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看向李沧海,道:“李掌门,他虽出言无礼,小惩大戒即可,不要伤了两国和气才好。”其实两国来得咄咄逼人,只怕又有索要财物之嫌,仁宗心底甚是不喜的。
此时给他们个下马威,仁宗还挺高兴,但是也没有想在这里弄出人命。
仁宗的面子李沧海还是要给的,求了求巫行云,巫行云取了止痒药,让那人张口,将药丸掷进他口中吃下,不多时就止了痒。
巫行云露了这一手,谁也不敢小视二女了。
当下校场两国高手与大宋武士比武,大宋武士连输两局,还是折继闵天生神力,资质极佳,受过李沧海指点,一连打败三个武士。
但是李沧海也看出他内力消耗极大,不可以坚持到下一场了,出声让他下来,仁宗也开了口。
接着却是“辽东五虎”出列,说要五人齐出挑战李沧海,若是他们胜了,要让他们借《六脉神剑剑谱》一看。
李沧海见这些人仍然抓住此事不放,心中也是恼怒,怎么说都解释不清,李秋水真是捅出了大篓子了。
这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也就等不到将来少林为首的中原群豪力抗外国武士了,一部《六脉神剑剑谱》,将大辽、吐蕃、西域的隐士能人都引出来。
对方言明要李沧海上台,而此时大宋武士没有人能一力战辽东五虎的人,李沧海只有上台。
辽东五虎将李沧海一介女子围攻,李沧海见他们组成一个梅花阵,攻守相成,有几分能耐。李沧海也不能在这种场合杀人,她施展轻功避过一轮攻击,瞧出一个人功力最浅,突然施一招天山六阳掌将人打倒在地,梅花阵破。
之后,所谓“辽东五虎”一个个折在她手中,天山折梅手的分筋错骨之术岂是寻常?
“五虎”倒地哀呼不止,李沧海一派淡漠模样朝仁宗揖手,正要下台来,却见六个中年藏僧又上台去,手持武器均不同。这六人太阳穴突出,显然是精修密宗内功。
李沧海又看向一个吐蕃老僧,而大辽、党项人都有不少高手窥视在侧,心想:这是要车轮战耗死我吗?
李沧海不禁凝神应对,但见那六名番僧齐齐使掌,真气摧至,罡风凛冽,若让其一人打中,寻常人定是脏腑震碎。何况是六人列阵?
李沧海也不禁恼怒,道:“无耻之徒。”
当下不再手下留情,天山折梅手使出,但听台上惨叫连连,人们看不清她如何出手,她停止的时候,六名番僧已然手脚骨断倒地。
那吐蕃使者忙向仁宗道:“大宋皇帝,这就是你们的待客之道吗?不过是两国比武,何至于下此杀手?”
李沧海脚下使凌波微步,人们只觉蓝影一闪,听得啪啪两声响,那吐蕃使臣却叫不出来,原来李沧海用了分筋错骨手,卸了他的下巴。
片刻间,李沧海已经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冷冷一笑,道:“尔等安敢颠倒是非?那六人使排山掌对付我一人,我若是寻常武士,此时早就被震碎脏腑而亡了。说好是比武,不伤人命,难道只有我大宋代表要点到为止不能杀你们的人,你们就可以滥杀大宋义士吗?此时技不如人败得难看,主动挑衅反被大宋打脸,还敢威胁官家?无耻之极。”
大辽使者耶律光不禁惊骇于她的武功,但是他是和吐蕃一起来敲竹杠的,不是来争这些是非的。
耶律光道:“李姑娘此言差矣,他们以排山掌对付你,是因为知道李姑娘武艺高强,不用擅长的功夫,在姑娘手底下过不了几招。但李姑娘身为高人,又是主场,应点到为止,不伤和气才是!”
李沧海这些恼火渐消,道:“我知尔等不过是想来恐吓勒索大宋。你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现在说什么都行。不过,你们辽国自耶律隆绪死前朝政就不行,耶律宗真登位就更不行了。顺圣元妃自立摄政皇太后,逼死萧菩萨哥,还重用耶律隆绪永不录用的贪官污吏和娘家人。你们大辽现在不过是一条破船,敢到大宋皇帝面前来装什么大尾巴狼?”
大辽诸使臣不禁面色大变,耶律光也不禁心下一跳,面上却不改色,说:“原来李姑娘这么关心我大辽朝政,那么对大宋朝政更了如指掌了?”
