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终于决定下单了。
他溜达回家,将在外面买的吃食交给丫头,正好看见薛姨妈和宝钗说年底新衣首饰的事。
今年荣国府那边喜事不断,估计宴席只多不少,那衣衫首饰就更不能少了。
原著里宝钗总穿半新不旧的衣裳,也不怎么戴太过贵重的首饰,对外说什么她不喜欢。可实际上又有哪个小姑娘不喜欢新衣,新首饰呢。
不过是条件不允许罢了。
记得原著中宝钗和邢岫烟说过七八年前她也是富贵闲妆的话,虽有劝慰邢岫烟之意,但到底也有几分真话在里面。
薛家有个不省心还到处惹事的薛霸王,花钱跟瀑布似的冤大头。人家挣一个花一个,他是挣一个恨不得花上十个八个,再多的祖业也要败祸光的。
宝钗跟着薛姨妈管家,如何不知道家中钱财进项花销?再加上荣国府里的好姨妈虎视眈眈,她所能做的不过就是从自己这方面节俭罢了。
如今的薛蟠虽然梦到了许多未来之事,但他仍然还是孝顺老娘,心疼妹妹的地主家傻儿子。可能是做了那么多的梦,所以他更心疼自己总是委曲求全的妹妹。
因此在给宝钗花钱这方面,这位的吝啬本能竟然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荣国府给他们家的姑娘一季做四套衣裙,那我薛家的姑娘就一季做八套。首饰也要比他们家的姑娘多就是了。总之,薛家的姑娘一定不能在这方面被亏待了。
一个对自己都吝啬到能不做就不做新衣袍的人,却愿意为她这个妹妹花更多的银子做更多的衣裙首饰,只为了不叫她输给国公府的小姐。
一个不好面子的人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很难让人不感动。也正是因为这样,宝钗地自己这个哥哥的感情也更深了不少。
此时薛蟠一进来,先是霸气侧漏的坐在椅子上,然后一副爆发户范儿的叫宝钗相中的就全买回来,多整几套换着穿戴呗。
放心,你哥再抠,也不会让你受委屈哒~
薛姨妈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你还好意思说。”
宝钗抿唇笑笑,没听薛蟠的,只挑那看起来精巧别致的叫丫头记下来。
薛家侍候的丫头们都知道薛蟠的习惯,见他从外面回来也没上茶,只将放在碳上烤的桔子拿了两个用小瓷盘托着送来给薛蟠吃。
喝了小一天的茶,吃点烤桔子还真不错。两个烤桔子转眼就进肚了,这位竟然还因为桔子的酸甜刺激了胃口,当即就吩咐侍候的下人,他晚膳要吃锅子。
一听锅子,还要多准备些羊肉,宝钗为难的摸摸自己的脸,让人给她准备素菜粥。
可不能再这么胡吃海喝了。
膳毕,三人围坐说话。薛蟠便将要请楠笙画全家福的事说了。薛姨妈犹豫了下,顾忌贾母那边的态度,一时没应。宝钗早就想要这样一幅画了,只可惜她虽然从楠笙那里知道了不少绘画技巧,只她到底没学过西洋画,好多地方理论到位,实际操作却没有。住在荣国府也不好大张其鼓的给自己找西洋画师,虽然她哥哥不会说什么,但总免不了让人传了闲话出去。
现在的薛宝钗是真真怕了荣国府下人们的那张嘴了。
听哥哥这么说,又猜中母亲所虑,宝钗想了想,觉得此事也未必不成。他们家到底和外面的人家不一样。
而且楠笙最近也闲着呢,先画起来,就算日后临时有事顾不过来,他们也不急于一时,便是画个一年两年的,也等的起。
至于哥哥心疼的润笔费,宝钗不由轻笑出声,告诉薛蟠当时不过是句玩笑话,只他当真了。
一听要金子只是楠笙随口开的玩笑,薛蟠就是一乐。不过转念又觉得楠笙画一幅画还要休养数月,也挺不容易,便说多少给一些吧。
“那也不能给金子,不然成什么样子了。”你还真将人家当画匠了?宝钗笑着摇头,“哥哥只管放心,这事交给我便是。”
笑着说完这事,宝钗回到房里轻轻叹了口气。
若是爹爹还在就好了。
宝钗的这声叹息,正好是黛玉此时的思念。
若是爹爹还在就好了。
看着跪在面前的紫鹃,黛玉虽然高兴紫鹃的选择,但心里也委屈的跟什么似的。
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做为贾家的家生子,她虽然被分到黛玉身边,但却无法改变她仍是贾家家生子的事实。但紫鹃没有背叛黛玉,或者说她选择了黛玉,就是背叛了贾家。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但她却知道她绝不能背叛林姑娘。
黛玉又是委屈又是气恼了一会儿,只叫紫鹃起身来,什么都没说的带着紫鹃去找楠笙。
到了楠笙的房间,黛玉看了楠笙一眼,又将视线看向了紫鹃。楠笙心有所悟,开始给房里的丫头挨个吩咐差事,转眼间屋中就只剩下楠笙,黛玉和紫鹃三人。
没了外人在,黛玉将自己扭成麻花挂在楠笙身上,一会儿揪一下楠笙的衣袖,一会儿拽拽楠笙的发梢。
被楠笙一巴掌拍在手背上,还一脸不平的拿额头点楠笙的后背,一点一点的,不疼,就是磨人的不行。
“那日是我在二太太跟前说了你妹妹的事。”回头将黛玉拉到身边坐好,楠笙才对神色不安的紫鹃淡淡的开口,“你能如实说出来,也不枉玉儿一心为你做保。论看人,我是不及她的。”
“楠姑娘?”紫鹃闻言猛的抬起头,脸上一片错愕,眼底满是惊慌失措。
“你既做了选择,我们也不能寒了人心。玉儿房里有什么没什么,不妨如实告诉二太太。以后二太太但凡有什么吩咐,你也不妨全数应下来。至于之后怎么回复二太太,总不会叫你为难就是。”
至于会不会让二太太为难,那楠笙就不敢保证了。
(→_→)
“诶,你不再看一会儿?”薛蟠坐在那里,一手指着自己的脸,一手抻抻衣袍,看着楠笙提醒她。
楠笙:啊?
