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皇长子[历史] (因果定律)


  随着年纪增长,苏日格也知道,人和人之间经历过事才能看出心地,能让俩人越靠越近,或是是双方觉得对方不是一路人,渐行渐远。
  而弘晗和瓜尔佳氏知谨,他们俩恐怕也只能在天长日久的共同生活里磨出情分了,弘晗这小子,不止对侍寝宫女、房里的格格没多大兴趣,对福晋如今也只是新鲜面子情,日后弟妹也得辛苦了。
  畅春园东南角的澹宁居外,弘昸正在和庆复散步,俩人说到了今日皇上给弘晖讲的东西。弘昸就道:“我总觉得里头还有别的缘故,并不只是为了天灾什么的。”
  庆复笑了,其实这种问题,只要出来当差,有些阅历就会明白。也就是三阿哥年纪小,不通世故才会疑惑。今日真是来对了,光凭着一时劝告来拉关系是没用的,自己要在三阿哥心里留下一个“有用”的考语,这样才能行啊。
  皇上虽然用了佟家的人,可用的是堂兄鄂伦岱,和他们府里没关系,还是要自己挣出前程要紧。
  等到下一次胤禔查问孩子们功课的时候,弘昸让他吃了一惊,这孩子年纪不大,看事情居然很通透,他居然明白了“朝廷收税是为了整个体系运行,为了皇帝的皇位坐的稳。”而且说得非常含蓄。
  “儿臣以为,朝廷安则天下安,其诚为历代教训。”弘昸一本正经的说道,“朝廷稳固,天下之福。若是主干弱而支脉强,这只会造成天下不安!”


第274章 扭转世界线(中五)
  皇子们自小读书, 但以弘昸的年纪,他还没读商君书呢,师傅更不会主动给他讲这个。除非早早接触更多的信息,如当年的胤礽, 否则也得到了出宫开府, 或者开始办差之后才能明白什么叫“世情”。
  那个时代结合自己读过的书, 譬如商君书、庄子、老子等典籍, 才会有更深的感悟。
  弘昸这个年纪, 能想到这一步, 委实让胤禔颇为惊讶。但老父亲的心情是:我儿子真的是厉害!
  胤禔并不是首先会针对儿子产生怀疑的人, 在他看来孩子读书读的多了, 生活上遇到了点坎坷—被训斥了, 突然长大,思想成熟,这也很正常嘛。没必要对孩子们紧紧盯着, 让他们半点喘息空间都没有。
  所以,弘昸很自然的得到了阿玛的夸奖, 为了表彰他乐于思考,胤禔甚至将蒙古进贡的马给了儿子一匹, 还送了他一套武英殿新书和进上的澄泥砚。
  “平日读书要多思多想, 所谓以史鉴今并不是生搬硬套, 而是设身处地想古人事,然后再来想今人事。”
  “谨领训!”孩子都乖乖的表态, 听着胤禔给他们批改功课, 一一进行指导。
  然而数日之后, 尚在御前的牧克在某次无人的时候,对皇帝禀告道:“最近侍卫处的庆复常和三阿哥在一块。”
  随着太妃们陆续出宫, 皇帝将自己的政务中心从紫禁城分流到畅春园,胤禔已经从到处叫人探听消息变为了依靠制度进行管理。
  所以秦吉了就算盯着还在宫里的太妃,也不会闲的没事去盯着小主子们,何况胤禔的几个孩子,不论脾性如何,在御下上都颇有几分能耐。
  苏日格行事开阔,对待下人也是一样,恩威并重;弘晗纵横捭阖,对下人依照制度,但也不乏人情;弘昱活泼,对身边人颇为宽纵;乌日娜性情温和柔顺,但她因为自小身体不好,身边人都是父母精挑细选,按规矩伺候小主子,倒也没出什么问题。
  等到了弘昸这里,这孩子御下甚严,但给赏赐的时候也蛮大方。因此,他身边的事儿,奴才们是不敢乱说乱传的。何况这段时间他们就住在畅春园,所以,指望下人知道三阿哥和佟家的人碰见了,这不现实。
  而作为皇后的弟弟,目前作为被皇上着重培养,负责畅春园部分宿卫工作的牧克,也是听手下人闲话,说起“三阿哥最近似乎和佟佳氏的庆复玩得好,说来也怪,庆复这么个公府子弟,居然也能弯下腰哄着阿哥爷玩。”
  牧克也是斟酌良久,最后觉得事关佟佳氏,多少还是慎重些更好。虽然现在皇上用了鄂伦岱,但以后怎么样还不一样,再说庆复是佟国维的儿子,还是小心些。
  胤禔非常意外,他惊讶的看着牧克:“冬冬和庆复?他们怎么还认识了,不应该啊。”
  “这……”牧克无奈道,“臣也不知道啊。只是听底下人说,三阿哥在瑞景轩读书之后,侍卫们陪着阿哥练习骑射摔跤的时候,三阿哥常叫庆复过去。”
  “哦,朕知道了。”胤禔不动声色的点点头,笑道:“你做得对。你是阿哥们的亲舅舅,他们身边有什么奇异之事,你正是该告诉朕。”
  “这件事到此为止,尤其不要令皇后担心,至于弘昸,庆复年纪不大,若是俩人说得来,那也没什么。”
  皇帝的意思很明白,事情打住,不需要牧克跟进,也不要告诉其他人。等牧克退下,胤禔叹口气,孩子们越长越大,也各有各的机缘,难道彻底隔断他们和外界的往来?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忍心,且觉得那么做是自欺欺人。就算将他们和外头搁开又如何,早晚不还是得让他们出来见人,办差事考量才具吗?
