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确实是个无仙缘的人,原著他的转折全因哪吒要杀他,追得他走投无路之际,遇见了燃灯道人,燃灯道人赐了他一件宝塔防身,至此便有了非凡的能耐,走上仙路。殷素知便想,莫非是法宝之故?
为此,殷素知拿出自己的法宝来给李靖,却发现均无帮助。又忖,李靖后世名为托塔天王,全是因他手中从不离手的一座宝塔,想来需要一座宝塔方可。
这世上有一种存在叫成道法宝,法宝与主人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双方任缺了对方一个,便显得平平无奇,处在一出,便化腐朽为神奇,强大起来。
只是这宝塔法宝有名的只有两件,一件是老子手中的天地玲珑玄黄塔,这是老子的防御至宝,天地间仅有一件,老子绝不能拿来换的。且老子的性情不似通天,即使殷素知拿出相等价值的法宝,老子也不会同意,除非是更高一层的至宝。可是殷素知只要不是傻了,就不会拿至宝去换老子的玄黄塔。如此一来,剩下的便是燃灯道人手中的七宝玲珑塔了。
思及此,殷素知忍不住叹了口气。这燃灯道人自是不凡,与元始天尊是同一时代的人,曾上紫霄宫听过道祖讲道的。后来虽拜入元始天尊门下,元始天尊也没有全将他当作弟子对待,而是让他做了阐教副教主,还吩咐几个弟子尊称燃灯道人为“老师”。后来西方大兴,燃灯道人也去了西方做燃灯古佛,地位一直都尊崇无比。
按这来说,李靖一个凡人,能有机缘拜入燃灯道人的门下,本来也是一件极好的事,可是殷素知心中却不大愿意,原因只有一件,便是这燃灯道人人品实在太差,到了让人不齿的地步。
燃灯道人堂堂阐教副教主,修为强大,却在封神战场上,使尽了阴损招数,寻到时机便行趁人之危、偷袭暗算之事立功。当然,这也可说是战场谋略,兵者,诡道也,不拘阳谋阴谋,能胜即可。
但是,他还恩将仇报,做出了以救命恩人的性命来祭阵、抢夺强占他人法宝,背叛待他格外亲厚的阐教,投身他人门下等事来,实在是个忘恩负义,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的小人。
当然,这样卑鄙的人好像往往能活得很好,但是殷素知不齿这等行径,深怕李靖拜入他门下后受到影响,那时便悔之晚矣。
如此,想要燃灯道人的宝塔,便只有试试能否与他交换了。那宝塔对燃灯道人来说并不重要,不然原本也不会轻易送给李靖,想来殷素知寻个更合他心意的法宝,便能将其顺利交换过来。
至于李靖的师父,这世上除了几位圣人和她兄长,又有谁比得上她这个在鸿钧跟前不知听了多少年道的童子?
这般想着,殷素知便欲起身将自己前世放置于各处的诸多法宝一一寻回。一来寻合适的法宝与了金吒木吒防身,二来好挑一件与燃灯道人换来那七宝玲珑塔。
想好之后,殷素知便与李靖说了自己要出门取回法宝一事,让他自先努力修炼,等自己回来,他修炼一事必能得到解决。
殷素知因是投胎转世而非身死道消,因而神魂法力俱在,迟早都会忆起本我。在转世前便或将各法宝隐匿于各处山川之中,让它们自行吸收天地灵气,进行孕养;或托付于信任之人手中进行保管。
因这些法宝分散至各处,相距甚远,殷素知便忖要先去取哪一件才好。正这时,殷素知见了门前一野生的葫芦,突然想起自己手中也有一葫芦。
这只葫芦名为九九散魂葫芦,乃是红云老祖的法宝,在红云死后,意外落到她手上。这只葫芦里还有一丝红云的真灵,恳求她将葫芦交给红云的至交好友镇元子。殷素知对红云很有好感,便答应了此事。
只是当时巫妖势大,杀害红云的又是妖族妖师,圣人频出,人巫妖混战,颇为混乱,她不便在外乱跑,加上红云一丝真灵要散,殷素知要孕养红云真灵,便耽误了时间。
巫妖大战后,昊天得封天帝之位,执掌天庭,天庭人手又奇缺,殷素知整日忙于天庭事务,后又有了妹妹思凡一事,便将此事抛在脑后了。
如今来寻法宝,见了这个野生葫芦,殷素知才想起此事,一时间颇为内疚。幸而红云真灵如今也孕养得差不多了,便打算先将葫芦送去五庄观镇元子处,了结此事。
要说红云老祖,乃是天地间第一朵红云所化,是个闻名洪荒的道德真仙,不仅道行精深,还是一个真正的良善之人。
而他之所以身死,是因为紫霄宫中让座连累了妖师鲲鹏,又得到了成圣所需的鸿蒙紫气。这鸿蒙紫气除了有座位的人外只有红云有,让鲲鹏恨极,便联人截杀了红云。
而红云有一挚友,便是地仙之祖镇元子,二人相交可谓莫逆,是红云最信任之人。
殷素知到了五庄观门前,便唤门前两个道童道:“童儿,快传与你家师父,言有故人来访。”
那两个道童见殷素知忽然出现在门前,二人毫无所觉,便知是个修为高深之士,因而都不敢怠慢,躬身道:“贵客暂歇,我马上去禀报老师。”
这厢镇元子正闭门修道,此时正逢封神大劫,镇元子也是见过几次天地大劫的,心里知道厉害,因而守门不出。这日却突然心神不宁,心感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也不知祸福,一时不知该喜该忧,便叹气一声,出了门去。
正打开门,便见童儿清风快步过来,便道:“有何要事,如此着急?”
