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白月光不易做[快穿] (月下清泠)


  李沧海见在场人士也都喜气洋洋的样子,知道这朝廷拉人入伙是辞不得了。真辞人家也当你是假,况且真的辞了朝廷善意,对她也没有好处。
  在宋朝仁宗手下当官,总比在明清时代的皇帝手下当官好了不少。现在是北宋前期,虽说程朱理学未出,对女子没有后世的严苛限制,但她有个郡主身份也能保障更多的权益。
  李沧海道:“如此,臣恭敬不如从命,谢官家恩典!”
  仁宗复朗朗一笑,邀了李沧海进琼林苑,又设了小宴,几位臣子作陪,宴间谈起“讲武堂”新立诸事。朝中也知李沧海身为一派掌门,不可能管理细节,挂职在“讲武堂”自然是在关键时候支持大宋的。
  到是宴上范仲淹忽问:“义贞郡主对于大辽朝政如何看?”
  李沧海想了想道:“二十年内,辽应无力大举南征,是以二十年内,大宋边疆之患在西北,但也要防止大辽趁人之危。党项人不臣之心已久,不但骚扰百姓,还截断大宋与西域的联系,使我大宋于西北买不到战马,以此削弱大宋骑兵战力。长此以往,大宋军队野战能力下降,只能龟缩城池,陷于被动,在整体地士气上也我军就会越来越弱。”
  仁宗不禁心惊,放下杯盏,道:“义贞果然有些见地。”
  范仲淹道:“郡主觉得党项人才是我大宋的心腹之患吗?”
  李沧海摇了摇头,道:“大宋养士几十年,根基深厚。皇上仁君当朝,文有韩琦大人、李迪大人、范大人,武有折家、种家、杨家和狄青将军,忠臣良将尤在,党项人为边境之祸,倒称不上是心腹之患。”
  仁宗听了这样的话,哈哈大笑说:“义贞这样当着人家的面夸忠臣良将,几位爱卿也是招架不住呀!”
  李沧海一听,不禁看看另外几桌的大臣,他们没有穿官服,是以她也认不出来。
  仁宗也就好意介绍与范仲淹同桌的是李迪,而下首一个三十来岁的文官正是未来的三朝宰相韩琦,武将在场的除了年纪最小的折继闵,还有狄青和杨文广。
  杨文广是杨延昭之子,得父荫出仕,此时不过是殿前禁军小官,但是他出身名门,得范仲淹等名臣的好感。至于电视剧中的杨宗保,那是演义,史上并无此人。
  这个武侠世界的朝堂,除了武林更精彩些,朝堂格局还是接近正史些的。
  李沧海不禁吓了一跳,连忙起身施礼,道:“久仰几位大人贤明,小女眼拙失礼,还望海涵。”
  除了种家人,李沧海说了自己知道的人居然都在场,她可真没有拍马的意思。
  “义贞郡主言重了!”几个也忙揖手回礼。
  仁宗笑道:“义贞年纪轻轻,倒是哪里又听说几位爱卿的名号了?”
  当然是史书上!
  李沧海道:“家师生前也是武功琴棋书画医卜星相无一不精的人,生前便喜高才之士,是以对天下有才之士知之甚多,我习武之余便听家世说起过。”
  仁宗叹道:“令师如此高人,朕无缘一见,甚是可惜。”
  李迪问道:“敢问义贞郡主,辽、党项若不是大宋心腹之患,那么谁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
  李沧海道:“社稷大事,岂是我可置喙的?各位大人之见,定远高于我。我派行走江湖不过是对江湖之事有所感悟,手中有剑而不恃强凌弱是为仁义,但是手中无剑强盗却未必和我讲仁义。君子自强不息,半点不可侥幸,忘记‘自强不息’,这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
  范仲淹道:“郡主高见,江湖事,社稷事,唯有自强不息。”
  席间李沧海也知道了“讲武堂”的“都指挥使”是杨文广,暗想这又是哪来的蝴蝶效应,杨文广不是要好几年后出有机会出头吗?一下子从小官变成她的实职上司了。
  她却不知,因为她自己早年救过折继闵等人,近年她大方指点殿前军中的武士功夫,几日前她和巫行云都一展身手,这让仁宗重视起江湖来,就与范仲淹等人商议此事。
  而杨家是大宋名门,江湖上也是有名声的,范仲淹和杨文广谈过话后,欣赏他的才能,推荐给仁宗。
  宴罢,仁宗却留了李沧海在宫中,让她去拜见曹皇后。她有“义贞郡主”之名,就是仁宗“御妹”,名份已定,不会有闲言。
  仁宗倒不是面对女色皆不动心,而是一个脑子正常的皇帝都明白不可能收李沧海这样的女人入后宫,除非皇帝是无往不利的穿越吊丝种马男。
  不得不说北宋多出巾帼,已逝刘娥太后自然是一位才能直追武则天却比武则天更仁善的女政治家,而曹皇后在史上也是大放光彩的贤德皇后。
  曹皇后熟读经史,性俭贤德,是仁宗第二位皇后,在刘娥太后死后,仁宗废了郭皇后,迎曹皇后进宫。
  民间传说八仙中的“曹国舅”就是这位曹皇后的长弟。
  史上,庆历八年(1048年)宫中侍卫生乱,相对于仁宗的无章法,反而是曹皇后临危不乱,安排若定。之后曹太后一直经历英宗、神宗,也曾垂帘听政。
  虽然也有人称她并不贤德,反而工于心计,贪恋权位,但是身为现代女子,还是更欣赏这样的强人,而不是总偎在男人怀里的小白花。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李沧海对于这样的古代女子是真心景仰的,真要论起来,她在现代也不过是一个支教教师,与这样的女子相比很平凡。在这武侠世界穿越了,起点不一样,机遇比常人多一点加上自己的努力,才有现在的结果。
  曹皇后长相不说有多美,但也眉清目秀,却是给人雍容大方之感。
  曹皇后微微一笑:“快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李沧海站了起来,曹皇后一眼她的面容,也不禁被她容貌所震慑,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绝色!