第48章
元春封妃, 薛家是送了贺礼的。省亲旨意下来的时候,他们也和其他亲戚一样送了赞助费。末了还被王夫人借了数万两银子。所以住在荣国府,宝钗是仗义的, 或者说心里还带了点理直气壮。
可以想见宝钗这种心态定是受了薛蟠的影响。
(→_→)
宝钗世故又圆滑, 薛蟠说完这话的第二天, 便和薛姨妈去了荣庆堂。娘俩个也没空着手去,而是捐了一批可以做帐幔椅套的料子。
捐完料子,得了贾母和王夫人的热情感谢,宝钗才站起身,说了一句不留在这里打扰老太太,太太们说笑,她去找楠笙商量画幅全家福。
贾母一听宝钗说什么楠笙和全家福, 不由张嘴问了一句。
贾母人老成精,但宝钗也不是充话费赠的。再加上她携目的而来,自然是早就在心里打过了一套组合拳一般的腹稿。
请楠笙给他们家画全家福, 是为了明年年底薛姨妈的寿辰。古来有规矩, 父母在,不庆生。但薛姨妈上面可没公公婆婆, 儿女孝顺愿意给她做寿,旁人还真没资格拦着。
这一点她倒是比她姐姐王夫人强多了。
明明也是三月初的生辰,女儿是皇妃,儿子是凤凰蛋, 可惜庶女都能过生辰, 她却不能过。
宝钗说是为了薛姨妈明年年底的生辰, 又说便是楠笙一时有了旁的事,她们也等的起。总之就是花了一份料子钱,就让贾母没了理由。
贾母倒是想说楠笙出阁在即,应该安心绣嫁妆。可这话要是说了,那她以后也甭想找楠笙画画了。
再一个,贾母内心深处还真不想叫楠笙这么快就嫁出去,毕竟她还没正经将楠笙的商务市场打开呢。
贾母那里不言语了,王夫人也不会拖自家妹妹的后腿,宝钗这里便算成功了一半。等宝钗晃悠到楠笙那里,姐姐长,姐姐短的又夸又捧与楠笙说笑了一回后,楠笙也没跟她扯皮,先是感谢了一回薛家大方赠棺的情谊,又说了一回张士友赴南帮了多大的忙,之后才说这样的全家福工期太长,怕中间有什么事再耽搁了。若薛家真等的起,她这里自是不敢推辞。
说白了,就是本姑娘答应给你画画那是还你人情。画了这一幅,你们薛家和林家就真的不欠任何过。以后家常处着,也不会再旧事重提了。
话说的清楚明白,这单生意就正式走起了。
这年头画个肖象画就跟后世的人去影楼照写真艺术照似的,准备衣服呀,首饰呀,布置一下入画的布影和屋子呀。
准备这些的时候还要按着楠笙的要求准备油墨画布各种绘画所需工具。
于是一直进了腊月,楠笙才得了宝钗的准信,带着人去了他们家的院子。
薛家祖籍金陵,自是习惯南边的屋中布局。来了京城平时住着也不讲究,但这次要画全家福,宝钗便想按记忆中金陵老宅的样子收拾一回入画的屋子。
布置屋子,新打的首饰和新做的衣裙一一到位,一家仨口穿戴一新的等来了楠笙。
楠笙手里有朋友圈的那个终极接收器。发朋友圈,自然离不开照像功能和视频功能,于是这一次楠笙也是开启了这两项功能后才拿起素描本装模做样的先将薛家三口的坐姿什么的先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