清风见镇元子自出来了,高兴不已,道:“老师,门外来了一位道人,修为十分深厚,如您一般,说是故人来访。”
“缘是如此!”镇元子听了,便知自己心神不宁正应在此处,便叫童儿道:“快去请他进来。”
殷素知随道童进了观中待客之处,见了镇元子,打了个招呼道:“道兄,好久不见。”
镇元子暗思自己从未见过眼前的道人,何有此言,便问道:“道友自何处来?”
殷素知笑道:“贫道转世投胎了一遭,故而道兄不认得我了。我乃道祖的童子金花是也,如今转世,成了殷素知。”
镇元子恍然:“原是道友。”又转头吩咐童子道:“童儿,速去备上茶水,再打两个人参果来,今有贵客临门。”
殷素知听见人参果,心中一动,不知这些灵果给李靖食用有无效果,一会儿带回去试试也无妨,因而笑道:“多谢道兄款待。”
二人饮了茶,镇元子才道:“不知道兄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殷素知笑道:“是为物归原主而来?”
镇元子心中一动,虽不知何物,却直觉十分重要,因忙追问道:“是何物?”
殷素知便将那九九散魂葫芦拿出来交予镇元子,“我原是误得此葫芦,不想内里还有红云道友一丝真灵,言将葫芦交予镇元子道友即可。”
再看镇元子,忽见了挚友红云遗物,不由心神俱乱,怔愣一阵,面上一变,又是大喜又是大悲,口中也不知是笑声哭声,看起来如同魔怔一般。
两个道童俱唬了一跳,忙声唤道:“师父,你怎么了?师父!”又见镇元子怎么唤也不见回答,以为殷素知使了什么法术,便大哭起来问殷素知:“你将师父怎么了?”
镇元子乃地仙之祖,平日里姿态庄严,何曾如此失态过?无非是与红云感情深厚,情有所感罢了。殷素知见他这副模样,也十分触动,安抚道童道:“无事,你们师父只是一时情起失态罢了,片刻即好。”
镇元子这才回过神来,对两个童儿道:“不得无礼,为师无事,只是见了故旧之物,一时失态罢了。”又转身对殷素知稽首,“多谢道兄还此葫芦来,红云才得救矣。若有吩咐,在所不辞。”
殷素知摇摇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红云道友为人纯善,该得好报,才留得这一丝真灵来,道兄无需如此。”
镇元子又几番谢过,殷素知见他感激之情甚笃,心道果与红云是挚友,便又提醒了一句:“红云道友昔日并未消亡,魂魄得存,却是投了胎去,入得阐教门下,正是那福德真仙云中子。道兄若有意,或可前去相认。云中子承先世遗泽,福德深厚,此次大劫安然无恙,道兄尽可放心。”
镇元子闻言极为高兴,再三感谢,殷素知推辞一番,只拿了几个人参果便去了。她今日得了人参果,便打算先回去给李靖尝尝效果,取回法宝一事,明天再来也未为不可。
殷素知却不知,只出门这一日,家里已闹了个天翻地覆。
第9章
这人参果,乃是先天十大灵根之一,其貌如婴儿,九千年成熟一次,据闻吃一颗便能活四万七千年。当然,洪荒修者修为精深,几乎无为寿命忧愁者,这人参果效用算不得什么,但因为其灵力精纯,又是镇元子独有的灵果,滋味甚美,也算得珍贵。
当然,这些都是对于洪荒大能者而言,若对于李靖这样的凡人,人参果就有极大的帮助。概因其灵力温和,极易吸收,又有延长寿命的滋补之效,服下必然对身体大有裨益。
同为十大灵根之一的仙杏,一生只得二果,灵力便十分狂躁。那雷震子天资不凡,随云中子修道七载,用了两枚仙杏之后虽得了风雷二翅,却也因此从一个玉雪可爱的孩童,变成一个青面赤发,眼神凶恶,獠牙横生的怪人。相比之下,人参果无疑要可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