  曹皇后到底很快平复,微笑道:“之前就听官家提过义贞之能,竟未曾想到如此品貌。”
  李沧海谦虚一下,说:“臣不过是江湖人,让皇后娘娘见笑。”
  曹皇后笑道:“官家已经晋封你为‘义贞郡主’,你便唤我一声皇嫂吧,不必见外。”
  李沧海觉得自己像是钻营拍马奴颜婢膝之人,一时叫不出口,忽又转念一想,我知道我不是,我又管别人怎么说?
  “恭敬不如从命了,皇嫂。”
  曹皇后听了笑了起来,赐了座与她话家常,问道:“义贞几岁了?”
  李沧海道:“我是‘大中祥符九年’生的。”
  曹皇后眼睛一亮,笑道:“可巧了,我也是这一年。”
  论起年月,曹皇后为长,但曹皇后更亲近了一分。曹皇后好奇问起一些江湖门派之事,李沧海也传达了一些自己的理念,曹皇后熟读经史,对这些倒也听得懂。
  借此,李沧海也进一步建立与宋室的良好关系,给门派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第30章
  李秋水得知李沧海居然在宋朝混到了一个郡主来当, 也不知是何滋味。一方面觉得她是钻营拍马了,一方面隐隐又觉得她不是那种人, 总之是五味陈杂。
  偶尔李秋水也讥讽李沧海是官迷, 没有江湖人的傲骨, 有违逍遥, 李沧海也只付之一笑。
  但是李秋水这次既然随李沧海来京了,李沧海为她担下盗剑谱的事, 她也不敢像在从前一样过分了。
  况且,长时间狠命地怼一个人,像是打在棉花上, 而那个人有自保能力, 自己的事业发展越来越好,且她风度天成, 反衬托得她自己像个跳梁小丑一般,那也没有太多意思了。
  李秋水嘴上是永远不太敬服的,而李沧海面上永远客气得很。可奇怪的是,李沧海现在要她做什么事, 她嘴上骂骂咧咧几句,身体又很诚实都去做了,而且做得很漂亮。
  七月份,李沧海就走马上任, 常去“讲武堂”指点大宋武官的功夫,又与范仲淹、杨文广讨论过大宋禁军操练之事。李沧海有些逆向思维、杨文广出身将门世家,而范仲淹可是文武双全的千年奇才, 倒不是说他会武功,而是知兵事。
  三人倒是话到投机时相见恨晚,三方结合,倒有许多细节点子上碰出火花,将来可以考虑应用。
  其时,还尚未经历“庆历新政”,但是朝政弊病也已显现,其中重要一项就是财政上的困境,范仲淹忧国忧民,现在也有追求改革之心。
  此乃朝廷大事,李沧海一介江湖人自然帮不上大忙,但是她想了一想,便把现代的财会统计之法,表格记账法教授于他,还有工商业厘税整了一份比较全面的清单给了他,范仲淹果然十分喜欢。他这个职务上的上司面圣时也都说她的好话,说她是忠义之士,心向大宋。
  不过,李沧海也说,朝廷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东西拿在手上,也不能自作聪明,轻改法度,真要应用,也得细细筹谋,循序渐进。范仲淹也深以为然,但是他也打算培养一些账房和明算人才出来。
  很快到了八月上旬,八月十五就是约定上少林的日子。
  李沧海和李秋水要离京前往少林。
  无崖子想跟着李沧海去,如原著中到老时还不变的痴念哪有那么容易克服?爱情这事,最是奇妙,自己爱谁别说别人控制不了,连自己也是无可奈何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