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眷的师兄弟和那些女弟子准备的东西都极为精致,也大多适合闺阁女儿们摆弄。而没有女眷的师兄弟,送的大多都是书籍和笔墨纸砚一类的文房四宝。
不得不说的是楠笙和黛玉没给刘泰送节礼,但刘泰却给楠笙和黛玉各准备了一套文房四宝夹在师兄们的贺礼一道送到京城。
刘家没动静,可见这文房四宝是刘泰自己的意思。不过看楠笙和黛玉一模一样的东西,就能知道这位其实就是走个虚礼。
没将楠笙放在心上,只是将节礼当成走过场的一种应酬。说不定还是他们师兄弟一道吃酒说话时不得不做的应酬。
东西送来就没有丢出去的道理。
于是楠笙和黛玉又将这些东西转手做了年节的礼给了宝玉,贾环和贾兰,贾琮几个。
一人一份还剩下不少呢。
楠笙本着白放着也是放着的原则,又让莳珊拿了两套送到府外交给七载。
既然对清温说了要善待人家的儿子,这些小事上多做些也是应该的。
黛玉是个讲究细节的精致人儿,她在荣国府收了些读书识字的小丫头,这个年节,黛玉还特意改良了一回妆刀三雀,打了一批精致小巧,更适合内宅姑娘使用的文房三式赏给那些小丫头。
以前陪着黛玉读书玩的小丫头现在已经不剩几个了,不过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聪慧有毅力,有上进心的妹纸。见她们这般努力,黛玉自是更认真教授她们知识。一来打发时间,二来也是心性使然。
黛玉给这些小丫头备了小礼物,这些小丫头也没辜负黛玉的一份心,都用心的给黛玉准备了东西。
有绣一包帕子的,有绣荷包,做绣鞋的,也有知道黛玉脾胃薄,特意弄了乡下小菜,收拾干净,腌在坛子里给黛玉就粥的。还有用心养上几盆花给黛玉解闷的
看着黛玉见天的收礼物,楠笙还小小的酸了她几句。
咋人缘就这么好了呢?
每每黛玉听了,都拿着帕子捂着小嘴笑得眼睛弯弯。
人生自来苦多甜少,能甜一时是一时。
带着点年节倍思亲心情的楠笙一边矫情的惆怅了一会儿,一边拉着黛玉在房里玩投壶。
投壶这种游戏玩的就是手眼的配合,它既没危险,又可以适当的锻炼一回身子骨,正适合闺阁女子玩乐。
除夕以至,老太太带着贾家的和嫁到贾家的人一干后辈去宁国府祭祖拜祠堂。楠笙便带着黛玉留在房里打发时间。
除夕夜宴要在宁国府用,明儿初一才会再回到荣国府用席。
老太太本想着祭祖不能带着外姓丫头,但年夜宴却不妨碍多加两双筷子。但楠笙却觉得不妥当。
再加上早前她们第一次上京时守的是贾敏的孝,那会儿来时也在年底,当时老太太提出叫他们一道用年夜宴的时候,楠笙便给回绝了。
闹闹哄哄的吃不好,喝不好,还得看着别人母母子子亲情厚恩的,她们姐俩图啥去找这份不自在?
消消停停的呆在屋里,地龙烤着,火炕上坐着,小茶蜜水喝着,果子吃着,再花点银子叫灶上做上一桌浑素搭配的好席面,岂不更舒心?
冬日天黑的早,府里大小主子们又都不在家。楠笙便叫她和黛玉房里的丫头都轮留歇着去。然后楠笙便歪在靠枕上,腿上盖着一条薄被,惬意的听黛玉给她讲《山海经》。
正听到关键处,回家过年的紫鹃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边站在熏笼前跺脚烤手,一边语速极快的对楠笙和黛玉说道:“姑娘,楠姑娘,琏二奶奶那会儿在祠堂晕过去了人已经送回府了。”
“有喜了?”楠笙闻言诧异的坐直身子,与黛玉对视一眼又转头看紫鹃,“知道是几个月吗?”
“听我妈说不到两个月。”
不到两个月?
今儿是除夕,到今年七月初七应该就是**个月看来是贾巧姐儿无疑了。
“怎么好端端的就晕过去了呢?胎儿可好?”黛玉没楠笙想的那么多,听到一直对她不错的凤姐儿晕过去了,担心腹中胎儿,焦急的问了紫鹃,也不等紫鹃回答,又转头看向楠笙,“姐,咱们还有什么好药材没有,不妨都给凤姐姐送去。今儿祭祖,老太太,太太必不能回来,所幸咱们无事,不如”
“不如去看看她?怎么不往下说了。”楠笙掀开薄被将被中的腿挪到炕边处,不等楠笙有旁的动作,侍候在房里的春燕便上前一步为楠笙将鞋套在脚上。“以后不用这样。”
前一句是对着黛玉说的,后一句是对着春燕吩咐的。让个小孩给她穿鞋,楠笙还没狂到那份上。“只要心正性正,我这里就不会亏待你。你如今年纪还小,好好跟着你向兰姐姐和莳珊姐姐学些本事,将来出了门子也能在婆家立足。”不用你近身侍候,明白吗?
