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们的事,我们不得过问,姑娘要想知道些什么,还是想申冤诉苦,等明日再和姑爷他们说吧。”
紫鹃说完便朝外走,走到门口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莺莺,轻叹一声摇了摇头。
好好地一个姑娘,何必为了这一丝有可能成真的机会糟践自己,败坏了名声。
走到院子里,恰好见到出来的雪雁,两人眼神对上,紫鹃快走几步上前,低声问:“怎么样?”
“看着是好了。”雪雁笑了下,又想起刚才的莺莺,笑容淡了几分:“她怎么样?”
“让她吃些东西,这件事,明日姑爷和姑娘怎么着也该处理了。”
两人看向对方,心里倒是也没有底。
再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明日真去衙门?”
“交给衙门处理再妥当不过,既是她自己说的有冤要申,还是买卖女子的事,这可是大事,扬州城内早些年就颁布了禁令,严令买卖人口,我一个知府少爷,一无官职在身,二无军职在身,怎么也轮不到我来管这案子。”
案子?
黛玉喝了一口汤,抬眼盯着李长安,不由笑起来。
原本是一件风流事,竟让李长安生生的掰成了违反禁令的案子,也不知道莺莺知道了李长安这念头,会如何做想。
见黛玉笑了,李长安拿着帕子替她擦了擦嘴角,继续道:“本该不经过我们这里,这案子爹也会受理,既是闹到我们跟前来了,那不如就由我们出面,亲自把她送到公堂上去,好好地申冤诉苦。”
闻言黛玉垂眼捧着碗慢慢喝着汤,觉得李长安实在是太幼稚。
不过——
她到不可怜莺莺,既是有胆子上门来闹事,那便怪不得李长安把她送到公堂上去,让他们一家对峙。
“相公。”
“饱了?”李长安扭头看着黛玉,应了一声,直接拿过她的碗:“这两日大嫂可有去母亲那里?”
黛玉见李长安直接把自己剩下的半碗汤喝了,耳根微热:“没有,一直都在陪着怀尘。”
提到这件事,黛玉忽然想起来,李西京在金水遇害,连下三道追捕令,可至今还未查到半点线索,凶手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
难道真就什么都没查到吗?
“大哥的案子,现在是——”
“金水县衙在查,不过,那些人要真能查出来,大哥就不会命丧荒郊野岭了。”李长安眼神瞬间变得犀利。
黛玉怔了怔,伸手覆在李长安手背上,认真道:“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为大哥讨回公道。”
金水隶属扬州,这件事情,按理来说,这件事情李重应该会插手才是,可是在李西京出事后,李重好像从未提起过这件事。
还是李重也在暗中调查?
扬州官吏众多,层层下去,少说也有几百号人,光是金水一处,衙门吃官粮的也有几十人,要查,谈何容易。
这种事,还不撇得干干净净的。
正想着这件事情,还未理出一个头绪,李长安的手便伸向了黛玉,捏了捏她的脸,强行让她正视自己。
“明天从衙门回来,我们一块去见大嫂。”
“见大嫂?”
“我担心……”李长安还是放心不下宁氏,说到底,李西京一走,宁氏和李怀尘便没了依靠,就算李家还在,可那不一样。
黛玉闻言笑着拍开李长安的手,忍不住嗔道:“去便去,你总捏我的脸做什么?”
“这样才能让你一心看着我。”
“你这人,倒真是半点不含蓄。”
起身走到门口,黛玉打开门,脸色变了变,忍不住朝紫鹃的房间喊了一声:“紫鹃,雪雁。”
院子里杵着的莺莺见到黛玉,二话不说,直接扑到黛玉面前跪下,拉着她的裙摆哭起来。
李长安闻声跟上前,正要开口,便看到这一幕,脸上闪过不耐,倒是把话咽了回去。
好一个孤苦无依的弱女子,体弱心思倒不少。
紫鹃和雪雁匆忙从房里出来,让风一吹,缩了缩脖子,搓着手走到黛玉跟前,还未开口,见到莺莺跪在那里,不由对视一眼。
这又是哪一出?莫不是跪上瘾了。
“姑娘,我不是有意破坏你们夫妻感情,实在是——迫于无奈才会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我不想被卖到青楼去,你就收下我,让我在——”
“不可能。”
李长安不等黛玉说完,便走到黛玉身边,扫一眼莺莺:“李家留不得你,给你十几二十两银子谋生,已经是大发慈悲。”
“公子——”莺莺抬起头,楚楚可怜的盯着他:“难道公子真的不管我了吗?”
