让黛玉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三个字里,夹杂着太重的感情了。
铠甲有些凉, 可黛玉还是毫无顾忌的伸手抱住他。
笑弯了眼睛,靠在他怀里:“我也好想你。”
靠在一起,周围一切的声音都仿佛消失了一样,黛玉轻声呢喃道:“你怎么会忽然到寺里来?我还以为你从京里回来,会直接回家去。”
“不知道,经过这里的时候,忽然就想进来了,倒是——”
刚才是老裴拉着他进来的,老裴这个人别的毛病没有,倒是信佛,之前在路上就是,遇见和尚在街上讨斋,他也会多给两个钱。
遇上有寺庙的地方,都会下来拜一拜。
这倒是真的巧了,黛玉居然会在这里。
“你怎么会在这里?”
“糟糕!”
黛玉一下抬起头来看着李长安,有些着急。
李怀尘的事情,李长安还不知道呢。
“母亲和我一起来的,说是来寺里还愿,保佑你平安回来,还有就是给怀尘祈愿。”黛玉拉着李长安往外走,边走边解释道:“怀尘这两日病了,反反复复的发热,大嫂也没辙,请了人来。”
“连大嫂也没有办法?”
“恩,病了几日,母亲也是没办法了。”黛玉摇摇头,瞧见那边严嬷嬷找了过来,连忙示意紫鹃和雪雁上去扶着,别地滑摔着了。
闻言李长安蹙了一下眉头,握紧黛玉的手往前走。
两人跟着严嬷嬷到斋堂,阮氏刚要开口,见到李长安一下就懵了。
“长安……”
“娘,是我。”
李长安喊了一声,上前倾身抱住了阮氏:“是儿子不孝,无法在父母膝前尽孝,好在家中有大嫂和娘子帮忙,不至于让二老操心。”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阮氏连声说了几句,拍了拍李长安的背:“你这孩子,一走就是一年,这家里,都念叨着你,真是——”
回来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一年里,每回听到前线战报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听到噩耗。
还好,每回听到的都是好消息。
“我这不是回来了。”
“用过斋饭,我们便回家去,你爹见到你回来,肯定高兴。”阮氏看着李长安,是满眼欢喜。
李长安和黛玉陪着阮氏坐下,说了些在军中的事情,挑拣了一些听上去好接受的 ,避开了战场上的凶险,倒也让阮氏笑了几回。
待到要返程回去的时候,李长安看了一眼同行的老裴 。
“我说你这一走就失踪了一样,不是说好我跟你回家里来过年的,还是你邀请我的,你就这个态度,早知道我就留在京城里了。”
闻声看向老裴,李长安忍不住笑:“遭了,忘了你还在这里,吃过东西了吗?”
“这就是弟妹吗?”
老裴把视线从李长安身上挪到黛玉身上,仔细打量一眼,眼里露出惊喜——之前在军中听李长安说起,他还不信,这回是真的信了。
这当真是位神仙般的姑娘。
黛玉望着对方,见对方打量自己,和李长安还很熟稔的样子,顿时笑了起来,朝天点了点头。
“你那眼神收收,好心让你到家里来过年,你倒是反咬一口?可是你硬要跟着来的。”李长安拍了一下老裴的胳膊:“我母亲在马车上,回到家中给你引见,这位是我夫人,娘家姓林,你——”
李长安扶着黛玉望马车上去:“裴元是定远军前锋将军,家乡在西南,生得倒是像本地人,家中无人,便随着我回到家中来过年,过完年再回京复职。”
“过完年要去京城?”
“我们也要去。”
什么?
黛玉躬身进马车时,正好听到这句话,一下愣住了。
去京城,那岂不是回去了?
那地方,竟然也这么远了吗?
都过了两年了。
盯着李长安看了眼,见李长安眼神里带着的安抚意味,顿时心安了不少——有李长安在的话,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时解决不了的。
“这件事,还是等回到家里,你单独和爹娘说。”
“恩,听你的。”
看着黛玉进了马车 ,李长安翻身上了马,看一眼那边的裴元,忍不住笑起来:“你的表情怎么回事?羡慕我有这个福分,能娶到我娘子这样的姑娘?”
“嘁,说得谁不行一样,我以后也娶得到。”裴元哼哼一声,打量了一眼李长安:“你小子,在战场上就出尽风头,现在居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