站起身,一边走到妆镜前用梳子抿头发,一边让人给她和黛玉拿厚斗篷。
黛玉见楠笙这般动作,便知道她这是要带她去见凤且儿,只心里还有些迟疑,“我去了,会不会冲了胎儿?”
“又胡说。你这两个月去她那去的少了?”嗔了黛玉一眼,又心疼她的小心翼翼,“她大字认识几个,却不会写。这两个月多少礼账子不是你帮着她弄的。要真有事,早就有事了。”若真会因为黛玉孝期给冲了凤姐儿腹中巧姐儿,那才是笑话呢。
真有那么大的威力,估计凤姐儿也怀不上了。
穿得厚厚的,又让丫头准备了两个手炉各自抱着。
从私库里拿了些补血养身的药材,又让人将果子匀出两份让紫鹃和春燕带回家给她们妹妹吃后,楠笙便带着黛玉去了凤姐儿和贾琏居住的小院。
除夕夜,巷道里挂满了大红灯笼,哪怕丫头们不提灯,一路也是灯火通明,不过人却不是很多。
她们二人得到紫鹃这个家生子报信,自是第一波来探望凤姐儿的。
当然了,除了她们姐妹,好像就只剩下留在东跨院自己过年的薛家仨口还留在荣国府,其他的主子不管大小嫡庶都在宁国府。
凤姐儿的院子此时看起来安静极了,丫头们见了楠笙和黛玉来了张嘴便扬声朝屋里喊了一声。
从院门到房门中间要穿过一段天井,楠笙和黛玉走过天井时,凤姐儿的贴身丫头平儿也掀开帘子迎了出来。
一边关切的问平儿凤姐儿如何一边朝里走,说话间三人便进了屋子。
一进屋子,黛玉不疑有她的就来到凤姐儿床前,担心焦急的问床上的凤姐儿身体情况。
楠笙慢了半拍,到也多了时间观察凤姐儿的情况。这一看,心下便有了底。
她就说嘛,王夫人儿明目张胆的挖她的心头肉,这位又不是吃亏的主儿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原来是等着这一日撂挑子呢。
第51章
凤姐儿撂挑子的日子选的极好。
不是说除夕这日有多好, 而是她挑了一个最能彰显她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时机撂挑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古时规矩繁多, 又极重年节。除夕祭祖后,转天的大年初一还要给祖宗们拜年。宁国府是长房,因此京城中所有贾氏一族的族人都会在这两天组团到宁国府依序祭祖。
枝繁叶茂的一大家子, 黑压压的一片,人多的跟赶大集似的。男女老少,全都是本家亲戚, 那么多人聚在一处,管家理事的人里没两个长袖善舞的可不行。
加之祭祖后, 族人们都会留在宁国府用宴, 人多事杂,忙乱的让人脑阔疼不说, 还总是这样那样的事故层出不穷。所以近年来, 宁国府那边都是请了凤姐儿从旁协助, 帮忙张落。
凤姐儿做人张扬, 做事高调, 平生最喜一展长才。旁人自谦一回,再吹捧她几句,这位就能使用浑身解数去各种张落,还从来不嫌累。
当然了,不嫌累是不嫌累,累也是真累人。但这位有一颗好强的心, 还有一副逞强的牛性子, 所以哪怕累到眨眼睛都没吃力了, 她也能表现出一副毛毛雨的轻松写意来。
对自己这么狠,不,是对自己这么刻薄的女人古往今来也没几个。
→_→
现代人过年也就七天乐,咬牙硬挺最多放假到正月十六。但古时的‘年’一般是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过了二月二才算是过完年。
往年这个时候凤姐儿既要管家理事,备席侍宴,又要持操整个正月的各种应酬往来,忙的不可开交,能在除夕夜发作,可见凤姐儿心中忿恨有多重了。
今年又不同往年,虽到了一年最冷的时节,可皇妃省亲的事却仍然火辣辣的摆在众人面前,于是凤姐儿今年又比往年多了一份差事。如今年节刚开始,省亲别院也到了关键时刻,凤姐儿却晕倒了,还被诊出了喜讯啧啧啧~
其实爱财爱到六亲不认,也算是王家的一大特色了。
凤姐如是,王夫人也如此。
说贾琏油锅里都能伸手捞银子的凤姐,其实也不逞多让,或者说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凤姐儿借着皇妃省亲的东风,开了铺子发了笔横财的事,‘辗转’传进王夫人的耳中。王夫人先是咬牙切齿的在心里咒骂了一回凤姐儿借了她家元春的东风,然后便一点不客气的叫王熙凤将做生意得来的营利拿出来为娘娘建省亲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