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皇长子[历史] (因果定律)


  沈瞭带他一起出了屋子,留下容若笑问:“你为什么要告诉我,在京城里,到时候来个顺其自然两情相悦,不好么?”
  “我说了,昨日一见,觉得公子人不坏,这么把公子当傻子,实在是不好。”
  沈宛毫不在乎,“我只希望弟弟能平安长大,他是良籍,将来能顶门立户,我也就放心了。可留在江南,万一哪天有个人指着他说,这个人是被青楼女子养大的。我不能让他这样。必须换个地方。”
  “我不是姐姐的亲弟弟,是她流落街头,当时我父母尚在,将她收养了。”沈瞭在花园中对胤禔说道:“后来父母接连去世,姐姐流落风尘,却保住了我。”他顿了顿,“多谢安修没有鄙薄我姐姐。”
  “我不觉得令姐有什么好鄙薄的。”胤禔一笑:“在我看来,令姐这样的人材,要比遇上事就上吊寻死的人强多了。”
  一个女人在战乱的时候带着弟弟活了下来,管他怎么活的,反正人家活了下来。如果对这样的人进行道德谴责,就该先将饶舌混蛋拖出去叉死,或者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看看他要生还是要死。
  站着说话不腰疼,便宜话从来好说,可胤禔绝对不会这么干,因为此举未免太下作,让人瞧不起。
  “再说了,这年头能当个良家妇女不过是运气好,运气坏一波战乱都带走。”胤禔道:“如果有一天道德君子动辄瞧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那八成是太平日子过久了。”
  如今的读书人,特别是经历过战乱的读书人,都有几分善心,不那么整日标榜自己道德君子,没那么多臭毛病。都是人生父母养,多点善心是好事,否则半点人味都没了。
  “那也不尽然。”一直在旁边沉默的顾贞观道:“有人就觉得,自己天生就该高人一等,女人这样执拗的或许只害她自己,男人执拗起来就要害了全家。”
  “先生似乎很有心得。”沈瞭道:“不妨讲讲,让学生长个见识。”
  “这户人家和你家一样,当年也是世代书香,家奴进门都要抽鞭子,就和杀威棒差不多。”
  顾贞观就道:“这家的主人觉得自己世宦之家,奴才天生就该是奴才,怎么对待他们都是应该应分的。他家媳妇也是这种人,所以他家被人称为家规严整,实际上不过是苛待家奴而已。”
  “后来战乱,家奴逃走大半,剩下的家奴不仅没被奖赏,反而被变本加厉的虐待。”顾贞观叹道:“因为这对夫妻觉得,这都是打的还不够狠,管的还不够严。”
  “那后来呢?”胤禔没忍住问道:“难道他们安生活到了现在?”
  顾贞观摇头:“三藩兴兵,这对夫妻命家奴将财宝粮食藏好,不想家奴偷着联络了三藩的将军。这户人家,死全家了。”
  “其实家奴未必得什么好处,只是鱼死网破罢了。”沈瞭低声道:“觉得家奴不需要活路,最后可能逼死自己。”
  胤禔想到了后世各国的税法,不管是出于主动意图偷漏税,还是出于税法更改导致的漏税,一般都会有一个补缴期。只需要在规定期间内补缴税款,就算没犯法。
  这大概就是实用主义治国的集中体现,如果逼的人没了活路,来个鱼死网破,岂不是人财两空?
  不过胤禔开口讲起了别的事:“我记得先帝静妃也是一样,觉得自己是皇后,用金器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可她从来没想过,如果这么天经地义,为什么先帝顺治还要住在破烂、未修缮完全的皇宫中。”
  不止先帝,直到现在,紫禁城有些宫室都没法住人,因为战乱和火灾,有些宫室在破损状态。将心比心,麻烦你配合一下皇帝,哪怕是作秀呢。
  所以天下哪有天经地义,自己和太子也是,做了太子不代表皇位就稳稳的握在手里。而自己是长子,也不代表没了太子,自己就能顺理成章的继位……这世上的事情,琢磨起来真是相通。
  不过如今的形势和几百年之后也不一样,非要拿来作比较就是脑子有病,十分健康且脑回路正常的胤禔放下了这个话题,拉着沈瞭问起来将来的打算。
  “日后读书读好了,打算科举么?”胤禔问道:“我看以中正的人品才学,出来做官正合适。”
  “怎么都会考个功名,做事更方便些。”沈瞭道:“至于出不出仕,那就不一定了。”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容若就离开院子,拉上胤禔准备回到织造署。
  “喂,你们俩聊什么了?”
