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朋友圈[红楼梦] (外乡人)


  当然了, 这是跟她的目标基数比起来才显少的。
  楠笙虽然临场发挥的应变能力不高, 但只要给她时间慢慢筹划,她就总能想到一些利已的小办法。
  于是楠笙这个自带促狭性子的妹子,直接用终端自带的录相功能将所有录下来的视频都分成了上下两集。
  只要上集的点赞数达到标准, 就会上传下集。反之呵呵~
  红楼美食,红楼各色人物真实模样,红楼诸芳诸琐事以及即将到来的元春省亲,大观园居住记实都是楠笙朋友圈的主要素材。
  楠笙为了怕自己错过任何一个可以集赞的素材, 还巴巴拿小本子记下来。
  按着红楼时间发展和故事走向以及人物经历为主要提纲,一一记在小本子上,生怕漏了哪一项。
  哪怕现代也没甚让她归心似箭的人, 哪怕这里有让她放心不下的黛玉, 但楠笙回家的心迫切极了。
  如今的楠笙算是明白乡愁这种心情了。
  唉!
  岁月匆匆不得记数,历时经久,在王氏姑侄不停斗法,凤姐儿不断拖后腿的情况下, 省亲别院终于建成了。
  宝玉提前游了园子, 还在‘严父’的厉喝下提了不少诗词牌匾。
  知道这消息的时候楠笙还在想能生出‘孽畜’这种生物的人类也挺神奇哒。
  贾政牛的一批。
  和黛玉在贾母的上房陪聊, 看了一眼回了话就坐在黛玉跟前说悄悄话的宝玉,楠笙吃着应季的水果,心里想的还是如何留个种。
  此时的瓜果都比较甜,口感比现代为了高产而改良过的水果都要好吃。不过葡萄什么的,到底没有黛玉空间里的那架葡萄接的果好吃。
  楠笙已经掐了秧苗,种在自己的空间里了,长势也挺喜人。
  楠笙的空间经过黛玉和林如海父女的双重改造,已经大变样了。
  至少她再也不用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了。
  房舍家俱,床帐帘幔一应俱全,精致的一如官家嫡女的绣房。因放在空间里不放违制,规格直逼亲王郡主。
  对了,虽然楠笙不怎么会做饭,但林如海让人给楠笙弄的屋子却是自带厨房的。因生火是个老大难问题,所以楠笙只将她原有的厨具摆在厨房里,顶多煮个快餐面。
  这次回到荣国府后,因府中在修建大观园,到处乱哄哄的。再加上黛玉自打得了一空间的书后就见天的书不离手了,于是楠笙便找了个会做点心的媳妇日常无事教她们姐妹做点心。
  楠笙自己掏银子让人打了个装面粉等物的橱柜,又让人弄了一个面案。橱柜打的精致,面案也干净小巧。橱柜摆在房中,和房中摆设融为一体。用的时候打开橱柜,将各种用具拿出来,再将面案支在房中圆桌上,不用的时候将面案立起来放在橱柜后面藏起来。
  不用去灶上,只在房中就能操作。
  黛玉极聪慧,学什么都极快。而且黛玉审美在线,心思灵巧,做出来的点心都比 旁的好看许多。
  做点心不易受伤,再加上不过是闺中趣事,贾母倒也并不拦着黛玉等人学做点心。时常吃着黛玉等人孝敬的点心还乐得逢人就夸。
  开始只是楠笙带着黛玉学着玩,后来三春和宝钗也时不时的加入进来。其实厨事于闺阁女儿来说也是一项必备技能,哪怕是这样的大户人家也不能例外。但贾母却时常说什么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不需学那劳什子的话。
  一时总叫楠笙不知道要说贾母什么好了。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趁着年纪小,姑娘们还在家的时候多学点一技之能又要叫她们什么时候学?
  管家理事,人情往来应酬这些都玩似的不上心,别说嫁到孙家被磋磨死的迎春,便是远嫁的探春怕也不会过得多幸福。
  旁的不提,只说探春管家时与赵姨娘因为她亲娘舅发生的冲突,探春的处理方式就能看出来她受到的教育有多大的缺陷。
  所以说探春是机变,性子刚硬,但靠自学成才终究要吃点苦头不可。后宅如战场,和亲出嫁更是战场中的战场,一个不慎,同样是性命难保。
  这些事情,楠笙说起来头头是道,可轮到她自己了,她却未必能做得比贾母好。
  至少她同样舍不得让黛玉变得世故起来。
  原来溺爱孩子的家长是真的不分年龄段哒。
  ╮(╯▽╰)╭
  话说回来,自打学了点心面案,楠笙便对做饭什么的极有信心。等后来又让人教了怎么煲养生汤后,楠笙便开始磨刀霍霍的朝他那一溪的肥鱼下手了。
  楠笙空间里的鱼,早在回南进京的时候,就被她悄悄处理了不少。但鱼这种东西,繁殖起来那真赶的上超生游击队了。
  这么说吧,吃过鱼籽吗?