  何况八旗就这么个情况,胤禔不能将整个佟佳氏拆开,更不能让他们家的孩子失去选侍卫的资格……这么干反倒是没事弄出事!
  儿孙自有儿孙福,胤禔嘴上这么告诉自己,可心里到底存下了这件事。然而,不等他仔细思量,期待已久的大变动就突然来到了眼前。
  策妄阿拉布坦命其弟策凌敦多布出兵,奇袭拉藏汗,京城得到消息的时候,策凌敦多布已经攻占拉萨、杀死拉藏汗,并一路东进,占领波密。
  “传大学士张玉书、阿拉木、戴梓、李光地、马齐,兵部尚书殷特布,尚书揆叙,张鹏翮,朕现在回宫,叫他们马上去乾清宫见朕!”
  胤禔在接到加急传书之后,当即决定回宫,皇后带着孩子们继续留在园子里,该编书、读书的都不要了停下,只有皇帝带着侍卫回宫处理军务。
  “启禀皇上,策妄阿拉布坦即已攻陷波密,奴才以为朝廷必要做出准备以防不测了。”兵部尚书殷特布是当初康熙处置耿额之后的过渡人物,因为当时没有战事,兵部一片太平,他这个过渡就过了好几年。
  胤禔摆摆手:“朕知道该应对,朕问你,兵部如今要如何应对,你知道可调拨旗兵和钱粮吗?”
  “……这,奴才一时之间,奴才得回去核对之后才能禀告皇上。”殷特布低声越来越低,上头的皇帝脸色越来越难看。
  旁边的大学士们都是一脸无语,按理说你兵部第一个接到战报,兵部尚书就该立刻、马上对全国军事形势有个大致的了解。临时抱佛脚都要犯懒,这人还能做什么?
  “殷特布,降三级,罚俸一年!”胤禔喝道,“兵部部务交兵部侍郎暂代!”
  兵部侍郎倒也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叭叭贴上直王府的翰林学士勒格安,勒侍郎听说消息的时候,小跑着来乾清宫回话,他都要哭了:翻身之日正在此时!
  勒格安虽然有时候显得谄媚,但他有一宗好处,主子交代他的事,从来都是不打折扣的执行,绝对没废话。这个关口叫他来递补兵部,到也是个好选择。
  “接着说,兵部能调多少兵,钱粮,户部有没有什么问题,一并说清楚!还有,藏地那边,揆叙你也说,拉藏汗死后,对我朝会怎么样。”
  “回皇上,阿拉布坦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他决计不会停下脚步,最多暂时不会向南发展。”揆叙想了一下,就道:“以臣对藏地的了解,既然拉藏汗已死,因为当初桑结嘉措之死和长久以来准噶尔汗国与藏地的关系……恐怕那两处不会有大风波。”
  在揆叙之后,兵部和户部也都说明了朝廷能调动的钱粮和兵马,让胤禔颇感欣慰的是,打仗足够。既然钱粮兵马都不成问题,那么用谁打仗就摆在眼前了。
  康熙朝自然是无甚可说,那会还是亲王将兵,带着皇子们长长见识。胤禔也想让皇子们有些行伍经验,见识一下,但他不想让宗室亲王将兵……但若是用大臣,就不好让宗室子弟过去了。
  要不然亲征?
  这个念头闪了一下就被胤禔掐灭了,他手边这么多事情要办,要北祭,要南巡,政务不能让他脱离京城太久。大臣、宗室……远支宗室将兵,而后宗室子弟学习,大臣辅佐,这样似乎可以。
  但不能用如简王、康王这样的,但如果不用这种,他们能弹压局面吗?
  皇帝揉着额头,他算是知道为什么后来不用宗室将兵了,需要担心的破事太多,用臣子就简单多了。不过,还真有个勉强说得过去的人选:信郡王德昭。
  信郡王就是豫亲王降爵之后的爵号,前任信郡王鄂扎当年做过恭亲王常宁的副手,前任董额因罪失爵,如今的信郡王德昭论起来是皇帝的同辈堂兄弟。
  问题是他能弹压的住吗?德昭也才三十来岁,万一他弹压不住……岂不是重蹈乌兰布通覆辙。胤禔想起康熙当年因为乌兰布通处置了多少人,那会宗室也被一闷棍敲打的安分不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