李沧海呵呵一笑,说:“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本座要是怕你的离间计,就不会应官家之命前来了。”
仁宗又有深思,此时刘娥太后已逝,他已亲政,心中自然不愿年年交纳岁币。可是那宋辽停战的盟约好不容易达成,若是大宋一方撕毁,两国再战,不论大辽如今朝政如何,只要打仗难免又是生灵涂炭。况且大辽朝政也不是听李沧海一个江湖人说说就妄下决断的。
于是,仁宗道:“李掌门自是我大宋忠义之士,这事不可争议。大辽朝政如何,与我大宋无关,同样的,大宋的事,大辽使者还是不要过问的好。”
李沧海听仁宗平平淡淡说了这样一句话,却是甚有威严,暗想:到底是青史留名的皇帝。
耶律光因为被李沧海扒了大辽纸老虎的底裤,此时自然顺着台阶下了,于是也客气地说了几句好听的场面话。
李沧海回到座位,巫行云以传音密术说:“吐蕃那个老僧功力只怕不低,他还没有出过手。”
李沧海道:“但也不是师姐的对手。方才我在台上比武时若是他要偷袭我,自有师姐在一旁牵制,我很安心。”
巫行云暗想:原来她还是这般信任我、亲近我。
巫行云一时念及自己前日伤心之下对她产生的怨恨,一时又想起从小的同门情份,不禁五味陈杂。
巫行云叹了口气,说:“掌门师妹真要参和朝堂的浑水?”
李沧海道:“想要获得正经生计,少不得要和朝廷中人打交道。如果我们几人的逍遥生活是建立在底下的人为祸百姓上,我宁愿自己来承担责任。”
江湖大侠们行走江湖,差旅费怎么来的?江湖大侠不种地、不做生意,钱怎么来的?江湖大侠难道就是靠夺取别人的财物吗?而她逍遥派从前依靠底下孝敬,底下的绿林不还是要抢掠百姓?如果连自己的生计都承担不了,还谈什么为国为民?若要自己谋得好正经营生、承担生计,当然要有合法的身份,若有官府人脉关系,生意也会顺利得多,不能事事都靠拳头。
巫行云反问:“为了皇帝给的高官厚禄?”
李沧海淡笑:“师姐若要这样想,我也没有办法。”
晚上,仁宗又在宫中设宴,李沧海也在这时候见到了范仲淹,但是后世民间更有名的包青天,现在都还在安徽当知州吧。
他“权知开封府”的时候,刘娥太后都死了二十几年了,也不知他怎么审“狸猫换太子”的。这个武侠世界,倒没有把民间故事弄混进来。
李沧海当然也看到了宰相吕夷,范仲淹为人清正,素来不喜吕夷任人为亲,吕、范之争已在朝堂显现。不过他们这样的大官,李沧海一介江湖女子,他们也未必瞧得上。
宴至中途,仁宗疲惫离席,李沧海和巫行云自然也不多留,告辞出宫。
……
此次打退了大辽、吐蕃的打衅,两国使者离开开封后,李沧海仍然费心教导派中人员习武,又暂把产业经营的事交给尚留在京的李秋水。
近几日,无崖子都闭关入定不出,巫行云十分关心他,却也不得相见。好在无崖子人留在开封,巫行云若无要事也不会离开。
如此过了五六日,到了六月十五,忽有宫中太监却来宣读圣旨,让李沧海吓了一跳。
仁宗圣旨中册封她为“义贞郡主”,并任命为御前行走,另兼新成立的“讲武堂”和“副都指挥使”。“讲武堂”受“枢密直学士”范仲淹节制,都指挥使是仁宗一个亲信。
“讲武堂”主要是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招揽江湖武艺高强的忠义之士,二是提高殿前禁军和护卫们的武功。
李沧海得封这个官,自然是仁宗有意要用她,有个“义贞郡主”的册封,她都成了大宋皇室中人了,仁宗成了她皇兄,她和逍遥派当然要维护大宋宗庙。
江湖人虽素来不把朝廷功名当回事,但是逍遥派上下得知掌门被册封为郡主,仍然是对宋室充满好感了。
巫行云和无崖子此时正在闭关,李秋水去了工厂和店铺,李沧海接旨后就骑马入京,随太监进宫谢恩。
仁宗在琼林苑接见,此时伴驾的正是范仲淹、折继闵、还有几个李沧海并不认识的官员,之前在宴中也没有见过。
太监禀报后,李沧海上前依礼拜见:“参见皇上!”
仁宗哈哈一笑,说:“朕的义贞郡主来了!快快请起!”
李沧海是想得到合法身份,但是仁宗这样礼遇却又让她有几分不适应。
“谢皇上恩典!”
接着在场的官员又向她施礼:“见过义贞郡主!”
看来,仁宗将她这位郡主当回事,那么别人也就不敢不把她当回事,李沧海揖手回礼。
李沧海又向仁宗揖道:“李某一介江湖人,承蒙官家恩典,不胜惶恐。这郡主之尊,李某怕是难以高攀。”
仁宗笑道:“朕听闻义贞严格约束门人遵从朝廷法纪,规导绿林从善,利于百姓,此乃大善!数日前义贞为大宋打退辽、吐蕃挑衅武士,又立下大功。你当得起!”