  一条普通的鲤鱼肚子里都有一大坨鱼籽,那么小的鱼籽,一粒粒都是小鱼苗呢。所以没用多久,楠笙空间里的鱼又再一次泛滥了。
  不过杀鱼这种事情,楠笙刚刚拎起刀就被闻讯赶来的鸳鸯制止了。
  杀鱼不能在荣庆堂和她们的房间,必然是要去灶上操作。荣国府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楠笙带着几个姑娘学了点心,学煲汤,现在又要亲自杀鱼学如何做鱼汤不出片刻功夫就传得阖府皆知了。
  楠笙擅画,画出来的超写真画一直被人当成宝。爱屋及乌,楠笙画画的手就更加金贵了。若不是此时没有保险这种行业,说不定贾母就要给楠笙的手上保险了。
  于是一听说楠笙碰刀子了,吓了一跳的同时,也一连声的派人去拦着。
  可不能伤了手哦~
  于是楠笙最后只能看着灶上的厨娘杀鱼,收拾鱼,血淋淋的还要去鳞片挖腮。再然后楠笙又起了慈悲之心。
  鱼什么的还是放生吧。
  七月初七,凤姐儿在荣禧堂后面的院子里生下了她和贾琏的第一个孩子。
  没有名字,家下人等都只唤一声‘大姐儿’。
  虽然凤姐儿早就从清温那里知道这一胎是个女儿,但看到自己真生了一个女儿后,多少还是有些失落的。
  看到女儿,又想到清温,凤姐儿不由回忆起清温对她说的劝诫之言。
  必须要保重身体,不然今日的大姐儿便是来日之林妹妹。
  林妹妹过得幸福吗?
  知道贾家挪用了林家银钱的凤姐儿抿唇不语。从对王夫人的了解中知道王夫人并不想履行当初和林如海订下的宝黛亲事的凤姐儿更是沉默无言。
  没娘的孩子是根草,谁都靠不住哇~
  满月的时候,黛玉和楠笙一人送了套金镶银的十二生肖不说,黛玉还在楠笙的授意下,以凤姐儿生产不容易为由送了凤姐儿一套玻璃茶具。
  茶壶和茶具看起来小巧又可爱,机器统一制做出来的,又有别于手工制品在某些细节上的细微差别一只茶壶,四个杯子,又薄又透亮。里面泡上大枣,枸杞,桂圆,冰糖什么的,热水一冲,煞是好看。
  忒,直说了吧,就是某宝十九块九包邮,给好评减五元还送杯垫的那种。
  这套茶具是楠笙早前就从她空间里拿出来给黛玉装饰屋子的。当然了,最开始的时候,还想着若是房里哪个丫头不老实,就来一场碰瓷。后来楠笙发现好多人都喜欢这套茶具后,眼珠子一转,便叫黛玉转送凤姐儿了。
  林家放在荣国府的家私摆件几乎都被楠笙刻字留念了,这些东西不能转卖,因为一转卖就知道东西都是从哪里流出去的。除此之外,也不好摆在省亲别院里,毕竟人多眼杂,让人看到丢的还是元春的脸。
  于是以王夫人为首的贾家人都不得不暂时放下对这批东西的‘安置’心思。但林家那么多好东西在那里摆着,看得见吃不着,也着实让人心醉。于是便有人时常去打量黛玉和楠笙的房间。
  楠笙有些玻璃制品的事不是秘密,旁人问都只说是乔母留给楠笙的私房遗产。其实这些东西在楠笙眼里真没一锭金子值钱。
  一锭二两的金子就有上百克,一克黄金在现代要好几百呢。
  →_→
  因楠笙擅画这个技能,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谁,倒是没打楠笙私房的主意。而黛玉房间里也摆了不少好东西,精致不落俗落,但大多还是书画居多。偶尔几件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还多是和林家物件一样的‘记档’之物。
  于是这么一套摆在明显处的茶具就落在了人眼里。
  其实那些人也未必真将那套茶具放在眼里,但世人大多有一个通病,就好比去不讲价的商场买东西,多贵的东西都不觉得吃亏。去能讲价的地方买东西,无论讲下来多少,大多数人都觉得给高了一样。
  有些时候,人们买东西会说‘便宜点吧’,其实哪怕只便宜个一块两块,好像也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心里平衡。
  将这套东西送出去,也算是了了众人一个心愿
  至于之后会发生什么,就看能汉有为楠笙的朋友圈提供素材了。
  别说,省亲别院建成了,三春和楠笙,黛玉房间里的东西都没动,但公中库房和各房太太奶奶,老爷们的私房摆件都被借出来不少。
  其中,以早年最喜欢炫耀嫁妆的凤姐儿出血最多。于是每每用黛玉送的那套茶具喝养生茶的时候,都能听见凤姐儿喝茶喝出咬牙的声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