倒真有几分意思,到了这个地步,还不忘把他拉下水。
李长安打了一个哈欠,伸手揽着黛玉:“你能看得见吗?”
莺莺怔怔点了一下头。
见状李长安满意一笑,挑眉道:“我已经娶妻,也不曾有过纳妾的念头,正值新婚燕尔,如胶似漆,你……既然能看得见,那我娘子什么模样和品行,你也该明白。”
“奴家不懂。”
“呸!你还不懂,我都懂了!”雪雁气不过,直接开口道:“我家姑娘脾气好、性子好、模样好,一肚子才华,姑爷娶了她还能喜欢你吗?你拦在马车前,既已得了申冤的机会,倒也不必在我们面前卖可怜,也就紫鹃和姑娘怜惜你年纪小才不和你计较,你这要——”
要放到大观园里去,早不知道被教训了几回。
不知天高地厚,毫无自知之明。
厚着脸皮进了府,还不知道收敛,想靠着卖可怜博得主人家怜惜,那也得看自己几斤几两,当真以为,进了这道门就成了金凤凰。
“雪雁。”黛玉见雪雁气得为她出头,越说越气,朝紫鹃使了个眼色,让她把雪雁拉住。
再这么说下去,还了得?
转头看向跪在地上已经说不出话的莺莺,黛玉轻叹一声,想了想道:“我怜你身世可怜,并非是在纵容你。”
黛玉承认,她是把人心往好了想。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心眼能坏到哪里去?一身破烂,可怜兮兮的跪在那里,她起了怜悯之心。
想着,带回来也算是积了功德。
谁曾想,竟是看走了眼,人家不领她的情。
“你这般费尽心思想进李家的门,若把这些心思放在别处,倒也不至于落到这般田地了。”
黛玉转过身往房间走,走到门口时停下来道:“明天衙门会替你主持公道,过后,你好自为之。”
☆、第三十七章
一觉睡至午时, 悠悠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大亮了。
扶着被子坐在床上,一丝冷意从窗户缝隙飘进来,黛玉清醒了不少, 转头看向外间, 听到有人收拾东西的声音, 掀开被子披着衣服往外走。
正在收拾桌上杯子的雪雁听到黛玉起身,放轻了动作看着她:“姑娘, 你醒了?”
“相公呢?”
“姑爷一早出去了,见姑娘睡得沉, 说是姑娘夜里睡不踏实, 便让我们别叫你,等你自己醒了。”
雪雁说完,见黛玉眉头轻蹙着, 不免担心黛玉是不是在和李长安怄气, 连忙解释:“那女子, 已经打发走了。”
闻言黛玉不由失笑, 不过以及点了一下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这几日,当真是荒唐, 竟然有一种恍惚感。
她从未想过,对人持有怜惜之心也能成伤害自己的一把利刃。
“我伺候姑娘梳洗,紫鹃还在厨房里守着灶上的东西。”
“恩。”黛玉应了一声, 转身走回到梳妆台前,朝镜子里看了一眼,任由雪雁替自己梳发,脑袋里全都是李长安独自一人去了衙门的事。
也不知, 衙门那边怎么样了。
有李重在,审案公正,自是不会冤枉了好人,可这件事情……公堂之上,也不知还会传出些什么来。
待梳洗收拾好之后,紫鹃已经端着午饭进来。
“姑娘,吃过午饭可要到园子里走走?”紫鹃瞧着黛玉的脸色,不由问道:“今年的天冷得早,还不到腊月,梅花就开了。”
“开了?”
“恩,昨夜风吹得冷,大概是等不及了。”
黛玉端着碗,咬了一口糯米圆子后点点头:“那便去看看,正巧,叫上大嫂一起。”
之前李长安的话还在耳边,宁氏和李怀尘已经好些日子不问外事,只在院子里待着,她还是有些放不下。
如果真和李长安想的一样,那岂不是——
随意吃了几口,黛玉便觉着饱了。
“去大嫂那里,雪雁你留在这儿,要是相公回来了,便说我在大嫂那儿。”
“知道了,姑娘你放心,姑爷一回来,我就和他说。”
紫鹃在一边收拾东西,不由笑起来。
看向雪雁,笑道:“你倒是答应得快,到时候要忘了,看你怎么圆回来,对了,王嬷嬷屋里你去一趟。”
“王嬷嬷怎么了?”
“年纪大了,又咳嗽了。”
听见这话,黛玉面上露出一丝担心,停下步子吩咐道:“请大夫来瞧瞧,她这年纪,经不起折腾,别拖坏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