  容若叹口气:“我过去怎么没发现,你对这种事这么好奇,不过也是,你也快成亲了。”
  “成亲就成亲呗。”胤禔一脸不在乎:“过去我还挺憧憬的,现在一想就有点烦。又不是我自己选的,汗阿玛看哪个好就就是哪个喽。合得来就好好相处,合不来就离远点。”
  “不能这么说的。”
  容若道:“你现在年纪还小,娶来的妻子是真正的少年夫妻,慢慢相处总能处得来。你和我不是一回事,别看我的婚事来想你自己。嫁给你的女孩子是不能和离的,入关之后没听过这种事,人家一辈子都拴在你身上,不要开始就心存成见。”
  “……嗯。”胤禔被那句“一辈子都拴在你身上”触动了,人家女孩子也未必喜欢嫁给自己,不过是父母之命,又没法离开。男人可以随意,女人却不行,自己也不能太欺负人。
  唉,怪不得人家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别说夫妻,就是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家人亲戚,很多事情都扯不清。胤禔揉揉脸,忽然问道:“曹家的事情,汗阿玛怎么说的?”
  “皇上昨夜下旨,令子清协理江宁织造一应事务,至于子猷,皇上下旨等曹大人病愈之后,可以返京做个侍卫。”
  “这是赏了他一个侍卫?”胤禔点头笑道:“果然是汗阿玛的手笔,这个问题不好解决,给曹子猷弄回京城不就得了。”
  一、二、三等和蓝翎侍卫都出自上三旗和上三旗包衣,只是平时也要经过遴选,这次算是皇帝恩赏,曹荃白捡了一个侍卫衔儿。
  “汗阿玛能把他们家这点事给按下来吧,皇上亲自出手解决,怎么也能压一段时间。”胤禔道:“起码这段时间,江宁织造的职务不能出篓子。”江南这种地方,自前朝至今,一旦出乱子就震动南北。
  容若闻言却笑着摇头:“这种事,总归要看他们家,尤其是曹大人。哪怕是皇上,也没法控制人心,人心多变到时候更难收拾。”
  回到织造府住处,一进门,就听见五阿哥胤祺大声道:“大哥,汗阿玛下旨叫我们跟着去祭陵,后天!”
  祭祀明孝陵是这场政治秀最重要的一部分,胤禔带着弟弟们混迹在随驾诸王大臣中间,看着台上的皇帝和皇帝身后的太子,再看看两边围观的百姓。在皇帝跪下去的一瞬间,周围居然隐隐有哭声。
  这算是忘却的前尘,迎接新生活的眼泪?
  能来这地方的肯定不是贫民,大多是文人士绅,胤禔跟着大队人马拜下去,心中就很好奇,明朝官员以南官为主,当年京城里收税收不上来,这帮人忙什么呢?
  自明朝万历开始,连藩王的粮饷都被再三削减,拿到手的不足一半。剩下的一半反正没到皇帝手里,天知道钱粮都哪去了。直到李自成在京城搜刮官员士绅,足足筹集了七千多万两银子。
  可见手里有刀,下得了决心,就有钱。否则,就是群臣抛弃,煤山上吊的命了。
  “咱们皇上也是狠得下心,说跪就跪,半点不打磕巴。”
  某大臣就道:“我就奇了怪了,前朝杀了这么多苗民,也没见哪个前朝皇帝跑去又是祭祀又是下跪。果然,家在中原好做人,咱们呐,连人都不配做了。”
  “少说两句吧,拜都拜了,说这些有什么用。”阿拉木不耐烦,转头却见胤禔拉着胤祺走了过来:“学士,这会完事,咱们就能回京了吧?”
  阿拉木点头:“阿哥说的是,不过路上经过山东,还得拜孔子。”
  旁边胤祺长大了嘴巴:“还要拜啊!”
  作者有话要说:
  苗民在明清就是那个豆豆,大家听说过笑话吧:吃饭睡觉打豆豆。
  理由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负担重。复杂就是既有土官,又有流官,土司要钱、朝廷也要钱,官逼民反吧。


第47章 两个菜鸡同三只鸡蛋
  “之前提到诸公主出嫁, 朕想等到大格格她们出嫁的时候,年纪还要往后延一延。”康熙道:“这样更稳妥些。”
  “皇上真是慈父之心。奴才小女出嫁的时候才十二,年纪太小难免不懂事。唉,奴才也后悔, 当年不如留一留, 不要那么着急。”朴尔普如此说道。
  他是嘴上说的好听, 实际上当时因着打仗选秀停止, 朴尔普又怕女儿赶上战事完结之后的选秀。近枝宗室、铁帽子家都没有年龄合适的子弟, 万一指给潦倒宗室, 他们家闺女又不是倒贴的!
  车驾已经离开了江宁, 一路往山东孔府而去, 康熙路上无事, 召来几个大臣一起说说话。
  康熙平素还是挺喜欢听大臣聊聊私房话,觉得这样是君臣亲近,他闻言道:“是嫁给成德那个?哎呀, 那朕还真得将格格们留的时间长些,日后性子定了, 朕给她们挑额驸也能好好过日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